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保险学专业考研参考书及备考经验.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2021-2022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保险学专业考研参考书及备考经验.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 0 2 1 -2 0 2 2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保险学专业考研参考书及备考经验一、关于考研择校和定专业1 .1我的择校“选择大于努力”这句话在考研中非常适用,择校和定专业是考研的第一步,同时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在择校和定专业的时候,我首先确定了自己喜欢并且相信自己有能力学好的专业经济学。虽然我本科学的是管理学,但经历过几年的学习之后,我发现自己并不喜欢这个专业。大二的时候主修过宏微观经济学,发现自己对这种文字+数理的学科还挺感兴趣的,再加上高中学的是理科,有一定数学基础,所以就果断确定了经济学这个大学科。确定完专业以后,我就顺着专业选学校,选择的学校难度一定要根据自身情况来确定,拿我自己举例来说:(1)学习能力虽然我本科学校是普通二本,但连续三年的学校奖学金+一年的国家励志奖学金还是可以证明自己是有一定的学习能力的。数学方面自己有一定理科基础,英语方面自己曾裸考过了四六级,专业课和政治方面我记忆力还挺好。(ps:我高中语数外一直很好,但理综很差,所以只考进普通二本)(2)自律意识考研能不能上岸,学习能力只是一方面,你自己能力再强但是做不到自律和坚持也是白搭。大二期间我每天坚持跑步8公里,坚持了有大半年左右。身体上的自律意识其实是会潜移默化到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再加上我有一颗“逆袭名校”的热切之心,而且我告诉自己,如果今年考不上,是不会二战的,不给自己留后路。综合评价下来,自己是可以做到风雨无阻的按部就班的!分析完上述两条,我给自己下的结论是:去考经济学类最强的院校。经济学类比较强的其实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四财一贸”,其中第一梯队的是上财、央财、对外经贸;第二梯队就是中南财、西南财。考虑到自己是“三跨”,第一梯队对我来说风险有点高,所以我决定在中南财和西南财两者之间选一个,经过对比以后我发现中南财的专业课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基础的高鸿业的宏微观基本上来说就够用了,并且中南财在武汉,离我家也比较近,所以就确定了考中南财的8 0 6经济学。没有选8 0 5经济学的原因是8 0 5偏理论而且要考的是微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8 0 6偏应用考的是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而我没有一点政治经济学的经验。8 0 6经济学里面又分金融学、投资学、保险学、金融工程、房地产经济学等小门类,我是到了9月份要报考的时候根据自己复习情况才确定的相对好考的保险学,具体原因接下来会给大家分析。1 .2中南财保险学考研难度分析(1)中南财保险学近五年复试分数线变化情况(2)中南财保险学近五年报录比分析可以看出,近五年来中南财保险学报考人数持续走高,报录比也跟着提高,报考难度越来越大了。二、初试复习经验我给自己的考研时间规划是一年,1月2月这个阶段是寒假时期,主要是做一些资料准备、计划安排和前期知识适应工作。我那个时候是在打寒假工,住在员工宿舍里面,能学习的时间就只有下班后,而且学习环境不是很方便。2 .1准备阶段:1月2月(1)英语8 0 6经济学考的是英一,单词是筑成考研英语大厦的一砖一瓦,从你开始复习的时候,单词就要一直背到你临上考场。英语的资料准备很简单,一本单词书+历年真题及详解就够了!单词书我用的是朱伟的恋练有词,然后看朱伟配套的英语单词讲解视频,一边看一边记笔记。这本单词书的好处是它能够让你记住一个单词的很多衍生词汇和用法,还能够通过考研真题的经典例句让你深刻体会到单词的语境语义。这本书就好比是给你一根树干,而你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让这根树干延伸出很多分支和树叶,最后开花结果。这个阶段的英语学习主要就是看视频记单词,每天投入1个小时基本上就差不多了,单词一定要反复背,第二天背的时候先复习一遍第一天的。(2)数学在1 2月的预准备阶段,我用到的资料主要就是高数课本,先大概理一下高数的整体脉络,然后看相关老师的零基础班,这个零基础班主要就是以教材为主,非常适合寒假阶段的高数学习。2 .2基础阶段:3月6月3月份学校差不多就开学了,学习的主战场也搬到了图书馆,所以3月份正是全情投入备战考研的绝佳时期。我考研复习的基础阶段就是3月6月这个阶段,基础阶段也是全面梳理总结知识点,整理出属于自己的知识架构的关键阶段。(1)英语我考研英语考了比较高的分数了,我想这和我不同于其它人的“出奇制胜”的学习方法有关系:3月份就开始做考研英语真题!这也是很多人不理解的地方,英语不是应该循序渐进,先单词再语法然后再长难句,9月份再开始做真题吗?但是我想说的是,英语“考研英语得真题者得天下”,先单词再语法然后再长难句,9月份再开始做真题的确是遵循了知识的认知规律,但它没有切中考试要害,考研打的就是一场时间战,9月份开始做真题,那个时候你政治要背、专业课要背、英语作文要背、数学真题、模拟题要做,是没有办法沉下心来好好钻研真题的。