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中国哲学2021考研经验指导.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山东大学中国哲学2021考研经验指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山东大学中国哲学2021考研经验指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山东大学中国哲学2021考研经验指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东大学中国哲学2021考研经验指导1、 专业介绍山东大学中国哲学学科是目前齐鲁大地、孔孟之乡唯一的中国哲学博士点、硕士点建设单位,1979年开始招收硕士生,经过多年的学科积淀,现以中国哲学博士点、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的建设为依托,立足于本学科发展的实际,积极开拓进取,已取得明显成效。本学科的易学哲学在海内外具有广泛影响,学科优势明显,并依托原有教育部重点基地,建立起985二期工程“易学与中国传统文化”创新基地平台。刘大钧教授(博士生导师)为本方向的主要学术带头人,梯队有林忠军教授(博士生导师)、刘玉建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尚信副教授等。而儒家哲学与道家、道教哲学的研究,在学术界也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尤其是以颜炳罡教授(博士生导师)为带头人的先秦儒学与哲学及其现代价值的研究,现代新儒家以及近现代中国哲学的研究;以丁原明教授(博士生导师)为代表的黄老道家、道教哲学的研究;以王新春教授(博士生导师)为带头人的易学与汉唐经学哲学、易学与宋明理学关系的研究;以苗润田教授为带头人的明清实学思潮,儒家哲学原理,儒家伦理思想的研究等,都取得了学术界公认的成果,并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沈顺福副教授的儒家伦理哲学研究,在学术界也崭露头角。为改善本学科条件,自2002年以来,我们还运用教育部基地经费、985工程项目经费等,先后投入280余万元,用于资助本学科师资人员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举办重要学术会议、聘请海内外学者讲学等。通过以上建设,使本学科的支撑条件达到了一定高度,为本学科师资队伍建设、学术梯队建设及研究生培养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还聘任海内外著名学者成中英、杜维明、吴怡、黄庆萱、黄俊杰、汤一介等教授为学科点兼职教授,定期为博士生开课;聘请汤一介教授、蒙培元教授为本博士点兼职导师,招收博士生,实现优势互补,提高教学质量。2、 专业课参考书新编中国哲学史(上、下),冯达文、郭齐勇主编,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西方哲学教程,谭鑫田等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6年3、 专业课经验人家都说考研最大的障碍是英语,可是我总是担心我的专业课。因为专业课需要背诵的东西太多,而课本又不是很条理,所以在考研之初我就花了很多精力来整理专业课的笔记。当时,我联系到了2个山大哲学在读的师哥,为了保险起见,他们的笔记我都买了。在我的上届师哥中,有考上南开和北大的,虽然指定的参考书不一样,他们整理的笔记也被我要了过来。就这样,我的手上有了4份笔记,2份买的,2份要的。虽然我手里的笔记都是考上的师哥用过的,但总是觉得欠缺些什么,有的问题太啰嗦,有的又太简略。后来新祥旭的老师给了我他自己的笔记,整理的很好,于是我就没有看其他的,只看新祥旭的了。值得一提的是,我在复习专业课的时候还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那就是面面俱到。我的笔记整理的很漂亮,比如说三张伪法,阴阳,五行,绝地天通等问题我也很条理的整理了出来。后来想想实在没有必要,就说三张伪法,虽然山大曾经考过,但是这毕竟太偏,要把偏的问题都整理好是要耗费大量时间精力的,而考它可能性却很小。所以说,以后的同学在复习要先抓重点。如果重点全都掌握了,即便是考了太偏的题目,你的成绩也绝不会差。今年,西哲中考了“惟其不可能,我才相信”等比较偏的题目,恰巧我整理过这道题目,所以考试的时候答的还不错。但是,就我考研的整体经验来说,复习中,一定要先抓重点,有能力再复习比较偏的问题。另外,在后期的时候,我又发现了2本小书西方哲学史学习辅导与习题集,中国哲学史学习辅导与习题集。个人觉得还是不错的,有助于理解。4、 我的建议1、要合理安排时间,英语是重点,英语复习要贯穿考研复习的始终。2、专业课不能死记硬背,先理解,后记忆,并且要抓重点。4、对于记忆,我提倡少量多次,每次记忆一点点,之后不断重复。4、不能埋头苦学,最好找个研伴,多和考上的师哥师姐接触,也可以加些考研群什么的,要时时关注考研信息。5、英语大作文,小作文的模板,专业课的答案一定要提前准备好,可以多去考研文库看看模板,虽然考3个小时,但是如果你现场发挥的话,时间还是很紧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考研文库@kaoyanwen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