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考研002电子工程学院招生专业目录.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2022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考研002电子工程学院招生专业目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22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考研002电子工程学院招生专业目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2022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考研002电子工程学院招生专业目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2022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考研002电子工程学院招生专业目录.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2022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考研002电子工程学院招生专业目录.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 I D I A N U N I V E R S I T Y 2022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 电子工程学院专业目录 2021 年 9 月 学 院 简 介 电子工程学院的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学院的雷达工程系, 1952 年由著名电子 系统专家孙俊人、毕德显为代表的电子专家组建。目前学院共有教职工 343 人,其中专 任教师 309 人,学院拥有 93 名教授,副教授 131 名,分别占教师总人数的 30%和 42%, 博士化率约为 86%,其中 132 名专任博士生导师, 243 名专任硕士生导师; 国家有突出 贡献专家 4 人,国家级教学名师 2 人,全国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3 人,“长江学者奖励 计划” 12 人,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4 人,“万人计划”人才 11 人,“百千万人才工程” 人才 4 人。学院现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 1 个,“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 团队” 3 个,“教育部创新团队” 2 个。“学院现有 3 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包含 7 个学科方向), 3 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包含 8 个学科方向), 3 个国家重点学科, 4 个本科专业。 全国第四轮一级学科评估中, 2 个学科获评 A 类,其中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获评 A+ 档,并列全国第 1;信息 与通信工程学科位于 A 档;控制科学与工程位于 B+档,电子信 息类学科继续保持国内领先水平。其中“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 2017 年入选国家 一流学科建设行列。 学院现有“雷达信号处理”和“天线与微波技术” 2 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电子信息 攻防对抗与仿真”和“超高速电路设计与电磁兼容” 2 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电工电子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子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专业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子信息与通 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3 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科技部综合电子信息系统国 际科技合作中心和“雷达认知探测成像识别” 111 学科引 智基地、民用雷达国家地方联 合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科研平台。 学院现有在校生人数超过 6200 名,其中 ,硕士研究生近 2000 余名,博士研究生近 600 名。