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华中科技大学学术学位博士招考说明之社会学院.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2020华中科技大学学术学位博士招考说明之社会学院.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社会 学院 2020 年 学术学位 博士 “申请 -考核 ”制 招考说明 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是我国高校中最早恢复、重建社会学教学和研究的院系之一。 设社会学系、社会政策系、社会工作系; 有 社会学一级学科博士点 、 硕士点;社会保障二级学科博士点 、 硕士点; 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点。社会学、社会工作两个本科专业。社会学学科为湖北省重点学科,并设有博士后工作站。 2017 年公布的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为 B+。学院现有教师 近40 人,其中教授 13 人、副教授 16 人。拥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1 人,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 1 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1 名,楚天学子 3 人,黄鹤英才 2 人,校学术新人奖 3 人, 学校 华中学者 4 人。 40 岁以下教师占 60%,近 1/2 教师有海外博士学位或 1 年以上国外名校访学经历。 学院现有华中科技大学养老服务研究中心(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乡村振兴研究中心等 10 个研究 机构, 拥有国内高校一流的社会工作综合实验室、社会调查系统实验室 。 主持 国家社科基金 重大项目与重点项目、 教育部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和 重点 项目等 100 余项。曾先后获得过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等 30 余项。学院 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亚利桑那州立大学 、 密歇根 州立大学、 特拉华大学 、英属哥伦比亚大学、香港理工大学 等高校交流密切, 每年近 1/3 的各层次 学生参与海外交换生 与 学术交流项目。 博士生培养目标是具有理想信念 、 创新能力强 、 综合素质高的人才。 毕业生应 具有本学科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 研究方法 ,扎实的专业功底和 开放的学术 视野,独立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在本学科或本 专业 领域中做出创造性成果。 博士招生专业: 法学博士学位:社会学、人类学、人口学;管理学博士学位:社会保障。 特色研究方向包括: 农村社会学与政治社会学 。 关注当代中国基层公共权力运作及秩序建构、 “ 三农 ” 政策 和 乡村振兴等 。 人口与社会问题 。 关注人口 演变 、 人口老龄化、人口迁移 流 动等现实社会问题。 社会文化与社区建设 。 关注社会转型期社会文化问题 、 少数民族文化变迁与融合 、 城乡社区建设问题。 经济社会学 。 关注社会群体对经济活动的影响 、 经济发展各种社会因素 、支配人们经济行为的因素等。 社会保障和福利社会学:关注各国社会保障 制度与理论、中国 社会保障的理论与政策实践 、反贫困理论及其中国实践 。 社会工作:关注社会工作 基本理论与实务经验、社会工作本土化、老年社会工作、青少年社会工作 。 招生专业目录 类型 学科(类别)及研究方向 申 请 条件 学术 学位 社会学 (030300) 01(全日制 )社会学 02(全日制 )人口学 03(全日制 )人类学 社会保障 (120404) 01(全日制 )社会保障理论 02(全日制 )社会保障制度 03(全日制 )就业政策与人力资源 1符合我校博士生招生简章规定的报考条件; 2英语水平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 ( 1)全国大学英语六级考试( CET-6)成绩达到 425 分及以上;或全国高校英语专业八级考试( TEM-8)合格;或 TOEFL 成绩( iBT)达到 90 分及以上;或 IELTS 成绩达到 6 分及以上;或 GRE 成绩达到 300 分及以上;或GMAT 成绩达到 650 分及以上。涉及其他语种的,以国内相应语种六级或专业四级成绩合格为参考。 ( 2)本科或硕士阶段获外语专业的学位证书或毕业证书; ( 3)在国(境)外有 1 年以上(含 1 年)全日制学习或研究经历(英语为当地主要日用语言和授课语言),须提供国外学习经历的证明、学历学位证书或成绩单。 未满足以上条件之一, 须参加学校统一组织的外语水平测试。 3具有良好的学术科研能力,取得以下学术成果之一: ( 1)以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考生为第二作者)公开发表 的学术论文 1 篇 ; ( 2) 国内或者国际 的 学术会议 上进行大会 报告 、会议论文等; ( 3)专利、软件著作权等; ( 4)其他院系认可的成果。 4至少有 2 位专家推荐。推荐信由考 生的硕士导师 、 1 位与报考学科(类别)相关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人员)书写并亲笔签名。我校 将 公示推荐人姓名和专业技术职务。 提交材料清单 : ( 1)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报名信息表(网上报名成功后可打印) ( 2)华中科技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计划,模版参见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 3)考生个人身份证正反面、研究生证(应届生提供)、本科和硕士 阶段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等照片或扫描件 ( 4) 学历、学位 认证 材料或学籍证明材料。 往届生提供 硕士学位 证书及认证 报告 (无 硕士学位者,提供 学士 学位认证报告 ); 应届硕士生 如未 通过 学信 网的学籍校验 , 需提交 在籍 学习证明 (学生证 等 ) 。在国(境)外获得学历学位者,须在网上信息确认时提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报告 ; ( 5) 本科与硕士研究生课程成绩单( 须加盖校级主管单位或所在单位人事档案室的公章 ) ( 6)各类外语水平证书或证明材料; ( 7)往届硕士毕业生提交硕士学位论文,应届生提交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或研究工作进展报告等; ( 8)具有代表性的科学研究成果、科研经历情况,如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复印件 (全文) 或 其他原创性研究成果的陈述和证明; ( 9)推荐信至少 2 封(须由推荐人书写、亲笔签名并密封) ; 材料提交方式: 请考生务必 2020 年 2 月 20 日前提交 ( 1)推荐信或证明信单独用信封密封,封口须推荐人签名或单位盖章。 ( 2)除推荐信外的其他材料,需按顺序制作目录。电 子版合并为 1 个 PDF文档,用报名号和姓名命名,发送到指定邮箱 4596846qq.com;纸质材料整理之后装订成册,可快递寄送或亲自送至 社会 学院 315 教务 办公室 学院地址 : 武汉 市 洪山区,华中科技大学 东 7 楼 315 联系人: 张老师 电话: 027-8754325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考研文库@kaoyanwen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