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祥旭考研辅导:北京大学金融硕士考研经验 .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新祥旭考研辅导:北京大学金融硕士考研经验 .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本人二战各科总分是 391,今年的线是 385,政治 64,英语 83,数三 131,专业课 113.初试排名第 36名,复试第 31名,加上我是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的考生,上了。第一年是知道自己要考经院,只是知道要考而已,许多准备不充分,不深入,停留在表面上的会做题上面。第二年看的面要广一下,心态也更加积极。下面主要是二战的小结,各科虽然都不太好,但是将就说说吧。1心境既然能定下里考经院,都是有志向的人,定下来了就不要轻易更改了,这个过程中肯定会有很多的困难和诱惑,要克服和克制,而且是一定能够做到的。这个过程中按马哲的说法叫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考上经院服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战胜绝大部分可以改变的困难。前面的师兄师姐已经践行了,单纯一点使劲学,就学习过程而言一定是有很大的收获的。借张宇老师的一句话“You are more than what you have become.You must take your place in the circle of life.Remember who you are.”人的潜力是无穷的,累了倦了可以鼓励自己,但凡事不要太过,过犹不及,太累了就该休息一下。2用书(1)政治:两年主体都是用的肖大大的精讲精练,配合 1000题(第一次做的时候看一章做一章,按章节用稿纸写答案,第二次单纯做题。后面看错题),反复看了两三遍。后来陆续出的讲真题,知识点提要,还有背诵版小黄本(预测的,不是全部的点。后面的肖八肖四上的许多点都在这个上面)也是都买了。肖四肖八一定要好好做。肖四大题全背,不能偷懒,要把材料也看熟,今年的题可以说都压中了。不过自己之后查小分发现,自己的客观选择题只拿了 29分,大题 35分,可能选择题看的不够细致吧。(2)英语:丁晓钟的超精解,英一的。第一年是全翻译了一遍。第二年主要是反复做题,看他的解题思路。另外,第二年把英二的真题反复做了五六遍,主要是看题目的设计,干扰项的套路。读文章到看到某段猜一下会出什么题,主要是从命题人的角度来分析。模拟题也是需要做的,严格把控时间,达到模拟的效果。但是不建议多做,有时候感觉模拟题的解题思路比较诡异。(3)数学:强推张宇视频,讲课幽默,认真负责(高数线代概率都看了,有不太熟的多看几遍就行了),某宝上有卖,强化班的就行了,主要是缕清思路,框架,形成体系。另外我还看了王式安的概率,大帝的线代(线代前面向量行列式感觉宇哥讲得好,后面的方程组李讲得好),不要局限于某个老师,关键是把相关的点弄懂,可能这个老师不对胃口,那个老师能欣然接受。用书主要是高数,线代本科教材(因为专业课有概率统计,放到专业课里讲),张宇的高数 18讲,第一年有全书,没扔,第二年查知识点。张宇的 1000题。要注意,数学是一个实践学科,第一年吃在没多做题的亏上面,和英语不一样,数学一是一,二是二。必须保证每天的训练量,少算几天手就会生。所以第二年把市面上好点的模拟题都做了,张宇的 8套 4套最后 1套,400 题,李永乐的 6+2(这个和真题的难度较为接近),合工大的 15年 17年的,汤家凤的 8套。做模拟题的时候按情况有时候没写具体的步骤,写得比较快。然后就是真题,用的李永乐的,一定要做,主要是熟悉命题的风格,真题相对简单,一般保证规范答题。最后,不要看分数,关键是要把涉及到的知识点搞懂搞透。搞懂知识点是最重要的,不要为了做题而做题。(4)专业课:我专业课不好,加上二战压力大,所以就上了一个新祥旭的一对一,老师推荐主要用博迪投资学 9th(及圣才练习、答案),罗斯理财 9th(及圣才练习、答案),李子奈计量 4th(及配套练习、答案),古扎拉蒂计量(这本比较简单,讲得细致。)赫尔的期货期权及衍生品,看到了希腊值部分,宋逢明金融工程原理(无套利均衡分析)(强推),浙大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茆诗松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二版(高教版)(及习题与解答)(部分证明很好),陈家鼎/孙山泽 数理统计讲义(主要看了矩阵的证明部分)。考虑到经院的风格,就没有把重点放在国金和货银上面。遇到不懂的就多看几遍。3时间安排整体的时间安排是这样的。由于是二战,第一年从当年 3月份就是刚开学开始准备,一直到 12月的考研。第二年是从毕业之后 7月 22日开始(差不多主要是 5个月),期间我找了明天控股投融资部的信托业务处的工作,后来辞职了,直到 7月 22日完全开始全职考研,在本科学校附近租了房子。10 月份之前基本上每天的时间安排是早上 6点半起床吃完早餐之后到 8点的时间背单词,后期背下政治和英语作文。8 点到 11点半是数学,吃完午饭继续做数学和英语(英语和政治的时间不多)。中午休息半个小时,然后是 2点到 5点 45看专业课,晚上还是数学和专业课,累了就看下英语和政治。晚上到 11点自习室关灯。回去有时间再看看。到 10月份之后主要是下午的时间安排给了英语和政治,晚上主要是专业课。 4经验教训其实我是看了许多考上的师兄师姐的帖子选择了适合自己的部分,一定要是适合自己的,没有绝对适合每个人的方式方法,这点一定要搞清楚。下面就我初始准备部分说一下我自己的经验教训。我觉得具体的经验在复习的过程中是可以慢慢习得的,但大方向一定不能错。首先说教训,专业课或者说各科一定要有明确的时间安排和计划,同时要根据对应的难度相应的分配时间,切不要在重要的有难度的章节赶进度,有些章节就是要多花时间才能理顺,理顺了还不够,得熟练,但是当把这些搞定之后,下面的章节看起来会相对轻松一些,慢就是快。 英语重真题,数学重模拟。专业课没那么多质量好的题,所以课后题一定要认认真真做,投资和理财的课后题要多做几遍,开始都做,后期当有判断力的时候可以选择好的题重复做。另外,各科都是一样,做题的目的要清楚,是为了掌握相应的知识点,切忌为做题而做题,如手指月,不要在手上死扣。 另外,由于经院改革已经有三四年了,出题的风格相对来说稳定了,主要是计算题为主,但是一些像论述的题主要看平时看书的时候对理论的关注度,理顺了还是算好答的。同时,可以参照光华的投资和理财(今年貌似有一个原题),还有统计,经院出题风格有向光华靠拢的趋势,比较活,不过原理理解清楚了就能做。5复试英语听力这部分,基本上是考完 6级就没听过听力了,所以考完之后有把老托福听一遍,最后得了 2分(总共 3分),其实还是自己比较菜,有不少拿 3分的。专业课面试侧重时事热点,这部分我们是把在北京复习的同学建了一个微信群,然后分工找相应的时事热点,每天讲 3到 4个热点,差不多讲了一周左右,一共找了二十七八个,范围上基本山都覆盖到了,只是在准备的程度上面有出入。复试的总体感觉是问的问题细化了,比如人民币国际化的问题,我们准备的时候就是从基本的定义,背景,进程,风险,影响,意义等方面来做的,但是复试的题是人民币国际化遇到的问题,实际上就是它的风险,所以要在复试时说比较长的时间,我感觉还是比较难的,可能也是我的答法不对,要把问题阐述清楚,就是把准备的那些东西全部讲出来,但是又感觉回答没什么针对性,大家按自己的理解取舍吧。以上就是我的考研经验,希望能给学弟学妹们提供一个参考,最后再强调一个就是,所有的方法经验,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加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考研文库@kaoyanwen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