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范大学2022年考研自命题大纲 022-893-华文教育理论与方法.doc

返回 相关 举报
湖南师范大学2022年考研自命题大纲 022-893-华文教育理论与方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湖南师范大学2022年考研自命题大纲 022-893-华文教育理论与方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湖南师范大学2022年考研自命题大纲 022-893-华文教育理论与方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湖南师范大学2022年考研自命题大纲 022-893-华文教育理论与方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湖南师范大学2022年考研自命题大纲 022-893-华文教育理论与方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 893 考试科目名称:华文教育理论与方法 一、考试内容及要点华文教育理论与方法一、当前华文教育概况(一)当前华文教育发展现状华侨华人为祖(籍)国的繁荣昌盛自豪骄傲,华侨华人及其子女学习华文人数逐年增多;海外各类华文学校及华文补习班数量不断增加,华文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华文教育的层次与办学形式日益丰富和多样化;华文教育日益得到华侨华人所在国教育部门的关注、理解和支持;华文教师队伍日益壮大,水平不断提高,华文师资培训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社会人士和华侨华人关心、支持华文教育事业。(二)华文教育发展的有利条件中国政府大力支持华文教育工作;海外的华侨华人越来越重视华文教育;海外华文教学的办学环境逐渐宽松;华文实用性越来越强。(三)华文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世界范围内华文教育发展不平衡;华文教师数量匮乏,整体水平亟待提高;华文教材的针对性、本土化不足;华文学校办学条件较差。二、华文教育的性质和特点(一)华文教育的定义所谓“华文教育”,是指以母语或第一语言非汉语的海外华侨华人为主要教学对象(也包括少数非华裔学生)开展的中国语言文化教育,在有的国家或地区又称中文教育。(二)华文教育的特性 1、华文教育教学性质的多样性第一语言教学;第二语言教学;介乎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之间的华文教学;双语教学。2、华文教育的教学对象华文教育的教学对象是海外华侨华人及其子女。3、华文教育的主要教学内容华文教育的主要内容是汉语言和中华文化。(三)华文教育的特点及意义1、华文教育的特点教育性质多样;教育形式多样;教育功能多样。2、华文教育的形式中国华文教育工作主要形式;海外华文教育的主要形式。(四)华文教育的功能 传承中华文化的功能;经济实用功能;中外文化交流功能。(五)华文教育意义塑造华裔青少年的民族文化素质;传播中华文化,促进世界文化信息交流;维系海外华侨华人与祖(籍)国的血脉联系;促进华侨华人所在国与中国的友好关系。(四)华文教育研究内容语言理论、文化理论、教学理论、华文教育史。三、华文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一)早期华文教育的办学目的和办学形式1、办学目的一是为了传道,二是为了实用。2、办学形式主要有三种办学形式:家(私)塾、塾馆和义塾(二)近代华文教育1、近代海外华文教育发展的推动力量清政府推行变法改制,重视海外华文教育;维新人士的积极推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影响。2、近代海外华文教育的主要特点新式学校数量多、规模大;学制形式多元化发展、教学内容丰富;华文学校管理日趋规范;清政府重视海外华文教育。(三)现当代华文教育1、“二战”期间华文教的三个时期复苏期、衰弱期、复兴期。2、20世纪后半期华文教育办学形式传统侨校、华文补习班、周末学校、纳入当地国民教育体系的老侨校。3、21世纪的华文教育四、华文教育的目标及原则(一)华文教育目标的确定因素华侨华人所在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文化现状;华文教育的学科性质与教学系统;华文学习者的发展状况和华文教学的实际条件。(二)华文教育德育的目标推动华侨华人子女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和认同;增进华侨华人子女对祖(籍)国的感情;培养华侨华人子女良好的个人道德品质。(三)华文教育的知识目标1、语文知识教学内容现代汉语知识、古代汉语知识、常见文体读写知识、文学体裁及鉴赏知识、文学史常识。2、语文知识教学目标掌握现代汉语的语言知识,并以此为基础掌握现代汉语民族共同语普通话,让华侨华人的子女说华文、用华文,让华侨华人的子女使用本民族的语言,是华文教育知识教育的核心目标。(四)华文教育的基本原则华文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结合;语言训练与文化教育相统一;听、说、读、写训练相统一;口语训练与书面语学习相统一;课堂教学与课外训练相统一;“模仿”与“创造”相统一;华文教育内容与教学形式相统一。