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西北大学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专业考研必看成功上岸前辈复习经验分享.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2022年西北大学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专业考研必看成功上岸前辈复习经验分享.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考研成功经验分享一、选报优势西北大学的地质学专业在全国是属于前列的,豪不夸张的说,在西北地区地质学是能排上龙头的,而对于考研和读研来讲,西大的地质学理科专业(三矿、构造、地化等)均为地球科学概论与地史学两门课程,不需要复习数学,且地史学的题近年来几乎从未有过新题,均为之前的原题,对比后期死磕的数学题来说,压力要小不少,且西北大学地质学系的复试是没有笔试的,对比往年进复试及录取的情况来看,复试淘汰的也并不多,甚至出现过复试不刷人的情况,这就要求对初试的分数有很大的优势,能够顺利进入复试;在读研方面,西北大学在理科方面较强,也就意味着在这个大环境里发文章相对比工科院校容易(当然,最终还是看老师,详见下文导师情况),硕士研究生的毕业要求是要在CSCD核心库的期刊里发表一篇文章,相对来说理科院校更多的会做科研项目,对于发文章的好处还是比较大的,且地质学系的每一位全日制学硕研究生都会有每个月的补助(硕士20000/年,博士40000/每年,不算在奖学金里面,且学费会以学费奖学金的形式退回来,当然,专硕和非全没有),下面将以三矿专业为例,详细讲一下从准备复习到被录取这一整个过程的经验作以分享。二、初试复习由于不考数学,我个人是从一月份正式开始准备的,一开始的规划是大三第二学期复习英语与地球科学概论(即普通地质学,后文将以普地简称),大四第一学期复习政治与地史学,由于大一学过普地,但时间久远几乎没有剩什么(我不会告诉你们当时其实也没有好好听),后来随着时间调整,计划也在不断变化,所以下面将从科目开始详细论述。1.英语一英语几乎是前半年复习的唯一重点(偶尔学累了听听舒良树的普地课),从一月份开始,到十二月考研,英语的复习步骤分为如下:单词、语法、模拟题、阅读、作文、真题、真题、真题。看到这里你们应该能感觉到真题的重要性了吧,没错,从1998年到2019年的真题,我刷了4遍,到最后看所有文章都和看自己母语一个感觉了,就差不多可以进考场了。先从单词开始说起,我听得是朱伟的恋恋有词,1月到3月,计划是刷完两遍恋恋有词的课,然而实际上,只刷过去了一遍,因为刚开始复习考研,对比之前安逸的生活,进入一个全天学习的状态,确实很难,好在一遍过去,后面的一年其实都没有忘多少,这也教会我们一个道理,不要低估你的能力,但也别高估你的毅力,到三月底,整个恋恋有词的词汇算是刷完了,但这并不意味着词汇就此达到目标了可以不用学习了,关于英语词汇,几乎毫不夸张的说,是要复习到进考场的前一刻的,恋恋有词算是打了一个基础,但仅仅是个基础而已,后续进入四月,从1号到15号,半个月的时间,专门学习语法,这期间我听了多个老师的,主要是学习长难句的语法结构,因为考研阅读中的英文文章可能会出现极长的长难句(能写下三行的那种),所以储备一些语法知识也是很有必要的,关于这些老师的课,只要你在微信上搜一个“考研资料”,筛选出的公众号,找一个容量足够大的百度网盘账号,剩下的你懂的。到了四月中,语法过一遍之后,就可以开始试着刷一部分的模拟题了,这里推荐新东方的考研阅读模拟题,其实很多人会不建议刷模拟题,担心会让自己刷阅读的感觉偏了,但其实只需要建立一个心态就好,就是答对了是自己复习的好,答错了是题出的水平不行,先去看看考研阅读的题型是什么样子的,大概半个月左右,不需要太久,当然不论题是否有水平,其文章均是来自考研真题的那些报纸刊物上的,所以文章里所有的生词,是需要标注并后期复习的。