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文博学硕模拟题2.doc

返回 相关 举报
复旦大学文博学硕模拟题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题:1、 概述博物馆展览策划设计的三个主要环节2、 概述博物馆教育的四种模式3、 概述博物馆藏品保护的原则4、 概述清明上河图的作者,年代以及画作内容5、 概述考古学的定义,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作用,相关分支学科以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6、 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对保护不可移动文物遵循的“保持原状”原则的理解7、 概述良渚文化的内涵、保护和传承8、 概述世界遗产的文化遗产的内容以及其发展路径9、 概述科技考古中有机物分析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目的1、 概述博物馆展览策划设计的三个主要环节2、 概述博物馆教育的四种模式1说教解释型说教解释型是与学校传统教育相同的方式。学校课程依学科结构分为小单元,教师依循理性和程序从简单至复杂地进行教学。此种借由记忆和强调固定教学程序的机械式学习,仍普遍流行于学校和博物馆。 e.g.自然科学博物馆依生物进化史年代呈现生物标本,传统科技博物馆依科技发明先后顺序和科技门类编列展览,艺术博物馆则按照风格和作品的国别布展。 说教解释型的展览通常有明显的开始与结束,而且明显带有观众针对性。解释性的文字说明牌和整体介绍文字浓缩了希望观众所掌握的知识,各种信息 通常由浅到深地一步步呈现给观众。2刺激反应型刺激反应型系指学习是经过不断刺激、增强与反应形成的结果,与说教解释型同属“教师教学生学”的传统教育模式。博物馆的各项展览内容,同样是按部就班,有清楚的开始和结尾,并刻意依序安排。所不同的是,刺激反应型特别强调教育方法和训练,不必掌握一整套内容,而说教解释型则强调教材和所学内容。在“刺激反应型”教育理念指导下,在参观过程中,会设计一些互动环节,刺激观众做出反应,比如观众按钮等。在20世纪初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影响下博物馆开始出现了动态的展品。 e.g.应用典型是芝加哥科学与工业博物馆。3发现型以1960年美国布鲁纳的发现学习法为理论核心。此理论认为学习是一种主动过程,学习者只要能了解足够的信息,知晓世界上的各种现象,就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就能得出描述真实世界的各种普遍原理。教学者提供个别学习者挑战和刺激的情境,让他们参与、自行选择、掌握事物和解决问题等,实现希望达成的学习结果。 e.g.旧金山探索馆,其“动手做”特征标志着发现学习法应用于博物馆的历史进程的开始。 在自然科技类博物馆,观众有时会被鼓励模仿一些著名的科学实验;在历史、艺术类博物馆,教育者会组织观众通过角色扮演来模拟一些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4建构知识型又称探究型,此理论认为,学习需要学习者在身心两方面主动与世界互动:操作、尝试、得出结论。增强他们对所参与的现象的了解。学习不只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与传递,更是学习者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经验的过程,也是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反复、双向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我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它强调学习者的内部生成,核心动力来源是学习者的主动性。有些博物馆开始有意追求强化观众的建构体验。陈展被故意设计成没有固定路线、没有开始和结束,展品名称和文字说明的设计也与众不同,尤其会向观众介绍多种不同的观点。有的博物馆设置“发现屋”,里面放置各种不同物品,让观众在博物馆教育者指导下认真操作、观察和接触。3、概述博物馆藏品保护的原则1最小干预原则:除非保存环境出现难以改变的明显变化,对于处于稳定状态的藏品而言,不加干预可能是最好的保护。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也要求“尽可能减少干预,凡是近期没有重大危险的部分,除日常保养以外不应该进行更多的干预。必要干预时,附加的手段只用在最必要部分,并减少到最低限度。