我院毕业的研究生主要在中电集团、航天科技集团、航天科工集团、中船集团、 民航、通信设备制造企业、通信运营商、知名外企等单位就业,就业率接近 100%。 招生学科 /专业领域 类型 招生学科 /专业领域 研究方向 联系人及电话 学术学位 080900 电子科学与技术 电路与系统 王 老师 029-88202276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信息对抗技术 081000 信息与通信工程 信号与信息处理 遥感信息科学与技术 智能信息处理 081100 控制科学与工程 系统工程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专业学位 085400 电子 信息(全日制 /非全日制) 电子与通信工程 说明:根据国家工程类专业学位领域调整,学院原“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领域归入“电 子信息”工程类别 。 学院网站: http:/ 邮箱: 080900 电子科学与技术 电路与系统 电路与系统 所 属一级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在 全国 第四轮 一级 学科评估 结果为 A+档,并列全国第一。 该学科 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设有 “长江 学者 ”特聘教授岗 位和博士后流动站 。本学科现有国家级教学名师 1 人, “ 长江 学者 ” 3 人,教授 31 人, 副教授 40 人。该学科依托国家电工电子教学基地、超高速电路设计与电磁兼容教育部 重点实验室与电子信息攻防对抗仿真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学科基地,在电子信息系 统仿真与 ASIC 实现、基于机器学习的遥感图像智能理解关键技术与应用、星载系统实 时信息与图像处理等方向,取得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展示度成果。研 究方向主要有: 智能图像处理、图像与信号的压缩感知及嵌入式系统、电路与系统 CAD 及设计自动化、 非线性电路与系统、智能信息处理、 VLSI 设计与故障测试等。 主干课程:随机过程、 矩阵论、非线性电路与系统、现代机器学习理论、统计学习理论应用、自适应图像分析 与识别、 SAR 图像处理与解译。 该专业的毕业研究生主要在高等院校、中国航空航天、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中国电子产业集团以其他重点单位、大中型国际通信企业以及外资 企业等单位就业,就业率达 100%。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所属一级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在 全国 第四 轮 一级 学科评估 结果为 A+档,并列全国第一。该 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 设有博士后流动站。本学科现有国家级教学名师 1 人, “ 长江学者 ” 2 人,教授 27 人, 副教授和高级工程师 41 人。该学科依托 “天线与微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和教育部天 线工程中心,在人工电磁媒质、卫星通信地面应用、天线设计、微波工程以及近场测量 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研究方向主要有:电磁兼容分析与设计、天线与电 磁理论、电磁散射与隐身技术、天线分析与设计、微波分析与设计、天线工程与测量技 术、计算电磁学等。 主干课程:矩阵论、数 学物理方法、高等电磁场、电磁散射、高等 微波网络、电磁场数值分析、高等天线理论、智能天线。该专业的毕业研究生主要在高 等院校、中国航空航天、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中国电子产业集团以其他重点单位、大中 型国际通信企业以及外资企业等单位就业,就业率达 100%。 信息对抗技术 信息 对抗学科是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的二级学科,具有博士和硕士 授予权。现有专职教师 29 人,其中教授 5 人,副教授 16 人。本学科依托 “ 电子信息攻 防对抗与仿真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在新体制雷达干扰理论、毁伤机理、无源干扰 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该学科的研究方向主要有信息对抗系统和技术仿真、电子侦 察与干扰、雷达与通信对抗系统、测向和无源定位技术等。主干课程:随机过程、矩阵 论、数字信号处理、电子战信号分析、现代信号处理、现代雷达信号处理、现代谱估计 方法、现代电子对抗系统等。该专业的毕业研究生主要在高等院校、中国航空、中国航 天、中国电子科技、中国电子产业集团以其他重点单位、大中型国际通信企业以及外资 企业等单位就业,就业率达 100%。 