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国科学院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经济地理学》考试大纲.doc

返回 相关 举报
2019中国科学院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经济地理学》考试大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科学院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经济地理学考试大纲一、考试科目基本要求及适用范围概述经济地理学考试大纲适用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地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重点测试考生对经济地理学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和分析方法的掌握程度,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考生对基本理论有较深入的理解,对产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影响因素及一般规律有系统的认识,能较好地掌握区域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关键技术,具备综合分析经济地理问题的能力。二、考试形式本科目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总分为 150 分;试卷题型包括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三、考试内容与要求(一)学科概况及理论进展内容:1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学科体系及与相邻学科的关系2经济地理学的发展历史与现状3. 经济地理学基础理论及研究进展要求:1了解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与研究任务。2理解经济地理学的学科属性、特性、与相邻学科的关系。3了解国内外经济地理学的发展过程与阶段特征。4. 了解经济地理学基础理论的产生背景与研究进展。(二)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因素内容:1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海洋资源、自然风景旅游资源、以及生态环境条件等2社会经济条件:包括人口及人力资源、市场条件、区位、交通、民族、文化、历史发展基础、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条件等3技术条件:包括科技进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等4政策与制度环境:包括投资政策、金融政策、财税政策、价格政策、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等5经济活动区位影响因素的综合评价要求:1. 理解各影响因素的概念及分类,各因素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及其作用机制。2能够结合地区发展的实际,辩证分析各影响因素的相互关系及作用强度的变化。3能够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因素进行综合评价。(三)产业结构演变规律与产业布局内容:1.产业结构及其演变产业分类方法;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及基本理论2.主要产业部门的基本格局(1)农业发展与布局的影响因素;农业区位理论;农业生产的地域分工与农业区划;中国农业发展与布局的基本特点(2)工业布局的条件与制约因素;工业区位理论;工业地域结构与类型;中国工业发展历程与空间格局(3)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条件、布局特点要求:1掌握产业分类的基本方法;了解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熟悉产业结构演变理论的基本内涵。2掌握评价产业结构合理性的基本原则;掌握确定区域支柱(主导)产业的基本方法。3.理解农业发展与布局的影响因素;理解农业区位理论的基本概念与内涵;把握农业的基本类型与原则;熟悉中国农业发展与布局的基本特点。4.理解工业布局的影响因素;掌握工业区位理论的基本内涵与理论要点;理解工业地域结构及类型的形成机制;熟悉中国工业发展与布局的基本特点。5.理解现代服务业的分类与内涵;掌握现代服务业的布局特征及影响因素。(四)区域发展及空间结构内容:1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作用机制、理论内涵2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机制、基本模式、演变规律3区域间经济发展关系的基本理论4城市与区域发展的关系、城乡相互作用关系要求:1. 理解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理解区域增长理论的基本内涵。2. 熟悉区域空间结构的基本要素及其地理内涵;掌握区域空间结构形成与发展的机制;掌握区域空间结构的典型模式及其基本内涵;理解区域空间结构演进的过程与机理。3. 理解区域间经济发展关系理论的内涵;理解区域差异形成的机制;初步把握区域分工与合作的原则及实现途径。4. 熟悉城市化概念、城市职能与分类标准;理解城市地域结构理论的内涵;理解城乡关系、城市与区域发展的相互作用关系;熟悉中国城市化过程及城市体系的特征。(五)经济区划与区域发展规划内容:1经济区与经济区划 2区域规划3区域发展战略要求:1理解经济区和经济区划的含义;了解经济区划类型;理解经济区划理论及其主要原则。2了解区域规划的由来和发展;理解区域规划的目的和意义;掌握区域规划的内容与方法。3了解区域发展战略的类型和主要特征;理解区域发展战略的目的、方针和重点。4熟悉中国区域发展战略的演进历程,把握当前中国区域规划的新进展。(六)经济活动全球化及其区域影响内容:1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与发展过程2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因素3经济全球化的特点及其地理意义4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要求:1. 理解经济活动全球化的内涵、产生背景及影响因素。2. 理解全球化对地区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3. 把握全球化发展的总体趋势;能够辩证分析全球化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主要产业发展的影响。4. 了解中国因应经济全球化的政策措施与实施成效。(七)分析方法与技术手段内容:1区域及部门定量分析方法2定性分析及数据获取方法3空间数据分析及可视化方法要求:1. 熟悉经济地理学的思想方法。对形态描述、地理比较、要素分析、综合分析和系统分析等思想方法有较深理解并能灵活运用。2. 掌握经济地理学分析的传统技术方法。能较好地运用实地考察、统计图表、经济地图及技术经济论证等方法。3. 掌握经济地理学分析的现代技术方法。对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在经济地理中的运用有深入地理解和掌握。四、主要参考书1.李小建等编著. 经济地理学(第二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年(面向 21 世纪课程教材) 。2.杨万钟主编. 经济地理学导论.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修订第四版(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合编) 。编制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编制日期:2018 年 6 月 11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考研文库@kaoyanwen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