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考研专业课政治学原理参考书资料政治民主.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考研专业课政治学原理参考书资料政治民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祥旭咨询电话:17521023199(同微信)第十四章 政治民主政治民主理论1. 古典民主主义古典民主主义产生于资产阶级革命前夕的西欧,主要代表人物为洛克、卢梭等。洛克试图以社会契约论证明,政府是根据多数人的意识组成的,政府根据人民的同意来实现人民的统治。卢梭把洛克的思想推向极端,认为人民的同意是在共同意志基础上形成的,从而提出了“人民主权”思想,他的民主观就是直接民主。卢梭主张强迫个人服从公意,排除党派政府,反对代议制,尊重多数的绝对权威。密尔、麦迪逊等人继承和发扬了洛克、卢梭等人的古典民主理论,论证了代议制政府是人民统治的最好形式。古典民主理论是资产阶级革命的理论依据,但古典民主观很难解释人民主权等概念在具体操作上的问题,因而招致批判。2. 精英民主主义精英民主主义较早起源于意大利,认为在任何社会中都会出现一个统治阶级,人民主权是不可能的,寡头政治是铁律。意大利式的精英主义理论被韦伯和熊彼得发展成“精英民主理论” 。韦伯强调现代社会的大规模、复杂性及社会差异使直接民主变得不可能,管理国家需要那些对政治和其他公共事务感兴趣并具有一定才能的精英,而一般人缺乏政策选择的能力,只能选择领导人,因此民主是一种淘汰最弱者的制度机制,使那些最具竞争能力的人去争取选票和权力。与韦伯一样,熊彼得把民主看成是一种竞争政治领导权的政治方法,在他看来古典民主理论的问题在于把决定政治问题的权力授予选民,并把它作为民主制度的首要目的,而人民选择代表反而成为第二位的事情,这种颠倒是不符合政治现实的。精英民主理论概括了现代西方民主制度的一些重要特征,如代议制、选举制和庞大的无政治阶层的存在,但是精英民主理论忽略了利益集团的作用。3. 多元民主主义多元民主主义由拉斯基首创,他认为一元论国家观或国家主权观是一种想象,因为国家并不代表全体人民的利益,只代表少数经济统治者的利益;政府行为并不总是正确的,个人或团体的反政府行为有时可能是正当的。他提出多元国家观,认为权力不再需要集新祥旭咨询电话:17521023199(同微信)中于某一点,主权将分配给各职能团体即社会中的自治区域。其传统的多元主义思想为现代多元主义理论奠定了基础,其代表人物是罗伯特达尔。达尔等多元主义者高度重视利益集团在民主中的作用,在他看来社会中的权力安排是是众多利益集团之间的讨价还价过程,政治决策则是政府部门试图调和这些集团冲突的结果。人民在民主中不可能直接参与决策,而是通过成为这些集团的一员来参与。为此达尔认为民主可以被定义为“多元政体” ,即多元的社会自治团体主导着政治过程,民主的实际意义在于群众的广泛参政。现代的多元主义极大的影响了西方传统的自由主义思想和实践,成为西方世界意识形态的核心。基尔特国家即在一个国家内,存在两个职能团体系统,一个是国家的政府系统,代表消费者的利益,处理纯粹的政治问题;另一个是代表生产者的职业的基尔特系统。二者各自独立,互不干预;而当二者处于冲突状态时,由“代表各行各业的公民的机关来作最后的裁定”4. 马克思主义的民主理论列宁指出,民主是一种国家形式,一种国家形态,这是一方面;但另一方面,民主意味着在形式上承认公民一律平等,承认大家都有决定国家制度和管理国家的平等权利。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民主的经典定义,其中包括三层含义:1)第一,民主就是“人民主权” ,是一种阶级统治。在阶级社会, “人民”自然就是统治阶级,所以,民主实际上就是一种阶级统治形式。既然民主是一种阶级统治,那么在实现阶级统治的过程中,就必须要以“专政”来保障“民主” ,亦即民主的实行要以暴力为后盾,这在任何国家都是一样的。2)第二,民主是一种国家形式或国家形态。这里的“民主” ,实际上是指作为政体的“民主制” 。因此,当国家消亡时,民主也就消亡了。指出民主与国家的联系,是为了说明无产阶级民主取代资产阶级民主,无产阶级国家取代资产阶级国家。3)第三,民主意味着公民的平等和参政的权利。新祥旭咨询电话:17521023199(同微信)民主权利主要表现为公民的选举权、监督权和罢免权。5. 协商民主理论协商民主是指政治共同体的自由、平等的公民和团体,通过协商或公共协商而参与立法和决策等政治过程,以对话、讨论、辩论、审议等具体形式而达成政治共识,赋予立法和决策以合法性的治理形式。协商民主理论认为,无论是代议民主还是远程民主,都与现代公民的要求和社会的发展有不相适应的地方。公民和官员之间就共同相关的政治问题进行直接的面对面的对话和讨论,是民主政治最基本的要素之一,也是任何其他方式所不能取代的。政府与公民的协商,是达到民主决策的必要环节,同时这种协商本身就是民主的实践。它既是公民政治参与的现实形式,也是培养公民民主精神的重要渠道,因而有利于增加政治合法性的基础。协商民主的理论基础是自由主义和批判理论。自由主义希望设计一套制度安排消除超越于宪法的力量而保护个人利益;批判理论主要关注个人和社会如何摆脱压制性力量而获得进步性解放,强调民主参与对公民精神培养的意义。