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考研情况介绍.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2020年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考研情况介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 年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考研情况介绍一、清华大学材料学院介绍清华大学材料学院于 2012 年 12 月正式组建,由原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原机械工程系材料加工学科组成。其前身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建于 1988 年,由化学工程系的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工程物理系的材料物理专业、原机械工程系的金属材料专业组成。材料学院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现有编教职工 123 名。专职教师87 名,教授 47 名,副教授 32 名, 讲师 8 名,其中两院院士 8 名(1 名双聘)、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10 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6 名、长江讲座教授 3 名、“千人计划”教授 5 名”、“优青”4 名、“青千”5 名、“青年长江”3 名。学院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卓越创新精神、优秀研究能力、突出理论认识的材料学科学生。现有在校本科生约 500 名,硕士研究生约 300 名,博士研究生约 300 名,其中外国留学生 40 余人。学院现有多个国家和部委级科研和教学平台,包括:新型陶瓷与精细工艺国家重点实验室、先进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先进成形制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电子显微镜中心、“先进材料”虚拟仿真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材料科学与工程”国家教学示范中心、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院中心实验室等国内一流的教学科研平台,以及贝氏体钢推广中心、镁铝合金成形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北京市高技术陶瓷材料与工艺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和功能材料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等国家级产学研基地。学院瞄准材料科学前沿和紧密结合国家重大需求,注重学科交叉,形成了材料微结构及表征、计算材料科学及工程仿真、材料制备工艺及加工工程、新型信息功能材料、新型能源材料、环境友好材料、再生医学及仿生材料、极端条件材料等有特色、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研究方向。清华的材料学科在最新一轮教育部组织的全国一级学科评比中均被评为 A+。在 2017 最新发布的 QS 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清华大学材料科学学科位列世界第 9 名。二、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名称 材料科学与工程培养目标培养我国建设事业需要的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备严谨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适应二十一世纪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和应用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专业人才。通过硕士阶段学习, 掌握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能,了解本领域的研究动态,基本能独立展开与本学科有关的教学、科研和开发工作。学位论文有一定的新颖性和应用背景。为现代材料工程和相关领域培养具有坚实基础知识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方式 全日制培养 3 年;学分要求攻读硕士学位期间,需获得学位要求学分不少于 28,其中公共必修学分不少于 5,学术与职业素养课程 1 学分,学科专业要求学分不少于 20,必修环节学分 2 学分,考试课程学分不少于 18。选修、补修课程学分计入非学位要求学分。初试科目101 思想政治理论201 英语一 或 203 日语301 数学一838 材料科学基础- 物理化学 或 839 材料科学基础- 固体物理三、近三年复试分数线、录取情况:近三年复试分数线、录取情况年份 政治 外语 专业课一 专业课二 总分 复试 录取2018 50 50 100 85 338 20 152017 60 60 110 110 393 26 252016 50 50 90 120 355 27 22四、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参考书目838 材料科学基础- 物理化学材料科学基础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8 潘金生,仝建民,田民波物理化学(上,下册)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傅献彩等无机材料科学基础(硅酸盐物理化学) 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6 陆佩文839 材料科学基础- 固体物理材料科学基础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8 潘金生,仝建民,田民波固体物理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韦丹固体物理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 黄昆五、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备考经验1、零基础复习阶段(6 月前)本阶段根据考研科目,选择适当的参考教材,有目的地把教材过一遍,全面熟悉教材,适当扩展知识面,熟悉专业课各科的经典教材。这个期间非常痛苦,要尽量避免钻牛角尖,遇到实在不容易理解的内容,先跳过去,要把握全局。系统掌握本专业理论知识。对各门课程有个系统性的了解,弄清每本书的章节分布情况,内在逻辑结构,重点章节所在等,但不要求记住,最终基本达到清华本科水平。2、基础复习阶段(6 8 月)本阶段要求考生熟读教材,攻克重难点,全面掌握每本教材的知识点,结合真题找出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有相配套的专业课知识点笔记,进行深入复习,加强知识点的前后联系,建立整体框架结构,分清重难点,对重难点基本掌握。同时多练习相关参考书目课后习题、习题册,提高自己快速解答能力,熟悉历年真题,弄清考试形式、题型设置和难易程度等内容。要求吃透参考书内容,做到准确定位,事无巨细地对涉及到的各类知识点进行地毯式的复习,夯实基础,训练思维,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模型。3、强化提高阶段(9 月11 月)本阶段要求考生将知识积累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动手做真题,形成答题模式,做完的真题可以请考上目标院校的师兄、师姐帮忙批改,注意遗漏的知识点和答题模式;总结并熟记所有重点知识点,包括重点概念、理论和模型等,查漏补缺,回归教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考研文库@kaoyanwen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