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北京师范大学古典文献学考研备考综合指导.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2021--2022北京师范大学古典文献学考研备考综合指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2022 北京师范大学古典文献学考研备考综合指导(专业目录、参考书、研究方向、招生情况及专业课真题)本文由新祥旭考研王老师整理编汇,主要有专业目录、参考书、研究方向、招生情况及专业课真题等七个部分。1、专业介绍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研究方向有三个分部是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文献、唐宋文学文献、元明清文学文献。中国古典文献学是探讨整理与研究中国古代文献(主要是中国古代文学文献与语言文献)的基本理论与主要方法的学科。中国古典文献学是在古籍目录学、古籍版本学、古籍校勘学、古籍注释学等传统学术的基础上,吸收了现代文献学理论和方法而形成的学科。它与古代文化各个分支的研究都有密切的关系,是支撑各类涉古学科开展学术研究的基础性学科。(1)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较强的事业心、创新能力和献身精神,愿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高层次、高素质的专门人才。(2)具有扎实的中国古典文献学理论基础和较高的理论素养,系统掌握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知识和专业特长,熟练掌握科学研究的思路、方法和研究文章的写作技巧。能够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政府机关、新闻单位、出版机构、图书馆、企业等部门独立地承担相关工作。(3)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和计算机应用。2、专业目录、研究方向3、参考书1、中国文学史(全四册,第三版),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二版),刘勇,邹红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3、新中国文学史(全两册)张健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4、外国文学史(西方卷)匡兴主编,5、文学理论新编(第三版),童庆炳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6、中国古代文论教程(第二版),李壮鹰、李春青主编7、东方文学史通论(增订版),王向远,高等教育出版社8、论语言学纲要(修订版),叶蜚声、徐通锵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9、古代汉语,王力,高等教育出版社10、现代汉语,黄廖,高等教育出版社11、新编民间文学概论,万建中,上海文艺出版社12、民俗学概论,钟敬文,高等教育出版社13、民间文学引论,万建中,北京大学出版社14、古代汉语,王宁,高等教育出版社4、文学院古典文献学历年招录数据2020 年复试线:50/50/90/90/349; 复试差额比 125%;录取 4 人。最高分 368,最低分 3502019 年复试线:50/50/90/90/365;复试差额比 200%;录取 5 人。最高分 399,最低分 3562018 年复试线:50/50/90/90/341; 复试差额比 200%;录取 3 人。最高分 371,最低分 341五、2020 年考研 708 真题回忆1、诗集传关雎(50 分)1.抄写段落并标点(从“关雎三章”到“未有不由此者也”)2.翻译选段3.选文中“xx 反”“音 xx”“叶 xx”等,是什么术语?有什么用?4.朱熹对“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解释与他对这首诗主旨的把握有什么关系?5.宋儒、汉儒、今人对关雎主旨的观点有何不同?2、亚里士多德诗学选段(50 分)1.诗学具体如何阐述悲剧各要素?2.为什么亚里士多德认为俄狄浦斯王是古希腊悲剧的典范?3.莎士比亚悲剧创作对古希腊悲剧有何突破?4.古希腊悲剧对中国近现代文学有什么影响?三、论述现代汉语教学的主要内容和现代汉语研究方法。(50 分)六、专业课经验关于专业课的复习情况,我自己只看了两遍指定的教材,这个因人而异,我属于看书特别慢的类型,所以经过基础期就马上进入了冲刺期。但是这样并不利于记忆,后期冲刺我就进行得非常吃力。所以我建议还是至少看三遍教材,第一遍定在 3 月到 7 月,也就是暑假前;第二遍在暑假期间完成;第三遍最好在 10 月报名前结束,因为那时候政治要出考纲了,不会再有时间留给教材。关于复习分期,可以自己动手制作一个考研日历,做一个时间计划,提醒自己倒计时时间和复习分期提醒。第一遍专业课复习主要是通读一遍,能知道真题反复考的重点。我因为报了新祥旭一对一班课,一方面根据学长上课划的重点有选择地看,另一方面在他发的笔记里有历年真题总结,所以会把这些需要反复记忆的地方抄出来。第二遍就把非重点部分快速浏览一下,不用记忆,而重点部分开始有意识地记忆。并且对于可以纵向梳理的内容,比如“诗可以怨”说的相关概念,还有横向的比较,比如李杜优劣论,都需要自己梳理一下。第三遍就只看重点。教材三遍通读完毕,10 月进入冲刺期,就把自己之前的笔记拿出来反复记忆、背诵。当然,期间有时间要把各位老师的论文找到看一下。能做到这些已经足够,如果还学有余力,多拓展阅读会有更大把握。暑假是复习的黄金期,我们需要做的不仅仅是教材的巩固,也要结合手头买到的真题来做一遍。我很少完整地做过一张卷子,这是一个缺憾。因为没有实战模拟,初试的时候会出现时间不够和卷面安排混乱的情况,所以需要提前做几张卷子适应。对于考研生来说,得专业课者得天下,公共课的复习方法和效果都差不多,而专业课则不然,不同的学校,不同的院系,不同的专业,对应的专业课考试内容也不一样,其复习方法自然而然也就不一样了,所以,专业课考的好,那你与自己的目标院校的距离就近在咫尺了。关于专业课的复习,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一套复习方法。上面我说的,你们也可以借鉴一下。7、最后历时多月的征战结束了,对于我而言,在得知最后结果的时候内心是平静的,没有过多的激动,更多的是如释重负,巨大的压力终于要卸下去了。其实,这个考试本身没有多大的意义,只不过,我证明了通过自己的努力还是可以成功的做成一些事情,给自己的人生多了一点可能而已。希望大家也可以更理性的来面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考研文库@kaoyanwen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