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研究生考试专业介绍——050108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研究生考试专业介绍——050108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研究生考试专业介绍——050108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祥旭考研一对一辅导咨询: 15207163484(电话 /微信)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研究生考试专业介绍 050108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概况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的招生单位为文学院。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文学院在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基础上成立,现设有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两个本科专业,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依托学校多语种优势,落实文、史、哲贯通与全方位育人理念,着力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深厚的人文底蕴、突出的实践能力、良好的国际交往能力、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国际化、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的优秀人才。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的特色体现在:第一,学科通串,融化新知,在多学科的边缘交叉处寻求外国文学的生长机制,开拓新的学术空间。第二,视野开阔,学兼中外,既重视中外文学的传统问题,又关注文艺学的全球境遇,以中国问题意识凸现文艺学研究的民族特色,担待传承经典和创造转换的学术使命。第三,对话互动,古今会通,以整体的视角和美学的方法审视中西文论,汲取认识论、语言论、文化论以及媒介论方法的优长,在文化传播和中西对话的动态历史中探究中国文化精神。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下设四个研究方向:古典诗学与文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欧美文学与文论、文化与传播。中国语言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浪漫主义文学与诗学为优势研究方向,整体视野和文化研究构成其特色。开设西方文论、比较文学原理、英国文学专题、德国文学专题等 21 门课程。优势和特色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形成双语教学的特色,深化跨文化研究的教学主导思想及其内容。强化学科的前沿意识和人文精神,根据这种教学和研究特色,编著配套的具有特色的教材。在研究生培养理念上强调经典传承、文本细读和新祥旭考研一对一辅导咨询: 15207163484(电话 /微信) 人文化成的宗旨,在学术文化精神上养育了团结、合作、自由、创造的氛围,在教学上力主中英文双语教学和师生互动的生态课堂。师资力量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有教师 8 人,都具有博士学位。王柯平教授,跨文化研究院院长,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带头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学术兴趣为诗学、美学和古代哲学。胡继华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德国浪漫主义诗学。梁展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德法哲学、思想史与文学研究。袁宪军教授,北京大学英文系文学博士,主要学术兴趣在英国文学和文论。刘燕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女性主义文学以及批评史。黄薇薇,中国人民大学文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古希腊文学与诗学。曲茹教授为文化与传播方向带头人,主攻传播学和影视学。孙庚副教授、刘晖副教授为文化与传播方向学术骨干,主攻传播理论。学生学术活动和就业情况比较文学研究生共发表学术论文 8 篇,译著 2 部,译文 30 篇,主办京东文苑学术期刊 4 期。承担学生科研立项 14 项,国内外联合培养项目 3 项,组织国内创新教育基地活动 7 次,举办学术沙龙以及读书活动 50 次。培养研究生50 人,其中向国内外输送博士研究生 4 人。研究生就业率为 9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考研文库@kaoyanwen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