采用的保护措施,应以延续现状,缓解损伤为主要目标。”但是最小干预理念并不代表放任不管,而是把保护重点放在日常保养上,包括对藏品环境的控制、对藏品保存状态的监控。2原真性原则:首先我们要理解藏品产生时的状态被称为始状,但藏品流传至今通常会受到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影响而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形成经历变化后的藏品状态被称为原状。保护藏品的实质是保持其历史的、艺术的、科学的价值,只有尽可能保持原状,保留其历史的标识,才能保存其承载的历史信息和具有的价值,要“修旧如旧”。原真性原则在某些藏品必须进行保护处理时,对于保持藏品的原有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至关重要。修复工作旨在保存和展示藏品的美学与历史价值,并以尊重原始材料和确凿文献为依据。一旦出现臆测,必须立即予以停止,并且任何不可避免的添加都必须有所区别,必须要有现代标记。缺失部分的修补必须与整体保持和谐,但同时须区别于原作,使修复不歪曲其艺术或历史见证,即保护修复的可识别性原则。单纯对缺损的藏品进行最低限度的修补而不加任何修饰的做法,称为考古修复。在藏品修补完后,对表面稍加修饰,做到既能够分辨修复的痕迹,又兼顾器型整体的协调,称为陈列修复。3可逆性原则:博物馆藏品一般都具有不可再生性,所以对藏品的保护处理应当极为慎重,在藏品上附加的保护材料应做到具有可逆性。在该处理被认为不合适或有更好的方法予以取代时,可以将原处理去除,以恢复原状。这是藏品保护的基本原则之一。同时,对于新材料在珍贵藏品或是大量藏品上的应用,也要慎重。须经过反复试验,如抗老化性、可逆试验等,证明其安全性以后才可以推广使用。4预防性保护:搜集、藏前处理、入藏、日常保存、管理、使用等各个环节都要重视藏品保护,注意预防藏品变质损毁。预防性保护主要是为藏品创造一个理想的储放、陈列、运输、使用条件,以延缓藏品的衰老和败坏。4、概述清明上河图的作者,年代以及画作内容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宋代画家张择端(12世纪),字正道,东武(今山东诸城)人。北宋宣和年间(1119-1125)为翰林图画院待诏。他工界画(作画时用界尺引线),尤善画车马、舟桥、街市,是风俗画的著名画家。清明上河图卷成画于北宋,绢本,设色,纵24.8厘米,横528厘米。画面详尽描绘北宋都城汴梁(今河南开封)清明节时汴河两岸热闹繁华的市俗风情场面。画卷从汴梁郊外一直画到繁华的街衢,全图描绘人物550余人,牲畜60多头,舟船10余只,房屋楼阁30多组,车轿20多辆,等等。各行各业及其人物俱全。此画卷构图精细周到,描绘细致入微;以水墨勾线为主,朴实素雅。全画可分为三段:1.首段写市郊景色,茅檐低伏,阡陌纵横,其间人物往来。2.中段以“上土桥”为中心,另画汴河及两岸风光。中间那座规模宏敞、状如飞虹的木结构桥梁,概称“虹桥”,正名“上土桥”,为水陆交通的汇合点。桥上车马来往如梭,商贩密集,行人熙攘。桥下一艘漕船正放倒桅杆欲穿过桥孔,艄工们的紧张工作吸引了许多群众围观。3.后段描写的是市区街道,城内商店鳞次栉比,大店门首还扎结着彩楼欢门,小店铺只是一个敞棚。此外还有公廨寺观等。街上行人摩肩接踵,车马轿驼络绎不绝。行人中有绅士、官吏、仆役、贩夫、走卒、车轿夫、作坊工人、说书艺人、理发匠、医生、看相算命者、贵家妇女、行脚僧人、顽皮儿童,甚至还有乞丐。他们的身份不同,衣冠各异,同在街上,而忙闲不一,苦乐不均。城中交通运载工具,有轿子、驼队、牛、马、驴车、人力车等。 车辆有串车、太平车、平头车等诸种,再现了汴京城街市的繁荣景象。高大的城门楼名东角子门,位于汴京内城东南。全卷画面内容丰富生动,集中概括地再现了12世纪北宋全盛时期都城汴京的生活面貌。此画用笔兼工带写,设色淡雅,不同一般的界画,即所谓“别成家数”。构图采用鸟瞰式景法,真实而又集中概括地描绘了当时汴京东南城角这一典型的区域。作者用传统的手卷形式,采取“散点透视法”组织画面。画面长而不冗,繁而不乱,严密紧凑,如一气呵成。画中所摄取的景物,大至寂静的原野,浩瀚的河流,高耸的城郭;小到舟车里的人物,摊贩上的陈设货物,市招上的文字,丝毫不失。在多达500余人物的画面中,穿插着各种情节,组织得有条不紊,同时又具有情趣。后幅有金张著、明吴宽等13家题记,钤96方印。被清河书画舫、庚子销夏记、式古堂书画记等书著录。5、 概述考古学的定义,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作用,相关分支学科以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定义:根据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实物遗存研究人类古代社会历史的学科。研究对象:实物资料包括遗迹遗物两大部分。 1遗迹:房屋、墓葬等人工建筑和设施。