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辽宁大学考研专业课新闻学理论与实务考试大纲.doc

返回 相关 举报
2019年辽宁大学考研专业课新闻学理论与实务考试大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辽宁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新闻学理论与实务考试大纲一、考试的总体要求新闻学理论与实务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辽宁大学新 闻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新闻学理论与实务考试的主要内容包括中国新闻传 播史和外国新闻传播史、新闻学理论及新闻写作等知识范畴。要求考生能熟练掌握中外新闻传播事业的历史演化、发展脉络、重要人物事件、社会动因、内在逻辑及发展趋势;熟悉新闻学基本理论,明确新闻及其相关理论适用于实践的原则;了解并学会运用新闻写作的基本技巧,撰写多种类型的新闻稿件。考生还应该了解新闻传播领域的热点事件及传媒前沿现象,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二、考试的内容第一部分:中国新闻传播史论(一)中国古代新闻传播活动1.中国古代的信息传播: 木铎、布告、露布、檄文2.唐代“ 开元杂报” 和“敦煌进奏院状”3.宋代官办的“邸报” 和“邸报”的发行制度4.宋代的“ 小报” 和官方对“小报”的查禁5.明代官报的抄传和发行制度6.万历邸钞 、 天变邸抄和急选报 的内容、特点和性质7.清代官报、提塘报房和民 间报房各自的特点和彼此的关系(二)中国近代报刊的产生与初步发展1.中国近代报刊诞生的历 史背景2.鸦 片战争前外报在中国境外和境内的 发展状况3.鸦 片战争后外报在香港和上海的 发展状况24.以 申报为首的中文商 业报刊在上海的迅猛发展5.在 华外报网的形成与外 报的历史作用(三)国人办报活动的兴起与发展1.王 韬所办的循环日报及其办报思想2.郑观应及其办报思想3.维 新运动与维新派所办报 刊4.国人第一次办报高潮5.维 新派报刊在新闻业务 上的特点与历史作用(四)清末时期的新闻事业1.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在海外 、港澳的报刊宣传活动及二者之间的论战2.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3.“苏报案”始末及其影响4.于右任与“ 竖三民”5.“大江报案”6.大清报律的特点及其影响7.梁启超的办报经历及其新 闻思想8.辛亥革命时期中国新闻业务 的改进(五)民国初年的新闻事业1.民国初年新闻事业的繁荣及其原因2.袁世凯对报界的控制与 “癸丑报灾”3.北洋军阀时期新闻事业 复苏的原因与新闻业务的进步4.新 闻编译社与国闻通讯 社5.民初名记者:黄远生、 邵飘萍、刘少少、徐彬彬、林白水、张季鸾、胡政之3(六) “五四”时期的新闻事业1.新青年创办经过及其在新文化运动中的贡献2.每周评论创办经过、特点及其在五四运动中的作用3.进 步学生报刊的兴起, 湘江评论与 天津学生联 合会报4.新旧思潮在报刊上的激 战5.新青年的改组与共产 党 月刊的创办6.劳动界等第一批工人报刊7.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对 新闻工作的影响8.民国四大副刊9.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七)大革命时期的新闻事业1.中共中央机关报刊, 向导2.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刊物 , 先驱 、 中国青年3.工人报刊及中共早期报 刊的主要特点4.热血日报5.成舍我及其“世界报系”6.新 记大公报与“三驾马车 ”及“四不”方针7.中国广播事业的诞生(八)十年内战时期的新闻事业1.中共地下报刊在国统区的出版状况2.中央革命根据地的新闻 事业的发展状况、特点和意义3.史量才及其主持下的申报4.邹韬奋的报刊活动与“韬奋精神”5.范 长江和中国的西北角及其采访的成果和意义6.斯 诺和红星照耀中国47.戈公振和中国报学史(九)抗日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1.中共党报系统的重建2.新 华通讯社的独立发展3.延安新华广播电台4.解放日报改版与中共新闻理论发展5.艾格妮丝史沫特莱6.新华日报及其创办意义和斗争经验7.中国青年记者协会8.“洋旗报”(十)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1.“拒检运动” 与新闻界争取新闻自由的斗争2.大公报的“小骂大帮忙”3.观察周刊4.晋绥日报反“客里空”运动5.毛 泽东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讲话6.刘少奇对华北记者团的讲话(十一)建国后的新闻事业1.抗美援朝报道的特点2.人民日报以改版为中心的新闻工作改革及其收获与意义3.