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东北电力大学“传热学”考试大纲.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2019东北电力大学“传热学”考试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试科目考试大纲“传热学”考试大纲一、考试的学科范围传热学课程教学(大纲)基本要求的所有内容。二、评价目标主要考查考生对传热学课程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和运用的情况,要求考生应掌握以下有关知识:(1)掌握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及传热过程所遵循的基本定律,能正确应用这些基本知识分析工程实际中的传热问题;(2)掌握导热的基本定律,能对一般性的稳态和非稳态导热问题惊醒熟练的分析计算,了解导热问题的数值求解基本原理和方法;(3)深入了解各种因素对对流传热带来的影响,能熟练运用实验关联式对典型对流传热问题进行分析计算,充分理解凝结和沸腾传热现象产生的原因、特点及影响因素;(4)充分理解热辐射的基本概念,掌握热辐射的基本定律,熟练对固体表面间的辐射换热进行分析计算,充分掌握气体辐射的特点和相关定律。(5)充分掌握平均温差法和效能-单元数法对换热器进行分析计算,掌握强化传热的原则、手段和常用的工程隔热保温技术等。三、试题主要类型1、答题时间:180 分钟2、传热学试题类型:分析简答题和计算题四、考查要点(一)稳态热传导1.导热基本定律傅里叶定律;2.导热问题的数学描写;3.典型一维稳态导热问题的分析解(无限大平板、无限长圆筒壁、球壳) ;4.通过肋片的稳态导热5.具有内热源的一维导热问题。(二)非稳态热传导1. 非稳态热传导的基本概念与特点;2. 零维问题的分析法集中参数法;3. 典型一维物体非稳态导热的分析解;4.半无限大物体的非稳态热传导(三)热传导问题的数值解法1.导热问题数值求解的基本思想;2.内节点离散方程的建立方法;3.边界节点离散方程的建立及代数方程的求解;4.非稳态导热问题的数值解法。(四)对流传热的理论基础1.对流传热问题的数学描写;2.边界层型对流传热问题的数学描写;3.流体外掠平板传热层流分析解及比拟理论。(五)单相对流传热的实验关联式1.相似理论与量纲分析;2.相似理论的应用;3.内部强制对流传热的实验关联式;4.外部强制对流传热流体横掠单管;5.外部强制对流传热流体横掠单管、管束的实验关联式;6.大空间与有限空间内自然对流传热的实验关联式。(六)相变对流传热1.凝结传热的模式;2.膜状凝结分析解及计算关联式;3.膜状凝结的影响因数及其传热强化;4.沸腾传热的模型5.大容器沸腾传热的实验关联式;6.沸腾传热的影响因数及其传热强化。(七)热辐射基本定律和辐射特性1.热辐射现象的基本概念;2.黑体热辐射的基本定律;3 固体和液体的辐射特性;4.实际物体对辐射能的吸收与辐射的关系;5.太阳与环境辐射。(八)辐射传热的计算1.辐射传热的角系数;2.两表面封闭系统辐射传热;3.多表面系统的辐射传热;4.气体辐射的特点及计算;5.辐射传热的控制(强化与削弱) ;6.综合传热分析。(九)传热过程分析与换热器的热计算1.传热过程的分析与计算;2.换热器中传热过程平均温差的计算;3.间壁式换热器的热设计4.热量传递过程的控制(强化与削弱) 。五、参考书目1. 杨世铭,陶文铨编著.传热学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82. 王秋旺主编.传热学重点难点及典型题精解. 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1.10“工程热力学”考试大纲一、考试的学科范围工程热力学(大纲)基本要求的所有内容。二、评价目标主要考查考生对工程热力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和运用的情况,要求考生全面系统地掌握工程热力学的有关物质热力性质、热能有效利用以及热能与其它能量转换的基本规律,并能灵活运用这些规律进行各种热工过程和热力循环的分析计算,具有较强的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 牢固地掌握热能和机械能相互转换的基本规律,并能推广应用于其它能量的转换问题。 (2). 掌握热力过程和热力循环的分析方法,深刻了解提高能量利用经济性的基本原则和主要途径。 (3). 熟练的运用常用工质的热物性公式和图表进行热力计算。 (4). 注意培养从实际问题抽象为理论,并运用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1、答题时间:180 分钟。2、题型:分析简答题和计算题。四、考查要点0. 绪论能源、与能源的开发利用相关的问题、工程热力学的研究对象及主要内容。1. 基本概念(1) 热力系统、外界、状态参数(特别是焓、熵两个参数)、功、热量、平衡状态、准静态过程,可逆过程,热力循环等基本概念。(2) 状态量和过程量、平衡和可逆、热力学能和热量、膨胀功、推动功和技术功等各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绝对压力和相对压力的计算;可逆过程的判定准则。2. 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实质能量守衡与转换定律在热现象中的应用、总能、热力学能、焓、可逆过程的容积变化功;技术功、技术功的计算及在 p-v 图上表示;内部功、轴功;推动功、流动功。热力学第一定律的第一解析式和稳定流动能量方程式及其应用。3. 气体和蒸汽的性质(1) 理想气体和实际气体的概念、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各种表述形式、迈耶公式、理想气体的比热容、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与焓、任意过程的热力学能及焓的变化量 u、h ;理想气体熵变的定义、计算式。(2) 水蒸气:饱和状态、饱和温度、饱和压力、饱和湿蒸汽、干度、三相点、汽化潜热、过热度、水蒸气状态的确定、水的定压加热汽化过程及其在 p-v图和 T-s 上的表示、水蒸气定压过程的热量、水蒸气绝热过程的功; 饱和水和水蒸气的表、未饱和水和过热水蒸气表和水蒸气的焓熵图。4. 理想气体基本的热力过程(1) 多变过程、定压过程、定温过程、定熵过程(可逆绝热过程)、定容过程及过程方程、在 p-v 图和 T-s 图上的表示;理想气体多变过程中热力学能、焓及熵变计算;多变过程中气体的比热容;多变过程中的容积变化功、多变过程中的技术功、多变过程的热量;p-v 图及 T-s 图各参数的变化规律。(2) 水蒸气的基本热力过程、水蒸气定压过程的热量、水蒸气的绝热过程的功、水蒸气的定容的压力和干度。5. 热力学第二定律热过程的方向性、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卡诺循环的组成、卡诺循环的热效率、卡诺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和卡诺热泵循环的供暖系数;卡诺定理及其推论、系统在可逆过程中的平均吸(放)热温度、多热源可逆循环的热效率和概括性卡诺循环的热效率、克劳修斯积分不等式、熵流和熵产、熵方程、孤立系统的熵增原理;热量的可用能、系统作功能力损失与熵产和火用平衡方程。6. 气体与蒸汽的流动促使流动速度变化的力学条件和几何条件、管内流动特性、临界压力、背压、绝热滞止、绝热温度和绝热压力、喷管的流速和流量的计算和分析、绝热节流。7. 压气机的热力过程活塞式压气机理论耗功、余隙容积、余隙容积比、容积效率、余隙容积对压气机理论耗功的影响、分级压缩中间冷却、分 级压缩中间冷却各级压力比选择、分级压缩中间冷却压气机耗功及热量。8. 蒸汽动力装置循环基本蒸汽动力循环朗肯循环构成、p-v 图和 T-s 图、利用图或表确定各状态点参数、朗肯循环的热效率;蒸汽参数对热效率的影响分析;再热循环构成、p-v 图和 T-s 图、利用图或表确定各状态点参数、循环的热效率和分析;抽汽回热循环构成、p-v 图和 T-s 图、抽汽量、利用图或表确定各状态点参数、循环的热效率和分析;9. 