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教师资格证考试成功通过前辈复习经验分享.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高中政治教师资格证考试成功通过前辈复习经验分享.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高中政治教师资格证考试成功通过前辈复习经验分享.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资备考经验分享首先介绍一下我的基本情况,本人目前师范院校研一在读,本科就读于某一非师范院校的师范类专业(思政政治教育),考取的是高级中学思想政治教师资格证书,笔试面试皆为一次性通过。在跟大家分享我的教资备考经验之前,我首先想强调两点,一是要放平心态,二是要认真准备。因为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毕竟只是一个资格类考试,所以说教资考试的难度不会很大,总体通过率还是很高的。只要从容应对,认真备考,想要一次性通过并非难事。其次说一下备考资料选择,我当初用的是知点学派的书,包括各科教材以及历年真题和解析,书中总结的知识点都很全面详细,所以我觉得备考用这一套书就够了,报班以及买别人总结的知识点的意义都不大。下面,我从笔试和面试两个方面来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备考经验。笔试:中学笔试科目包括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和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总得来说,每门科目都需要背诵、刷题和总结模板这三步。根据自己的考试经验以及身边人的反馈,我觉得综合素质是相对来说最简单的一门,这门科目的试卷结构包括选择题、材料分析题以及作文这三部分,选择题除了文化素养这一部分,都能在书中找到答案,文化素养主要看你平时的知识积累以及在考场上猜题的运气,我觉得这一部分顺其自然就好了,也不用花大力气去恶补,毕竟时间成本太高。材料分析题的考察内容是固定的,一般都会让你从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来评析某某老师的某种教育行为,应对这种题一定要形成自己的答题模板,按照总分总的形式,并且要适当结合材料。至于写作文的技巧,想必不用我过多的浪费口舌,我只想强调一点,既然作文是出现在教资考试试卷上,出现在综合素质这门科目中,所以不管是作文的主题也好,内容也罢,一定要凸显和回扣综合素质的这本书中的重要知识点,比如说教师职业理念、教师职业道德等。教育知识与能力这门科目是最需要花时间和精力来理解和记忆的,题型涵盖选择题、辨析题、简答题、材料分析题。选择题考察的内容十分琐碎,而且心理学这部分不能只靠死记硬背,如果理解起来比较吃力的话,可以搭配网课来进行理解记忆,科目二涉及很多古今中外著名教育家的教育理念,为了避免“扣错帽子”,大家可以尝试通过编口诀或者是顺口溜的形式来加深记忆。答辨析题一定要首先亮出观点,辩明对错。简答题不用多说,就是反复背反复背,然后看到题目疯狂输出,既要言简意赅,又要突出重点。材料分析题千万不要忘记结合材料。学科知识与教育能力虽然因科目各异,但是有很多共性的地方,选择题我觉得就是要多刷题,主观题部分的重点是教学设计,从分值占比就可以看出来。教学设计一定要注意各个环节的完整性和衔接性,具体应该包括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在设计教学情境时要注意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模式,问题设置要富有启发性,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整个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大家如果在复习过程中有困难的话,也不妨报一个辅导班,比如知点学派全科一对一辅导课程,针对性强,上课时间可以灵活协商,课下还可以免费答疑解惑,对应试备考这块的帮助是非常明显的。面试: 教资面试的具体流程在网上很容易找到,在这里不做展开。在面试准备阶段,给大家提以下几点建议:一是熟悉教材,因为高中政治面试题目往往只是截取书中某一章节的某一片段,所以脑海中要形成对教材的整体性框架,做到心中有数。在熟悉教材时,要一边理解书中的主要观点,一边思考可以举什么合适的例子。二是观摩教资面试视频课,学习讲课经验,反思自身不足。三是一定要多练多练多练,可以对着镜子讲课,或者和朋友一起,让对方找出自己不足,下次改进。在面试时有几点需要注意的地方,首先,面试服装整洁大方得体即可,不一定要穿正装,这样会显得沉闷和过于正式。其次,面试过程中要记得时刻保持微笑,回答问题声音洪亮,这样会增加你的印象分。讲课过程中一定要与“学生”有互动,点人回答问题要具体,并且在同学回答以后要用评价性的语言对其回答进行评价,评价性语言需要尽量丰富,具体的话术可以在考试前多准备多总结。还有想说的一点是,讲课中可以看自己写的教案,但是不要过于频繁,给考官一种你不熟悉讲课内容或者念教案的感觉,往往很多同学会因为过于紧张或者时间问题等忘记写板书,这一点一定要注意,试讲结束后记得擦完黑板再离开。最后,希望我的经验对大家或多或少的有所帮助,祝愿大家都能取得理想的成绩!(本文来源知点学派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考研文库@kaoyanwen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