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上海交通大学能源动力考研经验.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2023年上海交通大学能源动力考研经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3年上海交通大学能源动力考研经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3年上海交通大学能源动力考研经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3年上海交通大学能源动力考研经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3年上海交通大学能源动力考研经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海交通大学能源动力810 传热学考研经验贴(此经验仅是个人经验的一些总结, 具体请结合自己情况以及卷的程度做出适当调整) 数学1. 概述我个人数学复习开始的时间是所有科目中最早的,大概在 2021 年 3 月就开始复习,跟的是小张,即张宇(就去年考试来看,小张的课对我来是有一个很大的弊端,这点会在数学复习末尾总结中简单阐述)。2. 基础阶段(3 月 8 月) 基础复习阶段是跟着基础 30 讲学的,开始时就是看对应的网课视频,视频看到讲解习题时就暂停下来自己先做例题,经过独立思考后再看讲解,不论会与不会,最好是再把视频里的解题方法再听一听,比较一下和自己的解法有什么区别,是不是又结合了哪些新的知识点。此阶段几乎很难一次记住所有公式,所以回过头去翻看公式的现象很正常,不要因为老是翻看公式而懊恼自己的记忆力差。在翻看公式的同时,最好是能自己提出问题,比如对于某些公式是不是有什么特殊的条件,或许经过思考还可以与其他的公式建立联系,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基础 30 讲配套的好像叫做 300 题吧,在数学基础阶段我就做了这一个题,现在想想还是感觉基础阶段应该多做点题,如果 3-7 月学校课不多的话还是建议多做基础题,扎实基础。我基础阶段的学习顺序是高数 线性代数 概率论,6、7 月分考试、实习等事宜耽误了不少时间,但后面紧赶慢赶还是在暑假前结束了数学基础阶段的复习。 3、强化阶段(8 月 11 月)强化阶段的参考书是高等数学 18 讲、概率论 9 讲、线性代数 9 讲, 配套1000 题。数学强化阶段对我来说属实是很折磨,一部分原因是暑假在家没有在学校那样的学习氛围,另一部分原因是基础阶段做题有点少,导致强化阶段一开始时候与基础阶段衔接不太好,有一种从来没学过的感觉。暑假在家将近两个月,每天固定 8 点开始学习,学到十二点多吃午饭午休,下午大概也就 3 点到 6 点的样子。整个学习过程十分的枯燥,知识点还好,1000 题极其难啃,体量大不说,几乎都是中等偏上难度的题,做起来简直就是折磨。我当时一直秉承这先做题后看答案的原则,也可能自己比较倔,总想着把每道题都完整做出来,事实证明这样的做题方法并不是很适合我,浪费了大量接触更多体型的时间,现在看来应该勇于参考答案,加以总结。个人强化阶段的复习顺序是高等数学 概率论 线性代数,选择最后学习线性代数的原因主要是我个人线性代数主要就是记公式,记题型,没有彻底理解矩阵、行列式的意义,所以放在了最后去进行强化,以免后期冲刺做套题时候忘记公式;对于线性代数可以选择其他老师的课,张宇的线性代数确实讲的一般但是概率论讲的不错。 4、冲刺阶段(11 月 12 月) 冲刺阶段先是按照张宇真题大全解上册过了一遍,大概是收录了 2010 年前的考题,按知识点总结,可以作为强化阶段结束后总体概念的把握,大概不到一周就能做完,对于所有知识点总体把握很有帮助。之后开始做 2011 年至 2021 年的真题,刚开始并没有卡时间去做,如果有认真进行基础阶段和强化阶段复习的话,大部分真题卷还是很好解决的,真题要好好消化,做到每道题都要熟练掌握。最后我只做了李林 8+4,建议经历还是多做点题,数学冲刺阶段就是多做一道赚一道。 5、总结 经过系统的复习后,最后数学只考了 100+,这与平时真题模拟或者预测题模拟的分数还是有很大差距的,我认为主要问题有以及几点: 1. 张宇的复习阶段并没有很注意基础题,基础概念,2022 年数学一就考到了关于中值定理的几个证明题(这点记得张宇多次强调不会考)。 2. 张宇复习题偏技巧,轻计算,考试考了几个积分倒难住了,这方面失分确实很可惜。 3. 强化阶段浪费了过多时间,能都做出来最好,做不出来大胆看答案,但不要盲目看答案。 总体来看,对于基础学习一定要重视,今年个人认为数学题和以往风格大不相同,有向基础侧重的趋势。 政治1、基础阶段(8 月-10 月)我在本科阶段思修、毛概、近代史、马原基本没听过课,基础阶段复习也算是零基础,这个阶段我也就是在做数学做不下去时候看看徐涛的强化视频,资料用的是肖秀荣的资料,根据视频在资料上做补充;前期不用太过着急,能保证过完一边就行了,看完视频后一定要做课后习题,不然很容易忘掉。基础阶段最好做好笔记,各个会议、毛的各个著作等,按照类似这种方法归类,这样以后刷题就不用来回翻书了,可以节约大量时间。 2、强化阶段(10 月-11 月)在过完一遍基础后,大多数知识点都能记住,接着就是刷 1000 题,能多刷几遍就多刷几遍,再结合上一些刷题小程序,把选择题的知识点记牢了。 3、冲刺阶段(11 月-12 月)冲刺阶段毫无疑问就是肖 8 + 肖 4,肖 8、肖 4 的选择题一定要完全掌握, 最后就是肖 4 出版了就赶紧背,要想全部背会还是要话时间还是优点紧张的。 