理想气体混合物及湿空气 (1) 理想气体混合气体、折合分子量、折合气体常数; 质量分数、摩尔分数、体积分数及相互关系;折合分子量和折合气体常数计算。 理想气体混合气的分压力定律和分体积定律;利用摩尔分数计算分压力。 混合气体的比热容、热力学能、焓及混合气过程的熵变计算式 (2) 未饱和湿空气和饱和湿空气、未饱和湿空气转变为饱和湿空气的途径、露点、绝对湿度、相对湿度、含湿量、干球温度和湿球温度及与露点的关系。五、主要参考书目1. 沈维道、童钧耕主编,工程热力学(第 4 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年(2014 年重印)2. 庞麓鸣、汪孟东、冯海仙编,工程热力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年版“工程流体力学”考试大纲一、考试的学科范围工程流体力学课程教学(大纲)基本要求的所有内容。二、评价目标主要考查考生对工程流体力学课程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和运用的情况,要求考生应掌握以下有关知识:1. 流体力学基础知识:了解流体的定义、特征和连续介质假设,掌握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牛顿内摩擦定律和内摩力的计算方法。2. 流体静力学:掌握流体静压强及其特性,流体平衡微分方程及其物理意义;掌握静力学基本方程及其物理、几何意义,利用静力学基本方程解决静力学相关应用问题(测压计工作原理、静止流体作用在平面和曲面上的总压力计算) 。3. 流体动力学:了解描述流体运动的2种方法,流体运动的基本概念;掌握流体连续性微分方程、理想流体运动微分方程和微元流束的伯努利方程及其工程应用方法;掌握定常流动的动量方程及其计算方法。4. 不可压缩流体的平面有势流动:掌握有旋流动和无旋流动的概念,平面无旋流动的速度势函数和流函数计算;掌握基本平面有势流动和势流叠加原理。5. 边界层:了解边界层的概念和基本特征;掌握曲面边界层分离现象和卡门涡街;掌握绕流阻力的计算方法。6. 粘性流体的一维定常流动:掌握粘性流体总流的伯努利方程及其物理意义;掌握用雷诺数判定流动形态的方法;了解流动损失的分类,掌握沿程损失和局部损失的计算方法;掌握沿程阻力系数的确定方法,尼古拉兹实验曲线的含义;掌握串联、并联管道的水力计算方法。7. 气体高速流动:了解声速、马赫数的定义,掌握声速和马赫数的计算方法;了解微弱扰动波仔空间传播的特点。三、试题主要类型1、答题时间: 180 分钟2、试题类型:简答题、计算题四、考查要点(一) 流体力学基础知识1. 流体连续介质假设内容、必要性和合理性;2. 流体压缩性、膨胀性,流体粘性和牛顿内摩擦定律;(二) 流体静力学 n1. 流体静压强及其特性,流体平衡微分方程及其物理意义; 2. 静力学基本方程式及工程应用计算;3. 静止流体作用在平面和曲面上的总压力的计算;(三) 流体动力学1. 描述流体运动的拉格朗日法和欧拉法,欧拉法的物理量表示方法;2. 流体连续性微分方程和微元流束的连续性方程; 3. 理想流体微元流束的伯努利方程、物理意义及其工程应用计算;4. 定常流动的动量方程及其应用计算; (四) 平面有势流动 |1. 流体微团运动分析-平移运动、旋转运动、变形运动;2. 旋转角速度计算,有势流动判断、速度环量和旋涡强度定义。 3. 流函数和速度势函数计算。4. 基本平面有势流动和势流叠加原理。(五) 边界层1. 边界层基本概念和特征; 2. 曲面边界层分离现象与卡门涡街;3. 绕流物体的摩擦阻力和压差阻力,绕流阻力的计算。(六) 粘性流体一维流动1. 粘性流体总流的伯努利方程; 2. 流动分类层流、紊流的判别(雷诺数) ;3. 流动损失分类沿程损失、局部损失的计算;4. 圆管内层流和紊流的结构、特征、速度分布;5. 沿程阻力系数确定尼古拉兹实验;6. 管道水力计算方法(简单管道、复杂管道)(七) 气体一维高速流动1. 声速、马赫数计算; 2. 微弱扰动波的空间传播特征; 五、主要参考书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考研文库@kaoyanwen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