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理论经济学2022年考研经验和复习建议.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中山大学理论经济学2022年考研经验和复习建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中山大学理论经济学2022年考研经验和复习建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山大学理论经济学2022年考研经验和复习建议考研它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需要你用一年甚至两年才能完成的一个事情,因此它不简单。当然大家也不要把考研想的多么神圣,多么难。政治复习其实我三件套三本书中就用了一本1000题,而讲真题我感觉马原史纲比较有意义,毛中特和思修法基是根据实事变化的,所以我感觉真题有选择的看比较合适。1000题是我觉得很好地一本书,应该类似于一本易错题集,非常有价值,应该至少做两遍。而风中劲草是我感觉还不错的一本总结性质的背诵资料,直接背下来就能做题,强化阶段用来配合1000题我感觉收获挺多。主观题部分我只背了四套卷。数学是我的弱项,所以我在备考数学时相对就用了很多的时间。用的参考书目是李永乐的复习全书,前期着重看复习全书做配套的课后习题,后期做的题目是汤家凤的1600题,还有30年真题和李林的预测卷子。3月到5月这段时间是我看第一遍数学的时候,这个时候就是边看视频边看书,高数的视频看的是汤家凤、线代看的是李永乐、概率论看的是王式安。这几位老师的风格我个人很喜欢,也觉得适合我自己。我建议大家可以自行选择你喜欢的课程老师,去网上听一下呼声比较高的老师,就比如张宇的数学也很厉害,你只要觉得你听得进去就可以选择,主要是你要选择了某位老师以后,从一而终,对你的复习帮助就很大。6月到9月份我就开始看第二遍书,做汤家凤的1600题,里面的强化部分题目有的确实很难,但是大家基本保证自己能够做完基础题型应对考试的话是差不多的,当然如果能把强化题做下来是很有希望冲刺数学高分的。到八月中旬我就开始刷真题,一天一套,做完对答案巩固。9月到12月我都是以真题为主,从头到尾再次刷了第二遍真题,到十一月份左右就开始做李林的预测卷。同时一边回顾之前做过的习题,巩固自己弱项的知识点,把自己认为很重要的习题再次过一遍。如果同学们有和我一样数学不好的,可以考虑新祥旭一对一考研辅导,老师都是经过严格筛选出来的,对于课程的理解非常到位!英语学习越早开始越好,而且是要一直贯穿整个考研过程的。我从4月就开始直接做真题,先主攻阅读。精读每一篇阅读,要认真分析每一个句子,遇到不会的单词抄录在一个本子上,做到熟悉每一个单词,会翻译每一个句子。关于背单词的问题,我一开始背过单词书,但是感觉只是单纯背单词书的话,缺少联想记忆,效果不太好。所以我放弃了单词书,开始自己抄的真题里的单词本,个人觉得这种方式比单纯背单词书有效。阅读占据了我学习英语的一半时间。建议大家把学习英语的主要精力放在单词和真题上,真题反反复复要做四五遍,熟悉出题套路对解题很有帮助。微观经济学从目录和脉络来看其实是很清晰的,但是很多计算部分涉及到数学也就有些难度,第一轮建议使用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教材相对简单容易理解,有助于快速建立基本概念和知识框架;第二轮建议使用微观经济学,并且要注重其中的例题和课后习题。个人建议对于涉及到计算的相关章节,一定要搞清楚基本概念,然后配合例题、习题进行学习(尤其是效用、均衡等),这个部分个人觉得和数学复习是相互有助于理解的,最后第三轮真题练习之后依然要对微观经济学的内容进行梳理总结,将外部性等论述题型补充到知识体系中来形成完整的知识框架。宏观经济学第一轮复习我精读了两遍(包括案例研究、附录和简单的习题),建立起完整的知识架构;第二轮我认真研究了课后的全部习题(包括附录习题)并对其知识框架中的重点难点有粗略的了解;第三轮主要研究历年真题中的考点分布,此时会发现许多真题来源于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所以强烈建议大家仔细研究,里面几乎包含了所有的重点难点,这样不断重复、补充知识结构和熟悉题型;最后还是要回归到课本中把握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考研讲究的就是耐力和坚持,可能前几个月,你很有干劲,自信满满,但到了11月至12月,你就开始怀疑自己,比如目标学校分数太高,报考人数太多,我会不会录取等等,这时候你要做的,就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考研书。自动屏蔽外界信息,还是一如既往的努力。前期在考研文库上将信息都搜索好,后期就不用太操心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考研文库@kaoyanwen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