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复旦大学中共党史考研备考指导.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2022复旦大学中共党史考研备考指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2复旦大学中共党史考研备考指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2复旦大学中共党史考研备考指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2复旦大学中共党史考研备考指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2复旦大学中共党史考研备考指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从 2020 年的录取名单里我们可以看到,统招只录取了 1 人,分数为 343 分,这个分数相对来说其实不高,公共课一般情况下大家都差不多,所以主要还是看专业课,中共党史这个专业开设的院校也并不多,大家针对复旦大学的参考书真题等资料方向去认真复习都是有可能的,所以不要看到招生人数那么少被吓到了,去努力就是你的。(一)学科与专业概括中共党史属政治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就专业研究的内容看又属于历史学。本专业的具体研究方向见招生目录。本专业主要涉及的研究为: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现代化,主要研究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及历史使命与现代化的关系,中国共产党领导现代化的历史;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现代思想文化,主要研究中共党史上有重大影响的人物,如毛泽东、陈独秀、李大钊、瞿秋白、杨匏安、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习近平等;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历史,包括重大事件、重大决策、历史转折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辟的历史等;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政治发展,主要研究中国共产党执政理论,包括政党政治的基本原理、中国政治的特点、中国共产党执政机理、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政治发展的关系。学制一般为三年,最多延期两年。修满规定课程的学分,完成必修环节,通过毕业论文答辩和有关程序,满足发表相关论文的规定,可授予硕士学位。(二)毕业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良好综合素质的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人才去向主要是从事教学、科学研究和从事行政工作的国家公务员。本专业培养的人才即有学术创新能力,又具备从事国家公共事务管理等方面的能力。(1)具有广博的知识,努力打破学科界限,借助校内其它学科的力量,注重跨学科和相关学科知识的学习;(2)提倡独立思考和勇于追求真理的精神,适应现实社会对各种人才的普遍要求。(3)学术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和科研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国内外学术研究的前沿和热点问题。(三)毕业生应具备的基本学术能力本专业力求培养具有良好专业基础的研究型人才。作为研究型人才,基本学术能力包括:1.能熟练掌握本专业基础知识。2.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并逐步形成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3.掌握一般的历史研究方法和本学科特有的研究方法:即坚定不移地走学术化的道路,根据党史学科的特殊性,突出强调党史研究要尊重历史事实,因而,在教学和指导学生论文写作中,教育和培养学生注重史料的挖掘和运用,克服浮躁情绪和教条式的方法,防止把党史研究变成单纯的意识形态宣传。(四)其他本学科还将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修养。把思想道德和人格教育放在突出地位,除了导师的言传身教外,在三年的学习过程中,本专业将针对学生所面临的大环境和个体差异,有计划地进行思想教育。即教学问,又教做人。提倡学问与道德同步增长;提倡博学而笃志、积极向上的思想境界;培养团结友爱,互相帮助,讲求诚信,勇于克服困难的健全人格。参考书目:1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上、中、下),中共党史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6 年版;2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三研究部著: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建设简史中共党史出版社,2009 年版3.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人民出版社 2000 年版;4毛泽东思想基本著作选读,人民出版社 2001 年版;5邓小平文选第二、三卷,人民出版社 1993 年、1994 年版;6.