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杭州师范大学346体育综合考研真题.doc

返回 相关 举报
2013年杭州师范大学346体育综合考研真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3年杭州师范大学346体育综合考研真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3年杭州师范大学346体育综合考研真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杭 州 师 范 大 学 硕 士 研 究 生 入 学 考 试 命题 纸2013 年 考试科目代码 346 考试科目名称 体育综合 (本考试科目共 7 页,第 1 页)杭 州 师 范 大 学2013 年招收攻读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题考试科目代码: 346 考试科目名称: 体育综合 说明:考生答题时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否则漏批责任自负。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1神经调节是人体最重要的调节方式,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所实现的生理功能调节过程,其特点是( ) 。A潜伏期短、反应快 B潜伏期长、反应快C潜伏期短、反应慢 D潜伏期长、反应慢2从高处跳下落地时,股四头肌( ) 。A做等张收缩 B做等动收缩C做离心收缩(肌肉收缩时被拉长) D先做等张收缩再做离心收缩3血液中调节呼吸运动最重要的理化因素是( ) 。A血糖浓度改变 BPCO 2 的变化C血浆渗透压改变 D体温改变4正常人安静时,心率约在( )次/分之间。A3050 B4060C60100 D801205最大摄氧量水平是( )运动项目取得优异成绩的基础和先决条件之一。A力量 B速度耐力C速度 D耐力6在田径项目中,运动员运动时血乳酸阈值较高的项目是( ) 。A短跑 B中长跑杭 州 师 范 大 学 硕 士 研 究 生 入 学 考 试 命题 纸2013 年 考试科目代码 346 考试科目名称 体育综合 (本考试科目共 7 页,第 2 页)C跳跃 D投掷7进行有氧耐力训练时,评价运动强度的指标是( ) 。A最大吸氧量% B肝糖原值C血糖值 D血红蛋白值8儿童少年发展速度素质的最佳时期是( ) 。A714 岁 B1516 岁C1720 岁 D2125 岁9与训练水平低的运动员相比,训练有素的运动员在安静时出现机能节省化,在定量工作时机能反应( ) 。A较低 B较高C或高或低 D差异不明显10学习和掌握运动技能,就是建立( )的过程。A反射 B条件反射C运动条件反射 D非条件反射11我国第一部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颁布于( )年。A1955 B1956C1957 D195812体育教学系统的基本构成要素是( ) 。A体育教师、学生、体育教学方法B体育教师、学生、体育教学内容C体育教师、学生、体育教学手段D体育教师、学生、体育教材13我国中小学最普遍、最有保障的一种课余体育活动形式,也是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最重要措施是( ) 。A课余训练 B运动竞赛C早操 D课间操14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以情景和竞赛活动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可分为三种,请找出错的一种( ) 。A运动游戏法 B运动竞赛法C情境教学法 D互动练习法杭 州 师 范 大 学 硕 士 研 究 生 入 学 考 试 命题 纸2013 年 考试科目代码 346 考试科目名称 体育综合 (本考试科目共 7 页,第 3 页)15下列哪一个过程不属于运动技能形成所经历的三个发展过程, ( ) 。A由不会到会 B由不熟练到熟练C由不巩固到巩固 D由不掌握到掌握16下列哪一个阶段不属于体育教学集体教育过程中的三个阶段, ( ) 。A集体巩固阶段 B集体成熟阶段C集体分解阶段 D集体提高阶段17下列哪一个方法不属于以身体练习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 ( ) 。A分解练习法 B完整练习法C循环练习法 D个别练习法18贯彻课余锻炼差异性原则,应注意以下几点,请找出错的一方面( ) 。A因地制宜,合理规划 B因人因时,适时调整C统一要求,区别对待 D明确目标,全面发展19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文件是( )颁发的。A2001 年 B2002 年C2003 年 D2004 年20体育教学组织形式中的分组教学有随机分组、同质分组、异质分组、合作型分组、帮教分组和( ) 。A性别分组 B差异性分组C友伴型分组 D协同性分组21下列不属于竞技体育基本的构成要素是( ) 。A运动训练 B运动解剖C运动员选材 D运动竞赛22下列不属于竞技体育形成基本动因的是( ) 。A生物学因素 B个性心理因素C哲学因素 D社会学因素23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主要体现在( ) 。