4、总结如果本科学的不好的话,最好先看一遍视频课,当年的热门考点固然重要, 但也不要忽略一些不起眼的知识,去年的政治选择题就没有大篇幅的去考热点“三新一高理论”,反而大多数考了基础知识点。但对于论述题,肖 4 几乎涵盖了所有,如果记忆力不太行的话,可以在做完肖 8 的选择题后看看肖 8 的论述题,以免肖四出版太晚而来不及背诵。 英语1、基础阶段(5 月-8 月)英语基础阶段就是词汇,不管是单词书也好,APP 也好,想办法把大纲词汇多记几遍,此阶段可以看一下唐迟的阅读理解,本人阅读理解逻辑思维及其差, 看了唐迟的阅读后受益匪浅。 2、强化阶段(8 月-10 月)强化阶段要多侧重于阅读理解的训练,阅读理解要掌握技巧,阅读理解这东西,基础差的人没有技巧就算文章看懂也会做错很多,如果逻辑思维实在是差, 就在做题时候把文章逻辑列一列,看清作者的褒贬,这些在唐迟的阅读课中也有讲述,如果时间允许可以多看几遍。此阶段完形填空,七选五,英译汉也可以根据自己自身情况开始复习。完形填空我没有当作重点复习,平均每篇错六个左右, 也就是扣 3 分,自己就没有太在意,而且这个完形填空很考验词间逻辑。七选五需要下点功夫,七选五容易扎堆错,还是得注意一下。英译汉难度中等,阅读好了翻译也不会太差。 3、冲刺阶段(10 月-12 月)冲刺阶段如果没题可做,可以二刷真题,当时二刷时候确实看懂了很多一刷没看懂的文章,对于一些隐晦,很偏的文章(比如新英格兰,清教徒那篇)可以发现慢慢就考的很少了,不必太过担心。不推荐做什么模拟题,因为有近二三十年的真题一般来说足够了,如果实在不够可以英一做英二或者英二做英一。 专业课(810 传热学) 传热学所使用的参考书为杨世铭传热学 第五版和三一丛书 传热学要点与解题 1、基础阶段(9 月-11 月)基础阶段主要是以课本为主,对照着 PPT,最好是上交的 PPT 看课本,如果本科期间传热学学的不好的话,可以结合课件把课本串一遍,一些推导,例如稳态导热的微分方程、集总参数法、肋片导热、辐射传热的基尔霍夫定律、辐射网络图的热阻推导、角系数的推导等要熟记,这些都注意一下,一旦考了就是背写写下来的事。对于基本概念要背熟,尽量里接下来,可以记一记笔记,将每章的重点列一列,重点总结背诵一下对流换热的特征函数,一方考试时候题目不给。学习传热学建立热平衡的关系十分重要,除了小部分非稳态导热以外,大多数习题都是考察热平衡的问题。 2、强化阶段(11 月-11 月)强化阶段前要保证对所有的概念理解熟记,把真题做至少两遍,上交传热学大概计算题都会涵盖一道平板稳态导热、一道非稳态导热(集总参数法)、一道辐射传热、一道换热器计算、一道对流传热计算;会有部分更换,但不会大变, 毕竟传热学知识点相比于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来说系统很多,经验公式也少, 推导、理解占大多数。简答题以往重复度较高,基本都是原题,但近两年有所变化,重复度大大降低,但总体来说会偶几道原题,有部分开放性问题,能写尽量往上写。 3、冲刺阶段(12 月-12 月)我自己根据各个高校传热学真题总结了一套简答题,在冲刺阶段时候就对这些简答题进行背诵,在考试时候出现了 2-3 道原题,而且一些新题只是换了个说法,所考察的概念并没有变化,所以考试简答题基本就是读完题就能写出答案, 这也归功于对简答题的总结和背诵。 大家如果在考研复习过程中有困难的话,也不妨报一个辅导班,比如新祥旭考研全科一对一私人订制VIP辅导课程,针对性强,上课时间可以灵活协商,课下还可以免费答疑解惑,对考研初复试应试备考这块的帮助是非常明显的。 复试 复试参考书目为童钧耕主编的工程热力学、丁祖荣主编的流体力学、杨世铭主编的传热学。我初始所选择的科目是传热学,所以在复试时候主 要复习的是工程热力学和流体力学。复习工程热力学时因为本科学 的不是很扎实,而且复习时间只有一个月,所以我选择观看西安交通大学的 MOOC, 这个 MOOC 的优点是重概念轻计算,大概一个星期就能看完,在看视频时候我也对重要内容、定义做了笔记,方便背诵。但是这样复习有一个缺点就是只不够全 面,最好是提早两个多月准备,把知识系统学习一遍。流体力学我主要是背 诵了一些重要概念和一些简单的简答题,由于流体力学知识点相对较少,所 以复试时候老师所提问的即便不会也都能说出一二。 复试英语复习主要针对英语基础问答和专业英语英译汉(一般为一段话,可能 100 词左右),最好也准备一些专业英语问题,在复试时候考官就让我用英文解释一个传热学的现象。 行测主要考察逻辑思维,比如图形推理,找规律和逻辑推理,比如给四个图案。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使这五个图案呈现一定规律,还有一些类似于给出很多条件,推理出谁的邻居使谁谁谁,还有就是给出一段话,选出最能削弱这段话的选项,基本都是行测里的问题,最后会有一些开放性的论述题,能多写就多写。 结语 考研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一个及其艰难的过程,当你不断否定自己,深夜emo 使,你要明白大家都会经历这些,找对方法,坚持下去,所谓行百里者半九十,不放弃就算是成功一半;身体素质一定要跟上,学累了可以跑步锻炼,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祝学弟学妹们成功上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考研文库@kaoyanwen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