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考博方向、参考书、复试线、大纲及名单.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2022年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考博方向、参考书、复试线、大纲及名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2年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考博方向、参考书、复试线、大纲及名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2年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考博方向、参考书、复试线、大纲及名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2年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考博方向、参考书、复试线、大纲及名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2年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考博方向、参考书、复试线、大纲及名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考博方向、参考书、复试线、大纲及名单一、专业详情介绍专业(专业代码):新闻学(050301)所属学院:新闻学院招生方式:硕博连读、普通招考普通招考初试科目:人文社科综合、学术写作普通招考加试科目(同等学力考生适用):4001思想政治理论 5021新闻基础知识 6020新闻实务博导研究领域:新闻史,广播电视史,媒体与社会招1人视觉传播,国际新闻传播,新闻传播史论,文化研究,传播政治经济学,话语研究,国际广播电视招1人新闻传播理论,新闻叙事,新闻话语,传播符号,跨文化传播招1人新媒体与公共传播,融合新闻传播,公共表达与新闻评论,中医传播与文明比较,中共党报研究招1人宏观新闻学,传媒政策与管理,新闻发布制度,电视媒体创新,IP跨界传播及运营管理招1人01中医药传播:中医药的新闻宣传及舆论引导,健康传播,文化传播,全球传播。02新闻学,舆论学,网络舆情招1人报刊史论,新闻实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新闻舆论思想,舆情与舆论招1人新媒体与社会变迁;传播研究方法;社会认同研究;传播效果研究;发展传播学研究招1人智能融媒体业务,网络治理,数字主权,乡村传播招1人广播理论与音频业务招1人广播电视新闻业务,新媒体传播,融媒体视听传播招1人报刊理论与实践,媒体融合,国际新闻报道招1人二、报考条件(一)基本要求所有考生均须符合以下要求: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2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心理健康。3有至少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书面推荐意见。(二)以“直博”方式报考的基本条件以“直博”方式报考的考生,除符合“(一)基本要求”外,还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1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已取得当年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2对学术研究有浓厚兴趣,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潜质。(三)以“硕博连读”方式报考的基本条件以“硕博连读”方式报考的考生,除符合“(一)基本要求”外,还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1须为具有我校学籍的全日制非定向二年级学术型在学硕士研究生(不含专项计划)。2已完成硕士阶段主干课程学习,成绩优秀。报考文学门类各专业(专业代码前两位为“05”)或艺术学门类各专业(专业代码前两位为“13”)的考生主干课程平均成绩须达85分;报考工学门类各专业(专业代码前两位为“08”)的考生主干课程平均成绩须达80分。3对学术研究有浓厚兴趣,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潜质。报考文学门类各专业(专业代码前两位为“05”)或艺术学门类各专业(专业代码前两位为“13”)的考生须在就读硕士研究生期间,以第一作者(或指导教师第一、本人第二)身份发表至少1篇SSCI检索或CSSCI检索(含扩展版)论文,或公开出版至少1部与报考学科专业相关的著作(署名前两位,不含编著);报考工学门类各专业(专业代码前两位为“08”)的考生须在就读硕士研究生期间,以第一作者(或指导教师第一、本人第二)身份发表至少1篇SCI/EI检索论文或中文核心期刊论文。(四)以“普通招考”方式报考的基本条件以普通招考方式报考的考生,除符合“(一)基本要求”外,还须满足以下条件之一:1报名前已获得硕士学位或者博士学位人员。在国(境)外院校获得学位者,还须具有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在职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研究生(非学历教育形式,只有硕士学位证书,没有毕业证书)者必须在报名前取得硕士学位证书。22021年应届硕士毕业生。须在录取当年入学前获得硕士学位证书。在国(境)外院校取得学位者,还须在录取当年入学前取得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3获得学士学位六年及以上(从获得学士学位之日算起到博士生入学之日)的同等学力人员,须在本人所报考的学科专业或相近领域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至少2篇高水平学术论文,或已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排名前3)。三、参考书人文社科综合1.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2.法费尔南.布罗代尔:文明史,常绍民等译,中信出版集团,2017.:3.尤西林:人文科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4.德马克斯.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韩水法等译,商务印书馆,2013.5.袁行需:中国文学概论(增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6.朱立元主编:<西方文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7.张世英:哲学导论(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8.法德布雷:普通媒介学教程,陈卫星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四、近3年复试基本要求2021年:初试基本合格线人文社科综合55、学术写作552021年:外国语成绩合格线60,材料评议成绩合格线732019年:外国语成绩合格线55,业务课分数要求(业务课一60分、业务课二60分),总分200分五、考试大纲六、复试内容复试方式复试方式为网络远程复试,复试系统主平台采用学信网“招生远程面试系统”(“双机位”模式),备用平台采用阿里的“钉钉”。具体要求详见中国传媒大学2021年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复试考生须知。复试内容复试主要以学术答辩及交流问答等形式,对考生的思想品德、学术能力、创新潜质、综合素质、外语应用能力等进行考查。复试考核的具体内容及复试成绩计算方法如下:1.学术水平及综合素质(满分为100分)学术水平及综合素质考核分为三部分:专业知识、学术能力、综合素质。考核时间不少于25分钟。专业知识:以随机抽题方式,重点考核对报考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以综合性、开放性问题为主。学术能力:考生以学术答辩形式介绍本人的学术经历和学术成果,并重点介绍一项本人独立完成的代表性学术成果或攻读博士期间的研究计划,并回答考核小组的提问。综合素质:结合考生提交的报考材料,根据考生的教育背景、个人经历等,通过交流问答方式,对考生的思想品德、专业素养、创新潜质、心理素质、人文素养、沟通交流能力等进行考查。2.英语语言应用能力(满分为100分)以随机抽题或交流问答等形式,对考生的英语听说能力等进行考核,考核时间不少于5分钟。3.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考核通过国家教育考试考生诚信档案记录、考生提交的思想政治品德考核表等材料,以及在面试考核过程中与考生的交流,考查考生的政治态度、理想信念、道德品质、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等方面。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考核不计入复试总成绩,但考核结果不合格者不予录取。4.加试内容同等学力考生还须加试政治理论及两门报考专业硕士学位主干科目(满分为100分,60分及格),采用网络远程笔试方式进行,由各学院(研究院、中心)组织。加试成绩不计入复试总成绩,但有任何一个科目不及格则不予录取。5.复试成绩计算复试成绩=学术水平及综合素质90%+英语语言应用能力10%复试成绩低于60分的,视为复试不合格,不予录取。录取办法各学院(研究院、中心)复试小组按照“择优录取、保证质量、宁缺毋滥”的原则,根据考生所报博导,按复试成绩由高到低,分别给出“建议录取”或“建议不予录取”的意见,确定拟录取名单,并报送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进行审议。1.参加复试的考生必须正常完成所有考试环节,如有一个环节缺考、违纪或者作弊,则不予录取。2.复试考核成绩低于60分的,视为复试不合格,不予录取。3.复试小组的考核意见为“建议不予录取”者不予录取。4.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5.同等学力考生加试科目中有不及格者不予录取。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根据招生计划指标数及复试考核整体情况,对各学院(研究院、中心)报送的拟录取名单进行审议,最终确定“同意录取”或“不同意录取”。七、2021年拟录取名单(不含直博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考研文库@kaoyanwen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