是古代人类活动留下的不可移动遗存。 2遗物:古代人类加工过的各类材质的生产、生活用具以及武器等。 3其他:与人类活动有关的自然遗存。人类化石。研究内容:考古学研究不局限于对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实物遗存的研究,不限于对遗迹、遗物的描述和分析,不限于对遗迹、遗物的断代和判明他们的制作方法和用途。而是在于通过各种实物遗存研究古代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既包括生产规模、技术水平等物质文化,也包括美术观念、宗教信仰等精神文化。研究作用:1研究人类起源和发展,农业起源和发展,史前社会 2补史、证史、正史 3对边远地区、文献记载极少和无文字的少数民族历史意义重大分支学科:1史前考古学和历史考古学(按时间) 2田野考古学(独立性) 3美术考古学、宗教考古学、古钱币学、古文字学和铭刻学(特殊门类) 4航空考古学、水下考古学(按研究方法)与其他学:1与第四纪地质学科关系 2与动物考古学 3与植物考古学 4与体质人类学 5与民族学 6与历史学 7与博物馆学 8与文物学6、 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对保护不可移动文物遵循的“保持原状”原则的理解首先我们要理解藏品产生时的状态被称为始状,但藏品流传至今通常会受到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影响而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形成经历变化后的藏品状态被称为原状,一些文物的价值正是在历史流传中形成的附加价值,比如沾了鲜血的战衣,残缺的壁画、青铜器上面的铜锈等等。保护藏品的实质是保持其历史的、艺术的、科学的价值,只有尽可能保持原状,保留其历史的标识,才能保存其承载的历史信息和具有的价值,要“修旧如旧”。原真性原则在某些藏品必须进行保护处理时,对于保持藏品的原有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至关重要。修复工作旨在保存和展示藏品的美学与历史价值,并以尊重原始材料和确凿文献为依据。一旦出现臆测,必须立即予以停止,并且任何不可避免的添加都必须有所区别,必须要有现代标记。缺失部分的修补必须与整体保持和谐,但同时须区别于原作,使修复不歪曲其艺术或历史见证,即保护修复的可识别性原则。单纯对缺损的藏品进行最低限度的修补而不加任何修饰的做法,称为考古修复。在藏品修补完后,对表面稍加修饰,做到既能够分辨修复的痕迹,又兼顾器型整体的协调,称为陈列修复。目前我国在贯彻此原则是面对的问题主要还是聚焦于如何定义文物的原真性,而这一点在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上体现得更加明显。追根溯源,“原真性”其实是一个舶来词authenticity,又可译作真实性、原生性,主要有原始的、原创的、第一手的、非复制、非仿造等意思。“原真性”起源于中世纪的欧洲,早先用来指宗教经本及宗教遗物的真实性。自60年代原真性概念引入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以来,有关原真性的观念随着现代社会的演化和对遗产的认识而发展:1964年的威尼斯宪章奠定了原真性对国际现代遗产保护的意义,提出“将文化遗产真实地、完整地传下去是我们的责任。 1994年12月在日本奈良通过的关于原真性的奈良文件是有关原真性问题最重要的国际文献,文件指出“原真性本身不是遗产的价值,而对文化遗产价值的理解取决于有关信息来源是否真实有效。由于世界文化和文化遗产的多样性,将文化遗产价值和原真性的评价,置于固定的标准之中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国对“原真性”有自己的内化理解。主要包括“不改变文物原状”与“文物古迹必须具有历史的真实性”两部分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所有保护措施都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关于若干重要问题的阐述明确规定文物古迹的原状主要有: (1)实施保护工程以前的状态。 (2)历史上经过修缮、改建、重建 后留存的有价值的状态,以及能够体现重要历史因素的残毁状态。 (3)局部坍塌、掩埋、变形、错置、支撑,但仍保留原构件和原有结构形制,经过修整后恢复的状态。 (4)文物古迹价值中所包涵的原有环境状态。同时,该文件还规定,“情况复杂的状态,应经过科学鉴别,确定原状的内容。由于长期无人管理而出现的污渍秽迹,荒芜堆积等,不属于文物古迹原状。历史上多次进行干预后保留至今的各种状态,应详细鉴别论证,确定各个部位和各个构件价值,以决定原状应包含的全部内容。