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苏州大学010100哲学考研大纲.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2021年苏州大学010100哲学考研大纲.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1年苏州大学010100哲学考研大纲.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1年苏州大学010100哲学考研大纲.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1年苏州大学010100哲学考研大纲.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1年苏州大学010100哲学考研大纲.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 祥 旭 考 研 官 网 http:/www.xxxedu.net/2021年苏州大学010100哲学考研大纲苏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哲学概论科目考查的内容范围一、哲学的研究领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变革2、社会基本矛盾(二)中国哲学1、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2、中国哲学中的“天人合一“思想(三)外国哲学1、柏拉图的灵魂说2、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四)伦理学1、伦理学的研究对象2、道德与法律的关系二、哲学的基本问题(一)思维与存在1、认识论意义上的思维与存在关系2、实践论领域的思维与存在关系(二)哲学与常识的关系新 祥 旭 考 研 官 网 http:/www.xxxedu.net/1、常识的经验性与哲学的超验性2、常识的非批判性与哲学的批判性(三)哲学与科学1、哲学对科学的反思关系2、反思时代的科学精神三、运用哲学基本理论分析问题(一)用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原理,说明实施生态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二)用辩证联系观点,论述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同稳定的关系的重要意义苏州大学哲学专业硕士生入学考试中西哲学史科目提纲中国哲学部分一、儒学哲学周公“天命靡常“和“敬德保民“的思想。孔子关于“仁“与“礼“、“中庸“、“学知“、“正名“的思想。墨子的“非命“、“兼爱“、“三表“思想及其与儒家思想的差异与对立。孟子“性善“、“民贵君轻“的思想。荀子“天人相分“、“性恶“、“虚壹而静“的思想。易传的“阴阳“之“道“及其变化观。董仲舒“天人感应“、“阳贵阴贱“、“性有三品“的思想。范缜的“神灭“思想。韩愈的“道统“思想和李翱的“复性“思想。新 祥 旭 考 研 官 网 http:/www.xxxedu.net/柳宗元“天人不相预“、刘禹锡“天人交相胜“的思想。宋明理学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及“理“气“之辨、“理“欲“之辨。张载“太虚即气“、“一物两体“、“民胞物与“的思想。朱熹“理一分殊“、“心统情性“、“格物致知“的思想。陆九渊“心即理“的思想和朱(喜)、陆(九渊)之辨。王守仁“心外无理“、“知行合一“的思想。王夫之“道在器中“、“能必副其所“、“行可兼知“的思想.颜元的“习行“思想和“义“利“观。戴震关于“理“与“欲“、“理义“与“意见“的思想。张之洞的“中体西用“思想。孙中山的民生史观。二、道学哲学老子“道法自然“、“反者,道之动“、“守柔曰强“的思想。庄子“齐物“、“逍遥“、“安命“的思想。管子四篇中稷下道家的精气说和“静因之道“。韩非“道与理相应“、“世异则事异“的思想。淮南子中“至道无为“与“人必事焉“的思想。王充的元气生成论、天道自然论、命定论。魏晋玄学中的“名教“与“自然“之辨。王弼“以无为本“、“得意忘言“、“应物而无累“的思想。裴頠的“崇有“论。郭象的“独化“论。新 祥 旭 考 研 官 网 http:/www.xxxedu.net/嵇康的“声无哀乐“论和“养生“论三、佛学哲学僧肇“不真空“、“物不迁“、“般若无知“的思想。天台宗智顗“一念三千“、“三谛圆融“及湛然“无情有性“的思想。唯识宗玄奘的“八识“说。华严宗法藏的“四法界“说。禅宗惠能的“顿悟成佛“说。四、主要经典著作和主要概念与范畴1、儒学经典:论语、孟子、荀子、春秋繁露、神灭论、原道、复性论、正蒙、四书章句集注、传习录、周易外传、四存编、孟子字义疏证。2、道学经典:老子、庄子、韩非子、淮南子、论衡、老子注、庄子注。3、佛学经典:肇论、摩诃止观、华严义海百门、坛经。4、主要概念与范畴(1)儒学哲学:“仁“;“义“;“礼“;“智“;“信“;“中庸“;“天君“;“征知“;“性“与“伪“;“名“与“实“;“道“与“器“;“太虚“;“德性所知“;“理“与“性“;“心“与“理“;“体“与“用“;“诚(实有)“;“气化“。(2)道学哲学:“自然“;“无为“;“玄览“;“坐忘“;“常道“;“常名“;“玄新 祥 旭 考 研 官 网 http:/www.xxxedu.net/德“;“前识“;“参验“;“无“与“有“;“名教“与“自然“;“言“与“意“。(3)佛学哲学:“佛性“;“般若“;“三谛“;“止观“;“法界“;“理“与“事“;“渐悟“与“顿悟“。西方哲学部分一、古希腊罗马哲学,其中重点是希腊哲学;二、中世纪哲学,其中重点是经院哲学;三、近代经验论哲学;四、大陆唯理论哲学;五、十八世纪法国哲学;六、德国古典哲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考研文库@kaoyanwen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