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思想政治教育202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申请-考核制”.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上海大学思想政治教育202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申请-考核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祥旭考研 官网 http:/www.xxxedu.net/本专业培养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信念,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理性认识和强烈责任感的高级优秀人才。具体要求为: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具有较为全面而扎实的现代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基础;全面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方法,深入认识人格素质养成和思想品德发展的一般规律;掌握本学科的前沿研究动态与最新成果,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高水平研究,具有较强的创新性思维和相应的实际工作能力;能胜任与本学科相关的教学、科研工作和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或者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大中型企业中从事相应的研究、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一、申请条件:1.申请人须身体健康,品行端正,遵守法律、法规和学校的规章制度,诚实守信,学风端正,无任何考试作弊、剽窃他人学术成果及其他违法违纪受处分记录。2.申请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须符合下述条件之一:硕士研究生毕业或已获得硕士学位;应届硕士毕业生(须在入学报到前取得硕士学位);在境外获得硕士学位的申请人,须获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3.计划类不招收在职定向考生,入学前考生须将本人全部人事档案和组织关系等转入我校;博培类属于上海市辅导员专项计划,只接收在职定向考生,面向上海高校工作 5 年以上(含 5 年)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在编在岗辅导员,包括一线专职辅导员、校(院、系)分管及从事学生工作和宣传工作的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4.申请考生对学科研究具有浓厚兴趣,并具有突出的科研能力,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专业能力倾向,5 年内需具有相关科研资料。(1)计划类需要已经以第一(或导师以外的第二)作者公开发表 2 篇及以上与申请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同等数量下论文期刊级别越高者越具有申请资格。(2)博培类需要已经以第一(或导师以外的第二)作者公开发表 1 篇及以上与申请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且获得过市级及以上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关的荣誉或已出版专著、主持过市级及以上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关的课题等。新祥旭考研 官网 http:/www.xxxedu.net/5.外国语限定为英语。英语需达到大学英语四级 425 分(折合百分制 60 分)以上,托福(TOEFL)、雅思(IELTS)、 GMAT、 GRE 参照此标准;6.本专业不接受同等学力考生申请。二、 申请材料:1.上海大学 2020 年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报名登记表1 份(网上报名成功后下载,A4 纸正反打印);2. 硕士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及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或学位认证报告)。考生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https:/www.chsi.com.cn),查询学历信息并下载打印本人的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如不成功须申请书面认证报告后复印,具体申请操作见:(https:/www.chsi.com.cn/wssq/);考生登录“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http:/www.chinadegrees.cn),在线查询学位,并截图打印,如不成功须申请中文学位电子认证报告后打印,具体申请操作见:http:/www.cdgdc.edu.cn/cn/;应届硕士毕业生提供学生证复印件及学籍认证报告,考生可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https:/www.chsi.com.cn),在线申请学籍验证并下载打印学籍认证报告。凡在境外获得学位的考生,须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认证报告复印件。3.身份证复印件;4.本人的硕士成绩单(复印件需加盖研究生管理部门成绩公章或考生档案所在部门公章);5.两位与报考专业或相近学科的正高级职称专家亲笔签名的推荐书(具体格式可至上海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文件下载”栏目中下载,用 A4 纸打印);6.外语水平成绩证明复印件;7.科研成果(含已取得的专利)、公开发表的学术性论文或专著等复印件(论文复印件应包括期刊封面、目录及正文全文,如论文被 SCI、 EI 检索,需提供相应检索证明原件);新祥旭考研 官网 http:/www.xxxedu.net/8.突显本人能力的获奖证书复印件;9.考生自我评价和攻博期间的详细科学研究计划书(可至上海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文件下载”栏目中下载,计划书不少于 5000 字);10.硕士学位论文(应届硕士毕业生可提供论文详细摘要和目录)11.博培类考生需提供所在学校人事部门出具含有工作年限的辅导员系统身份同意报考证明,证明必须明确目前所从事岗位及工作年限。申请人必须保证以上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不得伪造,一经发现将取消其报考和录取资格。三、申请程序:特别提醒:本专业博导数多于招生数,请考生务必与导师联系是否具有拟招生名额,计划类和博培类最终名额以学校实际下发招生指标为准。1.报名申请人在报名期间登录上海大学研究生招生网进行网上报名(考试方式选择“申请-考核”)。网上报名时须按照上海大学 2020 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的要求交纳报名考试费、打印报名表、寄(送)报名材料和申请材料,过期不再受理。2.审核(1)初审按照申请条件的基本要求对申请材料审查,确定进入复审名单。(2)复审由博士招生工作小组对初审已过的名单充分讨论并匿名投票表决复试名单。3.复试(1)复试形式为面试或笔试加面试,笔试为专业基础和专业综合,具体复试形式根据当年实际申请情况确定。