081000 信息与通信工程 信号与信息处理 信号与信息处理 所属 一级学科 “信息与通信工程 ”2017 年 入选 为 国家一流学科 建设 行列 。 该 学科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设有博士后流动站。本学科现有中国科学院 院士 1 名、 “ 长江学者 ” 2 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3 人,青年女科学家 1 人,教 授 33 人、副教授和高级工程师 24 人。本学科依托 “雷达信号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在 新体制雷达技术、高分辨对地观测和预警探测技术、先进雷达信号与信息处理基础理论 等方向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原创性成果。研究方向主要有:自适应信号处理、雷达信号 处理、信号检测与估值、阵列信号处理、雷达目标检测与跟踪、雷达成像与目标识别等。 主干课程:随机过程、矩阵论、数字信号处理、阵列 信号处理、自适应信号处理、现代 雷达信号处理、现代信号处理、数字图象处理。 该专业的研究生主要在高等院校、中国 航空航天、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中国电子产业集团以其他重点单位、大中型国际通信企 业以及外资企业等单位就业,就业率达 100%。 遥感信息科学与技术 “遥感信息科学与技术 ”学科为一级学科 “信息与通信工程 ”、 “电子科学与技术 ”以及 “光学工程 ”的交叉学科, 该学科具有博士及硕士授予权。本学科现有教授 5 人,副教授 和高级工程师 6 人。西电的 “遥感信息科学与技术 ”学科在综合研究光学、微波遥感的基 础上,以微波遥感的研究与应用、 微波与光学数据融合为特色,主要研究方向有: 遥感 信息理解与解译、先进遥感理论及技术、微波遥感干涉测绘技术与应用、微波遥感影像 获取与应用等。 主干课程:工程优化方法、矩阵论、数字信号处理、导航原理、数字图 象处理、智能控制理论及应用、图像处理与成像制导、 光学传感与检测、遥感应用分析 原理与方法、现代测量数据处理理论、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及应用等。 从 “遥感信息科学 与技术 ”学科毕业的学生能够在城市、农业、水利、交通、军事、地质、环境、海洋等 领域从事航空航天摄影测量、遥感系统和应用系统研制及系统集成的建设与开发以及有 关空间信息 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容易找到对口的工作,从而成为国家特别是航空航天单 位急需的优秀的专业人才,进而满足国家对遥感人才的迫切需要,为我国的航空航天和 遥感事业贡献力量。 智能信息处理 智能信息处理学科是 国家一流学科 “ 信息与通信系统 ” 下自主设置的二级学科,具 有博士和硕士授予权。本学科通过研究和揭示自然智能的生成机理,设计并实现模拟自 然智能机理的信息处理理论与方法,并应用于国民经济、国家安全、社会生活等各领域, 一门涉及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以及控制科学的前沿交叉新兴学科。本学科现有教授 10 人,副教授 8 人。本学科的主要研究 方向有:网络智能信息处理、计算智能与模式识别、 海量信息处理、图像处理与计算机视觉、基于内容的信息检索、图像分析与图像识别、 智能光电信息处理、网络信息安全、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空间智能信息处理、光电成 像探测识别与跟踪等。 主干课程:随机过程、矩阵论、算法设计技术与方法、非线性信 号与图像处理、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神经网络基础与应用、计算智能、雷达图像处理 与理解。 该专业的毕业研究生主要在高等院校、中国航空航天、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中 国电子产业集团以其他重点单位、大中型国际通信企业以及外资企业等单位就业,就业 率达 100%。 081100 控制科学与工程 系统工程 系统工程学科是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的二级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 现有教授 5 人,副教授和高级工程师 6 人。该学科在系统集成、系统优化设计、智能和 网络化控制、目标探测与跟踪系统设计、指挥控制与决策等领域一直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取得了一系列理论和应用成果。研究方向主要有:电子信息系统建模与计算机仿真、基 于网络的信息系统设计、系统集成技术及应用、最优化算法、智能算法及在天线系统设 计中的应用、先进控制技术和自动测试系统、进化计算、人工智能及应用以及网络化控 制系统等。 主 干课程:随机过程、矩阵论、系统工程与系统集成、数字信号处理、系统 建模与仿真。 该专业的毕业研究生主要在高等院校、中国航空航天、中国电子科技集团、 中国电子产业集团以其他重点单位、大中型国际通信企业以及外资企业等单位就业,就 业率达 100%。