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国海洋大学法理学考研复试考试大纲.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2019中国海洋大学法理学考研复试考试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 中国海洋大学法理学考研复试考试大纲法理学一、考试性质法理学是法学理论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入学复试的考试课程。二、考察目标本考试大纲,力求科学测评考生关于法学基础理论各相关课程的知识储备及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便能够准确选择在法律实务和学术潜力方面表现出色的考生。命题旨在以下两个层次上测试考生对法学基础理论各相关课程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1、知识储备:测评考生对法理学学科的重要知识的掌握程度。2、学术潜力: 测评考生利用上述学科的基本知识分析、思考实际问题的能力,检验其思考深度及原创力。三、考试形式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 100 分,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3、试卷结构论述题及案例分析 100%。四、考试内容1.法治的内涵与机制、法治的基础以及我国法治实践2.法律文化的类型与传统3.法律职业的内涵与法律职业能力4.法制现代化与法律全球化5.法与经济、政治、道德等相关范畴的关系6.法理学的功用7.法律经济学的基本范畴、核心问题与发展趋势8.法律社会学的基本范畴、核心问题与发展趋势五、是否需使用计算器否。诉讼法学一、考试性质刑事诉讼法学和民事诉讼法学是诉讼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复试的考试课程。二、考察目标要求考生能系统理解并深刻体会诉讼法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原理以及诉讼制度与诉讼程序的构造,并借此解释、论证观点,分析现象,辨明正误;掌握诉讼法条文及其司法解释,灵活运用法律原理,依据相关法律规定,综合分析、解决理论和实践问题,对法律现象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评价。三、考试形式1. 试卷满分本试卷满分为 100 分(刑事诉讼法学部分约占 70%、民事诉讼法学部分约占 30%) ,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3.试卷结构名词解释及简答 30%,论述题及案例分析 70%。 四、考试内容刑事诉讼法学部分(一)导论1、刑事诉讼的特点、刑事诉讼法的表现形式与基本内容、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对象。2、外国早期社会刑事诉讼制度的基本特点、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的历史形成、现代西方国家刑事诉讼制度的基本模式、我国刑事诉讼法再修改的重点与难点。(二)基本范畴1、刑事诉讼目的基本学说、刑事诉讼价值的一般理论。2刑事诉讼结构的理论学说、我国刑事诉讼的基本结构。3、刑事诉讼主体理论、刑事诉讼职能理论的基本内容。(三)基本原则1、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涵义、国际通行的刑事诉讼基本原则。2、我国刑事诉讼基本原则体系、我国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立法动向。(四)基本制度1、刑事诉讼管辖制度和回避制度的基本内容。2、辩护制度的基本内容与发展趋势、刑事代理制度的内涵。3、刑事强制措施的概念、特点与适用原则、我国刑事强制措施体系及其发展完善。4、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内涵、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的范围、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基本程序。5、刑事诉讼法有关期间、送达、中止、终止的基本规定。(五)证据制度1、刑事证据的概念、刑事证据制度的历史类型。2、刑事证据的种类与分类。3、刑事诉讼证明的概念以及刑事诉讼证明对象、证明标准、证明责任的基本内容。4、刑事诉讼证据规则的基本内容和立法动向。(六)审前程序1、立案的概念、条件和程序。2、侦查主体的范围、侦查行为的种类与程序规制、侦查监督的基本内容、我国侦查制度的立法完善。3、刑事起诉的概念、刑事起诉的原则、审查起诉的内容、提起公诉的条件和程序、不起诉的种类与规制、提起自诉的条件、我国公诉制度的立法完善。(七)审判程序1、刑事审判的内涵、刑事审判组织、刑事审判原则和刑事审级制度的基本内容。2、公诉案件一审程序的具体环节、自诉案件一审程序的特点、简易程序的适用条件和法庭审判特点。3、刑事判决、裁定和决定的内涵与表现形式。4、二审程序的内涵、提起二审程序的规范性要求、第二审案件的审判原则、审理方式及其完善。5、死刑复核程序的内涵、基本流程、死刑复核程序的立法完善。6审判监督程序的内涵、提起主体、提起理由、依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的规范性要求、审判监督程序的改革完善。(八)执行程序1、执行的概念、特点和依据、各种判决、裁定的执行程序。2、执行变更和执行监督的基本内容。(九)特别程序1、未成年人案件诉讼程序的特有原则、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和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基本内容。2、公诉案件适用和解程序的基本条件。3、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的适用条件。4、精神病人强制医疗程序的适用条件和程序规则。民事诉讼法学部分(一)导论1、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与民事诉讼。2、民事诉讼法再修改的基本内容。(二)基本范畴1、民事诉讼目的基本学说、民事诉讼价值的主要构成。2、民事诉权的理论学说、民事诉权保护及对滥用诉权的规制。3、民事诉讼模式的类型、中国民事诉讼模式及其完善。4、民事诉讼法律关系学说、既判力理论。(三)基本原则1、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涵义、国际通行的民事诉讼基本原则。2、我国民事诉讼基本原则体系、我国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立法动向。(四)基本制度1、民事诉讼合议制度、回避制度的基本内容。2、民事诉讼管辖制度的基本内容、管辖救济制度的体系化构建。3、家辅助人制度的价值阐释与立法完善。 4、民事诉讼法有关期间、送达、中止、终止的基本规定。(五)主体1、当事人能力与诉讼能力。2、共同诉讼人制度的内容和功能。3、诉讼代表人制度的基本内容。4、第三人制度的基本内容(六)证据制度1、民事证据的概念、民事证据制度的历史类型。2、民事证据的种类与分类。3、民事证明责任的内涵以及民事诉讼证明对象、证明标准、证明责任的基本内容。4、民事诉讼证据规则的基本内容和立法动向。(七)准备程序1、民事诉讼准备程序的涵义与意义。2、我国民事诉讼准备程序的完善。(八)审判程序1、民事审判的内涵、民事审判组织、民事审判原则和民事审级制度的基本内容。2、民事案件一审程序的具体环节、起诉条件的设定与立案制度的改革。3、简易程序的基本法理 、程序目标及价值选择。4、二审程序的内涵、提起二审程序的规范性要求、第二审案件的审判原则、审理方式及其完善。5、小额诉讼程序的理解与适用。6审判监督程序的内涵、提起主体、提起理由、依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的规范性要求、审判监督程序的改革完善。7、我国民事再审事由的立法现状与合理化设置。(九)执行程序1、执行的概念、特点和依据、各种判决、裁定的执行程序。2、执行变更和执行监督的基本内容。3、民事执行救济制度的基本内容。(十)非讼程序1、认定财产无主案件的程序。2、确认调解协议案件的程序。3、实现担保物权案件的程序。五、是否需使用计算器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考研文库@kaoyanwen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