华文教学1、 华文教学的内容体系和课堂设置(一)华文教学的内容体系1、语言知识内容2、语文知识内容3、文化教学内容(二)华文教学的课程设置1、基本原则针对性原则、衔接性原则、丰富性原则2、 常设课程语言技能类课程、语言知识类课程、文化类课程、才艺类课程3、 设置程序 确定教学阶段、选择各阶段课程、合理安排各类课程2、 华文教学大纲设计(一)大纲的作用1、安排第一阶段的具体教学内容。2、设置评介标准。3、指导教材编写和选用。(二)大纲设计的原则1、对象性原则2、本地化原则3、循序渐进原则(三)大纲的内容华文教学大纲要确认某一级别的华文教学所应包括的内容,并且按照一定的学习和教学规律,合理安排这些教学内容。三、华文语言要素教学方法(一)华语语音教学1、声母教学2、韵母教学3、声调教学4、轻声、儿化教学(二)华文汉字教学1、汉字教学主要内容和目标教学内容应为现代汉字,主体是简体字;教学性质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汉字教学;教学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汉字能力。2、华文教师汉字教学知识储备汉字结构知识、汉字的基本笔画名称和笔顺规则、汉字教学的定量意识、汉字教学的重点。3、汉字常用教学方法利用识字卡片、以旧带新、正字训练、同旁聚合、形近字辨析。(三)华文词语教学1、华文词语教学的方法确定词语讲解顺序的方法;词义解释的方法;词语巩固练习的方法。2、华文词语教学应注意的问题利用近义词释词时要进行词语用法辨析;词语练习时要设计具体的语言环境;词语讲解的范围应视学生的语言程度而定。(四)华文语言点教学1、华文教学中语言点教学基本原则:理论术语尽量少用,以模仿性教学为主;句子教学要注意分化难点,合理安排教学层次。2、华文教师语言点教学知识储备熟悉汉语语法主要特点;了解传统的语法理论知识和一些新的语法观念;熟悉学习者的语法偏误的类型与成因。3、华文语言点教学基本内容现代汉语句类系统;现代汉语句型系统;现代汉语句式系统;现代汉语标点符号系统。4、华文语言点教学的方法对比法、形象法、情境法、归纳法。5、语言点练习常用方法扩展法、替换法、句式转换法。6、华文语言点教学应注意的问题初级阶段尽量少用语法术语;讲解要注意切入的角度;注意分化难点;例句的设计要有针对性。(五)华文语篇教学1、语篇教学主要内容关联词语、省略、照应、时间词语、句式的选择与连贯。2、语篇教学的方法指导学生用照应、省略、关联副词等手段来连接句子;指导学习者用学过的具有语篇衔接功能的词语连接句子;指导学习者把语序混乱的句子重新排列成连贯的语段。四、华文课型教学(一)华文综合课的课文教学语音阶段的课文教学;语法阶段的课文教学;短文阶段的课文教学。(二)华文听说课教学1、听说课的教学任务听说教学的目的;听说训练的原则;听说训练的重点和难点。2、听说课语言要素常用练习方法语音练习方法;词语练习方法;句子练习方法。(三)华文阅读课教学1、华文阅读课教学的阶段性任务初级阶段阅读课任务;中级阶段阅读课任务;高级阶段阅读课任务。2、阅读课教学的训练方法词语理解训练方法;句群阅读理解训练方法;语段阅读理解训练方法;篇章阅读理解训练方法;快速阅读训练方法。(四)华文写作课教学1、写作课训练的类型基本写作训练;应用文写作训练;限内容写作训练。2、写作课的训练方法五、华文教学技能(一)华文教学的导入技能1、导入的作用激发兴趣,调动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复习旧知,引入新知;渲染气氛,创设情境。2、导入的方法直接导入法、直观导入法、问题导入法、温故导入法、语病用例导入法。3、导入的原则启发性原则、针对性原则、趣味性原则。(二)华文教学的提问技能1、提问的作用推动学习者主动学习;为学习者提供参与课堂的机会;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反馈教学的相关信息;训练学习者的语言表达能力。2、提问的类型知识性提问、理解性提问、应用性提问、评价性提问。3、提问的要求趣味性、目的性、启发性、顺序性、归纳性。(三)华文教学的讲解技能1、教学讲解的基本要求准备充分;内容准确;讲解生动形象;语言简洁通俗;语速适中。(四)教学语言的运用1、教学语言的基本要求准确规范、清晰易懂、鲜活有趣、有启发性。2、 提高教学语言水平的方法 重视语言表达技能,提高思维灵敏度,增加词汇量,学习一些实用的表达技巧,不断练习嗓音条件。(5) 板书设计1、板书设计的原则突出重点,灵活多变,美观整洁,直观形象,科学准确,整体有序。2、 板书设计的常见类型排列式、公式式、对比式、提问式、图表式、箭头式、连线式。3、 板书设计的注意事项 在备课时应设计好板书内容及形式,板书不一定只由教师完成,板书要认真工整,可以用不同颜色、不同字号等来突出重点,要注意板书的节奏与方式。六、华文课堂教学(一)课堂教学特点目的明确、任务性强;师生互动、双向交流;集中学习、利于培养学习这个的竞争合作意识。(二)华文教学的课型及特点综合课、听力课、口语课、阅读课、写作课、其他常见课型。(三)华文课堂教学的常规训练听的常规训练、说的常规训练、读的常规训练、写的常规训练。(四)华文课堂教学艺术备课的艺术;课堂组织管理艺术;教师语言艺术;课堂教学板书的艺术。七、华文教学课外活动(一)开展华文教学课外活动的意义1、华文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2、对培养学生的中华传统道德和崇高理想都会产生促进作用。3、对于开拓学生视野、活跃思维、发展智力等大有益处。