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东华大学338生物化学研究生考试大纲.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2020东华大学338生物化学研究生考试大纲.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东华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科目编号: 338 科目名称: 生物化学 一、考试总体要求 生物化学是生物工程专业最重要的一门基础学科,是生命科学及其相关学科专业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的基础课程。生物化学旨在从分子水平阐明生命现象的化学本质,揭示生物体的物质组成、化学变化(代谢)及其调节,以及它们与生理机能的关系。主要涉及内容包括重要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物质与能量代谢、遗传信息传递等。要求考生熟悉并掌握生物化学的基本理论知识,熟知生物化学研究领域的基本实验技术,并具有运用所学生化知识解析问题的能力。本考试大纲根据研究生培养要求特点,更强调基本概念掌握的灵活性及知识的综合利用能力。 二、考试内容及相对比例(以下比例为大概比例,会根据当年题目内容略有调整) (一)蛋白质化学( 10%) 【考试内容】 蛋白质的生物学功能 蛋白质的分子结构及组成 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分离纯化及定量定性技术 蛋白质一级结构测定方法 【考试要求】 理解蛋白质生理功能对于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 熟记蛋白质元素组成特点, 20 种常见氨基酸三字缩写符号、结构式及理化性质 熟练描述蛋白质各级结构的特征及意义 理解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掌握蛋白质变性理论 了解蛋白质一级结构的测定方法 (二)核酸化学( 10%) 【考试内容】 核酸的化学组成、分类、分布及生物学意义 核苷酸的分子结构及理化性质 DNA 的分子结构类型及特征 RNA 的结构与功能 核酸的主要理化特性 核酸酶的分类原则及作用特点 核酸的核苷酸序列测定基本原理 【考试要求】 全面了解核酸的分子组成、分子结构及其理化性质 全面了解核苷酸组成、结构及其理化性质 掌握 DNA 二级结构模型及核酸杂交技术 掌握 RNA 的类型、结构特点及功能特性 了解核苷酸序列测定的基本原理 (三)酶( 10%) 【考试内容】 酶的化学本质、分子结构及生物学功能 酶促反应的特点及作用机理 酶促反应的影响因素 酶活性的测定 酶的国际命名与分类原则 固定化酶、抗体酶及核酶的基本概念及作用特点 【考试要求】 了解酶的基本概念和化学本质 熟知酶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熟知影响酶促反应的重要因素及其动力学特点,理解酶促反应动力学特点及意义 了解酶的分类提纯基本方法 了解同工酶的概念及特性 掌握酶活力定义及其测定方法 了解特殊酶,如溶菌酶、丝氨酸蛋白酶的催化机理 了解抗体酶、核酶的基本概念 掌握固定化酶的应用技术原理 (四)糖类化学( 5%) 【考试内容】 糖的概念与分类 代表性单糖、寡聚糖的结构及生物学功能 糖蛋白、蛋白聚糖的生物学意义 【考试要求】 了解糖的概念与分类 掌握糖类的元素组成、化学本质及生物学功能 掌握单糖、二糖、寡糖和多糖的结构和性质 熟悉糖蛋白、蛋白聚糖的结构与功能 (五)脂质与生物膜( 5%) 【考试内容】 脂质的概念、分类及结构特点 单纯脂质 、复合脂质及衍生脂质的类型和理化性质 生物膜的化学组成与结构特性 【考试要求】 了解脂质的定义、类型及功能 掌握重要脂肪酸、磷脂、糖脂的结构特性及功用 了解代表性萜类和固醇类的化学本质及特性 掌握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要点 (六)维生素与辅酶( 3%) 【考试内容】 维生素的定义、分类及生物学特性 各种维生素的活化形式、生理功能 【考试要求】 熟悉各种维生素所属类型、功能相关的活化形式及其缺乏病症 了解 B 族维生素与辅酶的关系 (七)糖代谢( 10%) 【考试内容】 糖的主要生理功能、主要消化和吸收途径 糖的代谢途径,包括物质代谢、能量代谢及其关键酶 糖的无氧分解、有氧氧化的概念、部位和过程 糖酵解、三羧酸循环、磷酸戊糖途径的反应途径及其关键酶 糖异生作用的概念、原料、场所及主要途径 糖原合成与分解途径 【考试要求】 全面掌握糖的各种代谢途径,包括物质代谢、能量代谢及其关键酶 熟知糖的无氧分解、有氧氧化的概念、部位和过程 重点掌握糖酵解、丙酮酸氧化脱羧和三羧酸循环的反应途径及其限速酶调控位点 掌握磷酸戊糖途径的反应途径及其限速酶调控位点 了解糖异生作用的概念、原料、场所及主要途径 了解糖原合成与分解过程及其限速酶 了解单糖、蔗糖和淀粉的形成过程 (八)生物氧化( 5%) 【考试内容】 新陈代谢的概念、类型及其特点 生物氧化的概念、特点及物质氧化方式 线粒体氧化体系 非线粒体氧化体系类型、特点、组成及功能 【考试要求】 了解新陈代谢的概念、类型及其特点 了解生物氧化的概念及生物学意义 了解高能磷酸化合物的概念和种类 理解 ATP 的生物学功能 掌握呼吸链的组成、各组分作用及其传递体的排列顺序 熟记底物水平磷酸化和氧化磷酸化的概念 熟记氧化磷酸化偶联部位及电子传递抑制剂的作用部位 熟记两种穿梭机制,解释其对线粒体外 NADH 氧化磷酸化的意义。 了解非线粒体氧化体系的类型、特点、组成及功能。 (九)脂类代谢( 5%) 【考试内容】 脂类的生理功能及消化、吸收途径 脂肪动员概念及其限速酶,甘油代谢途径及其限速酶 脂肪酸氧化过程及其能量的计算 酮体代谢过程及生物学意义 磷脂的合成过程及其生物学意义 胆固醇合成的部位、原料及其主要转化途径与排泄 血脂及血浆脂蛋白的分类、组成及生理功能 【考试要求】 了解脂类的消化、吸收及其主要生理功能 理解脂肪动员的生物学意义及其调控机理 全面了解甘油代谢途径及其限速步骤关键酶 掌握脂肪酸 -氧化过程及能量生成的计算 掌握脂肪的合成代谢 理解脂肪酸的生物合成途径 了解磷脂和胆固醇的代谢途径 了解血脂和血浆脂蛋白的类型及功能 (十)核苷酸代谢( 4%) 【考试内容】 外源核酸的消化和吸收 嘌呤核苷酸的合成与分解代谢 嘧啶核苷酸的合成与分解代谢 常见辅酶核苷酸的结构和功能 【考试要求】 了解外源核酸的消化和吸收 熟悉碱基的分解代谢 掌握嘌呤核苷酸、嘧啶核苷酸的代谢途径及其调控机理 了解常见辅酶核苷酸的结构和功能 (十一)蛋白质降解及氨基酸代谢( 8%) 【考试内容】 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和腐败 氨基酸的一般代谢途径 氨的代谢路径 个别氨基酸的代谢途径 【考试要求】 熟记必需氨基酸的概念以及 8 种人体必需氨基酸的种类 了解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和腐败过程 了解氨基酸的一般代谢途径 熟悉氨代谢路径及典型转氨酶类型 了解血氨的来源和去路,以及尿素合成过程 熟知生糖、生酮和生糖兼生酮氨基酸的种类及生物学意义 熟记一碳单位概念及其来源 了解个别氨基酸(如含硫氨基酸等)的代谢途径及意义 (十二)核酸的生物合成( 10%) 【考试内容】 DNA 生物合成(复制)过程及其相关酶类和蛋白质因子 RNA 生物合成(转录)过程及 RNA 转录后加工修饰机制 逆转录病毒生活周期、逆转录过程及逆转录病毒载体的应用 染色体概念、真核细胞染色体的组成及原核生物基因组构型 DNA 转座作用的机制及生物学意义 【考试要求】 掌握 DNA 生物合成(复制)过程及特点 熟知参与 DNA 复制的酶与蛋白质因子的性质和种类 理解 DNA 复制和 DNA 损伤修复的生物学意义 掌握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 DNA 复制的异同点 全面了解 RNA 生物合成(转录)过程及 RNA 转录后加工修饰机制 掌握 RNA 聚合酶的作用机理 掌握启动子的作用机理 掌握逆转录过程及逆转录病毒载体的应用 了解染色体概念、真核细胞染色体的组成及原核生物基因组构型 (十三)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4%) 【考试内容】 蛋白质生物合成(翻译)体系和过程 参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主要生物分子的种类及功能 翻译后的加工过程 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区别 蛋白质生物合成的抑制因子的作用机理 【考试要求】 全面掌握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分子基础 掌握翻译过程及翻译后加工过程 理解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区别 了解蛋白质生物合成的抑制因子的作用机理 (十四)细胞代谢与基因表达调控( 4%) 【考试内容】 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特征 细胞代谢的调节网络 酶活性的调节 细胞信号传递系统 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的区别 真核生物基因转录前水平的调节、基因转录活性的调节和转录因子的功能 操纵子学说 翻译水平上的基因表达调控 原核基因表达调控,包括原核基因操控、乳糖操纵子、色氨酸操纵子等 顺式作用元件与基因调控 反式作用因子对转录的调控 激素调节及其生物学意义 【考试要求】 熟悉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特征 理解代谢途径的交叉网络和代谢的基本要略 理解酶促反应的前馈和后馈、酶活性的特异激活剂和抑制剂 掌握细胞膜结构对代谢的调节和控制作用 了解细胞信号传递和细胞增殖调节机理 掌握操纵子学说的核心机制 理解转录水平上的基因表达调控和翻译水平上的基因表达调控 熟悉顺式作用元件与基因调控 熟悉反式作用因子对转录的调控 了解激素调节及其生物学意义 (十五)基因工程及蛋白质工程( 7) 【考试内容】 DNA 克隆的基本原理 特定 DNA 片段的分离,合成和测序 基因组文库及 cDNA 文库的定义及构建 克隆基因的表达 蛋白分子的设计和改造 【考试要求】 了解基因克隆的基本原理及常用方法 了解基因文库概念及构建方法 了解基因外源表达技术 了解蛋白分子的定向进化技术 三、试卷类型及比例 1. 名词解释: 20% ( 30 分) 2. 判断题: 10 ( 15 分) 3填空题 10% ( 15 分) 3. 选择题: 20% ( 30 分) 3. 简答题: 20% ( 30 分) 4. 论述题: 20% ( 30 分) 四、考试形式及时间 考试形式:笔试; 考试时间:每年由教育部统一规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考研文库@kaoyanwen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