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录音艺术专业2022考研经验指导.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录音艺术专业2022考研经验指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录音艺术专业2022考研经验指导一、本系简介音乐人工智能与音乐信息科技系创建于2019年。“音乐人工智能与音乐信息科技”学科获评为北京市高精尖学科。本系拥有国内、国际具广泛影响力的教师队伍和科研团队,并配备顶级的教学及研究实验室,先进的仪器及设备,软、硬件条件和一流的工程环境等。音乐人工智能与音乐信息科技系下设:音乐人工智能与音乐信息科技、电子音乐作曲、电子音乐技术理论、电子音乐制作、音乐录音艺术、音响艺术指导、音乐治疗、艺术嗓音及嗓音医学8个专业方向。本系现任系主任李小兵,副系主任方恒健;现有教授12名(含特聘教授6名),副教授5名,讲师2名;博士生导师10名(含外聘导师6名),硕士生导师17名(含博士生导师)。另有一支强大的音乐人工智能创新科研团队。2、 考试科目1.思想政治理论2.外语3.中西音乐史4.和声、作品分析三、复试内容1.面试2.主科(1)笔试:音乐音响基础(2)上机:多轨音频缩混四、参考书目立体声拾音技术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 李伟编著录音技术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 朱伟编著5、 经验分享政治:政治这个科目说难不难说简单不简单,每年都有一些高分选手因为政治不过线而被刷掉,所以大家虽然可能不情愿学习政治,但是还是要引起重视。政治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两个部分来说,着重应该把握住的是客观题的分数,主观题要关注肖、徐两位老师的押题。客观题是在前期进行准备的,我大概从10月份开始,每天看一章的视频和做对应的选择题,一直持续到十一月中旬,之后每天就做一套各大押题卷的选择题部分,通过这种反复的过程,到最后选择题应该基本维持在40+的水平。主观题最开始不用太过关注,在选择题过了一遍之后我看了一些网课关于主观题的模块和答题套路,在对应历年真题的答案去看他的答题思路,基本上理清楚一个主线大致就可以了。我是那种背诵需要理清逻辑的人,我不太赞同那种上来一字不漏就开背的政治学习方式,因为这样东西实在太多,在我看来政治主观题还是有一定的逻辑和套路可以遵循的,具体可以体会徐涛老师关于这部分的讲解。理清套路之后背诵也会变得事半功倍。而每年的热点部分大家通过老师的讲解并结合自己对于时局的判断,大致也能弄清楚要考的模块应该是哪几个,有针对的结合肖4、肖8和小黄书背诵即可。至于考试的经验的话我觉得重要的还是要写快点,我就差点没有写完,书写工整可能也有加分,但是也不必太过注重,反而弄得本末倒置。英语:大家都说英语一比英语二难,其实我觉得如果掌握了答题规律的话,而且认真地学英语单词,大家都会达到一个还不错的分数,只要不拉垮,还是有机会上吉大的。我是从年初就开始背单词了,每天背100个英语单词,5500词没有几天就过了一遍,但是说实话没有怎么太记住,所以进行了有三四个轮回。从后期开始就开始背真题上的单词了,因为他们都说真题上的单词最具有参考意义,我也比较推荐大家去背真题上的单词,如果有时间的话,最好把考研单词都背一遍。同时有一些单词是考熟词僻义,不要只局限于一个意思,如果有能力的话,最好把很多意思都背下来。最好自己有一个小笔记,时刻看一看。真题我从7月份开始刷的,最开始错的一塌糊涂,我本身底子还不错,就很苦恼为什么?初期精读文章,后期了解如何答题,最好真题刷3次以上,12月冲刺最后一遍就可以。不用做其它题,研究真题就够了。专业课:(1)第一轮:过一遍参考书,掌握整体的知识点框架,初步接触真题,了解出题方向和难度。时间点:暑期结束之前,即8月底。(2)第二轮:第二遍参考书,结合辅助资料,解决第一轮没掌握好的知识点,边学边做笔记。真题第一遍,测试哪些知识点的习题还经常出错。时间点:9月-10月底前。(3)第三轮:真题结合笔记,巩固加训练,同时结合辅助资料,提升应试技巧。时间点:11月-11月底前。(4)第四轮:回归课本,调整心态,做好应试准备。时间点:12月份央音的竞争很激烈,专业课的复习宜早不宜迟,上面给出的时间点可以尽量往前移,从往年专业课高分同学的复习经验来看,很多都是在暑期前过完了首轮复习。另外,央音的很多专业,专业课题目并不难,但很注重基础知识点的熟练度,要有很扎实的专业课基础和功底,这点,一定要引起注意。相比于自己一个人盲目地学习,新祥旭一对一课程绝对是更好的选择。目标院校专业的高分学长学姐来授课,专业度高。一对一的教学模式也极具针对性,可以让你在最短的时间里获得最大的提升。考研文库有很多考研的干货,无论是学习视频、资料还是学习经验。希望大家都能考上理想的学校!6、 写在最后考研是一件需要耐心的事,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不”:不要让情绪失控,不要急于求成;不要得失心太重;不要总是问自己考研的意义是什么,可以先想想自己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问这个问题的意义又是什么;不要怕碰到难事,很多事情,都是知难不难,而且要记住一句话:做难事,必有所得.那除了这些“不”,我们要做的就是:稳定心态,保持健康,规律作息,养成学习的习惯,并坚持下去,要相信自己日复一日的努力终将会有回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考研文库@kaoyanwen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