4、可有助于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二)华文教学课外活动设计与组织原则1、趣味性原则2、实用性原则3、针对性原则4、灵活性原则5、整体性原则6、配套性原则(三)华文教学课外活动的设计思路1、根据活动本体设计华文教学课外活动。2、根据学生情况设计华文教学课外活动。3、根据教材延伸设计华文教学课外活动。4、根据国内外经验设计华文教学课外活动。 八、华文教学设计(一)华文教学设计的意义华文教学设计的实践意义;华文教学设计的理论意义。(二)华文教学设计的依据和原则1、华文教学设计依据汉语及中华文化知识;语言、文化习得规律;华文教学规律。2、华文教学设计原则对象性原则、目标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三)华文教学设计的内容1、教学设计的三个步骤依据学习和教学理论,分析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的初始情况;确定教学所要解决的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安排具体的教学活动。2、设计华文教学任务的角度从语言知识角度分析;从语言技能角度分析;从语言交际技能角度分析;从态度情感角度分析;从学习者策略角度分析。 (四)华文教案编写1、教案编写原则科学性、时效性、创造性2、教案编写的内容课题、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时数、教学环节设计、板书设计、教学后记。九、现代华文教育技术(一)不同华文教学媒体的不同特征华文教学信息的编码方式;华文教学信息的组织方式;华文教学信息作用的感官;华文教学信息的传播方式;学生语言技能训练的功能。(二)华文教育资源建设类型“以教为主”型,为一线的教师提供媒体素材、题库、网络课件、案例、文献资料等。“以学为主”型,为学生设计语言习得情境、学习任务、学习资料、学习提示与反馈指导等。(三)构建个性化华文学习环境的措施分析测评数据的动态性和特殊性;构建基于测评学生的模型;建设面向个性化服务的华文学习资源;构建基于学生的教师个性化教学策略。(四)华文教育技术与华文教学模式1、现代技术支撑下典型华文教学模式应用网上资源进行语言情境创设模式;应用网上资源进行主题探究模式;应用网上资源进行任务协作模式。2、现代技术支撑下华文教学模式的关键问题围绕明确的教学目的;强化两种设计;重视三种交互方式;培养四种能力。(五)新形势下华文教师专业发展新需求专业知识与教学实际问题的解决;自身专业持续发展与阶段性学习;教师教育情境性与实践性的关联;华文教师的认知和有效学习;个性发展需求与群体协作发展的关系。十、华文教学评估(一)华文教学评估的意义和要求1、华文教学评估的意义2、华文教学评估的要求(二)华文教学评估的类型评教、评学。(三)华文测试1、语言测试的种类2、华文测试常见的命题类型:语言要素测试题型、言语技能测试题型3、华文测试的常见类型华文教师一、华文教师的地位华文教师是华文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在文化教学中,教师中华文化的传播者、代言人,是学生面对的第一本最生动的教材,是他们认识和了解中国文化的第一扇窗口;在语言点教学中,教师的讲解和示范是最基本的。二、华文教师的素质(一)华文教师的人格魅力提升外部形象气质;保持一颗年轻的心;始终保持自信;保持乐观、幽默;培养良好的性格;增加自身的社会经验。(二)华文教师的业务素质1、华文教师的知识结构全面的汉语言知识;中华文华的知识;语言教学的理论和知识。2、华文教师的工作能力基本的教学技能;敏捷的思维能力;良好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多方面的才艺。三、华文教师的培训(一)华文教师培训的内容中国语言文化知识、教学技能、理论知识。(二)华文教师培训授课方式讲授课、讨论课、示范课、实践课。华文学校 一、华文学校的历史发展与现状(一)华文学校的类型华人社团或个人开办的私塾和学堂;以华语为主要教学媒介语的全日制学校(按照中国传统教学模式开设);以华语和当地与或者英语为教学媒介语的早期双语华文学校;以华语为主要教学媒介语的全日制学校(兼顾中华文化和当地文化),有学者称之为“真正的华文学校”;各种华文补习班;被当地政府归并,仍然开设华文课程的当地国民学校。(二)现代华文学校的特点多种办学形式并存;办学层次一般为中小学,属于基础教育;学生来源不仅有华人华侨,还有当地其他民族的学生;华文学校的办学目标发生很大变化。(三)华文学校的贡献和作用1、早期华文学校的历史贡献早期的华文学校承担了为华人社会培养人才,帮助华侨华人子女传承中华文化的重任;早期的华文学校是华人社会沟通、协作的桥梁;在社会变革时期,华文学校成为进步人士传播新思想、推动社会思潮的重要场所,促进华侨华人对中国的关注和了解。2、当今华文学校的地位与作用当今的华文学校教育仍然是进行华文教育的主要途径;当今的华文学校促进了当地和中国的友好交流,增加不同民族之间的了解和友谊;当今的华文学校是探索华文教育办学思路和教学方法、进行华文教育改革的基地。(四)华文学校的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总务管理。(五)华文学校与社会各界的联系华文学校与华人社会;华文学校与家长;华文学校与校友;华文学校与政府、教育管理部门;华文学校与国内外大学。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考研文库@kaoyanwen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