A运动员参加比赛所获得的名次 B运动员从事体育活动的能力C运动员在训练中表现出来的运动水平 D运动员参加比赛的能力24一个完整训练过程的出发点是( ) 。杭 州 师 范 大 学 硕 士 研 究 生 入 学 考 试 命题 纸2013 年 考试科目代码 346 考试科目名称 体育综合 (本考试科目共 7 页,第 4 页)A运动员的状态诊断 B训练目标的建立C运动竞赛 D运动员选材25竞技体育比赛中,影响运动成绩的最根本、最重要的原因是( ) 。A运动员在比赛中表现的竞技水平 B对手在比赛中表现的竞技水平C竞赛环境 D裁判员的道德业务水平26下列不属于间歇训练法控制时间的心率指标是( ) 。A180 次/分 B150 次/分C120 次/分 D90 次/分27比赛前,跳远的完整技术训练常采用( ) 。A持续训练法 B间歇训练法C循环训练法 D重复训练法28憋气练习有利于发展运动员的( ) 。A相对力量 B最大力量C体力 D耐力29机体在局部疲劳时更适用于发展运动员的( ) 。A爆发力 B耐力C灵敏素质 D最大力量30在球类等对抗性项目中,最为关键的因素是技术的( ) 。A实用性 B合理性C规范性 D经济性二、综合判断题(判断下列各命题是否正确,正确的打“A” ,错误的打“B” 。每小题 4 分,共 60 分)31体育运动按人体参与活动的基本方式分类,可分为走、跑、跳跃、投掷、攀登、爬跃、悬垂支撑和平衡、角力等。 ( )32运动能力即指运动员的参赛能力,是竞技能力诸多表现中的一种。( )33运动训练方法是指在运动训练过程中,为提高某一竞技运动能力、完成某一具体的训练任务所采用的身体练习,是具体的有目的的身体活动方式。( )34间歇训练法是指对练习过程组间间歇时间做出严格规定,使机体处于不完全恢复状态下,杭 州 师 范 大 学 硕 士 研 究 生 入 学 考 试 命题 纸2013 年 考试科目代码 346 考试科目名称 体育综合 (本考试科目共 7 页,第 5 页)反复进行训练的练习方法。( )35运动员运动技术水平的高低,通过其动作质量判定。( )36暗示训练法是指在训练中采用有效刺激物把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引导到某一个事物或方向上去的训练方法,可为顺利完成训练与比赛任务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 )37动作技能形成、提高的过程是:热身和逐渐加强运动负荷的阶段根据教学的需要调整和控制运动负荷的阶段恢复和逐渐降低运动负荷的阶段。 ( )38不管在什么时候使用队列队形,应尽量达到如下基本要求:1)简捷高效;2)利于课堂教学;3)合理利用口令。 ( )39“有价值的弯路” ,即费时间又没有实际意义的步骤;“无价值的弯路”即虽看起来稍费时间但实际上是很重要的步骤。 ( )40在场地器材的布置中要注意以下问题:1)灵活性;2)开放性;3)综合性;4)兴趣性;5)自主性。 ( )41慢肌纤维较快肌纤维兴奋阈低、收缩力大且持续时间长。 ( )42血浆与血清的主要区别在于血浆含有纤维蛋白原,而血清则不含此蛋白。 ( )43心交感神经兴奋时可引起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减弱。 ( )44“极点”的出现标志着进入工作状态的结束。 ( )45适当的运动可有效提高机体免疫系统功能水平,过量运动则会导致免疫系统功能水平下降。 ( )三、论述题(180 分) 运动生理学1、论述题(30 分)试述影响最大吸氧量的因素。2、案例分析题(30 分)运动员参加 10000 米跑比赛初期,常出现呼吸急促困难、头晕、胸闷、主观感觉难受、跑速下降等现象,继续坚持运动后上述现象会逐渐消失,运动员感觉轻松,运动恢复正常。试分析产生上述情况的原因。杭 州 师 范 大 学 硕 士 研 究 生 入 学 考 试 命题 纸2013 年 考试科目代码 346 考试科目名称 体育综合 (本考试科目共 7 页,第 6 页) 学校体育学1、论述题(30 分)试述学校体育对学生智育发展有哪些作用。2、案例分析题(30 分)2006 年,某体育俱乐部把世界上最普及和流行的篮球和足球两大运动项目结合在一起,6 人为一队,让运动员半场打篮球、半场踢足球,一个队进攻时踢足球,而防守时则打篮球,另一个队进攻时打篮球,防守时则踢足球,20 分钟交换场地并变换攻防内容。要使这一运动项目能够吸引中学男生积极参与,根据有效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方法和途径,请你谈谈如何改造和创新项目的规则和技战术要求,才有可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运动训练学1、论述题(30 分)结合某一运动项目论述教练员制定战术方案时应该注意的问题。2、案例分析题(30 分)某田径队的教练员为了提高运动员全身不同肌群的力量耐力,安排该队运动员每人依次连续完成俯卧撑1015次、单杠引体向上812次、蹲跳1020次、收腹两头起815次、背仰两头起610次、原地高抬腿3060次、撑臂收腿510次和蛙跳1013次的一组练习。完成练习后休息1分钟,每人再依次完成一组上述练习。请指出该教练员具体采用的是什么运动训练方法,试分析这种运动训练方法的应用特点及该训练安排的不足之处。杭 州 师 范 大 学 硕 士 研 究 生 入 学 考 试 命题 纸2013 年 考试科目代码 346 考试科目名称 体育综合 (本考试科目共 7 页,第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考研文库@kaoyanwen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