东师堂考研:2024年华东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哲学考研备考指导.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东师堂考研:2024年华东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哲学考研备考指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东师堂考研:2024年华东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哲学考研备考指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东师堂考研:2024年华东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哲学考研备考指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东师堂考研:2024年华东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哲学考研备考指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东师堂考研:2024年华东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哲学考研备考指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本文将由新祥旭考研慧慧老师对2024年华东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哲学专业考研进行解析。主要有以下板块:专业简介、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参考书目、分数线、备考经验等几大方面。一、专业简介本专业自1978年以来共培养了160余名硕士研究生,其中相当一部分已成为全国乃至国际上的优秀人才和学术骨干。目前侧重于心智哲学、认知科学哲学和科学哲学史的研究,在上海和全国有较高学术声誉。主要培养哲学与科学技术相交叉的复合型人才,适合文理各科考生报考。 现有教授1人,副教授3人,讲师1人。教师队伍学历高、年龄轻、外语能力强、国际联系广,有较强的发展潜力。主要研究方向:01 (全日制)科学哲学02 (全日制)科学的社会研究03 (全日制)认知科学哲学04 (全日制)高技术与现代社会专业课程:专业外语、科学技术史、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自然科学学科哲学、认知科学与心智哲学专题、学科前沿与学位论文研究研究生毕业后主要去向:攻读博士学位、高等院校、各级国家机关公务员、出版单位、企业等。二、专业目录招生年份:2023年拟招生人数:全日制:4推免上限:2考试科目: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634哲学综合844哲学基础初试范围:634哲学综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国哲学、外国哲学三部分,每部分各占50分(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部分: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物质与世界,实践与世界联系与发展,发展的基本规律,社会及其基本结构,历史规律与社会形态,认识与实践,认识形式与认识过程,认识活动与思维方法,真理与价值,个人与社会,社会进步与人的发展(2)中国哲学部分:先秦哲学(3)外国哲学部分: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笛卡尔、休谟、康德、黑格尔。844哲学基础:由七块模块组成,考生根据报考二级学科方向选做其中一个模块。(1)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特点和分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欧洲革命时期的验证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系统化,马克思恩格斯晚年哲学思想,20世纪上半叶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苏俄、西方、中国的传播发展,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毛泽东思想。(2)中国哲学:秦汉哲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清代朴学,中国近现代哲学(至1949年)。(3)外国哲学:古希腊罗马哲学、中世纪哲学、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17-18世纪的早期近代哲学、德国古典哲学、唯意志论与非理性主义哲学、实用主义、分析哲学、现象学、诠释学、社会批判理论、结构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哲学等。(4)逻辑学:词项与概念,简单命题及其推理,复合命题及其推理,模态命题及其推理,传统逻辑基本规律,归纳、类比与假说,论证,谬误,命题演算,范式,狭谓词逻辑初步。(5)伦理学:伦理学的定义、研究的问题、意义、研究方法,中、西方伦理的起源,伦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伦理学的分类,自然法理论,利己主义,功利主义,康德的伦理学,德性伦理,儒家伦理。(6)宗教学:宗教的起源与本质、宗教的观念与思想、宗教的感情与体验、宗教的行为与活动、宗教的组织与制度、宗教与诸文化形态之关系、当代宗教问题。(7)科学技术哲学: 现代科学的物质观、系统概念和原理、自然界的演化特征和一般规律、科学问题、科学观察和实验、科学推理、科学创造、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科学解释和预言、科学理论的结构、科学理论的评价和选择、科学发展的模式、科学的社会组织、技术的本质和方法、技术创新、科技与社会发展、科技与自然环境。