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宁波大学硕士研究生考试真题之839【心理学基础知识】.doc

返回 相关 举报
2020年宁波大学硕士研究生考试真题之839【心理学基础知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宁波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试题(A卷) (答案必须写在考点提供的答题纸上)科目代码: 839总分值: 150科目名称:心理学基础知识1、 名词解释 (共计20分,每题5分)1、 最近发展区2、 晶体智力3、 动觉4、 诱因2、 简答题 (共计50分,每题10分)1、青年早期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体现在哪些方面?2、为什么说游戏是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最好的活动形式? 3、简述时间知觉及其影响因素。4、简述耶克斯-多德森定律。5、简述二列相关和点二列相关的区别和联系。3、 论述题 (共计40分,每题20分)1、试述注意分配的双加工理论。2、试述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4、 案例分析题(共计40分,每题20分)案例1:身患残疾的母亲病重在床,父亲是普通工人,年仅15岁的儿子小刚品学兼优,还是班干部。家里的困难小刚都看在眼里,他非常清楚钱对于母亲及整个家庭的重要。暑假期间,街坊一在工读学校就读的孩子找到小刚,对他说有办法能弄到钱,并向小刚保证,只要跟他一起混,一定可以发财。孝顺的小刚动摇了,憧憬着“要是能弄到好多钱,就可以给我妈妈动手术了”。两人一合计,目标锁定在了小刚一个家里很有钱的小学同学明明身上。于是小刚敲开了明明的家门,邻家孩子掏出事先准备好的菜刀,大声宣布:“抢劫,把钱拿出来!”明明的父亲将其制服,小刚也被送进了派出所。请运用儿童道德发展阶段的相关理论对上述案例进行分析。案例2: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层出不穷,孩子在学校被欺凌,可能会导致抑郁、焦虑和大量缺课,这已经成为一种社会问题。有调查表明,欺凌发生时,旁观者中有70%的左右人选择了沉默或不作为。为了解旁观者不作为背后的原因,研究者编制了一份“旁观者不作为的动机量表”,旨在对“害怕报复”,“幸灾乐祸”等可能的动机进行调查。试问,如何设计方案对上述量表的效度进行评价?第 1 页 共 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考研文库@kaoyanwen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