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045102 学科教学(思政)专业介绍.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中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045102 学科教学(思政)专业介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045102 学科教学(思政)专业介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045102 学科教学(思政)专业介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045102 学科教学(思政)专业介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045102 学科教学(思政)专业介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祥旭考研官网 http:/www.xxxedu.net/中南民族大学考研辅导班:中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045102 学科教学(思政) 专业介绍一、学科概况学科教学(思政)专业是依托马克思主义学院进行培养的一个新兴学科。主要研究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理论问题、前沿问题和热点问题,包括教师的职业道德、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及方法,以及如何将这些理论运用于我国基础教育的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中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是承担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的独立教学单位。其前身为 1986 年成立的马列课部,1999 年与思想品德研究室合并组建成立社会科学部,2006 年组建思想政治教育学院,2008年招收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2011 年更名为马克思主义学院,获得马克思主义学院一级学科硕士点,2013 年获得湖北省马克思主义理论重点学科,2016 年获批中南民族大学优势学科。学院现有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点,以及学科教学(思政)专业硕士学位点。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国近现代史研究 6 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学院设有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教育研究中心、民族地区政策和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中南民族大学研究基地等 3 个省级重点人文社科研究基地、中南民族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中国共产党与民族问题研究中心等 2 个校级重点科研机构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所、民族地区发展调研中心等学术研究机构;拥有省级精品课程 2 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1 门,校级精品课程 2 门,校级教学团队 2 个,校级教学名师 2 人,在湖北恩施、阳新、洪湖、红安、长阳以及湖南龙山、河南新县等地设立学生实践教学基地 10 个。新祥旭考研官网 http:/www.xxxedu.net/学院现有教职工 53 人,校内兼职教师 5 人,其中教授 15 人、副教授 27 人、讲师 11 人,本科生和研究生 400 余人。专职教师中有校级教学名师 2 人,硕士生导师 31 人,其中,全国师德先进个人 1 人,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影响力人物 1 人、影响力人物提名奖 1 人,全国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 1 人,湖北省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中青年理论家培育计划 5 人,湖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个人 4 人。学院聘请了吴潜涛、王炳林、韩庆祥、丁俊萍等 10 多人作为特聘或兼职教授。学院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为中心,以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教学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教学为支撑,坚持“讲好基本原理、突出实践教学、做到教书育人”的教学理念,在教学改革、教学研究、实践教学等方面不断探索,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的办学导向,致力于培养思想政治过硬、专业基础知识扎实、民族理论政策水平高、创新实践能力强、能够适应各种社会工作需要、尤其是能够为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思想政治教育专门人才。学院积极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教学”“案例教学”“微课”“翻转课堂”,打造了“导航杯”实践教学品牌,实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生“导师制”“全员实习制”“全员科研参与制”, 近年来,学院本科生、研究生获得国家级、校级创新研究项目 50 多项,各类奖励和荣誉 70 多项。历届本科毕业生考研率和录取率在全校名列前茅,连续三年被学校评为就业先进单位。自 2010 年来,学院获得各类课题 160 余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20 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 21 项、国家民委社科项目 8 项、共青团项目 2 项、湖北省社科基金项目 20 项、横向课题 7 项、湖北省教育厅项目 25 项、中央专项 38 项、基地项目及其他 28 项。纵向经费总计 600 多万元。 出版著作 38 部,发表论文 253 篇,其中 C 刊及以上的有 85 篇。获得教育部、湖北省、国家民委省社科奖 25 项,武汉市社科奖 10 余项。二、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新祥旭考研官网 http:/www.xxxedu.net/中小学思想政治课程专任教师与从事相关工作的教育教学管理人员。具体要求为:1、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遵纪守法,积极进取,勇于创新。