复试范围:1.科学哲学(笔试),科学哲学:当代进阶教程亚历克斯罗森堡著,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科学的本质与划界、科学发现中的方法论问题、科学理论的评价和发展模式、科学事业繁荣的社会文化条件(口试)。 3.外语听力、口语测试。3、 推荐参考书目中国哲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杨国荣主编,2012年版)西方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赵敦华,2001年)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李秀林,2004年)新编中国哲学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劳思光)中国哲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郭齐勇)中国哲学史(北大出版社北大中哲教研室第2版)中国哲学史(冯友兰)适当看一些哲学原著和哲学研究著作,比如庄子今注今译(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陈鼓应)、心学之思(杨国荣)、宋明理学(陈来)、中国人性论史(徐复观)、中国哲学十九讲(牟宗三)等四、2022年复试分数线336(不接受调剂)统考计划3五、2022年拟录取名单学科研究方向第一单元第二单元第三单元第四单元初试总分复试总分初复试总分志愿情况010108科学技术哲学03认知科学哲学7977108109373432390.7一志愿010108科学技术哲学03认知科学哲学756711986347453378.8一志愿010108科学技术哲学03认知科学哲学6472111103350435375.5一志愿六、2022报考录取数据报考人数:14录取人数:3七、备考建议1)前期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个人认为大三下学期开始准备考研是比较合适的,这样在下半年的时候更不容易疲惫,也能够形成比较稳定的复习状态。从3月开始,我们应该开始注意培养自己考研复习的状态,形成良好的考研心态。比如,我们可以多思考自己考研的动机,多问问自己为什么选择考研,有没有做好之后备考一年的准备。我们只有认真地思考这些问题,做好思想上的准备,才能在考研后期不会因为复习的极大压力而产生畏难情绪。在这一阶段,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做好择校及择校后的信息收集工作。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兴趣、学习实际、复习难度、报考难度、未来规划等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目标院校。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选择了之后就不要轻易更改,不然会严重影响自己的复习进度和复习心态。在择校之后,我们就要收集目标院校的考试参考书、历年真题等信息,然后根据目标院校的考试重点及出题风格等情况合理规划自己的复习过程。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哲学专业的参考书是中国哲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杨国荣主编,2012年版)、西方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赵敦华,2001年)、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李秀林,2004年)。这一阶段的公共课复习侧重英语单词的学习,系统、仔细地过完一遍单词(可观看单词课视频增强印象)。专业课的复习主要侧重专业课参考书的阅读,大概地过一遍教材(一定要适当地圈点勾画,否则看完一遍教材之后会毫无印象)。2)中期这一阶段正值暑假,是考研复习的黄金期,建议有条件的同学还是选择暑期留校。公共课方面,8月底可开始政治复习,每天复习政治一个章节左右的知识,大概30天可以过完一遍政治课的基础知识。英语每天1-2篇阅读,保持手感,一定认真看解析,争取暑假过完一遍阅读,9月份可根据自己的做题情况进行模块针对性练习。作文越早开始越好,前期注重熟悉写作套路,多看多积累,后期注重亲自手写,模拟考场状态。专业课方面,此阶段应仔细过第二遍教材,梳理参考书的框架,总结哲学史学习的逻辑线头,形成自己的复习笔记。切记一定要形成自己的复习笔记(无论是纸质版还是电子版),别人总结再好的笔记都无法代替自己的学习体验,自己亲自总结体会出来的复习笔记后期也更容易背诵。根据经典的哲学教材,填补笔记中的不足。3)后期公共课方面,政治不必再花太多时间,每天保持半小时为佳。吃透肖四、肖八,也可用其他资料,重点是保持政治选择题的做题感觉,对知识点起到强化效果,综合题后期多看多背。英语10月份必须开始作文复习,一定要自己模拟多练多写,阅读可重刷真题,保持手感,可适当阅读外刊(经济学人双语精读等),留出1-2套英语真题作全真模拟。专业课方面,一定要多背几轮自己的复习笔记,甚至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对重点篇章进行默写。根据院校真题的常考点和出题风格进行针对性练习,查缺补漏。除此之外,在这一时期很容易被忽略的一个点是,模拟考场状态,掐算时间进行名词解释、简单题、论述题的答题训练。这可以帮助我们估算自己的答题速度,从而在考场上合理安排自己的答题时间。总而言之,整个考研的过程不仅是一场知识战,更是一场信息战、心态战。我们往往说选择大于努力,而丰富的考研信息和稳定的复习心态更是我们在备考过程中要努力搜集和保持的。【来源新祥旭考研慧慧老师,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与抄袭】新祥旭考研一对一辅导:15201309109(微信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考研文库@kaoyanwen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