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是省部级重点学科,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现有教授 9 人, 副教授 8 人。本学科在基于量子免疫动力学的计算智能理论与应用、被动多传感器 目标探测与跟踪技术、基于临地空间平台的遥感信息协同感知与获取等领域居国内领先 地位。研究方向主要有:模式识别、 图像通信与处理、智能信号 /信息处理、人工智能、 网络多媒体技术、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智能系统和神经网络理论等。 主干课程:非 线性信号与图像处理、自然计算、人工智能、模式识别、人工免疫系统、智能目标识别 分类技术。 该专业的研究生主要在高等院校、中国航空航天、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中国 电子产业集团以其他重点单位、大中型国际通信企业以及外资企业等单位就业,就业率 达 100%。 电子工程学院研究生奖助金设置情况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奖助体系 奖助金类别 奖助金等级 金额 比例 国家奖学金 / 2 万元 /年 约 2% 国家助学金 / 6000 元 /年 100% 学业奖学金 / 3200 元 /年 全校平均值 助研 研二 450 元 /月 导师根据实际 上岗情况发放 研三 450 元 /月 助教 视工作量而定 100% 助管 500 元 /月 社会奖学金 由企业设立 方向代码 导师研究方向名称 导 师 职 称 01 数模混合集成电路设计,光电与功率系统集成 来新泉 教 授 02 脑机混合智能计算,计算机视觉 梁继民 教 授 03 智能图像分析,图像融合与识别,机器学习 吴 艳 教 授 04 网络信息处理,Web信息系统,数据库系统 李隐峰 副教授 05 智能影像分析与识别, 视觉检测与三维重建 钟 桦 教 授 06 智能测试与控制,图像处理,物联网关键技术 胡方明 教 授 07 图像融合与图像处理,多传感器信息获取及处理 那 彦 教 授 08 智能信息处理与模式识别,机电一体化 郑春红 副教授 09 新一代通信网及嵌入式系统设计 杨 刚 教 授 10 高速电路信号完整性,电路EDA设计技术 初秀琴 副教授 11 机器学习,图像处理与分析,智慧交通 李 洁 教 授 12 电子对抗技术,信号处理与仿真 汤建龙 副教授 13 数模混合集成电路设计 代国定 副教授 14 电子对抗系统仿真、干扰决策和辐射源识别 饶 鲜 副教授 15 电子设计自动化,智能测试与控制 任爱锋 副教授 16 图像处理,生物特征识别 赵 恒 副教授 17 计算智能,信息感知与智能系统 公茂果 教 授 18 阵列信号处理,电子侦察与干扰,电子战系统仿真 刘聪锋 副教授 19 电子对抗,高速实时信号处理 罗 明 副教授 20 室内导航与定位,多源信号下导航与定位,信号完整性与EMC 史凌峰 教 授 21 智能图像视频处理,高性能并行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分析 吴家骥 教 授 22 高速宽带信号处理,非合作信号处理 鲍 丹 副教授 23 计算机视觉及其高速实现体系结构 刘 洋 副教授 24 多模态协同计算与智能分析,计算机视觉 邓 成 教 授 25 数模混合集成电路设计,视觉图像芯片设计 李先锐 副教授 26 电子侦察与信息对抗,宽带高速实时信号处理 罗勇江 副教授 27 电子战智能信息处理、高速电子系统设计 武 斌 副教授 28 信息处理专用电路设计,嵌入式无线传感网络 邓 军 副教授 29 图像与视频处理及分析,模式识别 王 斌 副教授 30 功率电子与系统集成,集成电路设计 袁 冰 副教授 31 大数据挖掘与分析,大规模多媒体分类与检索 刘 威 教 授 32 体域网,天线与电波传播,物理层安全 杨晓东 教 授 33 计算机视觉,图像处理,模式识别 张 强 讲 师 34 阵列信号处理,智能信息处理 蔡晶晶 副教授 35 高速数字电路信号和电源地网络的分析与建模 路建民 讲 师 36 传感器决策信息融合 袁晓光 副教授 37 智能感知与信息处理,模式识别,目标跟踪与信息融合 姬红兵 教 授 38 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智能系统 高新波 教 授 复试科目 电子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招生学科:080900 电子科学与技术(2021年招生 214人) 学科方向:01 电路与系统 科目一:101 思想政治理论 科目二:201 英语一 科目三:301 数学一 科目四:821 电路、信号与系统 9021 电子信息技术综合知识一 初试科目 (微机原理、数字信号处理、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路技术基础各占25%) 电子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方向代码 导师研究方向名称 导 师 职 称 39 物联网技术, 检测技术,遥感技术 楼顺天 教 授 40 电子对抗技术,电子战智能信息处理 李 鹏 教 