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2022考研经验及备考指导.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2022考研经验及备考指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2022考研经验及备考指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2022考研经验及备考指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2022考研经验及备考指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2022考研经验及备考指导一、考研择校考前搜集资料是关键性的一步,大家可以在考研文库上面找找关于这个专业历年真题、学长学姐的上岸经验、专业详情等等,应有尽有!北工大土木近些年发展势头强劲,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综合评估中北工大土木工程属于A类,仅次于A+的同济和东南,北工大和清华浙大哈工大属于同一等级,北工大作为其中唯一的211高校跻身其中,证明其发展很快,很有潜力。同时北京工业大学作为唯一的北京市属211高校,直接的主管部门就是北京市政府,在名校林立的北京,北工大也能一直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有政府大力支持有充足的资金和很好的平台。在北京市,土建行业主要看的就是清华北工和北交三所大学,清华毋庸置疑肯定最牛,但不适合一般学生。剩下北工和北交做选择,两校的土木有很多相似之处,也都同属于211学校,但我选择北工的原因是基于以下几点原因。首先,是我刚才介绍的北工土木学科排名优于北交,平台更好;其次考试难度小于北交,我个人认为这是最重要的原因,因为毕竟要以考上为最终目的,北工土木专业课有多种选择,包括结构力学、混凝土、土力学,而北交考结构力学和材料力学两门,复习的内容更多,考试的题目比北工要更加灵活创新,时常会有些没见过的题型,但是北工结力都是固定题型,不会发生任何变化,易得高分,所以我本人更推荐北工大。二、初试经验英语:考研英语分数高低跟英语四六级有没有通过没什么关系,只要英语学习有方法再加上你投入时间去复习,你照样可以得高分,四六级也一样,只是本科时期的我们不懂学习的方法,考研英语词汇,词根联想记忆法俞敏洪,买最新版就行,早上趁着记忆力好,脑袋清楚,多背几个单词,然后傍晚的时候再温习一下,来来回回,夜以继日,单词也就攻破了,阅读理解也很重要,他的重要性跟单词并列,可以先看题目,找准题目关键词,再返回文章寻找答案,一般题目顺序跟文章段落顺序是一致的,所以按照这个原则寻找答案,更有针对性,准确度也高。最后就是提高自己阅读速度了,外文期刊可以去公众号或者各大软件里面寻找,这样后面进行真题模拟训练就很容易上手了。数学:数学主要就是得暑假者得数学,不要分时段复习数学,暑假那两个月是复习的最宝贵的时间了,第一轮可以放在46月,这段时间有课程需要学习,所以时间比较零散,是复习基础,过第一遍课本的时候,暑假开始79月我们就要提高要求了,也是最难熬的两个月,推荐视频、讲义、题库相结合,方法就是跟从高中授课老师一样,重新过一遍高三生活,最后10月一直到后面就是查缺补漏,做真题,刷模拟题,重难模块攻破这样子。政治:考研政治复习可以放在最后,推荐涛哥的强化课程,还有他的优题库,全程跟踪涛哥脚步,讲义视频题目都可以听他的课,做他的题,因为政治学起来很烦,需要一位有趣可爱的灵魂老师带你进步,背诵的资料肖秀荣四套卷还有涛哥的材料就好了,石头老师可以不用,我本来也用过他的资料,发现除了增加我的背诵压力,其它的用处不大,最后任燕翔,米鹏,蒋中挺的3、6、8套模拟卷自己简单模拟一下就好了。专业课:结构力学上下册内容全考,而且基本上每章内容都会涉及到,题型全部都是计算题,从17年开始难度提升好多。关于混凝土,题型为选择填空判断各10道(80分),简答5道(30分),计算2道(40分)。北工大结构力学总体难度不大,主要的特点就是考试范围较多,很少有学校的结构力学考试范围比北工大多,但是这不算难点,主要考察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计算。我是从7月份开始正式复习专业课的,每天都保证有固定的时间学习专业课,基本的复习节奏就是7-12月专业课时间分配由“少-多-少”。