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2020年计算机考研经验分享.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四川大学2020年计算机考研经验分享.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四川大学2020年计算机考研经验分享.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四川大学2020年计算机考研经验分享.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祥旭考研官网 http:/www.xxxedu.net/四川大学 2020 年计算机考研经验分享1.专业基本情况,每年报考人数,录取人数,报录比是多少;四川大学计算机(软件)学院招收计算机方向和软件工程方向的研究生。请注意,四川大学的计算机和软件在本科教学中是分为两个学院的,而在研究生教学与培养阶段都属于同一个学院,因此不管是选择计算机或者是软件工程都没有差别,只是研一有些课程不一样,导师不会区别培养。更细致一点,根据 2019 年四川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给出的说明,具体分别招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硕,专业代号:081200)、软件工程(学硕,专业代号:083500)以及电子信息(专硕,专业代号:085400)这 3 个专业的学生。注意,电子信息专业是由原先的计算机技术(专硕)和软件工程(专硕)合并的,这是全国高校从 2019 年开始统一实施的。所以需要报考学硕的同学可以选择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或者软件工程,需要报考专硕的同学应选择电子信息。以近三年来看(以下统计的都是全日制的录取情况),在 2017 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统考报名 480 人,最终录取 15 人;软件工程(学硕)统考报名 56 人,录取 7 人;计算机技术统考报名 518 人,录取 53 人;软件工程(专硕)统考报名 51 人,录取 30 人。在 2018 年,计算科学与技术统考报名 347 人,录取 31 人;软件工程(学硕)统考报名 72 人,录取 12 人;计算机技术统考报名 510 人,录取 49 人;软件工程(专硕)统考报名 216 人,录取 27 人。在 2019 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统考报名 570 人,录取 31 人;软件工程(学硕)统考报名 53 人,录取 10 人;计算机技术统考报名 764 人,录取 42 人;软件工程(专硕)统考报名 237 人,统考录取 13 人。综合来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报录比约为 11:1,软件工程(学硕)报录比约为 6:1,计算机技术报录比约为 13:1,软件工程(专硕)报录比约为 10:1。所以软件工程(学硕)还是相对来说轻松一些。2.每年录取分数线是多少,近三年为例,好能列举专业课的平均分;2017 年,学硕的复试线是 320 分,数学和专业课至少需要 75 分,政治和英语至少需要 50 分。专硕的复试线是 280 分,数学和专业课至少需要 60 分,政治和英语至少需要 40分。但是最终录取学硕最低是 360 分(这年考试简单),专硕最低是 340 左右。2018 年,学硕的复试线是 310 分,数学和专业课至少需要 68 分,政治和英语至少需要 45 分。专硕的复试线是 280 分,数学和专业课至少需要 60 分,政治和英语至少需要 40 分。但是最终录取学硕最低是 320 分左右(这年考试偏难),专硕是 340 左右。2019 年,学硕的复试线是 325 分,数学和专业课至少需要 83 分,政治和英语至少需要 55 分。专硕的复试线是320 分,数学和专业课至少需要 75 分,政治和英语至少需要 50 分。但是最终录取学硕最低是 330 分左右(这年考试简单),专硕是 330 左右。3.写出公共课与专业课的官方参考书目;公共课的参考书目官方没有给出,建议大家公共课选一个适合自己的老师跟着学习即可,这是没有问题的。下面给出专业课的官方参考书目,分别是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第 5 版)美 James F. Kurose 等 高等教育出版社;计算机网络谢希仁 (第七版) 电子工业出版社;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C+版) 电子工业出版社;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操作系统教程(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分别涵盖了计算机网络、数据结构与算法以及操作系统这三门专业基础的内容。4.公共课与专业课的备考经验,今年专业课更改的情况与复习方式;新祥旭考研官网 http:/www.xxxedu.net/首先说公共课中政治的复习。政治这门课属于专业基础课,其实复习到最后大家的分数都没有很大的差异,因此我的政治是 9 月份才开始复习的。还是那句话,哪个老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适合自己的老师才可以。我复习的时候选择的是肖秀荣老师的资料。政治的复习相对简单些,九月份开始每天做精讲精练,我刷的比较慢,十一月中才差不多刷完。目标是先把基础的框架搭起来,如果有时间或者追求的目标比较高(如 70 分及以上)可以刷第二遍,但是个人看来觉得没有必要,付出回报比很低,不如多花点时间在数学和专业课上面。后期十一月中往后陆续做了最后八套卷和最后四套卷,这是比较有必要的,特别是最后四套卷的大题,花点时间背一下。基本上政治的复习也就这么多内容,中规中矩的复习考个 65 分不是问题。