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 年版),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2016 年版。复习经验总结英语一部分单词是学习英语的立身之本,无论是四六级、雅思托福还是考研英语,都离不开单词量的积累。对于单词的记忆,我的经验可以归纳为:多种手段齐下,充分利用零碎时间,不断重复巩固。多种手段齐下意思是说我们不能只依靠一本单词书来死记硬背,要将看单词书、阅读文章、手机程序、单词本等方法结合起来。可以单独准备一个单词本,总结自己反复遗忘的单词,在开始做真题后,把真题中每一个自己不认识的单词都归纳起来,然后利用艾宾浩斯曲线反复记忆。对于网课,以前很多人推崇朱伟的恋练有词,其实他前期录得课在准备前期还可以看一看,后来的课越来越水了,大家自行判断。单词以外还需要掌握长难句,暑假之前可以买一本长难句的辅导书看,争取弄懂长难句的种类和意思。考研英语可以分为阅读和作文两大块。真题的练习不要开始的太早,暑假开始即可,因为真题毕竟是有限的,做完了就没有了。另外,真题不能只做一遍,要至少反复做三遍,做完以后要对每一篇阅读做精析,弄懂每一个单词每一句话的意思以及每一题的出题方法和角度,掌握出题人的套路,这里我推荐大家听听唐迟的阅读课,讲的挺好的。最后是作文,如果自己的英语基础不是很好,就最好是靠背诵作文模板,这里说的背诵不是简单的记忆一遍,而是背到把一些好句子、好句型、以及每种作文的写作框架和结构烂熟于心,这样作文这一块就不会出什么问题。政治部分政治不用开始太早,暑假开始即可。可以买一本肖秀荣的精讲精练和 1000 题,看一章的内容,做一章的选择题练习题,做完以后把错题标出来,对完答案后把自己不熟悉的知识点在精讲精练上标注出来,以此类推,一直把精讲精练看完一遍。这样做完一遍以后开始复习之前标注的知识点,复习完以后就开始二刷 1000 题,如此反复,知道掌握所有题目和相关知识点。同时还要充分利用零碎时间用手机上的各种刷题软件刷选择题,刷多了,那些常考知识点也就熟悉了。大题部分主要依靠后期的肖四肖八以及其它老师出的押题卷,背诵和理解记忆结合即可。最后提醒一下,复习考研政治不要陷入听课的误区,浪费大量的时间,看网课的过程可能挺有意思,但实际自己却没有记住多少内容,建议大家还是自己多背多记多练,看网课只能作为一种辅助和补充。专业课部分相比于其他专业,中共党史专业是相对比较容易考的,因为它的内容较少,理解难度也不算大。和理工科、经济学等学科比,它不用考难度很大的数学,也不像同为文科的法学专业一样动辄就是几本甚至上十本的大部头教材。就近现代史而言,我当时主要看的是两本书,一本是中华书局版本的中国近代史,一本是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杨凤城老师主编的中国共产党历史,基本上,能把这两本书吃透就足够了。实际上,近现代史考试主要考的还是大问题,这就更降低了记忆量要求(像我当初还当初还花了不少时间去记一些不是很重要的问题,比如国民党在 1930 年代的经济政策,后来证明其实并没什么必要)。第二点,只有更好地理解才能更好地记忆。要尽量把握党史中的逻辑。首先,这个逻辑指的是我们今天所做的历史判断的逻辑。正如党史界的元老胡乔木在组织编写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一书时说,党史要有科学性,只有充分体现它的科学性,才能充分发挥它的战斗性。优质的党史研究作品,无论是民间研究,还是官方修订的党史,其理论逻辑都是比较严密的。我们在学习时,要尽量体会、理解其中的逻辑,这不仅方便我们记忆(有逻辑串联的记忆比死记硬背更不费力且不易遗忘),对我们之后发散思维、思考问题也很有好处。举个例子,我们说中共在抗战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这并不只是单纯一句口号。我记得有好几条论据阐释这个,包括最早提出并实践抗战、一直坚持并积极推动抗战,论持久战、全面抗战、敌后游击战争等抗战思想。这一套逻辑是很严密的。其次,这个逻辑还指的是历史发展的自身逻辑。尤其是党史,它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它的很多会议、运动很多都是为了解决之前一段时间内出现的问题。例如,在瓦窑堡会议上有一项内容是批评“关门主义”,要想到这是因为之前的过左政策给党造成了很大的危害,例如拒绝与李济深的福建人民政府合作使中共丧失了反击蒋介石的机会。这样串起来,记忆就更加方便。第三点,培养自己的知识整合能力。这个要求在初试中不一定会体现的比较多,但我觉得还是有必要培养,因为在你的回答中展现出来会使你的答案更加出彩。尤其到了复试的时候,这个能力就更加重要。举个例子,我在考研准备过程中遇到过这么一个问题:简述莫斯科在中共发展中起到的作用。这怎么答?应该从早期帮助建党到后来莫斯科的错误指导(罗易、罗明纳兹、李德等),再到后来长征过程中与莫斯科断了联系,并逐渐走出一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这些内容,书上基本都有,但是散落在各个章节,不会专门有一章就叫“中共与莫斯科的联系”给你看。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就要有意识培养自己大跨度的知识整合能力。第四点,中国近现代史的考察容易与时政热点相结合,例如我那年就考了长征还有孙中山,所以有必要把中央领导人在当年有关这些党史重大事件、人物的讲话好好看一看。对于其中的一些提法,在考试时也可以直接用。写在最后考研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比拼的是智力也是体力,学会搜集信息地同时掌握高效的复习方法才是正确的途径,相信自己,不断努力,你一定可以成功一战上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考研文库@kaoyanwen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