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简介.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简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祥旭考研官网 http:/www.xxxedu.net/南京农业大学考研辅导班: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简介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是中国农业经济管理教育的发源地之一,她的前身是金陵大学农经系和国立中央大学农经系,1952 年合并组成南京农学院农经系,1989 年 3 月经农 业部批准成立南京农业大学农业经济与贸易学院,1994年 4 月更名为南京农业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2004 年 9 月更名为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从其前身金陵大学农经系算起,学院开展本科教育已有近百年历史,开展研究生教育已有 80 余年历史:金陵大学农经系 1920 年在全国首先开设农业经济本科专业,1936 年又率先开始农业经济专业研究生教育。经过数代人的不懈努力,学院规模不断扩大,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科研成果日益显著,目前已成为一所融经济、管理学科为一体,具有博士后、博士、硕士、本科等多层次、多规格人才培养能力,实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相结合,在国内外具有显著影响力的学院。学院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覆盖经济学和管理学 2 个学科门类,现有农林经济管理博士后流动站、农林经济管理和应用经济学 2 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工商管理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下设农业经济管理、农村发展、农村金融、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区域经济学等 6 个博士招生专业;设有农业经济管理、国际贸易学、产业经济学、企业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等 5 个硕士招生专业,工商管理硕士(MBA)、国际商务硕士(MIB)、农业硕士(农业管理领域)等 3 个专业学位硕士点,农林经济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等 5 个本科专业。经过多年发展,学科体系趋于完备,优势和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建设成效显著:农业经济管理是国家重点学科,农林经济管理是江苏省一级重点学科和江苏省优势学科,农村发展是江苏省重点学科,学科在全国同行中享有盛誉;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农林经济管理学科获评 A。学院现有教职员工 81 名,其中专任教师 66 人,教授 30 人、副教授 21 人。队伍中现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农林经济管理学科评议组召集人 1 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7 人、教育部特聘教授 2 人、国家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 人、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 1 人、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 1 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 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3 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 2 人、江苏省十大社科名家 2 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 1 人、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 10 人、江苏省“青蓝工程”培养对象 11 人、农业部产业体系岗位科学家 3 人、南京农业大学“钟山学者”系列人才 12 人。已经形成一支质量较高、结构合理、国际化程度高、业务能力强,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等方面贡献智慧和力量的师资队伍。学院科学研究面向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立足传统优势领域,积极探索学科前沿,鼓励学科交叉融合,注重学科协调平衡发展,形成特色和优势。近十年来,学院教师先后承担和完成国家级、部省级和国际合作研究项目 20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重点项目 14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3 项、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 1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科基金面上项目和青年项目 60 余项。取得了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 1100 余篇,其中 SSCI/SCI 论文 100 余篇、中文权威期刊论文 10 余篇,出版学术著作 30 多部,研究成果获得中国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中国农村发展研究奖等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奖励 20 多项。学院现有在校本科生 1082 人,博士研究生 90 人,学术型硕士研究生 218 人,各类专业学位研究生 341 人,留学生及港台学生 23 人。学院高度重视人才培养,以培养模式改革为先导、专业建设为基础、实践创新为手段、综合能力为目标,致力于培养思想素质高、综合能力强、具有国际视野和三农情怀的新时代经管人才。5 个本科专业先后入选国家新祥旭考研官网 http:/www.xxxedu.net/或江苏省品牌(特色)专业建设序列,培养模式改革成果先后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4 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5 项。强化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先后有 3 篇博士论文获评“全国优秀博士论文”,2 篇博士论文获评“全国优秀博士生论文提名论文”;近五年,学生团队荣获包括“IFAMA 国际案例竞赛金奖”、“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金奖”等在内的国际性、全国性、省部级重要赛事奖励 160 余项,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学院校友为江苏乃至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人才培养质量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学院充分发挥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专业优势,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断探索社会服务新模式和新路径,全面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学院紧密结合国家和学校战略需求,充分发挥党支部工作室专业优势,推动党建与教学、科研深度整合,助力贫困地区精准扶贫;依托研究优势,向国家和地方政府提交政策咨询报告,30 余份咨询报告获得国家和地方领导人批示,政策建议被采纳和应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组织专业团队为各级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提供全方位的人才培训和咨询服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学院积极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不断拓展和深化合作关系。坚持两年主办一次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至今已成功举办 18 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与密歇根州立大学、普渡大学、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国内外著名高校合作,选派学生访学或攻读学位;聘请了大批知名学者担任讲座教授或兼职教授,来校学术交流或讲学;先后派出 100 多人次到国外进修、合作研究或攻读学位;与世界银行、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美国农业部经济研究局、福特基金会等 10 多个国际学术机构及组织,与美国康乃尔大学、衣阿华州立大学、普渡大学、德国哥廷根大学、吉森大学、日本京都大学、荷兰瓦赫宁根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巴西圣保罗大学、南格里奥大学等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同时还与台湾大学、中兴大学等建立了稳定的学术交流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考研文库@kaoyanwen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