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数学专业2022考研经验指导及同济大学考研辅导班推荐.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同济大学数学专业2022考研经验指导及同济大学考研辅导班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对我而言,考研是一个逐渐学会享受孤独的过程。在此期间我们可能会遇到时间冲突、效率不高、焦虑烦躁、方法不当等各种问题,在备考期间我针对这些问题形成了自己的心得体会,下面与大家分享。一是在择校和专业的选择方面,综合考量了如下因素:包括自己的本科院校与目标院校的定位、特色,大学期间专业课学习情况,自身优势与劣势,备考期间所掌握的资源,未来的职业规划等。搜集、梳理以上信息除了依靠对自身的分析与定位外,尤为重要的是请教相关的老师或者相关的机构、往年上岸的前辈们,如果能找到直系师哥师姐是更为有利、更方便的,他们能提供更丰富、准确的信息。二是关于不同科目的复习资料选择、方法、时间分配等方面。三是复习节奏的把握方面。毋庸置疑,认真制定并按时完成计划是很重要的,这需要一个良好的备考环境的配合,让自己全身心投入到复习中,如果自制力不够,可以寻找合适的研友,相互鼓励,利用好合适的手机 app 也是很有帮助的,比如番茄 ToDo,可以用一种强制性的外力帮助我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要形成自己的复习时间表,早起晚睡也许是大多数考研人的常态,但这种方式不一定适合所有人,要结合自己的状态进行调整,在学习效率比较高的时间段处理一些难度较大、内容相对复杂的内容。如果遇到一时难以处理的事情,可以稍微放慢脚步,等事情妥善处理,压力减轻以后,才能更好地进入复习状态,降低焦虑的可能性。持之以恒,把备考变成自己生活中的一部分,成为一种生活常态。首先要解决的是复习资料的问题,准备好目标院校的参考书,还要充分利用自己在之前的学习过程中积累的学习资料,尤其是笔记;至于市面上的复习资料,不宜过多,要通过比较不同种类复习资料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特点和方式的类型,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准备。另外要重视历年真题,可以在第一轮复习过后,给自己设定一个完整的时间段进行模拟考试,检验自己的复习效果,查缺补漏,同时调整各个部分答题的时间分配和进度安排。关于复习时间,要结合自己的学习基础和不同科目的分值进行合理规划,鉴于此,我把专业课放在了首位。第一轮的专业课复习要准确、细致,建立系统的知识体系。在此基础上,进行强化记忆。英语:英语的复习主要就是背单词+做真题、分析真题+看翻译视频、部分阅读视频、作文视频+背作文。对我个人来说词汇量对我最后考 80+帮助十分大。词汇我大二下考六级的时候就经常背,所以有一定基础。考研的时候就买了一本二手的新东方乱序版词汇书。我就感觉那本书每一页的底部把整页单词都列出来这个设计特别好,十分方便检查自己和第二遍背诵。单词我基本是在大四开学前,也就是 9 月初的时候,背完了第一遍,之后花半个月又简单过了一遍。不过我觉得单词在 10 月份之前过完第一遍都 OK 的。另外,对于真题中的生词,也建议每天都复习一下。真题我当时嫌黄皮书太贵就买了那种只有真题和答案解析的 20 年真题。我是大概从 8 月份正式开始做真题的,平均两天做一套+分析题目。纠错很重要,要把不会的单词和句子还有选项都搞懂,做好笔记,建议把特别经典的句子摘抄下供后期使用。一个月就可以做玩一遍。我第一遍真题是以阅读 A 节为主做的,第一遍还没进行完就兼顾着研究完型,9 月初的时候大概把真题过了一遍。然后重做第二遍的同时就把阅读 B 节和翻译加上了。后面就每天坚持做一两篇阅读保持感觉,也看了新东方唐静的翻译视频和王江涛的作文视频。最后还有一周的时候我把近两年的真题进行了模考,我记得考试前一天模拟了最新的那套真题。关于作文,我没有特别认真的准备,不过准备的比较早,复习早期也就是7、8 月份的时候看了一点基础班视频,并以两三天一篇的速度背诵王江涛的基础班必备 20 篇,9 月份开始背强化班的真题范文+看强化班的视频,到了 11 月中旬的时候心底没什么底,就开始每天花一点时间将之前背的作文背熟,作文的复习大概就这样。总之,真题一定要好好做,认真分析,不断总结题型。政治:有一部分人说政治很简单,最后背背肖秀荣就行了,我后期就受到这种思想的毒害。我在只剩下不到两周时间的时候才意识到该背书了,当时真的慌的一批。最后幸运的是,选择题复习的还凑合加上考场上的运气不错,选择题拿了 40 分,最后考了 68。我的时间节点是:10 月份的时候开始看视频做选择题,将近 12 月份的时候做真题和肖八的选择题,最后两周背肖四的所有题。总之一句,政治好复习,但千万不要过分掉以轻心。专业课: 专业课的话,如果基础可以就自己学习,如果跨专业的话复习没有头绪的话可以考虑报班,新祥旭的网授专业课课程,偷偷告诉你价格贵一点,但是确实性价比比较高,学长学姐都很负责最晚 11 月开始做真题,真题最好做两遍。专业课还是要多花时间的,不要疏忽了,这是过来人学长学姐的血的教训!考研是一段漫长又孤独的旅程,希望以上的经验能够为备考的你带来一些帮助。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坚持下去,你会感谢努力的自己,加油,考研人!1、零基础复习阶段(6 月前)本阶段根据考研科目,选择适当的参考教材,有目的地把教材过一遍,全面熟悉教材,适当扩展知识面,熟悉专业课各科的经典教材。这个期间非常痛苦,要尽量避免钻牛角尖,遇到实在不容易理解的内容,先跳过去,要把握全局。系统掌握本专业理论知识。对各门课程有个系统性的了解,弄清每本书的章节分布情况,内在逻辑结构,重点章节所在等,但不要求记住,最终基本达到目标院校本科水平。2、基础复习阶段(68 月)本阶段要求考生熟读教材,攻克重难点,全面掌握每本教材的知识点,结合真题找出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有相配套的专业课知识点笔记,进行深入复习,加强知识点的前后联系,建立整体框架结构,分清重难点,对重难点基本掌握。同时多练习相关参考书目课后习题、习题册,提高自己快速解答能力,熟悉历年真题,弄清考试形式、题型设置和难易程度等内容。要求吃透参考书内容,做到准确定位,事无巨细地对涉及到的各类知识点进行地毯式的复习,夯实基础,训练思维,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模型。3、强化提高阶段(9 月11 月)本阶段要求考生将知识积累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动手做真题,形成答题模式,注意遗漏的知识点和答题模式;总结并熟记所有重点知识点,包括重点概念、理论和模型等,查漏补缺,回归教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考研文库@kaoyanwen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