(2)面试小组由不少于 5 人的博导或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组成。新祥旭考研 官网 http:/www.xxxedu.net/(3)面试科目为专业面试和英语。 4.录取(1)按照“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保证质量、宁缺毋滥” 的原则,依据考生复试成绩,分别按计划类和博培类由高向低顺序录取。 (2)面试成绩不合格者(低于面试成绩的 60%者)将不予录取。(3)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研究方向:01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与当代社会发展02 当代信仰问题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03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创新04 社会主义法治与政治文明建设05 马克思主义伦理观与当代社会道德建设指导教师: 孙伟平、忻平、 陶倩(本年不招)、 王天恩、 欧阳光明、高立伟、徐琴(本年不招) 、杨庆峰(本年不招)、 周丽昀、李梁、杨秀君、陈大文(本年不招)、何益忠(校外兼职)、王治东(校外兼职)、张远新(校外兼职)、张桂芳(本年不招)、金瑶梅(校外兼职) 、李国娟(校外兼职)、于凯(校外兼职)、 张丹华(本年不招)、宁丽娜(本年不招)、刘铮(本年不招) 招生人数:见上海大学 2020 年博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汇总表(上海市“博培计划”招生指标上级部门尚未下达我校,具体招生名额以复试前实际下达指标数为准)考试科目:新祥旭考研 官网 http:/www.xxxedu.net/1英语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3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本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介绍:孙伟平 男,湖南常德人,哲学博士。上海大学特聘教授。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直属机关党委副书记(正局级);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研究生院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世界哲学主编。目前主要社会职务有中国现代文化学会副会长及文化建设与评价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副会长及价值哲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专业委员会副会长;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副主编;韩国成均馆大学等校客座教授。系“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获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主要从事价值论、伦理学、社会历史观和文化问题研究。已出版专著 11 部,合著 25部、主编 12 部、译著 2 部,主要著作有:道德读本(合著,第二作者,获 1997 年中央宣传部第六届“五个一工程”图书奖);家园文化建设论纲(合著,第二作者,2001 年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第五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猫与耗子的新游戏网络犯罪及其治理(2001 年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第七届全国优秀青年读物”二等奖);事实与价值休谟问题及其解决尝试(2006 年获第四届“胡绳青年学术奖”提名奖);伦理学之后(2007 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第六届优秀科研成果奖三等奖);精神家园(合著,第二作者,2013 年获中国出版协会第四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现时代的精神境遇(2015 年获中国出版协会第五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信息时代的社会历史观(2016 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九届优秀科研成果奖三等奖);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的演变(上下卷,合著,2012 年获第三届“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奖,获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著作类一等奖,2016 年获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九届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价值论转向;价值差异与和谐;价值哲学方法论;罗蒂文选(选编、主译)等。主持承担了包括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在内的 20 多项国家和省部级课题,4 项国家出版基金项目,2 项“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英文版出版项目。主持编新祥旭考研 官网 http:/www.xxxedu.net/写年度性的中国生态城市发展报告、中国文化建设发展报告。在哲学研究、哲学动态、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俄罗斯哲学协会学报、哲学(越南)、环境思想教育研究(日本)等中外报刊发表论文、译文 300 多篇。论文 100 多篇次为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文摘报、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转载或摘要转载,并被广泛引用。联系方式:021-66132442 E-mail:swp1966126.com忻 平 男,1954 年生,上海人。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近年来主要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20 世纪中国史、中国现代化进程与近现代社会生活史等方向的研究。曾主持或承担“上海市普教德育研究”、“上海市高教德育研究”、“创新人才培养与德育创新发展研究”、“20世纪上半叶长江中下游地区乡村社会研究”、“上海近代民俗文化变异之研究”、“上海外侨研究”等国家或上海市重要学术课题,现正在主持上海大学“211 工程”“转型期中国民间的文化生态”项目。著有1937:深重的灾难与历史的转折、从上海发现历史现代化进程中的上海人与上海社会生活(19271937)、王韬评传,主编或合著有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在探索中创新,在改革中加强上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优秀论文集、我爱你,中国上海市中小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活动、做大学生人生发展的导航者上海市高校学生辅导员优秀论文选、铸造中华民族的脊梁上海市中小学德育研究优秀成果 12 篇、做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上海市高校辅导员优秀论文选、民国社会大观、中华民国史辞典、现代化进程中上海社会文化发展研究、中国社会史研究、旧上海风云人物、上海都市社会生活研究、上海的日本人社会等。