到了五月,可以开始刷1998年到2004年的真题了,难度较小的情况下做做真题,提升一下自信还是很有必要的。再往后六月开始,由于已经开始刷题,对于阅读做题技巧之类的都没有学习过,这里推荐唐迟的阅读课,对于阅读逻辑的掌握很有帮助,毕竟应试考试,学会方法往往是具有决定性作用的,边听课边继续做题,不断的提升对考研真题的感觉,以及题目的熟悉度。到九月份就可以开始正式准备作文了,推荐王江涛的作文课,再往后英语的学习就进入一个枯燥的阶段了,不断的刷题、刷题,背作文,当然临近三年的真题一定要留在后面用作模考,专门找一个下午,按照正式考试的时间来,做一次或者几次模考,在考完后估算成绩,以及再把这几套模考试卷多做几遍吃透,基本就可以上考场了,所幸一个四级450分,两年没学过英语的人,通过这一年的学习,竟然过了英语六级,英语一74分。2.思想政治理论关于政治的复习,其实大多数人是从暑假才开始的,因为大多数人对于政治的感觉都是,如果复习太早,后面会忘,但如果到五月你的英语进度还不错的话,就可以开始政治了,理由如下:政治的分数构成是由前面50分的客观题(单选+多选)以及后面50分的主观题构成,其实后面50分的大题答得怎么样,基本不取决于我们自己发挥的怎么样,而是肖老发挥的怎么样,所以,大多数人拉开差距的都是前面的50分客观题,而这一部分是要求对概念掌握的,想想你们本科时政治课灌进去的耳音,那个概念难度,你告诉我不需要早开始?关于政治的复习,就没有那么复杂了,推荐徐涛的课、肖秀荣的书,徐涛大神真的是唯一我觉得能让我把政治听的津津有味的老师了,所以基础概念的那个课本,我买了两套,一套肖秀荣的,一套徐涛的,后面所有的书都是买的肖秀荣的,这个建议买的越早越好,因为是排序发货,后面你比别人早一天拿到肖四,占据的优势也是很大的,政治的学习,就是不断的刷课、做题、刷课、做题,两遍1000题打个基础,后面再不断根据肖老的书开始背,问题基本不大,而听课的增多,随着对这些枯燥概念的理解,不仅背更容易,也会发现,原来政治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枯燥,还蛮有意思的。而政治真正提分的,就是理解概念后背肖老的肖八肖四,不得不说,你大爷还是你大爷,这八个月的突击训练,把一个政治课睡觉玩手机的混子,考出了71分的成绩。3.普通地质学进入专业课的学习,普地开始的比较早,是从三月份就开始听网课的,参考书是南京大学的普通地质学第三版,所幸本科我们学的也是这个,而中国大学mooc上有舒良树的课,也就是本书的作者,听作者讲自己的书永远比其他老师要透彻,所以一开始到7月份前,我的规划就是听完所有的课,重新回炉打个基础,再找一个大本子,把课后题开始一道一道的整理,这个过程一定要耐烦,因为有的课后题真的很繁琐,但是对于建立一个整体的地质思维,是很有必要的,到六月过一遍书之后,紧接着就是第二个大工程,西大地质系考研的初试题目有一个很大的特点:普地每年会有一两道题变着花样出,几乎是本科阶段找不到答案的那种(直到读研后我才意识到他出的题的难度),但绝大多数题其实都是过往的原题,再加上最后一道30分的读图题,就构成了普地的真题,在学过一遍书之后,开始整理真题,关于真题在哪里找,自行qq搜索“西北大学地质考研交流”,是一个博士学姐创建的,几乎能找到你备考专业课所需要的所有资料,找到里面的真题,重点来了,自形整理答案,别人的参考答案毕竟是别人的,一方面,地质的考研题都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均为言之有理即可,所以需要自己尽可能的整理所有真题的答案,毕竟自己参考各种资料后整理的才是最全面的,另一方面后期是需要将所有的资料都记在心里的,自己整理的方便记忆,针对考试的复习策略来讲,普地的题型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过往原题,在总结出十几年的真题规律后可以很轻易的得出这