时间姑且是一方面,让我们来看下3月份开始做真题的学习逻辑:其一从真题中你可以找到自己不会的单词,把它们记在笔记本上,达到了查漏补缺的效果,让你有针对性的记单词,而且从真题中体会到的单词含义每年真题基本上都会考!其二把读不懂的长难句摘录下来,然后学着去拆分,去翻译,语法和长难句同时都学了。当然这一阶段做真题先不要对答案,主要是利用真题去学单词、学语法长难句、了解考研英语阅读命题风格。(2)数学8 0 6经济学考的是数三高数+线性代数+概率论。3月份和4月份我跟着汤家凤老师的基础班学完了高数,这一阶段用到的资料室:汤家凤1 8 0 0道习题+汤家凤高等数学辅导讲义+李正元范培华的那本复习全书。具体步骤是:听汤家凤老师的基础班并记笔记(汤家凤老师在纸上写什么你就记什么)听完以后把知识点和他讲的经典习题在一张白纸上默写下来默写完知识点去做1 8 0 0基础部分和讲义上的习题不会的知识点去找复习全书或者听张宇老师的课补充一下。做题的具体步骤是:A4白纸上标注好日期和章节标题,像考试一样把做题步骤清清楚楚干干净净写下来(演算内容在草稿本上进行,不要写在上面),校对答案的时候把做错的用红笔订正,用蓝色笔把题目涉及到的知识点和解题思路写下来,并在习题集上按照做错的和不会的、一知半解的、完全会做的这三类去标记,方便二刷。以上步骤看似繁琐,却能够帮助你快速消化记忆知识点,毕竟看懂了不代表一定会做,做对了也不代表你完全掌握。另外,良好的做题习惯能够帮你事倍功半,在二三轮复习中比别人用更少的时间,掌握更多的内容,最大化利用效能。5月份我跟着李永乐老师学完了线代部分,线代请跟紧李永乐大帝!我本科阶段没听过线代,所以第一遍听起来很懵,所以一个月听了两遍,第二遍听的时候明显顺畅了很多,基本题型差不多也都掌握了。6月份我跟着张宇老师学完了概率论,张宇的授课风格很有趣,能把很复杂的东西讲的深入浅出,概率论这门课程一定是建立在你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才能精通的。我也听过其他老师的概率论,只有张宇的我能听得很明白,不是说其他老师讲的不好,而是说最适合自己的一定是最好的。(3)专业课8 0 6经济学按照往年指定教材以及历年真题来看,备考教材为: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及宏观部分、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部分和宏观部分,曼昆的可以不看,但推荐看看曼昆的宏观部分。基础阶段专业课的复习主要还是看书,因为我是跨考,面临很多专业课知识盲区,所以必须要借助一些视频课帮助学习。有条件的也可以考虑跟班学习,像新祥旭一对一辅导就比较有针对性,老师也比较认真负责。这一阶段,我是边看书边学习郑炳的考研经济学课程。资料用到的是高鸿业宏微观经济学第四版(中南财大指定的参考书目版本),因为像之后的第六版、第七版遗漏了一些中南财专业课大纲里列明的一些知识点,后续再补也比较麻烦,所以建议直接就买第四版。辅助资料用到的是笔记及课后习题详解。这一阶段我没有记笔记,实际上考研专业课我全程都没有记笔记,一来我觉得浪费时间,二来就是中南财的专业课偏文字记忆,理解部分占少数,后期多记多背基本上不会有大问题。2 .3强化阶段:7月8月7月正式进入暑假,同时它也是巩固知识点,突破舒适区难度的关键强化阶段,能不能与别人拉开很大距离,就看这两个月了,所以能留校的一定要留校!不要太高估你在家复习的学习效率了!(1)英语这个时候英语真题也就进入到二刷阶段了,如果说一刷真题侧重于“术”上的应用,学习基础知识点;那么二刷真题就进入到“道”上的理解了,它要求你从真题中去揣摩出题人的意图,搞清楚命题规律,达到“一针见血”、“直中要害”的程度。强化阶段前期在二刷英语真题的时候,对完答案你可能会心态爆炸,为什么我明明都能读懂文章,却还是掉入了命题人的“坑”里。这个时候不要慌,虽然你懂了,但你依然没抓住命题方向。对完答案以后一定要在原文里找到和选项相对应的句子,并分析选项为什么对、为什么错、错在哪里,是张冠李戴还是无中生有?是因果混淆还是强加逻辑?对完答案以后可以去看唐迟的阅读课,里面有和每一篇阅读对应的视频,听完以后你会感觉灵光乍现。阅读虽然是大头,但也不能忽视小头。完形填空只要你单词过关基本没什么大问题,但是翻译和新题型就需要一定的技巧加持了。(2)数学强化阶段的数学需要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这个阶段你就要做一些有难度的综合训练了。强化视频课的高数部分和概率论部分我跟的是张宇,线代没看视频课。资料我用的是张宇的闭关修炼,这本书和他的强化课是对应的,习题资料我用到的是李林的三本讲义,李林的资料谁用谁知道(真香系列)。闭关修炼的题目很难,并且题目风格和考研数学出入甚大,但是它提高了我的数学素养和逻辑思维,对难题和创新题的包容度也越来越高。这一阶段我做完了张宇的闭关修炼,李林的三本辅导讲义以及二刷1 8 0 0和复习全书,可以说是题量惊人。数学一定是靠题量找手感,题目做多了,知识点反反复复以后才能变得扎扎实实,运算能力也会得到大幅度提升。(3)专业课由于我前期把大量的时间放在数学和英语上面,就导致专业课很薄弱。微观我尚且有一定基础能看懂,但是宏观完全看不懂,所以我去看了曼昆的宏观经济学,这本书会用很浅显很直白的话帮你弄懂宏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考研文库@kaoyanwen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