“左叶事件”4.中国新闻工作者第一次会 议5.“大跃进”与新闻宣传6.先 进典型的宣传与报道57.燕山夜话8.两 报一刊9.文革小报10.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11.“皇甫平”评论与东方 风来满眼春12.北京青年报的特点和意 义第二部分:全球新闻传播史论(一)从洪荒时代到文艺复兴1.人 类新闻传播活动经历 的主要历史阶段2.每日纪闻3.威尼斯“ 手抄新闻”(二)17 世纪的新闻事业1.古登堡及其发明的意义2.定期报刊与早期新闻媒介的差异3.德国新闻事业起步早的原因及代表刊物4.“科兰特”5.早期杂志的特点及代表刊物6.英国封建专制时代的印刷出版管理制度7.英国革命时期报业的狂 飙突围8.弥 尔顿与论出版自由9.真正的报纸牛津公报(三)18 世纪的革命烽火与新闻传播1.每日新闻2.笛福评论63.先谈者与旁观者4.管制报业的三项措施5.海内外公共事件报6.波士顿新闻信7.本杰明富兰克林的办报 活动8.曾格案9.塞 缪尔亚当斯与由他发 起的“ 通信委员会”10.艾赛亚托马斯与马萨诸塞侦探报11.托马斯潘恩及其所著的常识 和危机12.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党派报刊13.马拉及其人民之友报14.人权宣言第十一条15.“高级报纸” 与“大众报纸”16.梅里尔高级报纸金字塔17.贝林时报18.新苏黎世报(四)19 世纪:从政党报刊到商业报刊1.新 闻事业发展的“四个阶段”与“两个时期”2.美国新闻史上的“黑暗时期”3.政党报刊与商业报刊的区 别4.本杰明戴和纽约太阳报5.詹姆斯戈登贝内特和纽约先驱报6.霍勒斯格里利和纽约论坛报7.纽约时报的办报传统与经营策略8.泰晤士报及其两任主编9.第一个战地记者威廉霍 华德拉塞尔710.法国三大廉价报纸11.商业报刊特征及应注意之处12.商业报刊崛起的社会背景和思想背景13.约翰密尔论自由14.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15.报刊的社会责任理论(五)通讯社的兴起与发展1.通 讯社的成因2.辛迪加与专栏作家3.哈瓦斯与哈瓦斯社4.路透与路透社5.美 联社6.通讯社条约以及“三社四边协定”7.美 联社与客观性法则(六)大众社会与大众报刊1.大众报刊的历史土壤2.约 瑟夫普利策的新闻活 动和新闻思想3.威廉伦道夫赫斯特4.黄色新闻与煽情主义5.黄色新闻大战的导火索与高潮6.小型报7.北岩的主要新闻活动(七)电子媒介之广播篇1.KDKA 电台82.三大广播体制3.美国三大广播公司4.肥皂剧5.“火星人入侵”6.炉 边谈话7.国 际广播8.英国广播公司 BBC9.美国之音 VOA10.东京玫瑰11.爱德华默罗:这里是伦敦(八)电子媒介之电视篇1.电视总统“ 肯尼迪”2.电视新闻和节目主持人3.沃 尔特克朗凯特4.CNN5.媒体聚合6.默多克及其旗下的媒体产业7.富媒体与穷民主8.批判视野的电视9.大众文化10.电视与一体化、平庸化、极权化(九)电子媒介之网络篇1.超文本2.万 维网与网路浏览器3.传统媒体网络化94.博客与“ 德拉吉报道”5.跨媒体6.麦克卢汉及其媒介观7.尼 尔波兹曼及其媒介观8.鲍 德里亚及其媒介观第三部分:新闻理论(一) 新闻理论研究1. 新闻理论的研究对象2. 新闻理论的研究方法(二)西方新闻理论1. 集权主义理论2. 自由主义理论3. 社会责任论4. 批判学派和民主参与理论5. 大众传播与国家发展关系理论(三)社会主义新闻理论(四)新闻1. 新闻的起源2. 新闻的定义(五) 新闻传播1. 新闻传播的社会流程2. 新闻的倾向性3. 新闻价值4. 新闻敏感105. 新闻事实6. 新闻受众(六)新闻事业1. 新闻事业的性质2. 新闻事业的社会功能(七)新闻自由与新闻事业的社会控制1. 新闻自由的提出及历史发展2. 新闻自由的相对性和具体性3. 资本主义新闻自由的实质4. 社会主义新闻自由的形成和发展5. 新闻自由与新闻事业的社会控制6. 新媒体和全球化背景下的新闻自由与新闻事业控制(八) 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1.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渊源2.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基本原则3. 新闻工作的根本立足点4. 正确把握新闻宣传的度5. 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九)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1. 党性原则的提出及发展2. 党性原则的基本要求3. 正确的舆论导向4. 主旋律和多样化(十)舆论监督1. 新闻事业的舆论监督2. 舆论监督与社会主义民主建设3. 新闻批评的监督功能4. 新闻批评的原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考研文库@kaoyanwen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