其中,从上海发现历史现代化进程中的上海人与上海社会生活(19271937)一书,采用新的全息社会史观研究条约口岸城市社会史,受到国内外学界的高度重视。曾在近代史研究、史学理论研究、史学月刊、上海教育、文汇报等报刊上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被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等全文转载三十余篇。19962000 年,先后赴日本的东京大学、京都大学、神户大学、广岛大学和美国讲学与交流。联系电话:02166133889E-mail:p_xin126.com新祥旭考研 官网 http:/www.xxxedu.net/陶倩,女,清华大学法学博士。现为上海大学教授、博导,社会科学学部副主任,上海大学第二届学术委员会委员。历任上海大学科研处、文科处副处长,社会科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党委书记,中国共产党上海大学第二届纪委委员。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从事志愿服务、志愿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等研究已有二十余年时间,在着力基础理论研究之外,面向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展开探讨,在把握对象特点、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优势。获全国高校 2016 年思政课影响力人物称号。上海市宝山区第七批拔尖人才。上海高校思政课分教指委委员,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常务理事,上海市党建研究会第六届理事会特邀研究员,上海市社会建设青年人才协会第二届理事,上海市伦理学会理事,上海市宝山区青年联合会副主席。获上海市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第四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和上海市第十届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一等奖;上海高校市级精品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国家社科基金及省部级重点和一般课题十余项;省部级及以上领导批示五项; 获上海市教卫党委系统党建研究课题成果奖一等奖和二等奖。 发表包括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和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等在内的各类论文 70 余篇。专著当代中国志愿精神的培养研究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联系方式: 021-66133175 E-mail: qtaoshu.edu.cn注:本年度不招生王天恩 男,教授,博士。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主要研究领域:辩证唯物主义与世界观教育、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与理想信念教育、人生观教育、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目前承担课题: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辩证唯物主义描述理论研究”、国家教育部规划项目“悖论问题的描述论研究”、博士点基金项目“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基础”、上海市社科基金项目“悖论问题的描述论研究”等。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课题 2 项,省部级课题多项。奖项:华东地区优秀理论图书一等奖(2003)、二等奖(1993);江西省第三届、第四届社会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三等奖(1993,1990)。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描述和规定、试论因果结构,在哲学研究发表描述的性质及其规则、系统群初探,在社会科学战线等学术刊物发表论哲学思维、超越人性裂谷等学术论文近百篇,被新华文摘和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等转载 20 多篇。在人民出版社等出版理性之翼、在过去和未来之间、微观认识论导论、什么是科学知识?等专、译新祥旭考研 官网 http:/www.xxxedu.net/著部,主编多部。现任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联系方式:021-66133173 E-mail:tianenshu.edu.cn欧阳光明 (1960-),男,江西南昌人,哲学博士,现任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1982 年 7 月江西工业大学物理系本科毕业,1988 年 7 月、2005 年 12 月先后在北京大学完成硕士、博士研究生学业。长期在高校从事科技哲学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教学、研究。重点是科学的社会研究、方法论和生态哲学等方面问题的研究。研究方向主要是从自然、社会和文化生态的视野,结合和谐社会研究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社会文化利用及其社会条件、社会属性和社会后果。近年来,从哲学、社会学及法哲学的视角侧重研究生态文明与生态安全等方面的问题。曾作为主要负责人之一完成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规划重点课题“当代重大科学技术发现发明的智慧研究”,该课题总评为一等;参加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三项。近年来,主持完成江西省社科规划课题和谐文化生态江西省文化发展战略研究、福建省社科规划课题全球化背景下国际恐怖主义犯罪的文化生态本源探析等省部级科研项目 6 项。曾在求是和中国法学等权威刊物及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以及江西人民出版社等出版和谐社会建设:科学发展与社会进步、比较环境法学专论(合著)、系统方法谈等著作和“国家生态安全”与社会经济发展、论环境秩序:环境法价值的折射等学术论文近三十余篇(部)。曾被评为江西省优秀青年教师,并获省社科联优秀成果二、三等奖多项;曾作为鄱阳湖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主要成员之一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联系方式:电话 66133152,邮箱 gmouyang163.com 高立伟 男,教授,法学博士。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党的建设。主要研究领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与社会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等。主持承担课题: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领导干部道德失范治理制度化研究、国家教育部规划基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法论研究、上海市教委项目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新时代习近平党建思想专题教学论坛、横向课题信仰之源:从德国特里尔到中国井冈山、安源精神及其当代启示研究等省部级以上课题多项。