一处文物古迹中保存有若干时期不同的构件和手法时,经过价值论证,可以按照不同的价值采取不同的措施,使有保存价值的部分都得到保护。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可以包括保存现状和恢复原状两方面内容。即必须保存现状的对象有:古遗址,特别是尚留有较多人类活动遗迹的地面遗存;文物古迹群体的布局;文物古迹群中不同时期有价值的各个单体;文物古迹中不同时期有价值的各种构件和工艺手法;独立的和附属于建筑的艺术品的现存状态;经过重大自然灾害后遗留下有研究价值的残损状态;在重大历史事件中被损坏后有纪念价值的残损状态;没有重大变化的历史环境。可以恢复原状的对象有:坍塌、掩埋、污损、荒芜以前的状态;变形、错置、支撑以前的状态;有实物遗存足以证明为原状的少量的缺失部分;虽无实物遗存,但经过科学考证和同期同类实物比较,可以确认为原状的少量缺失和改变过的构件;经鉴别论证,去除后代修缮中无保留价值的部分,恢复到一定历史时期的状态;能够体现文物古迹价值的历史环境。文物古迹必须具有历史的真实性,根据关于若干重要问题的阐述, 历史的真实性包括: (1)现存的实物必须是历史上遗留的原状,包括始建时完整的状态、历史上多次改建后的状态和长期受损后残缺的状态。 (2)大型建筑组群或历史街区(村镇)应当在整体上保存着历史风貌,当代增减或改动的部分所占比重必须很小。 (3)历史文化名城中标志性遗迹和历史景观必须具有历史的真实性,应该是该名城中价值最高的文物古迹,并足以体现该名城的文化特色。 (4)曾经发生过重大历史事件的纪念地,其原来的场地也应视为文物古迹。 (5)借用文物古迹或历史名称新建的仿古景观不属于文物古迹。综合以上关于文物原真性的定义和法律法规的规定,我们能够体会到它们对于具体实践过程的指导还是存在模糊性,比如,如何判断历史价值就是一件很难具体界定的事情。依托具体的实例,如雷峰塔的重建。杭州雷峰塔经历了十分曲折的历史进程:600年的完整宋塔形态;400多年的残缺形态;80年的倒塌状态;2001年以南宋重建后的形象为依据对雷峰塔进行重建。针对重建后的雷峰塔,有观点认为重建的雷峰塔不具有原真性。认为“自明代以后,雷峰塔外部木檐被毁,仅存残损的砖砌塔身,然而雷峰塔这样一种残缺美在以后的400年间被人们广为欣赏和称道,却没有被重修重建。因此残缺是雷峰塔的原真性,而不是完整性构成它的主要历史价值。雷峰塔遗址残损的真实遗存本身已经完成了表现形式与历史价值的内在统一,体现了它的原真性”。反对观点认为重建的雷峰塔对“雷峰夕照”这一历史景观的完整性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因此,能够反应这一历史景观就是反应了原真性。类似雷峰塔这样的困境在其他不可移动文物的修复和保护中也多有存在,具体的应对方法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继续探索。7、概述良渚文化的内涵、保护和传承 时间:距今约5000-3700年 分布:中心地区是太湖流域的苏南、浙北、上海。良渚 文化内涵:石器早期通体磨光、制作比崧泽文化精致。有段石锛、三角形石犁、有文化 柄石刀等。中晚期与早期差别不大,只是技术上升,器型更多。 陶器早期以泥质黑皮陶和泥质灰皮陶都有。中期泥质黑皮陶更多,泥质灰皮陶变少。晚期泥质黑皮陶为主。玉器和墓葬(玉敛葬)早期墓葬头向南或东南,单人仰身直肢葬,少有木棺,随葬品多寡突出。一些大墓中已出现玉斧、玉璧、玉琮等玉礼器随葬,早期玉琮是短筒形装饰有原始兽面纹。中期较多用玉璧、玉琮、玉斧、玉瑗等随葬,且随葬玉器上往往有火烧痕迹,说明在埋葬时举行过某种用火的敛葬仪式。出现一种方柱体琮,外方内圆,上大下小,高矮不一,1-15节不等,装饰兽面纹、云雷纹、鸟纹等,有浮雕花纹。晚期出现一男二女墓,男性随葬品最多,女性也随葬有玉器和精美陶器。对良渚文化的保护与传承:1严格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2整体保护与就地保护。3编制手册(相关文化利用,保护、修复的完整科学技术,必要法律文献保护措施说明)以 方便国际交流。4依法处理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以可持续发展眼光协调处理保护与开放的关系。加强立法,把保护良渚文化遗址纳入法治轨道,制定详细保护管理规定。5在保护良渚文化的过程中也要发挥其教育作用(通过遗址博物馆的建立向社会提供知识、审美、思想等多方面的教育)6杭州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要与专业学者、民间组织加强合作,负责良渚遗址的保护和维护,提供专业和技术咨询,提供资金补助扎实推进良渚遗址综合保护工程,着力建设“专家叫好、百姓叫座、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良渚文化国家公园,探索出了一条管理与治理结合、人文与自然融合、历史与现代包容的大遗址保护新路子。