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英语语言文学.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东南大学英语语言文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东南大学英语语言文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东南大学英语语言文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东南大学英语语言文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年东南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考研必看备考经验、复习规划及参考书目一、专业信息及考试科目1.所属院系:017 外国语学院2.专业代码:050201 英语语言文学3.考试科目:101 思想政治理论246 日语(外) 或 247 德语(外) 或 248 法语(外)718 基础英语951 外语综合测试4. 研究方向01 英语文学(全日制)02 翻译理论与实践(全日制)03 英语语言与文化(全日制)5. 复试科目:5g2 英语综合能力测试 2、 参考书目246日语(外):新编基础日本语(上下册)刘克华、陆薇薇等主编,东南大学出版社247德语:新编大学德语(1-3册)第二版 主编:朱建华,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48法语:新理念大学法语(1-3册)鲁长江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718基础英语:水平测试,参考书目见全国英语专业本科生高年级通用教材951外语综合测试:该科目以相关语种的翻译与写作能力考核为主,不指定参考书目三、备考经验1. 思想政治理论政治就是紧跟肖秀荣大大走,初期我是照着徐涛老师的课看了肖秀荣老师的书(徐涛老师讲课个人觉得更有意思),看完一课就对照着做肖秀荣的1000题。一定要看解析!觉得重要的句子画下来背过!到了后期你会发现,选择题做起来得心应手!过了一遍书有了大体认识后,就开始背书。我当时买了徐涛的小黄书和冲刺书,还买了肖秀荣的肖四、肖八。肖四、肖八一定要背过!一定要背过!会考原题的!2. 日语(二外)我选择的是日语,这部分大家只需要看新编基础日本语上下册即可。无论是单词还是语法都不要死记硬背,我是先把语法搞清楚,然后把单词和语法放入课文中学习记忆,最后再用课后练习题来加强巩固。考试题型基本参考日语N3的模式,学有余力可以把日语N3的真题拿来练习。但是,最重要的还是上面提到的两本书,因为有很多原题出自书中的课文和练习,比如翻译。日语学习差不多十个月左右,我把语法、单词、课后题分门别类整理了三个笔记本,把容易出错的和容易考的知识点全部总结出来。在考前一个月主要就看笔记即可。另外,大家可以在学习日语时候播放日语听力,跟读单词和课文,这种学习方式记忆起来效果显著。推荐一个软件“标准日本语”,书上所有内容都在这个软件里了,只要有个手机就可以随时随地学习,简单又方便。3. 基础英语相较于其他三科,这一科我没花太多时间准备。题型是阅读、翻译、作文。阅读没有选择题只有问答题,所以要注意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注重把握文章大意及重要细节。阅读技巧是先读文章开头段,每段第一句和文章结尾段,然后读题,带着问题去文章里精读找答案。翻译的题型以后可能会偏向时政,要多记这类术语,平时也是用专八的翻译练就可以了,主要是表达简洁地道、通顺流畅。阅读和翻译我是换着练,第一天练一套专八阅读第二天就练两篇翻译,基础不好的同学自动加量。作文要求写800字,我一开始也写不出来这么多,最多五百字,然后六百七百八百这样慢慢涨上去的,每周练一篇。4. 外语综合测试这部分学校是不指定参考书目的,我用到的综合测试复习书目有五本,分别是胡壮麟的语言学教程、刘炳善的英国文学简史、常耀信的美国文学简史、来方安的英美概况、丁往道的英语写作手册。书目很多,但是它们只是参考书目,还是需要结合真题来看的,所以,这意味着并不是每本书都需要逐字逐句背诵复习。我这里要说一下,关于这部分复习必须着重要看的两本书,分别是北京环球时代的英语语言学考点测评和英美文学考点测评,所罗列的五本参考书目都不需要阅读。这部分考试内容重点考察的是语言学和文学的相关知识。而环球时代的那两本书基本涵盖了所有要考察的重难点,而且逻辑清晰,简单明了。这部分复习的要点只有两个字,那就是“背书”。历年真题里有很多原题出自这两本书,所以,可以看出这两本书的重要性。这两本书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一个是知识要点总结,一个是全国各校真题节选,第三个是模拟练习,练习部分有名词解释题、选择题、主观题、填空题等。我在第一个阶段首先先复习知识要点总结,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记忆下来,并且整理在笔记本上以供后续复习学习。这一阶段其实非常痛苦,特别容易记了就忘,所以,大家可以用思维导图的方式理解记忆,切忌死记硬背。这一阶段差不多耗时三个月左右,因为有大一、大二的基础在,所以相对容易些,这里我给大家一个小建议就是大一、大二的课程应该好好学习,考研时候专业课复习就会相对轻松些。第二阶段就是做题和背题。首先,我们需要把书中出现的题目都要做完并且理解清楚。其次就是背题。背题需要讲究方法,选择题只需要多刷几遍,加深记忆即可,名词解释题需要精准背诵,而主观题和论述题就只需把参考答案中的得分点记住,考试时自行补充其余内容即可。这部分耗时比较长,差不多准备到五个月左右。当然这期间也不能丢掉之前的知识点记忆。剩下的时间直到临考前一个月基本就是不断重复背诵和整理疏漏之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考研文库@kaoyanwen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