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三跨人大初复试社会学参考书、考研经验贴.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2019年三跨人大初复试社会学参考书、考研经验贴.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 年三跨人大初复试社会学参考书、考研经验贴 先介绍一下自己,毕业于末流 985 的行政管理,所以考人大社会学其实算三跨了,虽然跨的不太远。这次各科分数是英语 70+,政治 75,社会研究方法120+,社会理论 115+。可能这次人大有刻意的压分,刚出考场的时候我觉得方法和理论应该都能上 120 的,结果出分之后,分数并不是很高。不过我不担心,因为考试之前就做足了准备,因为我知道考名校是不能压着线去考的,风险太大,必须要尽可能往高了考。下面我分别介绍一下在备考期间我是怎么准备各科的吧 (一)英语 英语无在乎单词,阅读和作文,而最好的练习方式就是看真题,做真题,甚至是背真题。我的英语基本上是跟着新东方的视频课下来的,因为我对公共课的要求就是尽可能在短的时间里解决,腾出时间看专业课;而且我英语的基础还可以。所以,新东方的视频课基本还是可以达到这个要求的。我听过的视频课里而且比较推荐的有朱伟老师的恋练有词(相比之下,词组背多分就和圈钱一样 ) ,唐迟老师的阅读课,徐佳朋老师的新题型(但是,也有同学说他讲不清楚,理性看待吧) ,王江涛老师的作文(其实,作文还是在于自己看,自己背,自己练习) 。但是,在听视频课的时候,你必须像和听现场课一样,脑子跟着转,勤记笔记。接下来,针对单词,阅读,作文具体的说说我的复习方法: ( 1)单词 英语是个慢积累,快丢失的学科,单词就把这个学科特征体现的淋漓尽致。所以,记单词要从你开始准备考研的第一天开始,到你考英语的前一天晚上为止。而且,单词的范围包括但不陷于市面上单词书的 5000+单词,还包括由这些单词扩展出来的常见常考短语,你在做真题阅读时候碰到的不认识的单词短语,背作文的时候积累的单词短语。所以,记单词真的是一项浩大的工程 ( 2)阅读 阅读的最好素材就是历年真题。真题要一遍一遍的做,但是做真题不只是单纯的做完那些题目,同时还要找出:句子间的逻辑关系;每个题目每个选项对的原因、错的原因;常考的一些话题主题;发现自己不会的单词短语;可以用到作文里的表述。 Qz 但是真题并不是唯一的阅读材料,要有做新的阅读的习惯。因为考场上遇到的文章都是陌生的,所以平时一定要有做新的阅读材料的习惯,这样可以克服因为陌生文章带来的恐惧感。 ( 3)作文 作文是一个需要大量输入才能见到成效的项目。我采取的方式就是背而且背写历年真题的范文,然后自己练习一些主题作文。一定要自己动手写,写出来才发现自己的问题。 (二)政治 因为之前是文科生,而且高中的政治底子还在,所以政治上我并没有费什么特别大的力气。基本上是 7 月底 8 月初就开始看肖秀荣的精讲精炼 ,同时配套 1000 题来练习和检查对知识点的理解。 9 月底看完精讲精炼之后,又刷了遍 1000 题 。刷完以后差不多到 11 月份,就开始准备论述题的了。所以11 月份到 12 月份初,我主要是看腿姐的视频来准备论述,个人觉得还是比较有用的;同时也开始看时事政治,今年政治的重点还是比较明确的,省了不少劲儿吧。 12 月份就开始做各种冲刺卷,这个时候我的目标就是尽可能的多见一点儿题,从各种卷子里找出共同的论述题重点。所以我做冲刺卷的重点就是选择题,找出自己存在的知识盲点,及时补上。我并没有背没有特别多冲刺卷的答案,背的主要是论述题重点对应的内容。各种冲刺卷论述题其实就是老师认为今年的重点,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重点都会出成论述题,所以就可以有目的,有重点的背一些知识点。最后,出来的政治成绩虽然不是很高,也算差强人意吧 (三)社会研究方法 主要的复习教材就是袁方的社会研究方法教程 ,风笑天的社会研究方法和艾尔 巴比的社会研究方法 ,以前两本为主,巴比的那本作为补充和辅助理解(外国人的书一般都比较生动具体) 。其实往届的学长学姐还推荐了卢淑华的社会统计学 (应该就是这个名字吧,没看过所以记不太清楚了 ) ,但是近几年统计方面的题可以说是几乎没有,所以我就没有复习这本书,相应地袁方那本书里统计部分我也只是简单的过了一遍,没有作为复习重点。 方法相对理论而言,理解性的东西比较少,主要是记忆性的东西,所以我在看书的时候就有意识的把每一章的内容转化为思维导图,同时建立起章与章之间的联系,让整个方法形成一个背诵体系。这样一方面不容易落掉知识点,另一方面容易以思维导图为标准做自我检测。而且许多论述题是以章节标题为题进行提问的,用思维导图也就避开了只会用单一知识点解题的错误。熟悉了知识点之后就开始背诵了,我到考试之前大概背了 8,9 遍的样子吧。 此外,方法也要注意课外知识的积累,其实主要是一些大佬的近两年发表的论文。 (四)社会理论 因为人大是好几个学科共用一张卷子,所以考试科目是社会理论,而不是社会学理论。在复习的时候,也就不能只看社会学方面的理论,还要看人类学、人口学、老年学。用到的教材有贾春增的外国社会学史 ,刘少杰的国外社会学 、 当代外国社会学理论 、 后现代社会学 ,庄孔韶的人类学概论 ,佟新的人口社会学 ,中央党校出的一本关于人口学的小册子, 老年学概论 。书还是比较多的,而且需要好好理解记忆的东西也多,所以一旦确定了要考人大社会学或者社人院的其他学科,就要及早准备看书了。 因为我是跨专业考生,所以在确定考人大社会学之后就报了专业课辅导。并且刚好自己离北京比较近,就去人大旁听了刘少杰老师的经典社会学和后现代社会学理论两门课,获益颇多。而且发现好多真题就是刘少杰老师课件上的问题,虽然不是集中在一年,但是也算是提前知道了复习重点吧 我在复习社会学理论的时候,主要以刘老师上课的课件和笔记以及辅导学长的笔记为主。根据以上的内容,形成自己的理解和记忆内容。然后每个人物都写出思维导图作为记忆框架,有了框架之后每个人物的内容相对比较清楚,同时也能发现不同社会学家思想之间的联系与差别。理论在背诵的时候会很苦恼记得不准确或者是记混了,这时候就只能多看书,多理解,安慰自己大家都会出现这种状况。理论的背诵和方法的背诵最大的不同在于你要时时刻刻返回课本去加深理解,而方法在整理好笔记之后就背就可以了。 人口学、人类学和老年学里面,复习性价比较高的应该是人口学和老年学了。这两门课分数占比高,但是内容比较少,理解起来也容易。所以,我对人口学和老年学的复习目标就是把握人口学和老年学的所有名词解释,保证一道到两道的简答题,争取一道论述题。至于人类学,我真的是把握不太好出题的方向,而且这门学科本身的内容也比较多,往年的题在课本上都找不到,所以我在复习的时候就以人类学中的名词解释为复习重点,其他的选择性放弃了。人口学和人类学我同样也采取了思维导图的记忆方法,尤其是人口学中的知识整体性很强。老年学由于知识点比较少,就直接总结了知识点,利用零碎的时间背一背。 除此之外,我还看了人大复印资料的一些论文,然后就是社会学研究的一些文章。主要是看了最近几年真题中出现的概念相关的论文,这样能省不少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考研文库@kaoyanwen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