具体的保护措施:1961年,良渚遗址由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列入第一批浙江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范国涉及山前长堤、瑶山遗址和散落在古城之上的部分遗址点。1987年,余杭县成立良渚文化遗址管理所。1994年,良渚文化博物馆建成并对外开放1994年、2006年、2012年,良渚遗址由中国国家文物局连续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提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1996年,良渚遗址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受良渚遗址管委会委托编制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良渚遗址保护总体规划(2008-2025),是良渚遗址的专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规划编至2007年时考古人员发现良渚古城,保护对象更为清晰。至2012年获国家文物局批准通过。2001年9月,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成立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良渚遗址管委会”,即浙江省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局),负责对良渚遗址实施保护管理。主要工作包括对良渚遗址及周边遗址建立了保护棚、保护围墙、电子监控、日常巡查管理制度等。2002年4月,杭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布实施杭州市良清遗址保护管理条例,2013年修订。2008年,良渚博物院建成开放,作为遗址博物馆对出土物进行保管展示和研究。2013年,浙江省政府公布实施良渚遗址保护总体规划(2008-2025);同年,受良渚遗址管委会委托,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启动良渚古城遗址保护管理规划;浙江省古建筑设计研究院启动良渚古城遗址遗产保护、展示、整治方案。至此,良渚古城遗址的环境整治、本体保护、价值阐释和公众教育等措施在原有工作基础上加大力度、全面展开。2016年,良渚古城遗址列入国家申报世界遗产计划。2017年1月,外围水利系统中的谷口高坝和平原堤坝公布为浙江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2月浙江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良渚古城外围水利工程遗址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划定方案公布实施。2017年12月,良渚古城遗址保护管理规划(2013-2025)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备案、杭州市人民政府公布实施。2019年七月六日,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召开的第43界世界遗产大会上,良渚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标志着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实证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主流学术界广泛认可。8、概述世界遗产的文化遗产的内容以及其发展路径一、世界文化遗产的内容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文物:文物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遗留下来的、由人类创造或者与人类活动有关的一切有价值的物质遗存的总称。中国把有形文化遗产称为文物。建筑群: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单立或连接的建筑群。遗址:从历史、审美、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人类工程或自然与人联合工程以及考古地址等地方。