部分考的范围,可加以强化背诵;第二部分为每年新出的题,这部分非常灵活,且难度较大,一般来说在本科的课本里是无法查到具体答案的,但其实规律性也非常明显,例如2018年考到钾长花岗岩的矿物岩石特征及成因、2019年考到玄武岩的矿物岩石特征及成因、2020年考到了橄榄岩,那么不难得出今年12月会考到某一矿物岩石的特征及成因,总结来看,近年普地的题型风格越来越灵活,毕竟这门考试的名字叫做地球科学概论,而非普通地质学,越来越强调整个地球科学的基础理论,所以复习的时候也要多关注整个地球科学范畴,温室气体、地质灾害、火山喷发等等;第三部分为读图题,一般为一张构造图,这个题是普地的压轴题,一般不仅限于西大地质系考,几乎所有地质类院校都会考到,所以复习的时候,要多和身边考地质院校的同学讨论,大家的图都拿出来一块分析,毕竟有可能你们学校去年的图,就成了近年我们学校的考题,多和老师探讨,把当初构造地质学课上玩手机的时间还回来,在分析足够的图之后,这一类题的思路自然就有了。关于背诵,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关于课本以及以课本相关的知识点;二是真题及真题相关的知识点;关于课本,一开始面对需要背下一整本的书,压力确实会很大,不过可以把书上所有的小节都列出来,整理成每个章节的框架,再把这些框架都背下来,依次把这些内容再填充进去,背书的一个秘诀就是不断重复,因为背了后面忘记前面是一个很正常的事,只有不断的重复才能保证不会忘记,甚至直到考前进考场时,场外依然有很多人还在背;当基本背过一遍课本之后,再背真题就会容易的多,因为毕竟会有大量内容的重复,依然是需要不断的去复习,直到进考场的前一刻,最终的成绩不仅取决于你对所有内容背诵的熟练度,也取决于一开始你总结真题答案是否全面,后经一年的复习,地球科学概论116分。4.地史学地史学这个名称乍一听非常的懵逼,不论是对于本专业的,亦或是外专业的,似乎都对这门课的印象不是很大,对于地史学,整体复习思路和普地是基本相同的,以课本为基础,理解清楚所有的概念,以真题为冲刺,应对考试的试题,近年地史学的试题有一个非常强的规律,就是所有的题,均为往年考过的,没有一道新题(当然说不好明年就会换题),但就我去年所考的来看,近几年完全没有出现新题,地史学的特点是复习起来难,因为概念很抽象,没有普地那么好理解,而且背起来各个地史时期的古生物特征部分,那些古生物的名字着实能让人头大一圈(不得不佩服古生物方向的大神们),但是考试相对容易,没有普地那么广的范围,出题风格也就局限在这一小部分,所以对于考试还是比较友好的,关于复习,mooc网上没有相关的地史学的课,但B站上有,所以可以在B站上先听一遍基础,要吃透一个知识体系,就必然也需要搭建起这个知识体系的框架,地史学的框架部分也比较容易划分:沉积古地理、地层学、构造沉积组合、前寒武、早古生代、晚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这几个部分,前面的三个算是地史学的总论,其基础概念和沉积岩石学、构造地质学、普通地质学等均有交叉,相对较为容易理解,后面的是按照时间分类的分论部分,算是详细的论述各部分的地史大事件,再加上每个代中间的构造运动、生物灭绝等大事件,再了解清楚这些事件的意义、所导致的物种的变化、中国各板块的变化等,一个地史学的基础框架就算建立起来了,后续背依然是按照以上板块,总结出往年真题以及课本上重要的部分,如各个运动、板块等,整理出一份自己的资料,不断的重复、重复,直到上考场后,把一年吃进脑子里的东西,展现给西北大学,向学校宣告,我们来了!不过千万不能大意,整理的需要足够全面,我就是吃了大意的亏,看到全是原题后满心欢喜的估了130分+,最终只有110分+。