第一个“少”是指相对于数学和英语花费较少时间进行第一轮专业课复习,主要复习基本概念和解题方法,适当的练习辅助;第二个“多”是指用大量的时间做题,不止一遍的刷题;第三个“少”指考前不多的时间内重做错题重点题,牢记公式定理。我的整个复习就用了两本资料,即于玲玲第二版结构力学考研辅导书和北工大结构力学考研历年真题,偶尔翻看本科教材。北工大的结构力学和于玲玲的书十分契合。第一章就是考察几何构造分析和计算自由度,其他的冷门知识点从来不考。第二章是整个结构力学的基本知识更是重中之重,就是快速画弯矩图,主要对连续梁、桁架、刚架和组合结构要掌握,三铰拱从不会考,我认为这章的题要做三遍才能巩固快速画弯矩图的知识点。对于影响线主要掌握静力法和机动法作多跨连续梁、桁架和间接荷载作用下的影响线,基本不会考影响线的应用,偶尔年份也仅仅考察固定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值。对于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从未单独考察,但图乘法却贯穿所有计算题,非常重要。力法和位移法每年必考两道大题,力法的题最多两次超静定,图形也是常规图,比于玲玲书上的很多题都要简单,在保证计算的前提下加快速度,唯一的方法就是在第二个“多”阶段大量刷题,常规题即可。位移法的题近几年一直结合两次对称性考察,本身计算量不大,但思考较多,需要比较深刻掌握对称的知识点,于玲玲书上有几道经典例题,要反复练习。对于力矩分配法也是根据对称性取半结构计算连续梁和刚架,主要在于基本概念的掌握,不会考无剪力分配法。剩下的考点就是结构力学专题部分,矩阵位移法概念较多,易混淆,难点不在于计算,而在于对概念的清楚。结构的动力计算主要在于多自由度体系的自由振动,不会考有阻尼的情况,理解掌握柔度法刚度法,本章的计算量较大,但相对于数学的计算量而言也不值一提,不过一定要牢记计算公式。极限荷载和结构稳定计算两章在本科阶段基本很少学,但是北工大每年必考,不过难度很小,属于送分题,掌握历年真题再结合于玲玲书上例题多多训练即可掌握。对于专业课,我个人的一些心得:首先,于玲玲书上的例题很多有些也很难,完全没必要全做,每章都有重点例题多多练习,最好三遍以上,重视2017年以后的真题,真题至少做两遍,重点更要多练。其次,对于参考资料的选择,我之前说了只需要于玲玲和真题即可,其他的基本不需要,结构力学知识点固定,没有什么特别指定的教材,我觉得本科教材即可。对于市面上流传的李其林结构力学,本人只推荐他的快速画弯矩图部分,其他的没必要,因为李其林结构力学是面向所有考结力的学校,范围更广,尤其是有些部分讲的难度太大,不适合北工,个人觉得结构力学难度值大致分为三阶:于玲玲李其林朱慈勉(同济教材),考北工大结力只需于玲玲足矣。另外,推荐一下东南大学单建教授的趣味结构力学,可以提升对结构力学的兴趣,并且有助于解答考研结力中的一些疑难问题,值得一看。最后,想说的是北工结力不难,理解好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反复练习,定能考取较为理想的成绩。大家如果专业课有困难的话,也不妨报一个专业课辅导班,比如新祥旭考研专业课一对一辅导课程,针对性强,上课时间可以灵活协商,课下还可以免费答疑解惑,对专业课应试备考这块的帮助非常明显。三、复试经验参考近五年的复试线,一般都在325-330分之间,一般高于复试线30分以上,即总分在355以上是相对稳的分数。复试是八选五,但不能选择和初试相同的科目,复试五门虽然较多,但是考察的都是最基本的概念原理,本身难度不大。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只能网络复试,所以取消了笔试部分。但以后还是会和往年一样,有笔试和面试部分。笔试的部分和北工大期末题型类似,我也是根据学校期末试卷来复习的,面试问题主要就是混凝土与土力学的简答题问题和一些发散性的问题。英语不会单独考听力,通过回答老师的英文问题,同时考察了口语和听力,英文问题都是最常见的问题,基本大家都会准备的问题。北工的复试第一天是学硕再是专硕,复试完了会很快有老师电话或者短信通知是否拟录取,北工的土木近几年都会有扩招情况,2020年更是比计划名额扩了5人,基本还是初试分高就不会被刷,刚压线的考生也有不少逆袭的。祝大家一战考研就上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考研文库@kaoyanwen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