历史文化名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八条,“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和革命意义的城市,由国家文化行政管理部门会同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门报国务院核定公布为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名城包含了已经批准、公布的国家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2002年10月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正式将历史街区列入不可移动文物范畴,具体规定为:“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并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者革命意义的城镇、街道、村庄,并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为历史文化街区、村镇,并报国务院备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十四条)。文化景观:文化景观是附着在自然物质之上的人类活动形态,是人类社会和聚居环境演变的 例证。因此,文化景观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其发展变化服从于其自身的发展规律。文化景观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每一个时代都对文化景观有所贡献,当然每个时代的人都是按照其文化标准对景观施加影响的。由于民族迁移等因素,一处文化景观往往并非是由一个民族创造的。文化线路:对构成了“文化线路”的要素目前尚无定论,不过“文化线路”“可以被看做是一种特殊、动态的文化景观”,“文化线路”的非物质方面比它的物质方面更重要。“文化线路”似乎比文化景观更被认为是连接物质和非物质遗产的中转站,兼有两种遗产的部分特征。目前,中国和中亚五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即属于“文化线路”。2、 发展路径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应运而生了。公约把遗产保护与发展结合起来纳人了一个有效的法律框架下,同时也创立了一个新型的保护模式。 公约首次引入了世界遗产的概念,并为国际间合作提供了一个永久性的法律、管理和财政模式,超越了任何政治和地理边界。公约旨在完善、增强和刺激公民遗产保护的主动性,让人们意识到世界遗产的不可替代性,强调保护世界遗产的责任最终依赖于各个国家自身。1977年第一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大会召开,通过了实施世界遗产公约的操作指南,正式启动世界遗产的保护工作。1992年世界遗产委员会第16次大会上将文化景观列入文化遗产范畴的一个新的类型。世界遗产中的文化景观代表了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中第1条中指明的“人与自然的共同作品(Conbined Works of Nature and Man)”,自新西兰的Tonganro国家公园第一个以文化景观登录为世界遗产后,现在已经有50处文化景观被登录,而其中仅2004年就有12处。“文化线路”概念的产生、其内涵和识别标准的确定不是一步到位的,是经过国际古迹理事会文化线路科技委员会(CIIC)的一系列国际会议逐渐完善的。其中重要的会议包括 :1994年12月在西班牙政府资助下召开的马德里(Madird)文化线路世界遗产专家会议;1998年9月在圣克里斯托德拉拉格拉(San Cisrt bal De La Laguna,西班牙)和特内里弗(Tenerife,西班牙)召开的会议;1999年5月和10月的依比扎(Ibiza,西班牙)会议和瓜拉吉托(Guanajuaot,墨西哥)会议;2001年6月的帕姆劳拉(PamPlona,墨西哥)会议和2002年12月在西班牙马德里召开的CllC科学会议;还有2003 年5月的马德里文化线路专家会议和2005年10月在西安召开的ICOMOS第十五届大会。这些会议通过不同层面和角度的研究和讨论,不断修订和完善,逐渐形成了关于“文化线路”的理论体系,对整个世界的遗产保护实践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无形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日本是以法律的形式对无形文化遗产实行保护措施最早的国家,也是最早提出无形文化遗产概念的国家。