其次是英语的复习,本人英语基础较好,六级考了 500+,因此英语没有花太多的功夫。对于英语基础相对薄弱的同学,必须先从词汇抓起,词汇为王。所以建议 3 月开始就每天花时间背词汇,考研英语难度和六级相当,有些地方还难一些,因此基础一定要打好。其次是要针对真题中特定的题型刷一些模拟题,如考研英语中分值最大的阅读题,还有比较难攻克的翻译题,我针对二者做了一些模拟题,大家选哪个模拟题都可以,差别不是太大。差不多在 9 月开始以后。在二者做完了以后可以做近十年的英语真题,最好做上两遍。关于英语作文,大家有时间可以针对不同的话题多背一些模板,或者背几个模板即可,脑容量有限,最好留给重要又需要的东西。我是在考试前半个月背了何凯文的作文模板的,简单省事,也不占用太多的时间,我可以花更多时间投入到数学和专业课的复习中去。接着是工科考研的重头戏数学。数学的复习必须稳扎稳打。考研的成败主要看数学和专业课,这是必须要知道的。对于数学我是从 3 月份就开始复习了,跟的是汤家凤老师。大家跟哪个老师都无所谓,还是那句话适合自己就好。数学我基本上经过了两轮的复习+两轮的刷真题。3-7 月份,每天我都看汤家凤老师的基础班视频,买了他的接力题典 1800,看了视频以后巩固消化+记笔记,然后去做接力题典 1800 上面基础部分的题目。差不多在7 月之前把基础部分的题目都给做了,不会的题圈出来后面多做。7-10 月还是同样的方法,进行强化。看他强化班的视频+做强化部分的题目。差不多 10 月中旬的时候就可以做真题了,真题需要用心做,毕竟那是最能反应复习情况的。我真题大概做了两遍。到此为止数学基本上复习差不多了,还需要做几份模拟卷,但是不要太多,几份就够。对于数学其实就几点,首先越早开始复习越好,其次多刷题,刷的精一些。很多人有误区,为什么我数学刷了那么多题还是不会做?不要天真的以为题书的多就一定会做,在刷题过程中需要培养思维和做题的速度,而不是刷题的数量。关于数学最后提醒一点,切勿为了刷题而刷题,一定要稳扎稳打。最后就是专业课的复习,对于计算机专业课的复习,推荐王道专业课的复习指导。基本上所有计算机考研都会用到这一类的书,对于川大的专业课考试买数据结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即可,川大是不考组成原理的。由于是计算机科班出生,本科时候这些专业课学的也不差,所以我是暑假才开始专业课的复习的。对于跨考的同学,建议 3 月开始,学一点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如 C 语言编程,这是数据结构这门考试的基础,如果你不会 C 语言编程,那么数据结构学起来会是相当痛苦的。对于计算机专业出身的学生,哪一门课先复习哪一门课后复习都没关系,如果是非计算机专业出身的同学,建议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数据结构的顺序,这是逐渐变难的一个过程,也更好适应一些。大家每一门课分开来复习,即先把王道的计算机网络一遍过完,再复习操作系统,接着数据结构。这样的过程持续两遍就能将知识体系搭建起来。大家做王道的复习指南即可,它上面归纳地很全,去除了没用的知识,而学校推荐的参考书目只是参考用,一般用不上。大家至少在 11 月之前要过完两遍王道的复习指南。川大计算机是 15 年开始自主命题的,之新祥旭考研官网 http:/www.xxxedu.net/前的年份都是考 408,所以具有参考性的真题也就 4 年或者 5 年的,大家可以将真题刷两遍,时间绰绰有余了。最后 12 月开始到考前每天查缺补漏,按照这样的计划进行,专业课是可以拿到一个较好的分数的。按目前的情况看,接下来这几年专业课一般是不会变的。5.复试的过程与经验。按这几年的情况,复试主要分为笔试和面试(总计 200 分),大概需要占据两天的时间。一般情况下第一天上午和下午都是笔试的考察,面试则会在第二天的上午、下午或者是晚上进行。由于专硕人数较多,所以按往常来看专硕的面试一般都放在上午和下午,而学硕的面试一般都放在晚上。首先说一下笔试部分,笔试分为 C 语言测试以及综合能力测试。C 语言的测试是放在第一天上午进行的,总共 60 分,时间是两个小时,会给你发一张卷子,考察你对 C 语言的掌握能力。其中包括了看程序写答案(4 题,每道题 5 分),以及编程解决问题(3 题,合起来 40 分)。总体来说,这几年 C 语言的笔试并不是太难,推荐大家看清华大学谭浩强的C 语言教程或者哈尔滨工业大学苏小红的 C 语言教程,刷刷课后题即可。这是对于 C 语言的准备。大家在寒假的时候就要着手准备。其次是下午的综合能力测试(40 分,一般 4 题每题 10 分),对于这个测试就相对来说比较复杂,因为这里面什么都会考,比如C+、Java 的基础知识,英语的能力(读文献,翻译),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的知识,以及当今比较流行的技术有哪些(如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计算机视觉等等这些时下计算机专业比较前沿的 AI 技术以及其后的数学原理)。对于这个的复习,没有固定的范围,大家准备的时候需要复习之前本科学过的内容,再巩固英语翻译能力以及去了解一些前沿的计算机知识。当然这对跨考的同学不是太友好,所以跨考的同学初试结束后如果有信心要尽早着手准备。接着是面试环节(100 分),面试一个人平均有 10 分钟的时间,穿插了英语口语的考察。在一个教室里面会有五位老师,一般 1 位院长加 4 位教授或者副教授。首先会有老师用英语提问几个问题,会有日常生活的问题(如介绍你的本科学校,你的家乡等),还会有专业问题(如介绍你本科做过的项目),这个大家提前准备好熟练背一背就行。该环节结束以后,几位老师会轮番发问,基本围绕几个方向:本科做过的项目、毕业设计、时下流行的计算机技术,这个东西也是无法突击的。同样也对跨考的同学不太友好。建议跨考的同学针对时下流行的计算机技术做准备,计算机科班出身的同学将之前做过的项目理一下,毕业设计的思路与原理理清,同时去学习时下流行的计算机技术(深度学习的原理,机器学习的原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考研文库@kaoyanwen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