授 41 电子对抗,机器学习,雷达成像与图像处理 周 峰 教 授 42 智能信息处理,视觉感知与理解 韩 冰 教 授 43 智能信息处理,影像内容分析与理解 田春娜 教 授 44 目标定位与跟踪,非线性滤波 宋骊平 副教授 45 现代信号处理,图信号处理,智能信号分析与识别 金 艳 副教授 46 目标检测与跟踪,图像处理与目标识别 李翠芸 副教授 47 智能感知与信息处理,信号检测与识别 李 林 副教授 48 视频画质增强;成像质量评价;异常事件解译 路 文 教 授 49 智能信息处理,计算机视觉,目标检测与分类 刘 靳 副教授 50 统计机器学习与模式识别 王秀美 副教授 51 影像处理与分析,模式识别,机器视觉 王 颖 副教授 52 智能机器视觉,图像及视频处理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系统开发 宁贝佳 副教授 53 智能信息处理,模式识别,机器学习 王 磊 副教授 54 雷达对抗技术,听觉感知与信号分析 朱明哲 副教授 55 信息感知,视觉计算,类脑智能 何立火 副教授 56 雷达通信一体化,双基地雷达信号处理 刘高高 副教授 57 阵列信号处理,电子系统设计与仿真 秦国栋 副教授 58 盲信号处理,深度学习及其应用 张伟涛 副教授 59 影像智能计算,数字图像视频处理,深度学习 王桂婷 副教授 60 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图像处理 张建龙 副教授 61 雷达目标检测,MIMO/无源/认知雷达信号处理 高永婵 教 授 62 智能目标分类与识别,目标跟踪与信息融合 张永权 副教授 63 信息融合与图像处理、无线物联网 侯彦宾 副教授 64 现代信号处理技术与实时系统,目标检测跟踪与识别 臧 博 副教授 65 目标态势感知,雷达图像处理,机器学习 刘 磊 副教授 66 机器学习,目标识别 石晓然 讲 师 67 多模态特征与图像处理、环境认知 屈 檀 讲 师 68 雷达成像,穿障雷达,信息处理系统设计 包 敏 讲 师 69 电子侦察技术,阵列信号处理 董阳阳 讲 师 70 遥感信息处理,人工智能 冯 伟 讲 师 71 计算智能,机器学习,图像处理 李 豪 副教授 72 深度学习,智能信息处理 刘洁怡 讲 师 73 数字图像处理,图像信息传输与显示 刘 怡 讲 师 74 遥感成像、多功能微系统、电磁博弈对抗 全英汇 教 授 75 高速电路的信号完整性与电源完整性分析 王 君 讲 师 76 智能系统,机器/深度学习,遥感影像分析 张明阳 讲 师 77 机器学习,计算智能,智能图像处理与解译 刘 逸 讲 师 78 激光雷达遥感,点云智能处理,三维感知 王 迪 讲 师 79 新体制阵列雷达信号处理,动目标检测 王华柯 讲 师 80 网络多媒体技术、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 武阿明 讲 师 81 智能优化,自主任务规划,学习型演化系统 邢立宁 教 授 82 雷达信号处理,粒计算,数学与模糊建模 徐楷杰 讲 师 电子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复试科目 方向代码 导师研究方向名称 导 师 职 称 01 计算电磁学,智能天线,射频识别 史小卫 教 授 02 天线理论与工程及测量,新型天线 张福顺 教 授 03 天线CAD,工程与测量 焦永昌 教 授 04 宽带通信、雷达阵列及导航天线的理论与新技术 傅 光 教 授 05 电磁兼容,天线工程与微波电路,信号完整性分析 路宏敏 教 授 06 天线技术,天线指向控制技术 鄢泽洪 教 授 07 移动通信中的相控阵,共形相控阵天线技术 张小苗 教 授 08 天线工程与CAD,微波射频识别技术,微波电路与器件 尹应增 教 授 09 天线测量技术与伺服控制 李 勇 教 授 10 天线理论与工程技术、天线近场测量理论与工程技术 杨 林 教 授 11 天线工程及数值计算 孙保华 教 授 12 近场辐射及散射测量理论与技术 于 丁 副教授 13 微波毫米波系统,电磁超材料,数值计算 苏 涛 教 授 14 智能超表面,超材料天线,无线能量传输 李 龙 教 授 15 计算电磁学,电磁新材料,天线新理论与新技术 史 琰 教 授 16 微波电路,天线设计,计算电磁学 安 翔 教 授 17 电磁隐身技术,天线理论与工程 刘 英 教 授 18 宽带小型化天线及电磁场数值计算 郭景丽 副教授 19 智能天线,微波毫米波天线与系统 黄丘林 副教授 20 天线阵列理论与设计技术 刘淑芳 副教授 21 阵列天线技术 雷 娟 副教授 22 计算电磁学,微波电路,信号完整性 吕志清 副教授 23 天线理论与工程,电磁隐身理论与技术,微波探测技术 张鹏飞 副教授 24 计算电磁学,电磁兼容设计,天线阵列设计 张 玉 教 授 25 天线理论与工程,计算电磁学 邹艳林 副教授 26 电磁兼容,天线与微波工程,安防系统信息处理 谭康伯 副教授 27 计算电磁学,电磁兼容,电磁散射 王 楠 副教授 28 微波电路与系统,天线与电磁兼容,电磁新材料 吴 边 教 授 29 计算电磁学,高功率微波防护和毫米波集成电路 徐 乐 副教授 30 计算电磁学,电磁兼容,天线测量 袁浩波 副教授 31 电磁新材料,新型天线,隐身及探测 翟会清 教 授 32 天线的宽频带小型化,新型材料及可重构技术 陈 瑾 副教授 33 天线理论与工程,微波器件设计 樊芳芳 副教授 34 计算电磁学,LTCC微波电路与天线设计 李 