1950年5月,日本政府颁布了文化财保护法,并于同年8月29日开始实施,其中首次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无形文化遗产的范畴。日本对无形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实践,首先影响了亚洲的韩国。1961年,韩国颁布了(无形文化财保护法,并于1964年开始实施。之后,又逐渐在菲律宾、泰国、美国和法国等国家得到了响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即开展了大量的工作。为了收集、记录、研究非洲地区口头传承文化,在西非、南非、东非和中非各设置了研究中心,首先对当地原住民的语言进行录音,并对起发音进行记录,为此编制了与非洲语言相对应的英语、法语辞典。197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了关于设立民间创作国际保护策略的可能性的考察(Possibility of establishing an International Instrument for the Protection of Folklore),表明了对民间文化的危机意识。1976年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上,第一次着手无形文化遗产的综合项目。作为这个项目的一环,1978年在马尼拉、1979年在加德满都召开了有关口头传承文化的研究会。197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关遗产保护的第一次中期计划(1977-1983)中,第一次提到了文化遗产由有形和无形两部分组成。198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内部特别设置了管理无形文化遗产的部门,当时叫Nonphysical Heritage,1992年改为现在的Intangible Heritage。到1989 年10月17日至11月16日在巴黎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第25届会议时,通过了保护民间创作建议案,其中民间创作的定义为:“民间创作(或传统的民间文化)是指来自某一文化社区的全部创作,这些创作以传统为依据,由一群体或一些个体所表达,并认为是符合社区期望的作为其文化和社会特性的表达形式,准则和价值通过模仿或其他方式口头相传。 它的形式包括语言、文学、音乐、舞蹈、游戏、神话、礼仪、习惯、手工艺、建筑术及其他艺术。”该建议的通过,为推动无形文化遗产的保护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建议要求各会员国采取法律手段和一切必要措施,对那些容易受到世界全球化影响的遗产进行必要的鉴别、维护、传播、保护和宣传,并向人们指出,有大量属于文化特性和少数当地民族文化渊源的口头遗产正面临消失的危险。因此急需告诫有关当局及这些遗产的拥有者,使他们知道这些遗产的重要价值,并知道怎样去保护它。1993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期间,韩国代表以本国保护无形文化遗产的经验,建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实施人间国宝保护计划,经过对日本、韩国、泰国以及菲律宾等国类似项 目的调查和研究,1996年人间国宝项目正式开始实施。这一项目的重要性在于,首次明确地分辨了技艺和技艺拥有者,在保护无形文化遗产的实施方法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1998年10月至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委会在第155次会议上通过了人类口头及无形遗产代表作品宣言,号召各国政府、非政府组织和地方社区采取行动,对那些被认为是民间集体保管和记忆的口头及无形遗产进行管理、保存、保护和利用。这个宣言中为无形遗产所做的定义,为国际社会所通用。从1972年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公约公布以来,经过16年的努力,以无形文化遗产为主题的宣言终于得到认可。当然,宣言本身自公布之始在某些问题上,一些专家就提出了疑义,尤其突出的是在可操作性方面。保护无形文化遗产的运动于2001年5月18日达到了高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松浦晃一郎郑重宣布了首批19项人类口头及无形遗产经典之作。同年,发布了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2002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了以“无形文化遗产:文化多样性的体现”为主题的第三次文化部长圆桌会议,通过了保护无形文化遗产的伊斯坦布尔宣言。