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信息科技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基础综合 (管理学 原理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考试大纲.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基础综合 (管理学 原理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考试大纲.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2020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名称: 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基础综合 (管理学 原理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 考试科目代码: 815 专业基础综合科目考核以下两门课程: 1. 管理学基础( 50%) 2.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50%) 以下是两门课程的考试大纲。 一、 管理学基础大纲 (一) 参考书目 管理学 -原理与方法第 6 版 复旦大学出版社 周三多等, 2014。 (二) 各章节复习要点 第一章 管理与管理学 1. 掌握管理的概念;管理的基本特征;管理学的特点;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 2. 熟练掌握管理的基本职能;管理者的基本素质及技能要求; 3. 了解传统管理观和现代管理观的区别; 4. 了解管理学的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管理思想的发展 1. 理解管理思想的演进; 2. 掌握管理思想的演进过程中产生的哪些学派;各学派的代表人物及核心思想 。 第三章 管理的基本原理 1. 了解管理原理的特征; 2. 了解系统原理、人本原理、责任原理及效益原理 。 第四章 管理道德与企业社会责任 1. 了解伦理道德的管理学意义;企业与社会的关系; 2 2. 掌握几种道德观;企业的价值观; 3. 理解改善企业道德 行为的途径;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 第五章 管理的基本方法 1. 简单了解管理的方法论; 2. 简单了解管理的法律方法、行政方法、经济方法、教育方法及技术方法。 第六章 决策与决策方法 1. 了解决策的原则及依据; 2. 理解决策的定义;影响决策的因素 3. 熟练掌握决策的过程;决策的方法。 第七章 计划与计划工作 1. 理解计划的概念; 2. 掌握计划与决策的关系;计划的类型; 3. 熟练掌握计划的性质;计划的编制过程。 第八章计划实施 1. 了解战略选择的实质;企业可以选择的战略类型; 2. 理解战略环境 分析; 3. 掌握计划的组织实施的主要方法。 第九章 组织设计 1. 理解组织设计的必要性;影响组织设计的因素;集权与分权的必要性; 2. 掌握组织设计的任务和原则;组织部门化的基本原则;管理幅度与组织层级的关系; 3. 熟练掌握组织部门化的基本形式;授权的原则。 第十章 人员配备 1. 理解人力资源计划的主要任务、过程及原则;绩效评估的作用; 2. 理解招聘员工的程序与方法;员工培训的目标及方法; 3. 熟练掌握员工招聘的标准及来源;绩效评估的过程。 第十一章 组织力量的整合 3 1. 掌握正式组织和非正组织 的概念; 2. 理解非正式组织产生的原因;对组织的影响及如何对待非正式组织; 3. 掌握直线和参谋的涵义。 第十二章 组织变革与组织文化 1. 了解组织变革的动因及程序;组织文化的形成与塑造; 2. 理解组织变革的类型及目标;组织变革的阻力;组织冲突的类型; 3. 熟练掌握组织文化的概念、特征、组织文化的结构及内容。 第十三章 领导概论 1. 了解领导和管理的关系;领导风格的类型; 2. 掌握领导行为理论; 3. 理解掌握领导的作用;领导权力的来源 第十四章 激励 1. 理解激励产生的原因; 2. 掌握激 励的概念与对象;激励的主要方法; 3. 熟练掌握激励与行为的关系;激励理论。 第十五章 沟通 1. 理解沟通的定义、作用及过程; 2. 掌握沟通的类型; 3. 熟练掌握有效沟通的障碍。 第十六章 管理信息 1. 了解管理信息及其特征; 2. 了解管理信息技术的开发、运用。 第十七章 控制概述 1. 理解控制的基本原理; 2. 掌握控制的必要性;控制的类型; 3. 熟练掌握控制的过程及有效控制的特征。 4 第十八章 管理的创新职能 1. 了解控制的方法; 2. 掌握预算控制、非预算控制;成本控制。 第十九章 管理的创新职能 1. 了解创新工作的意义; 2. 了解创新的基本内容; 3. 了解创新与维持的关系。 二、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大 纲 (一) 参考 书目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第 4 版) , 王晓敏 邝孔武 编著 , 清华 大学出版社 , 2013。 (二) 各章节复习要点 第 2 章 信息与信息系统 1. 要求了解的内容: 2.1.2、 2.2.2、 2.2.3、 2.3.3、 2.6 人与计算机在信息处理过程中的比较 ; 信息与决策过程 ; 企业高层管理、中层管理和基层管理的决策特点以及对信息的不同需求; 信息系统的总体结构、基于管理职能和管理 层次划分的系统逻辑结构、系统物理结构 (集中式、分布式 C/S、 B/S) 。 