磊 副教授 35 射频/微波器件、电路与系统 魏 峰 副教授 36 天线理论与工程,阵列天线技术 翁子彬 副教授 37 计算电磁学,电磁散射与隐身,天线阵列设计 赵勋旺 教 授 38 优化算法,阵列天线设计,宽带天线设计 李文涛 副教授 39 电磁新材料技术,微波电路与天线,电磁兼容 杨 锐 教 授 40 射频电路,微波成像,电磁计算与智能算法 赵建勋 教 授 41 天线工程设计,电磁散射理论,天线近场测量 洪 涛 副教授 学科方向:02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科目一:101 思想政治理论 科目二:201 英语一 科目三:301 数学一 科目四:822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9022 电子科学技术综合知识(电磁场理论、微波技术基础、微机原理、天线原理各占25%) 初试科目 电子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方向代码 导师研究方向名称 导 师 职 称 42 微波毫米波电路与器件设计 吴秋逸 副教授 43 电磁超材料,天线理论与工程,电磁兼容 朱 诚 副教授 44 天线理论与工程,雷达隐身技术,电磁测量 姜 文 教 授 45 电路与系统,微波器件与集成芯片,智能天线 王新怀 教 授 46 阵列天线综合,新型天线设计,优化算法 张 立 副教授 47 通信雷达环境电磁特性及应用,计算电磁学与成像 郭立新 教 授 48 天线理论与设计,射频电路设计,仿生优化算法 陈 蕾 副教授 49 天线理论与技术,阵列优化设计,微波工程 胡 伟 副教授 50 天线理论与设计,天线测量,整流电路设计 栗 曦 副教授 51 目标宽带散射,载体天线一体化,计算电磁学 王 兴 副教授 52 天线理论与设计,电磁散射与隐身技术 徐云学 副教授 53 多物理仿真,电磁兼容,计算电磁学 张欢欢 副教授 54 相控阵天线,高效率阵列天线,微波器件设计 张天龄 副教授 55 天线理论与工程,新型天线及微波器件设计 张志亚 副教授 56 新型天线理论与工程,阵列天线,可重构天线 陈 曦 副教授 57 天线系统与微波技术,电磁散射及逆问题,隐身技术 张 帅 副教授 58 多天线系统,超材料天线技术,新型微波器件 赵鲁豫 副教授 59 微波有源与无源电路,超材料及阵列天线研究 陈建忠 副教授 60 微波毫米波电路与天线,天线测量,电磁兼容 侯建强 副教授 61 天线阵列综合技术,共形天线技术,优化算法 李 蕊 讲 师 62 多模天线,微带天线,新型天线设计与研究 刘能武 副教授 63 天线理论与优化,超材料天线技术,电磁测量 赵 钢 讲 师 64 天线理论与工程,电磁超材料,微波无源电路 郑书峰 讲 师 65 天线隐身技术,电磁超材料和终端天线 贾永涛 副教授 66 天线理论,基站天线,可重构天线,电磁材料 任 建 副教授 67 计算电磁学,高性能电磁精确计算 林中朝 副教授 68 天线理论与工程、阵列天线、超材料与新技术 蔡元铭 副教授 69 电磁超材料,电磁兼容,场路协同设计 刘海霞 副教授 70 计算电磁学,数值分析,电磁散射和辐射 朱明达 副教授 71 电磁新材料,微波电路与天线,电磁散射 陈 曦 讲 师 72 射频多波束天线,紧缩场测量,可穿戴天线设计 黄友火 讲 师 73 天线理论与应用,计算电磁学,毫米波技术 王 青 讲 师 74 射频识别与感知,天线微波工程,智能物联网 杨 熙 讲 师 75 微波毫米波滤波器理论与实践 赵 平 副教授 76 射频/微波电路和器件,天线新理论与新技术 张 铮 讲 师 77 集成电路软件设计,计算电磁学 任 仪 教 授 78 拓扑光子学,非线性光学,微纳光子学 李汝江 讲 师 79 天线理论与工程,天线射频一体化 魏 昆 讲 师 80 载体共形天线,阵列天线,柔性透明天线 张 凡 讲 师 81 微波视觉,神经架构优化,电磁结构智能设计 赵 宇 讲 师 82 计算电磁学中的时域方法 薄西超 助理研究员 83 计算机仿真软件、计算机图形、网格生成 欧阳辉 84 高性能计算、电磁计算 左 胜 助理研究员 学科方向:03 信息对抗技术 科目一:101 思想政治理论 科目二:201 英语一 科目三:301 数学一 科目四:821 电路、信号与系统初试科目 电子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方向代码 导师研究方向名称 导 师 职 称 01 电子对抗技术,电子战智能信息处理 李 鹏 教 授 02 电子侦察阵列优化设计及参数估计,并行高速实时处理技术 陶海红 教 授 方向代码 导师研究方向名称 导 师 职 称 01 信号处理与检测,阵列信号处理 廖桂生 教 授 02 信号处理与检测 冯大政 教 授 03 新体制雷达,智能信息处理,雷达抗干扰技术 陈伯孝 教 授 04 信号处理与检测,电子系统仿真与设计,智能天线 张林让 教 授 05 信号处理与检测,高速信息处理系统 王 俊 教 授 06 高速实时信号处理,遥感信息智能处理 苏 涛 教 授 07 信号检测与处理,海杂波处理,图像特征检测 水鹏朗 教 授 08 雷达目标识别,认知探测,协同探测,智能雷达 刘宏伟 教 授 09 雷达成像,目标识别 邢孟道 教 授 10 信号处理与检测,高速信号处理系统设计与应用 赵永波 教 授 11 雷达信号处理,实时信号处理系统设计 张子敬 教 授 12 雷达系统与雷达信号处理,毫米波雷达,海杂波特性 罗 丰 教 授 13 