所有与会者都强调了做好设立国家级机制和设立国际级机制两项工作间的平衡的必要性,并呼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促进新的合作形式的发展。2003年10月17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次全体成员国大会期间,正式通过了保护无形文化遗产公约。9、概述科技考古中有机物分析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目的考古发掘中的有机物有动植物遗存和人骨、有机物残留物遗存等。1研究对象:考古遗址出土的无脊椎动物(螺、贝),脊椎动物(鱼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2研究目的:认识古代存在于各个地区的动物种类、推测当时的自然环境及探讨古代人类利用动物资源的各种行为,探讨其形成的原因,规律性特征。研究动物在古代人类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中的作用和地位,构建人与动物同行的历史。 3研究方法:野外采集随时发现随时采集;针对性采集(取土、筛选、浮选法)动物考古 室内整理清洗;粘对;鉴定;测量;称重;观察动物遗存表面痕迹;记录资料;定量统计 4研究成果:a主要家养动物的起源、出现及其意义 b古代居民获取肉食资源方式研究(完全渔猎、半渔猎半饲养的初级开发型、饲养为主的开发型) c利用动物进行祭祀和随葬的特征 d骨器制作工艺研究 e其他专门研究:e.g.家猪的驯化、饲养及仪式性使用;羊的消费与利用 1研究对象:考古发出土的、与人类生活直接(食物、燃料、建材、工具、用具)或间接(依附人工生态的杂草、人类活动范围内植被)相关的植物遗存(大植物遗存、木材、孢粉、植硅体、淀粉粒)。 2研究目的:认识和了解包括采集、栽培、祭祀、文化交流及利用木材等方面在内的古代人类与植物的相互关系,探讨其形成原因、规律性特征。复原古代人类生活方式和解释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过程。 a大植物遗存研究植物考古 3研究方法:b木材分析c植硅体分析 d淀粉粒分析 a主要农作物的起源和出现研究 b农业发展研究大植物遗存、植硅体和淀粉 4研究成果:c其他专门研究粒研究 a遗址和房址出土木材研究 b墓葬出土木材研究木材研究1研究对象:考古发掘出土的人类牙齿或骨骼。2研究目的:全面探讨古代人群的各种状况,包括人群的种族形态、饮食、营养和健康、社会身份、风俗习惯和古人口统计学以及遗传学等方面。重点认识创造古代历史的先民自身的体质人类学特征。 a室外:对出土人骨做好清理、记录、照相完整采集的工作;保持完好的骨架要采集盆骨处骨骼表面薄层土样(寄生虫)。人骨考古:3研究方法:b室内:根据颅骨、盆骨判断性别;根据牙齿、头骨骨缝等判断年龄;观察骨骼测量各种特征、估算身高;对骨骼病理现象进行古病理研究;对创伤和文化行为进行研究;观察鉴定骨盆处土样。碳十四测年;古DNA研究;同位素研究等 a古代人种类型研究(依据骨骼特征区分;依据牙齿研究区分) b探讨文化交流与人种类型复杂化的关系 c历代人群的身高研究 4研究成果:d新石器时代人类体质变化与环境变化的关系 e研究人口的年龄和性别与探讨社会发展 f古病理研究(口腔疾病;骨骼创伤;疾病研究) g古代人群的习俗和行为研究(拔牙、头骨枕部畸形和含球习俗;跪坐;骑马) 1研究对象:保存在古代遗存中的有机物质分可见残留物(液体、碳化物)和不可见微量残留物(陶片吸附的脂类、酒石酸、树脂酸、植物微体化石)。目前主要检测五种:生物标记物;脂质;蛋白质;DNA;植物微体化石(植物考古中) 2研究目的:通过对残留物的分析,判断其生物来源,了解古代先民对生物的加工、利用及相关载体的功能。从而探讨古代社会的经济形态、丧葬习俗乃至意识形态。 a生物标记物:提取样品后,先使用相应化学试剂萃取其中有机小分子,再对提取液进行过滤和浓缩,然后根据分析对象的属性使用合适的光谱或质谱方法鉴定分子组成和结构。有机残留 3研究方法:b脂质分析:去除陶片等吸附脂质的载体表面污染,磨成粉末,再物分析 用化学试剂提取脂质,最后用相应化学方法判断脂质生物来源。 c蛋白质分析:对古代样品中蛋白质进行提取和酶解;通过生物技术鉴定氨基酸序列;与蛋白质数据库比对判断生物来源;结合考古背景探讨相关问题。 a古代发酵食品分析 b古代奶制品研究 c古代酒残留物判定 d古代茶叶分析 4研究成果:e古代粟作农业起源 f古代器物功能探讨 g古代粘合剂鉴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考研文库@kaoyanwen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