三、复试准备经过初试后的放纵与嗨皮,涌上心头的一丝担忧提醒我们,马上要面临复试了,考研毕竟不是一战定终身,后续的复试依然是决定了你能否进入理想的院校,从查询成绩开始,复试就算是拉开帷幕,没有初试那么紧张,但依然是充满刺激与挑战的,西大地质系的复试,近年来一直是没有笔试的,直接面试,20分钟搞定所有事情,好处是你的复习会轻松很多,没有其它院校那样得和初试一样接着折腾,不好的一点是,和初试一样,没有大纲,没有重点,你不知道老师会问到什么,20分钟你能留给老师的印象,就完全决定了你复试的成功与否,当然,也不用太过担心,西大地质系的最终成绩占比为总成绩=(初试成绩/500*0.7+复试成绩/300*0.3)*100,也就是初试与复试成绩占比为6:4,但实际上,根据2020级的录取数据来看,三矿专业研招网上公布的招生名额为13个,实际招生27个(进复试31个,录取初试最低分303分);地球化学专业公布名额4个,实际招生6个(进复试7个,录取初始最低分347);构造地质学专业研招网公布3个,实际招生11个(进复试12个,录取初试最低分315分);能源地质学专业公布名额1个,实际招生2个(进复试2个,录取初试最低分298分);矿普专业实际招生15人(进复试16人,录取初试最低分270分);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专业实际招生3人(进复试3人,录取初试最低分297);古生物专业实际招生11人(进复试13人,录取初试最低分317分);第四纪地质学实际招生3人(进复试4人,录取初试最低分317分);地质工程专业实际招生7人(进复试9人,录取初试最低分268分);专硕实际招生11人(进复试11人,录取初试最低分274分)。可以很清晰的看到,基本上只要进复试,除非排名实在太差,且复试发挥的还不足以反杀,基本上都会被录取,甚至往年出现过复试没有刷人的情况,复试淘汰比例事实上特别低,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放松,因为复试难也是真的难,不同于初试概念难理解,资料难背诵,复试最难的就是你不知道老师会问什么问题,不知道该准备些什么,所以复试依然需要重视。接下来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始分享复试需要注意的点。1.复试前需要关注的(1)查询初试成绩查询地址:yz.chsi.com.cn 输入姓名、证件号码、准考证号即可一般时间为考后40天,2020年由于疫情影响,西北大学去年初试成绩查询正式时间为2月24日(64天)。但去年出现了一个小插曲,去年2月13日晚十点,成绩查询地址出现测试情况,在大约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西北大学与长安大学可以查到部分考生的成绩,这一情况在当时迅速上微博热搜,且全国各地都出现过这个情况,我也是当时提前查到成绩的人之一,这对于后续联系导师有了非常大的一个帮助,相当于有了提前抢导师名额的资格,建议同学们多多关注链接,抓住可能会有的测试版开放机会。(2)联系导师大多数人都是在成绩出来后就开始联系导师的,不建议过早,因为老师不知道你的成绩,并不会轻易给出你什么有用的信息,无非只是鼓励几句欢迎报考等,因为每个老师的名额有限,所以不会轻易答应收你,所以在成绩出来后越早越好,捷足先登,具体联系方式最好是以邮件为主,说明你的基本情况、考研成绩、英语水平(很多老师非常看重这个),以及对老师这个研究方向的思考以及你跟随老师想达到的目标等,研究生不同于本科生,非常强调主观能动性,你自己能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非常重要,所以,不再是本科的灌输教育,老师都希望你会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思考,在收到老师回应后就可以一步一步聊下去,一般来说在复试开始前就会基本得到老师的回应,只要你复试合格,一般来说复试后就只是需要老师的一个签字而已,你就正式成为一个准研(da)究(gong)生(ren)了,如果没有在复试前联系好也不需要灰心,许多老师是没有招到学生的,到时候