实时信号处理,图像处理,FPGA/DSP应用系统设计 李 明 教 授 14 现代雷达信号处理,高速DSP系统设计与应用 刘 峥 教 授 15 机载雷达信号处理,人工智能,雷达成像 王 彤 教 授 16 信号与信息处理,智能感知与抗干扰 苏洪涛 教 授 17 信号处理与检测,阵列信号处理和高速实时数字信号处理系统 陶海红 教 授 18 雷达干涉成像处理,雷达遥感信息处理 李真芳 教 授 19 阵列信号处理,多通道雷达信号处理 李 军 教 授 20 信号处理与检测,目标识别 杜 兰 教 授 21 毫米波/亚毫米波雷达技术,集群SAR 丁金闪 教 授 22 雷达成像,激光雷达系统与信号处理技术的研究 唐 禹 副教授 23 雷达信号处理,阵列信号处理,高速实时信号处理 曹运合 教 授 24 阵列信号处理,运动目标检测及高速实时处理 曾 操 副教授 25 微弱信号检测,目标参数估计及实时系统设计 何学辉 副教授 26 雷达成像、协同感知与成像、目标检测与定位 李亚超 教 授 27 信号与信息处理,雷达干涉成像处理 索志勇 副教授 28 广域预警监视,阵列处理及雷达抗干扰 杨志伟 教 授 29 认知对抗,新体制雷达系统设计 张 娟 教 授 30 认知雷达;智能雷达;雷达信号处理 纠 博 教 授 31 雷达探测成像,精确制导,实时处理系统设计 梁 毅 副教授 招生学科:081000 信息与通信工程(2021年招生 145人) 学科方向:01 信号与信息处理 科目一:101 思想政治理论 科目二:201 英语一 科目三:301 数学一 科目四:821 电路、信号与系统 9021 电子信息技术综合知识一 (微机原理、数字信号处理、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路技术基础各占25%)复试科目 初试科目 9021 电子信息技术综合知识一 (微机原理、数字信号处理、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路技术基础各占25%)复试科目 电子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方向代码 导师研究方向名称 导 师 职 称 32 雷达成像,自适应信号处理和实时信号处理 王虹现 副教授 33 新体制雷达,毫米波雷达和阵列信号处理 杨明磊 教 授 34 统计与自适应信号处理、雷达信号与信息处理 戴奉周 副教授 35 阵列信号处理、新体制成像雷达和目标检测与跟踪 刘 楠 副教授 36 雷达图像目标检测与识别,机器学习与模式识别 王英华 副教授 37 机载/星载雷达信号处理,雷达稀疏信号处理 朱圣棋 教 授 38 雷达自动目标识别,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陈 渤 教 授 39 雷达成像,目标识别,机器学习 白雪茹 教 授 40 自适应阵列信号处理,信号处理新技术 董 玫 副教授 41 统计学习,信号智能检测,海杂波信号处理 许述文 教 授 42 雷达组网,协同探测,MIMO雷达 周生华 教 授 43 协同探测系统仿真,电侦对抗,共享波形设计 周 宇 副教授 44 目标参数估计和识别,宽带雷达和阵列信号处理 王 敏 教 授 45 现代雷达信号处理,雷达精确制导技术 谢 荣 副教授 46 星载雷达成像,动目标检测,新体制雷达 孙光才 教 授 47 雷达自动目标识别,机器学习与模式识别理论研究 王鹏辉 副教授 48 雷达图像处理与分析,机器学习 张 鹏 副教授 49 雷达认知探测,组网协同探测,雷达资源优化 严俊坤 副教授 50 超高速目标探测,稀疏信号重构,集群智能 郑纪彬 副教授 51 雷达微弱目标检测与参数估计 左 磊 副教授 52 波形分集阵列雷达;运动目标检测 许京伟 副教授 53 雷达成像及目标检测,雷达系统仿真与分析 唐世阳 副教授 54 新体制雷达,雷达信号处理,智能雷达 马 晖 副教授 55 遥感图像智能解译 董刚刚 副教授 56 阵列信号处理,动目标检测,信号处理与检测 刘 婧 讲 师 57 合成孔径雷达成像,雷达精确制导 冉 磊 讲 师 58 雷达目标识别,机器学习 陈 健 讲 师 59 波形分集阵雷达信号处理、智能抗干扰 兰 岚 讲 师 60 目标特征提取与识别,波形分集阵列雷达 李西敏 副教授 61 雷达成像,雷达信号处理,目标识别 邵 帅 讲 师 62 雷达目标识别,宽带信号处理 丁 军 讲 师 63 信号处理与检测、卫星导航信号处理、空间信号感知 王 雪 研究员 64 雷达系统、信号处理 袁伟明 研究员 方向代码 导师研究方向名称 导 师 职 称 01 雷达信号处理 廖桂生 教 授 02 微波遥感成像技术 邢孟道 教 授 03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信号处理与应用 李真芳 教 授 学科方向:02 遥感信息科学与技术 科目一:101 思想政治理论 科目二:201 英语一 科目三:301 数学一 科目四:821 电路、信号与系统 9021 电子信息技术综合知识一 (微机原理、数字信号处理、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路技术基础各占25%) 初试科目 复试科目 电子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方向代码 导师研究方向名称 导 师 职 称 01 数字现实,深度学习,传感器融合 郑喆坤 教 授 方向代码 