2、具有良好的学识修养和扎实的专业基础,了解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3、具有较强的教育实践能力,能胜任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和管理工作,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熟练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解决学科教育或教育管理实践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能理论结合实践,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创造性的教育教学工作。4、熟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掌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内容和新方法。5、能运用一种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资料。三、招生对象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四、学习年限及时间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 2 年。五、培养方式1、实行学分制。一般为 2 年,最长不超过 4 年。2、以课程教学为主,采用讲授,讨论、自学、合作学习等方式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学,采用案列教学、模拟教学等方式强化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结合。3、以实践课程教学为辅,做好教育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在中小学建立稳定的教育实践基地,成立导师组负责研究生的指导,并因地制宜聘请中小学新祥旭考研官网 http:/www.xxxedu.net/有经验的高级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实行双导师制,注重研究生实践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六、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课程设置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满足教师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注重教师的现代教育理论素养、学科专业知识素养,教学技能、教学研究能力和教学创新能力。课程分为学位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实践教学四个模块。总学分不少于 36 学分。非师范类专业毕业生入学后,应至少补修 2 门教师教育课程,不计学分。同等学力和跨专业毕业生入学后,应至少补修 2 门学科专业基础课,不计学分。(一)学位基础课(12 学分)1、英语(2 学分)2、政治理论(含教师职业道德教育)2 学分,3、教育原理(2 学分)4、课程与教学论(2 学分)5、教育研究方法(2 学分)新祥旭考研官网 http:/www.xxxedu.net/6、心理发展与教育(2 学分)(二)专业必修课(10 学分)1、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与教材研究(2 学分)2、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设计与实施(2 学分)3、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2 学分)4、教学测量与评价(2 学分)5、现代教育技术应用(2 学分)(三)专业选修课(6 学分)(每一组专业选修课中选修 1-2 门)第一组:专业理论知识类课程1、基础教育改革研究(2 学分)2、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专题(2 学分)新祥旭考研官网 http:/www.xxxedu.net/第二组:教学专业技能类课程1、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专题(2 学分)2、民族思想政治教育专题(2 学分)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2 学分)第三组:教育教学管理类课程1、民族教育理论与政策(2 学分)2、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 学分)(四)实践教学(8 学分)1、实践教学形式:实践能力的培养主要有两种形式:渗透在某些课程教学中的课程教学实践环节(由授课教师负责),以及实习(由导师与实习单位指导老师共同负责)。2、实践教学内容:新祥旭考研官网 http:/www.xxxedu.net/微格教学和课例分析(2 学分)教育见习(1 学分)教育实习(4 学分)教育研习(1 学分)3、实践教学的实施:实践教学原则上不少于 1 年。微格教学和课例分析(2 学分)实践活动安排在第二学期,共 4 周(16 学时),以微格教学录像、微格教学评价表、课例分析报告等作为依据进行考核。教育见习(1 学分)安排在第一学期。要求有 10 次以上的课堂听课记录及反思。教育实习(4 学分)安排在第三学期,在校外实习实践基地集中进行。由导师(或其他授课教师)与实习单位的指导老师共同负责,合作指导,内容包括教学实践、班级管理等。实习结束时,需提交工作总结、相关成果及证明材料,再由实践单位负责人或学校教务(政教) 部门负责人写出评语,最后由本院导师评定成绩。新祥旭考研官网 http:/www.xxxedu.net/教育研习(1 学分)一般安排在教育实习期间,要求结合中小学思政教育实践,撰写一篇教学研究报告。调查研究报告须理论联系实际、内容翔实,严禁抄袭、剽窃他人成果,否则一经发现即按教育实习成绩不及格处理。调查研究报告一般不少于 5000 字。七、中期考核教育硕士中期考核在第三学期进行,可以与论文开题报告结合进行。凡培养方案规定的学习科目均要进行考核。考核采取考试、考查、论文写作等形式。具体考核办法参照中南民族大学研究生中期考核及筛选办法执行。八、学位论文及学位授予(一)学位论文是保证学位质量不可缺少的培养环节,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时间为第三学期开学前两周,保证研究生有一年时间撰写论文。(二)学位论文必须符合教育硕士学位专业方向的培养目标,学位论文选题在校内外导师联合指导下进行,着重选择紧密联系基础教育实践,来源于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进行研究。(三)论文形式可以多样化,如专题研究论文、调研报告、案例分析、校本课程开发、教材分析、教学案例设计等。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 2 万字(除摘新祥旭考研官网 http:/www.xxxedu.net/要、引言、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字数之外)。(四)学位论文通过专家评阅并符合学术道德规范要求,可提出答辩申请。在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应至少有一名具有高级职称的中小学教师或教学研究人员。(五)凡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者,经学位授予单位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授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考研文库@kaoyanwen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