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信息与通信工程.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2022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信息与通信工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22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信息与通信工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22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信息与通信工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信息与通信工程考研复习指导经验1、 考试科目 101政治 201英语一 301数学一 853信号与系统或857电子技术基础或854自动控制原理2、 研究方向和及历年报考情况 信息与通信工程考研方向分为:01信号检测与估计 02智能信息处理 03现代测控技术与智能系统 04信息与通信系统 。2021年计划招生15人,实际招生15人(不含推免生)。进入复试的分数线为国家线,且单科不低于国家所划得线,录取最高分为385分,录取最低分为275分,录取平均分为338分。2020年计划招生16人,进入复试的分数线为国家所划得线且单科不低于国家所划得线,录取最高分390分,录取最低分为295分,录取平均分为341分,通过历年分析可知初试分数考到350分左右就比较稳了。3、 英语一 英语我启动的比较早,在3月份的时候报名了线下基础班。一共上16次课,内容包括:阅读、单词、语法、写作。价格只有800块,还是很超值的,大约学习了一个半月以后我对考研整个知识体系、出题套路就有一定了解了。整个英语复习阶段我只做了真题,3至5月我完成了2000-2008年的真题,虽然早前年份的真题风格不同,但我还是把每一句的成分拆解出来,练习语法。其实考研英语不在于认识多少单词,考试中肯定有超纲词,但是我们只要抓住句子主干中单词的意思就可以很好的理解句子。翻译和阅读一样,只要语法过关单词不拼错,并且吃透历年真题,都是可以拿到稳定分数的。写作的精髓就是积累素材,摒弃模板。话题是活的,但内容我们是可以提前准备的,考试的时候只要把平时积累的素材以不同的句式写上去,写作也是稳拿分的项目。在6月的时候我还上了线下的强化班,但其实那时候英语已经基本稳定在60-70分之间了,再需要做的就是不断重复学习过的知识,避免遗忘。单词每天都要背,这里推荐基本单词书,大家最好前期都买来背一遍,毕竟不同的作者对单词的理解和编排不同,等到最后一个月的时候选择其中一本再反复背诵。推荐单词书目包括:红宝书、李剑考研英语真经、恋恋有词等。4、 思想政治理论 考研政治我是暑假开始准备,从七月中旬开始听徐涛老师的政治强化班,用的题目是肖秀荣的1000题,每天听一个章节,然后完成相应章节的选择题,基本每天花在政治上的时间是一个半小时。在这个过程当中,同学性需要把做错的选择标记出来,如果时间比较充裕,可以刷第二遍。1000题吃透以后,大概十月中旬,各路老师的卷子也会出来,这些老师的选择题建议都做一做,有一些专门的政治选择题刷题的小程序,可以关注一下。总之就是选择题广泛刷题,总结。等到肖8出来的时候,我把每套的选择题都按考试的形式做了一遍,然后打分,对没记熟的知识点都巩固。这段时间选择题的练习基本以套题为主。如果时间不是很紧张的话,肖8的大题还是建议多背一背。等到最后十二月份,肖4出来,做完选择题,大题就要仔细的背了。这段时间是最后的冲刺阶段,背诵量很大,就要协调好时间了。背大题的时候,还是注意下政治的答题套路和背诵的知识点是什么,不然考试可能会有点蒙。5、 数学一数学也是第一轮就开始了,这时主要做的就是打好基础,教材(同济版)的可以自己决定看不看。我当时复习用的是汤家凤的1800,然后跟着他的进度(视频)把第一轮过了,其它的老师比如张宇,李永乐应该也会复习一遍基础知识,但个人建议基础不太好的第一轮跟着汤家凤,他讲的很细,很踏实。对了,我考数学二,所以没有概率统计,线性代数的话看个人,李永乐线代公认讲的好,但我第一轮所有的知识都跟的是汤家凤,边看视频边做1800的基础篇,然后隔一段时间就总结错题(有个自己的错题本很重要)。第二轮开始我又买了李永乐的660和330,但只做了一半多,同时汤家凤的1800强化篇也做了一些。这段时间就是不断的做题,改错,然后记录在错题本上。8月份左右,有了自己的解题思路,就可以做真题了。数学的真题需要定时,最好就是考试时间。等到九月中旬真题差不多做完一遍,就要不断总结错题,然后把错题拿出来做。数学真题也可以刷个两三遍,但个人建议太简单的题就跳过,只刷自己觉得有意义的题和错题。等到11月过后各种预测题出来了可以做一下,李林的、张宇的、汤家凤的以及李永乐的都可以看一下,根据情况选择做。6、 专业课 参考书目为信号与线性系统分析第4版,吴大正主编。除了课本,可以买一本配套的课后习题详解信号与线性系统分析同步辅导及习题全解配合进行学习 首先拿到书先把前七章的课本仔仔细细过一遍,可能有基础不好的同学或者跨专业的同学,第一遍看书会特别吃力,其实包括我第一次看也是根本看不懂,一下午就能看10几页,公式的推导等等感觉很难吃透,但我个人建议不要碰到一点不理解的就来询问,最好标注后进行查阅,理解,实在看不懂再询问。第二遍过书时,每看完一章的内容就结合课后习题做,这样效果比较好,你会发现前后内容就串联了起来,而且每年真题基本都会从课后习题中出一道20分大题。最后就是最重要的真题部分,因为每年的考试重点,题型等变化都不是特别大,所以掌握好真题是最重要的,后期反复练习做真题,刚开始不会没关系,可以结合着答案,熟悉它的解题方法,最后自己在不看答案的情况下,看是否能做出来。7、 最后建议 考研没有捷径、贵在坚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考研文库@kaoyanwen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