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 。 2. 要求掌握的内容: 2.1.1、 2.2.1、 2.3.1、 2.3.2、 2.4、 2.5 信息的定义与性质:定义、信息与数据的关系、信息的基本属性 。 信息是管理的基础 : 管理的计划、组织、控制、激励和领导的五大职能与信息的关系 ;不同管理层次对信息的需求。 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数据的采集和输入、数据的传输、信息的存储、信息的加工、信息的维护、信息的使用 。 信息系统分类 :电子数据处理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 /决策支持系统 /主观支持系统 各自 特征; MRP、 MRPII、 ERP、 SCM、 CRM 等 信息系统 的作用 。 基于信息系统地位的企业类型 划分;信息系统对企业的影响 。 第 3 章 信息系统建设概论 1. 需要了解的内容 : 3.6 5 诺 兰模型;四种系统开发方式的特点;信息系统开发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 CASE 工具的概念 。 2. 需要掌握的内容 : 3.1、 3.2、 3.3、 3.4、 3.5 信息系统建设的复杂性表现在哪里?(信息系统与一般技术工程的区别) 。 系统模型的作用和特征、信息系统模型的作用、统一建模语言 UML 的基本内容 。 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每 个阶段的任务 (本章重点) 。 开发过程的瀑布方法、原型方法 、 迭代方法、螺旋方法等基本特点 (本章重点) ;敏捷过程的主要思想 。 结构化方法和面向对象方法的主要特点 、比较 (本章重点) 。 第 4 章 系统规划 1. 需要了解的内容: 4.1.2、 4.1.3、 4.2 系统规划的特点;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内容 ;信息系统规划的方法 。 2. 需要掌握的内容: 4.1.1、 4.3、 4.4 系统规划的重要性;系统规划的主要任务 (本章重点) 。 IT 治理的概念和意义;企业 IT 治理的构成要素 。 可行性的含义;可行性分析的三个方面;可行性研究的 成果(可行性分析报告的内容) 。 第 5 章 系统分析概述 1. 需要了解的内容: 5.2.2、 5.2.3、 5.3 需求分析的方法、 系统说明书的作用 。 2. 需要掌握的内容: 5.1、 5.2.1 系统分析的任务、系统分析师的作用和应有素质 ; 系统分析的基本过程; 谁是关键涉众;系统调查方法 。 第 6 章 流程建模 1. 需要了解的内容: 6.2.4、 6.2.5 数据字典的作用,各条目的编制方法; 新系统 模型 的提出 ,能够利用信息系统对原有流程实施改进 。 2. 需要掌握的内容: 6.1、 6.2.1、 6.2.2、 6.2.3、 6.3.1、 6.3.2、 6.3.3 6 业务流程的分析内容;业务流程图的绘制方法(本章重点);业务流程优化的方法 BPR 及BPM 的各自特点 。 数据流分析的内容; 数据流图的基本思想;符号含义;绘图的注意事项,应保证语法的正确性;要求能够按照需求描述 正确 绘制数据流图 (本章重点) 。 表达处理逻辑 和复杂业务规则 的结构化语言、判定树、判定表 ,各自的适用场合 ;能够根据描述绘制简单的判定树和判定表; 了解 判定表的化简 的 作用 ,但 不需要掌握具体化简过程 。 第 7 章 用例建模 1. 需要了解的内容: 7.3 用例之间的包含关系、扩展关系和泛化 关系 。 2. 需要掌握的内容: 7.1、 7.2 理解用例的含义;掌握参与者的泛化关系;掌握用例图的正确绘制方法 (本章重点);掌握用例规格说明 的书写方法 (本章重点) 。 第 8 章 领域对象建模 1. 需要了解的内容: 8.1、 8.2、 8.7 面向对象方法的历史和优势; 面向对象的分析、设计和编程的基本思想;掌握对象、类、封装 /信息隐藏、消息、继承、多态、关系等概念; 状态图的作用 。 2. 需要掌握的内容: 8.3、 8.4、 8.5、 8.6 理解识别 领域 对象的主要策略;掌握类图的正确绘制方法 (本章重点) ;掌握对象关联的含义和 绘制方法;理解整体 -部分关系;掌握泛化关系的正确定义和绘制方法。 第 9 章 系统 设计 概述 1. 需要了解的内容: 9.1.2、 9.1.3、 9.3 系统结构设计的要点 、系统 分析与系统设计的关系 。 2. 需要掌握的内容: 9.2 系统设计的目标;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的内容 。 第 10 章 系统总体 设计 1. 需要了解的内容: 10.1、 10.2 了解 软件 架构、软件结构、软件 框架的概念; 分层与 MVC 架构模式;系统高层分解 。 7 2. 需要掌握的内容: 10.3 结构化系统设计的主要思想(模块化、自顶向下逐层分解) ;模块的含义、四 种属性;模块结构图的绘制方法;耦合和内聚的概念 (本章重点) ,为什么要强调低耦合和高内聚的设计原则? 耦合度和内聚度如何度量? 第 11 章 系统详细设计 1. 需要了解的内容: 11.1、 11.2、 11.4、 11.5 输入设计和输出设计的内容;描述程序的详细执行流程的工具(顺序图、程序流程图、盒图或 PDL);关系数据库模型、数据库规范化 。 2. 需要掌握的内容: 输入设计的原则;输入数据校验的意义和常用方法; 常用的自动识别输入技术 ; 图形界面设计的原则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考研文库@kaoyanwen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