教学科研获奖:曾获教育部社科中心论文奖“普世价值”与非意识形态化思潮关系探析(2010)、江西省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祥旭考研 官网 http:/www.xxxedu.net/文化建设方法论自觉(2013)、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从大学四大功能看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2013)、江西省第十四次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研究生层次,排名第二)红色文化融入硕士生公共课特色教学改革与研究(2015)等。论文发表:在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理论教育探索理论导刊人民日报理论版、光明日报理论版、中国社会科学报及光明网、央视网、党建网等期刊媒体发表文章 30 余篇。系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理论高峰学科(上海大学)党的建设方向负责人,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015)。现任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上海大学政党治理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社会兼职:民革上海市委文史与理论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理事。联系电话:021-56020398,E-mail:gaoliweishu.edu.cn徐琴,女,教授,博士。专业: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主要研究领域:马克思主义生态学研究、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发展理论、历史唯物主义与人生观教育。目前承担课题:消费主义与当代生态问题研究(上海市教委创新课题重点项目),并参与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及省部级课题多项。奖项:第三届上海高校教师邓小平理论研究征文三等奖、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界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奖、“上海大学 2003-2007 年优秀本科生导师”。在哲学研究和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和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等多次转载。专著 1 部,参与译著、编著等 3 部。现任上海大学哲学系教授。联系方式:021-66132442 E-mail:xdxuqin126.com注:本年度不招生杨庆峰,男,教授,博士。专业:哲学、思想政治教育。主要研究领域:网络技术与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目前承担课题:基于图像技术进步的体验构成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像技术与图像现象学研究(教育部基金项目)等。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课题 1 项,省部级课题多项。在自然辩证法研究和学术月刊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 40 多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和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等转载多篇。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等出版专、译著 3 部。现任上海大学哲学系教授。新祥旭考研 官网 http:/www.xxxedu.net/联系方式:021-66132442 E-mail:yqf9sina.com注:本年度不招生周丽昀 女,教授,博士。美国布朗大学访问学者。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技术哲学。主要研究领域: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全球伦理与价值选择、数字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目前承担课题: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身体视阈中技术与艺术的交互问题研究”、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重点项目“涉身的世界主义的主体透视”。完成教育部课题 1 项,其他课题多项。在哲学动态、自然辩证法研究、学术月刊等发表“技术、伦理与身体的当代联结”、“四海为家的身体:涉身的世界主义的主体反思”、“伦理的身体何以可能”、“走向多元自然主义拉图尔的身体政治学思想探微”、“身体伦理学:生命伦理学的后现代视域”等学术论文三十多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和人大复印资料等转载 10 多篇。出版科学的力量、当代西方科学观比较研究:实在、建构和实践、现代技术与身体伦理研究等专著 3 部,参与译著 2 部。现任上海大学哲学系教授。联系方式:021-66132442 E-mail:Juliazhout.shu.edu.cn李梁 男,教授,博士。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要研究领域: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创新发展、海外学者中国道路研究。目前承担课题: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规范性力量研究”、教育部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项目(重点选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传统优势与现代信息技术融合机制研究”等。在中国高等教育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50 多篇。现任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联系方式:021-66133130 E-mail:liangli901122126.com杨秀君,女,教授,博士,美国哈佛大学访问学者,上海市“东方讲坛”特聘讲师。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心理学。主要研究领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基础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等。目前承担课题:教育部首批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教育学一般项目(同时为上海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考研文库@kaoyanwen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