导师研究方向名称 导 师 职 称 01 嵌入式控制系统,信号检测及信息处理 殷廷瑞 副教授 02 系统工程,图像及影像分析,大数据与智慧城市 王 勇 副教授 03 信息获取与处理技术,新体制雷达系统技术 王 俊 教 授 04 多源影像分析处理,嵌入式机器学习 吕 宁 讲 师 方向代码 导师研究方向名称 导 师 职 称 01 模式识别,影像处理与分析,机器学习 高新波 教 授 02 模式识别,智能信息处理,目标检测跟踪与分类一体化 姬红兵 教 授 03 医学影像分析与处理,生物特征识别 田 捷 教 授 04 模式识别,智能控制 于 昕 副教授 05 数字现实,深度学习,传感器融合 郑喆坤 教 授 06 智能控制,系统仿真 王 达 副教授 07 统计学习方法及其在目标识别中的应用 杜 兰 教 授 08 智能影像分析,立体视觉,机器学习 钟 桦 教 授 09 模式识别,机器学习,视频跟踪与识别 张文博 副教授 10 信息融合,目标跟踪 刘 龙 讲 师 11 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及应用 韩 红 副教授 (微机原理、数字信号处理、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路技术基础各占25%)复试科目 (微机原理、数字信号处理、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路技术基础各占25%) 学科方向:02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科目一:101 思想政治理论 科目二:201 英语一 科目三:301 数学一 科目四:821 电路、信号与系统 9021 电子信息技术综合知识一 复试科目 初试科目 招生学科:081100 控制科学与工程(2021年招生 25人) 学科方向:01 系统工程 科目一:101 思想政治理论 科目二:201 英语一 科目三:301 数学一 科目四:821 电路、信号与系统 9021 电子信息技术综合知识一 初试科目 学科方向:03 智能信息处理 科目一:101 思想政治理论 科目二:201 英语一 科目三:301 数学一 科目四:821 电路、信号与系统 9021 电子信息技术综合知识一 (微机原理、数字信号处理、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路技术基础各占25%) 初试科目 复试科目 电子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方向代码 导师研究方向名称 导 师 职 称 01 计算智能,信息感知与智能系统 公茂果 教 授 02 视觉检测,三维重建,深度学习 钟 桦 教 授 03 影像智能计算,数字图像视频处理,深度学习 王桂婷 副教授 04 智能控制,系统仿真 王 达 副教授 05 电子对抗技术,电子战智能信息处理 李 鹏 教 授 06 电子对抗技术,信号处理与仿真 汤建龙 副教授 07 电子对抗系统仿真、干扰决策和辐射源识别 饶 鲜 副教授 08 阵列信号处理,电子侦察与干扰,电子战系统仿真 刘聪锋 副教授 09 电子对抗,高速实时信号处理 罗 明 副教授 10 高速宽带信号处理,非合作信号处理 鲍 丹 副教授 11 电子战智能信息处理、高速电子系统设计 武 斌 副教授 12 电子侦察与信息对抗,宽带高速实时信号处理 罗勇江 副教授 13 雷达通信一体化,双基地雷达信号处理 刘高高 副教授 14 阵列信号处理,电子系统设计与仿真 秦国栋 副教授 15 阵列信号处理,智能信息处理 蔡晶晶 副教授 16 移动互联网应用,Web系统设计 李隐峰 副教授 17 电子系统设计与仿真,机器学习,智能系统 杨 兵 副教授 18 智能图像处理与分析,图像融合与识别系统 吴 艳 教 授 19 图像融合与图像处理,多传感器信息获取及处理 那 彦 教 授 20 计算机视觉,图像处理,模式识别 张 强 讲 师 21 数模混合集成电路设计,光电与功率系统集成 来新泉 教 授 22 新一代通信网及嵌入式系统设计 杨 刚 教 授 23 高速电路信号完整性,电路EDA设计技术 初秀琴 副教授 24 数模混合集成电路设计 代国定 副教授 25 室内导航与定位,多源信号下导航与定位,信号完整性与EMC 史凌峰 教 授 26 计算机视觉及其高速实现体系结构 刘 洋 副教授 27 数模混合集成电路设计,视觉图像芯片设计 李先锐 副教授 28 智能信息处理与模式识别,机电一体化 郑春红 副教授 29 功率电子与系统集成,集成电路设计 袁 冰 副教授 30 高速数字电路信号和电源完整性仿真软件开发 路建民 讲 师 31 医学影像分析与处理,生物特征识别 田 捷 教 授 32 脑机混合智能计算,计算机视觉 梁继民 教 授 33 图像处理,生物特征识别 赵 恒 副教授 34 射频电路,微波成像,电磁计算与智能算法 赵建勋 教 授 35 智能测试与控制,图像处理,物联网关键技术 胡方明 教 授 36 电子设计自动化,智能测试与控制 任爱锋 副教授 37 信息处理专用电路设计,嵌入式无线传感网络 邓 军 副教授 招生专业领域:085400 电子信息(2021年招生369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考研文库@kaoyanwen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