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 河口海岸科学研究院 简介.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华东师范大学 河口海岸科学研究院 简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祥旭考研官网 http:/www.xxxedu.net/华东师范大学考研辅导班:华东师范大学 河口海岸科学研究院 简介概况: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于华东师范大学,于 1989 年由国家计委批准筹建,1995年 12 月通过国家验收并正式向国内外开放。中国科学院院士苏纪兰教授任实验室学术委员会顾问,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大可教授任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吴立新教授、张经教授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高抒教授为实验室主任。 实验室主要从事河口海岸的应用基础研究,研究方向为:河口演变规律与河口沉积动力学;海岸动力地貌与动力沉积过程;河口海岸生态与环境。实验室总体定位为:围绕我国沿海经济带,特别是三大河口三角洲地区发展对河口海岸研究的迫切需求,结合我国河口海岸的区域特色,瞄准河口海岸学科国际发展前沿,发挥实验室多学科交叉渗透和综合分析优势,利用高新技术手段,深入研究河口海岸地区的物理过程、化学过程、生物过程、地质过程以及这些过程间的相互作用和全球变化与人类活动对这些过程的影响,丰富和发展具有我国特色的河口海岸学科理论体系,同时为我国沿海地区资源开发、重大工程建设、环境保护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近期,实验室在流域入海物质通量变异及其对河口环境的影响、河口盐水入侵规律与淡水资源利用、河口动力沉积过程及其在深水航道工程中的应用、河口三角洲沉积环境、淤泥质海岸冲淤演变及其工程应用、河口海岸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等领域取得一批有重要影响和创新意义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丰富和发展了具有我国特色的河口海岸学科理论体系,而且有效地解决了长江口深水航道整治工程、长江口淡水资源开发利用、杭州湾北岸冲刷防护等重大(点)工程中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近几年实验室吸引和培养了一批国内外优秀学者,实验室拥有中科院院士 1 人、国家杰青 5 人、国家千人 2 人、长江特聘教授 2 人,一批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和上海市科技启明星,以张经教授为首的研究群体入选国家基金委创新团队。现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 93 人,其中研究人员 83 人(教授40 人、副教授 20 人,100%具有博士学位),技术人员 7 人,管理人员 3 人。实验室已成为我国河口海岸研究与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在国内同领域中起带头作用。 实验室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也在不断提升,系列研究成果得到国际同行的认可,提出的动力、沉积、地貌综合分析与生物、化学过程相结合和宏观把握、微观量化的学术思想,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国际同行的赞赏。现实验室与美国、英国、荷兰、德国、日本、加拿大、韩国等相关研究机构保持着紧密的合作关系。参与了多项国际研究计划,其中实验室主持的国际合作项目有 10 余项;每年平均有 40 多人次赴国外从事合作研究与学术交流;每年平均接待国内外专家、学者来室学术交流或合作研究 60 多人次。从总体上来讲,实验室已从过去主要参与国际合作的角色转换到现在共同主持,部分合作项目则以我方为主的态势。实验室人员在 16 个国际学术计划或学术组织中任职,在 23 个 SCI 期刊任编委或副主编职务。 实验室在“211 工程”、“985 工程”、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等支持下,科研条件得到质的改善,基本上达到了国际上中等实验室的层次。科研条件的改善使科技人员能采集到一新祥旭考研官网 http:/www.xxxedu.net/般仪器得不到的原始资料,用常规设备无法进行的室内测试分析,从而提升科技人员进行原创性研究的技术平台,进一步提高了科技人员研究成果的国际化程度,提高了科技人员在解决河口海岸重大工程中关键科学问题的能力。 依托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十分重视并大力支持实验室建设,实验室将继续发扬“艰苦创业、开拓创新、求实创优 ”的精神,坚守“求是、求实、求新、求成”的学术风范,迈步新征程,攀登新高峰,努力把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成国际一流的河口海岸研究中心、高层次人才培养与聚集的中心和国内外河口海岸学术交流的中心,为促进世界河口海岸学科的发展和实现国家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培养特色:实验室目前在读研究生 334 名,其中博士生 158 名,硕士生 176 名( 含留学博士生 12 名)。设有 8 个硕士招生专业和 8 个博士招生专业,地理学既是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又是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自然地理学、生态学被教育部列为国家重点学科。 近年,实验室有效拓展研究生招生范围,在原有的推荐免试生和硕士生入学考试基础上,结合我校推免生专项计划,开始招收相关专业优秀应届本科生直接进入博士生学习阶段(每年约 12 名)。每年为研究生提供各类津贴超过 200 万元,还设立各类奖学金,鼓励优秀研究生钻研进取,为研究生学习科研提供全面保障。同时每年选派 10-15 位研究生分别赴国外攻读博士学位或与国外著名教授进行联合培养,积极鼓励研究生参加形式多样的学术研讨会和国际交流会,使得研究生在了解学科研究前沿的同时适时创新科研思想、提升创新能力。2016 年,我室与荷兰 Delft 理工大学签订双博士学位项目,目前已有 1 名博士生顺利毕业获得双方博士学位。2018 年又获批国家留学基金委“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每年可自主选派 10 名博士生公派留学。由于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注重实践和创新能力,实验室毕业研究生一直受到用人单位好评,他们工作于全国各地相关科研院所及高校,态度踏实、积极肯干、适应性强,已成为这些用人单位科研的中坚力量。导师团队: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 93 人,其中上岗招生的博导 37 人、硕导 20 人。导师队伍中有中科院院士 1 人、国家杰青 5 人、长江特聘教授 2 人,以及一批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和上海市科技启明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考研文库@kaoyanwen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