协商民主理论超越了自由主义与批判理论,既肯定公民积极参与政治,又尊重国家与社会的界限,力图通过完善民主程序、扩大参与范围、自由平等的对话来消除冲突,保证公共理性和普遍利益的实现。6. 如何认识民主政治的经济基础历史实践说明,经济的发展状况与政治制度的协调程度并不总是成正比例关系。但是对民主的产生和发展而言,经济因素确实重要。历史上民主形式的变化和民主程度的提高,都是由社会经济条件的发展变化促成的。经济基础对民主的影响表现在以下方面:1)首先,商品经济的发展程度决定民主实现的程度。在历史上,商品经济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民主程度的提高。商品经济以平等、自由和契约为原则,它完成了从身份社会向契约社会的转变,或者说由特权社会向法治社会的转变。商品经济中的自由平等原则表现为参与者权利平等和自由原则;契约原则表现为法治原则。因此,高度的民主政治有赖于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新祥旭咨询电话:17521023199(同微信)完善。2)其次,市场经济决定了利益的多元化,利益主体互动的过程既体现了社会自治,又体现了国家与社会之间的互相尊重。在市场经济中,国家权力不可能垄断一切,民间组织的活动空间增大,自主性增强。因而可以说,市场经济本身就是一种自由,而自由是民主的绝对前提。3)社会经济条件对民主制的形式有重大影响。政治参与者的物质要求如果得不到满足,民主就难以保证;当经济不平等情况严重时,也不适于民主,经济不平等不仅会阻碍参与,而且使许多人的参与失真。总之,社会经济条件对民主的程度与民主制的形式有很大影响,完善的市场体系和发达的商品经济是民主政治的基础,而在那些尚不具备这种基础的国家,形式上完美的民主制却让国家的现代化举步维艰。因此,政治与经济应均衡发展。7. 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主要包括议会制、普选制、政党制、三权分立原则1)议会制是资本主义民主的标志,由于其成员均为直接或间接选举产生,因而被视为“人民主权”的物质形态,也被宪法授予最终控制权。2)普选制是指所有成年公民除依照法律被强制剥夺选举权之外,不受任何资格限制,普遍地享有参与选举的权力。它依据普遍原则、平等原则、直接原则、秘密投票原则进行选举。选举程序包括组成选举机构、划分选区、选民登记、候选人提供即竞选、投票和唱票等环节。3)政党制是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重要支柱,是资产阶级内部各种政治势力的一种平衡机制。4)三权分立原则体现了权力制衡思想,是资本主义国家政治机器的组织原则。三权分立主要指国家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之间的独立与制衡关系。8. 民主集中制新祥旭咨询电话:17521023199(同微信)民主集中制是我国的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下的民主和集中都不是原来意义上的独立的民主和集中,而是民主协商后的集中和以集中保证效率的民主。在政党政治上,民主集中制是少数服从多数和下级服从上级;在国家与政府层次上,首先表现为党的领导原则,在党的绝对领导下产生人民代表大会,并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政府。9. 我国民主建设的着手点1)其一,大力发展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必要基础。2)其二,发展教育,培养民主观念。民主观念的强弱与教育程度有密切关系,民主观念的培养有赖于全方位的教育。这里的教育,除了正规学校的教育之外,还包括舆论引导、家庭传播、社团影响等信息沟通的途径。3)其三,加强法治,保证司法独立。民主的实行和保障,不能仅仅依靠习惯、道德和传统,而更要依靠法律约束。4)其四,政治改革是建设民主政治的现实的途径。10. 民主巩固的基本特征和条件民主的巩固过程其实就是民主规则的习惯化和稳定化的过程。1)在精英行为上,当国家、社会、经济、政治或制度的主要行动者不再动用重要的资源,通过建立非民主政体或外部干涉以分裂国家来达到自己的目标时,民主政体得到了巩固。2)在公众态度上,当绝大多数民众深信民主的程序和制度是管理集体生活的最合适方法时,当反体制方案得不到支持或者被亲民主力量所孤立时,民主制度得到了巩固。3)在宪政结构上,只有在权威政治遗产不再对民主制度构成威胁时,即像军队、教会、大地主、金融和商业寡头这样的传统的权势阶层和集团以及政治决策者的行为不再能超出民主的宪政规则所限定的范围的时候,民主制度才能说是巩固的。新祥旭咨询电话:17521023199(同微信)民主巩固的条件:1)民主必须深化,并且越来越真实。2)民主的政治制度必须越来越完善,使其中的政治行为者有规可循而不会推翻它。3)民主应当有效地解决社会中最重要的问题,提供自由、负责任,民主制度表现优良。新祥旭考研辅导咨询热线:17521023199(同微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考研文库@kaoyanwen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