会放出有空余名额的老师名单,只要过了复试,不愁没有老师要的(毕竟,如果因为名额限制,复试是不会让你过的),关于导师推荐,这里需要先向大家普及一个知识点,老师们所做的项目,一般来说分为两种,一种叫做纵向项目,也就是科研项目,一般来说是用以服务于科研问题研究的,相对来说发文章会容易一点,工作量也会小,大多是理科这边的;另一种是横向项目,是服务于现阶段生产的,基本上是承接的外面公司的项目,特点是工作量大,机械重复性比较大,动辄几十上百张图等着你画,且一般这种项目如果不够大,很难发文章,但好处是进工作单位后其实干的也是类似的活,所以经过三年的训练在工作时会比较容易上手,一般来说老师会两种都接,因为需要横向项目提供数据,需要纵向项目发文章,所以一定要了解清楚老师近年做的什么,尽可能问到你未来的师兄师姐,或者对这个办公室了解的人,至于老师推荐,除了符合自己的兴趣以外,这里建议去问一下地质学系的一位研究生,了解清楚“三不报”,一个好的导师几乎可以决定你未来的人生,所以一定要谨慎对待,谨慎选报,人品很重要,你们懂的。2.复试流程去年由于疫情影响,复试的方式改为线上,但形式的改变也只是换汤不换药,具体流程如下:1)英文自我介绍;2)英文提问;3)专业课问题;4)抽选题目;5)毕设相关问题;6)其它问题;7)结束。整体时间大概在20分钟左右,首先是英文介绍,这里需要在复试前就准备好一篇自己的英文介绍,并熟练背诵,熟练的程度参考初试的英语复习程度,因为你不知道一紧张会忘记多少,所以只能保证绝对的熟练,不需要过脑子的那种,研究生导师非常看重英语能力,而一篇好的英文自我介绍,既能展现一个不错的第一印象,也能给老师展现出你的英文口语水平,推荐自己写,不要用网上找来的,因为老师那天面试的不止你一个,网红英文介绍神马的,早都听腻了,如果你不幸被排在后面,那你的英文介绍反而会让你处于不利的地位。关于英文问题,一般会问到基础的一些,比如介绍一下你的家乡等,但大多数都会问到专业问题,比如我被问的是地球的结构有什么,相对来说会比中文问题简单的多,但是,需要你用英语回答,在这里如果你的英文水平不足以支撑你回答问题,可以背下一句“老师这个题有的词汇我不会用英语表达,我能否用汉语回答”一般情况下,老师会允许的。再后来就是会问你一些其它的问题,比如有没有读过文献,读过什么,你的毕业设计做的什么,而后就会关于你的毕设而提问,如果你是跨专业,一般会问你一些比较基础的地质学问题,不会太过为难你,但一旦你是那种一句都答不上来的,就需要默默祈祷一下了,也会用中文问专业问题,一般的范围也就局限在基础地质,不会太刁难你,如果你是偏石油方向的,可能会问你一些非常规油气的问题,如果是固体矿产这些的,也可能会问到相关的,下面整理了一些去年复试问到的题目,仅供参考。英文题目:1.你问什么要报考西北大学2.请介绍你的家乡3.地球的结构有哪些4.沉积构造有哪些专业课题目:1.非常规油气有哪些2.岩浆岩的分类,分类的依据3.各类岩浆岩的深成、浅成、喷出相的代表岩石,及代表结构和构造4.辨认层理的图片5.镜下薄片照片鉴定,命名,成因,结构构造6.本科期间的地质实习问题7.变质岩的构造有哪些相对来说,复试难度要比初试小一点,在通过复试之后,会公布录取名单,这份名单基本上就是未来你们的同学了,而有的人也会调剂到其它院校,自此走上不同的人生道路,在通过复试之后,会将新一届的准研究生拉进一个群,开始正式的导师双选,到时候你就可以联系你之前的导师,确认收你,双方签字,而后,正式做好准备,成为一名硕士研究生。(本文来源新祥旭考研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新祥旭考研辅导高分咨询热线(VX): 153 1367 6544或(QQ):160 8989 73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考研文库@kaoyanwen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