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2022年070200 物理学(理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上海大学2022年070200 物理学(理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上海大学2022年070200 物理学(理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上海大学2022年070200 物理学(理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上海大学2022年070200 物理学(理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070200 物理学 (理学院)物理学为一级学科硕士和博士学位授权点,拥有物理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含盖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光学及无线电物理等四个二级学科。作为我校“211”建设的重点学科之一,经过上海市重点建设学科“信息物理”,“无线电物理”和上海市“物理学高原学科”的建设,物理学科在师资队伍、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是上海大学最早进入ESI收录的学科之一。学科拥有一支高水平的科学研究队伍,现有教授33名,博士生导师39名(含兼职博导),副教授37名。其中包括中科院院士1人、加拿大工程院院士1人、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1人、青年长江学者1人、中组部青年千人1人、上海千人4人、原中科院百人2人、上海市东方学者10人、曙光学者5人,以及上海市青年东方学者4人等。上海大学物理学科面向物理学科国际学术前沿方向、围绕国家发展战略和上海市产业经济重大需求,以物质科学前沿问题为对象,形成和发展了以下特色研究方向:超导与强关联物理、低维与计算物理、量子与信息物理、引力与高能物理、新能源物理与器件以及纳米结构物理等。主要研究基地包括上海市高温超导重点实验室、上海市量子与超导新物态前沿科学研究基地(筹)、上海大学量子与分子结构国际中心、上海大学索朗光伏材料与器件联合实验室、上海大学低维碳材料研究所、上海大学纳微能源研究所、上海大学理论物理研究所、上海大学超快光子学实验室、上海大学定量生命科学国际研究中心和量子人工智能科学技术研究中心等。物理学科近五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重点项目共30余项;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上海市基础研究重大和重点项目等30余项。每年平均在国内外一流学术刊物(如Nature、Science、Nature子刊、PNAS、Phys. Rev. Lett., Phys. Rev. A, B, C, D, E, Applied, Phys. Rev. Res/Material, Appl. Phys. Lett., Opt. Lett.,JHEP, EPJC等)上发表论文100篇以上,申请和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学科与美国、日本、芬兰、德国、英国、丹麦,澳大利亚和西班牙等国的高校和研究机构保持着密切的学术交往。物理学科近五年来,已培养博士生七十余名,硕士研究生三百多名。研究生培养曾获得上海市教委优秀教学成果奖。本学科培养的毕业生集中在国内外高校、科研单位和大型企业,其中多人已成为学科和企业的骨干力量。学制:3 年研究方向:01. 凝聚态物理:a) 量子材料与拓扑物理的第一原理计算和人工智能研究b) 磁性与自旋物理c) 能源材料与物理d) 固液相变形核机制e) 碳纳米材料物性及应用f) 纳米金属氧化物与传感器g) 合金的结构与磁特性h) 半导体材料计算i) 氧化物功能薄膜与微器件j) 金属凝固和脉冲电磁场k) 磁性药物的磁靶向治疗l) 新型低维半导体的研发与光谱学m) 光电、光伏材料与器件n) 二维材料的物性及调控o) 超导材料物性与应用p) 高温超导理论机制02. 光学:a) 纳微光学b) 太赫兹光学c) 先进激光制造d) 非线性与超快光学e) 量子光学与量子信息f) 椭圆偏振光学及同步辐射03. 无线电物理:a) 量子光学与量子调控b) 空间光孤子c) 微波无源可调电容与电感d) 超导薄膜与特性04. 理论物理:a) 自旋电子学b) 引力论与宇宙论c) 粒子物理与场论d) 强子物理与强相互作用e) 超弦理论f) 引力波物理g) 原子核物理h) 类比引力与模拟i) 重整化群和深度学习05. 人工智能与量子计算:a) 分子器件电子结构与输运性质b) 光电传感器c) 导波光学d) 量子计算与量子机器学习e) 几何与拓扑量子计算f) 量子生物与生物启发的计算g) 量子计算与量子模拟06. 数学物理:a) 统计物理中的数学问题b) 量子代数与共形场论c) 组合数学与量子多体SYK模型07. 原子分子物理:a) 分子铁电材料b) 非绝热量子分子动力学c) 超冷原子和玻色爱因斯坦凝聚d) 冷原子物理及原子光学与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指导教师:沈学础、Jeffrey Reimers、王奇、杨国宏、李春芳、周世平、曹世勋、许晓明、辛子华、张爱林、田立君、蔡传兵、马国宏、杨希华、查访星、邓振炎、敬超、陈玺、姜颖、吴绍锋、葛先辉、曹清、颜明、任伟、Malgorzata Biczysko、敖平、Yuriy Dedkov、Elena Voloshina、E. Solano、陈永聪、张永平、张义炳、龚永勇、尹鑫茂、查国桥、戴晔、申明等30余名教授、研究员及40余名副教授。考试科目:1. 101思想政治理论2. 201英语一3. 612普通物理(一)4. 812量子力学复试科目:光学、固体物理、电磁学 或 电动力学备注:1. 本专业为全日制,培养单位为理学院。2. 与中科院联合培养所对应的单位包括: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所、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上海高等研究院、上海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等。3. 咨询电话:李老师(021)66136258;葛老师 (021)661362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考研文库@kaoyanwen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