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设计学考研经验.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东南大学设计学考研经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祥旭考研官网 http:/www.xxxedu.net/东南大学设计学考研经验1 概况我是二战进入东南大学的,专业课和公共课成绩分别是:人因工程学 118;工业设计基础 127(设计学学硕最高分)英语一:62;政治:64;设计学专业除了推免生,每年录取人数在 45 人。想要进复试,初试必须考进前六名。第一次考,初试 319 分,排名 11(报考人数 22)。第二次考,初试 371,排名 4(报考人数 66)。之所以写这篇帖子,是因为明白二战的痛苦,希望学弟学妹不再有我类似的经历。2 选校说些题外话,在大三的时候,老师专门给我们开了一个会,会上班里就有同学问,考本校会不会很简单(我们是个一本大学)?老师说,你们在这里呆四年还没待够么?考就考个好一点的学校,像同济,浙大,湖大,大连理工,东南这样的 985 高校。说考研一定要选个好点的学校,不然和不上有什么区别呢?还不如去工作。所以考研之前一定要明白自己的目的。不要为了考而考。我并不是一个很坚定的人,一战过后,就想着要不要换个学校,想着准备两年应该考个更好的。所以暑假之前一直在看设计史,八月份还在看新兴实践。九月份回趟家,发生了一些其他的事情,把学校又换回了喜欢的东南大学。在家里就买了全新的人因工程学和工业设计基础,九个月的时间以前学的知识早已忘光,只有硬着头皮从头开始。刚开始看得很慢,慢慢适应节奏就好了。关于各科的复习计划,我觉得谈一下一战为什么失败应该更有意义。3 专业课专业课:重点说一下专业课,学硕的话专业课有两本书要看,一本是工业设计基础,一本郭伏的人因工程学。工业设计基础内容要注重梳理,人因工程学的内容比较零散,找对重点显得更加重要。第一年的时候,因为准备的比较晚,所以后期就没有时间背书,人因工程背了三分之一,工业设计基础只看见两遍。所以两门专业课加一起只考了 200 分。新祥旭考研官网 http:/www.xxxedu.net/二战自己把两门专业课复习的可以说是非常透彻了。当时把工业设计基础整理成了将近四十页 A4 纸,满满当当。人因也把每章的重点画出来背诵。最后的复习程度是,考试的前几天人因工程学 400 页的书,可以一天背一遍。工业设计基础更是在去考场的二十分钟的路上又背了一遍。所以初试想考高分专业课一定要找对重点,针对重点反复强化。最后一两个月专业课每天要花费四个小时背诵。一战失败大部分原因是因为没好好背书,当时手绘也不是很好。二战三月份去做了作品集,暑假和国庆也都报了手绘班,如果任何一项当时不好好准备,都可能与东南失之交臂。所以考前一定要做充足的准备。说一下手绘吧,东南大学不是不注重手绘,而是把手绘放在了复试。初试时,手绘在人因工程学中占三十分,在设计基础中占四十分。复试要画六个小时。所以手绘不好的一定要在暑假和国庆报个手绘班。过了初试,再去准备六个小时的手绘和作品集时间会很紧促,可能只能顾其一了。4 公共课关于政治和英语,两门公共课都是六十多分,所以也没有太多的经验。不过这里可以推荐一些书籍和软件。政治:肖秀荣的一千题,教育局出的红宝书,以及风中劲草。风中劲草每年的十月份出来,前期这三本书就够用了。后期多买些预测卷,多做模拟题。特别是选择题,背肖秀荣四套卷的论述题,这些基本足够了。英语:第一年如果英语多考六分,就可以调剂到蒙纳士,也许就不用二战了。所以二战的时候还是挺注重英语的,最后考了 62 分。我英语基础比较差,六级考了几次都没过。别人都说,笨鸟要先飞,在九月份的时候,就开始背王江涛的作文了。真的是要反复背,不然考场上很难写正确。除了作文,自己还买了于慧 100 篇,这是一本被埋没了好书,不过售价比较高,可以买回来反复琢磨,看之前最好看一下编者在网上的视频,教你如何使用这本书。一手好看的英语字体也很重要,字体不好的可以买本字帖练习一下,会加不少分。词汇方面可以试一下知米或者扇贝,关键在于坚持。再强调一下英语很重要,一定要考到六十分以上。新祥旭考研官网 http:/www.xxxedu.net/5 锻炼:考研其实也是体力活最后我想说一下,考研是一场持久战,首先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没事跑跑步,不会浪费多少时间的,这样劳逸结合,效率反而会更高。在考试期间,我每天都会绕着操场跑几圈,全当放松。跑步的时候也可以憧憬一下自己的未来生活以及复习心得,下一步怎么复习。有个老师说过,他从来没有见过一个每天坚持跑步的人成绩会不好的。虽然说的有点极端,但也不无道理。我们需要的是这种坚持的精神,考研不正像一场马拉松么。知道方向后,我们只需一路向前,胜利的终点终归会到达。学习上如有什么困扰,也欢迎学弟学妹咨询。希望来年的你们,也能行走在九龙湖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考研文库@kaoyanwen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