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工程大学考研辅导班:武汉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学院介绍.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武汉工程大学考研辅导班:武汉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学院介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武汉工程大学考研辅导班:武汉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学院介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武汉工程大学考研辅导班:武汉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学院介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武汉工程大学考研辅导班:武汉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学院介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武汉工程大学考研辅导班:武汉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学院介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祥旭考研官网 http:/www.xxxedu.net/武汉工程大学考研辅导班:武汉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学院介绍一、学院历史1998 年,由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教研室(1994 年)、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教研室(1994 年)、矿物加工工程教研室(1979 年)和普通物理教研室( 1974年)部分教师组建成立材料工程系;2000 年,更名为材料科学与工程系;2003 年,更名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二、师资队伍学院师资力量雄厚,以“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湖北省教育厅优秀中青年创新团队”和“材料学”学术创新团队为基础,现有专任教师 86 名,其中教授 42 人,副教授 25 人,博士生导师 19 人,硕士生导师 60 人。专任教师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1 人,全国优秀教师 1 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 2 人,湖北省“楚天学者计划”特聘教授 10 人,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人选 6 人,湖北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3 人,湖北省优秀青年骨干人才 1 人,湖北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1 人,享受湖北省政府专项津贴专家 3 人,“湖北名师工作室”1 个,武汉市“黄鹤英才”1 人,武新祥旭考研官网 http:/www.xxxedu.net/汉市青年科技晨光计划获得者 8 人,武汉市学科带头人 1 人,“工大学者”计划特聘教授 6 人。科研人员分别具有等离子体物理、等离子体化学、凝聚态物理、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物理与化学、材料成型与加工、矿物加工等不同专业背景,平均年龄 42 岁,形成了一支年龄结构、专业结构合理的教学、科研队伍。三、学科建设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 2006 年被评为湖北省一级重点学科,2007 年被评为湖北省高校首批一级特色学科,2012 年被评为湖北省高校一级重点特色学科。“楚天学者计划”设岗学科: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和材料加工工程博士点: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2013 年)硕士点: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2005 年),其中含材料学(1999 年)、材料加工工程和材料物理与化学(2003 年)3 个二级学科硕士点;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二级学科硕士点省重点实验室:等离子体化学与新材料湖北省重点实验室(2002 年)省级工程中心:湖北省光电与新能源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9 年)、湖北省环境材料与膜技术工程技术中心(2017 年)、湖北省校企共建汽车橡胶制品新祥旭考研官网 http:/www.xxxedu.net/研发中心(2017 年)、湖北省微波等离子体应用技术研究工程中心(2004 年)与其他学院共享:国家磷资源开发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绿色化工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多个国家级和省级学科平台。四、科研成果通过队伍凝练,学院已形成包括先进等离子体技术与应用、分离膜材料与应用技术、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生物医用材料和特种高分子材料等稳定的研究方向。学院十分重视科研成果为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服务,在功能高分子材料、节能材料、膜材料、矿物材料及等离子体技术等科学研究领域形成了特色和优势,在微波等离子体技术开发和应用方面居国内领先水平。五年来,学院获得国家 973 计划项目 2 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863 计划)2 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增材制造与激光制造重点专项 1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 余项、国家计委新材料领域重大专项 1 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 项、教育部科技重点项目 1 项、湖北省技术创新重大专项 2 项、湖北省科技攻关重大专项项目 2 项、湖北省创新群体计划 2 项,湖北省科技攻关重点项目 2 项、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15 项,其它省部级纵向项目 30 余项,科研经费年均 800 余万元。新祥旭考研官网 http:/www.xxxedu.net/学院科研成果丰富,5 年来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 项,中国石油与化工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1 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 1 项,机械工业科学技术进步发明二等奖 1 项,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2 项,湖北省自然科学三等奖 1 项,建筑材料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1 项,武汉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1 项,获国家发明专利 150 项,10 余项获得转化应用。出版学术专著 9 部,出版教材 3 部,发表论文 500 多篇,其中 SCI、EI 收录论文 300 余篇。以徐慢教授为负责人的碳化硅陶瓷膜科研团队科研成果成功实行产业化,建成湖北迪洁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创业团队曾被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新华社、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多次报道。此外学院还与辽宁省阜新市细河区人民政府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成立了点石工业技术研究院,在校地合作上迈出一大步,扩展了学校的外部资源,有利于学院科研成果的孵化。五、人才培养学院具有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完整的培养体系,拥有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材料物理、材料化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五个本科专业和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和博士点。其中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为国家特色专业、湖北省品牌专业、湖北省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专业和湖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为湖北省品牌专业,材料物理专业为湖北省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专业,材料化学专业为校级重点培育专业。新祥旭考研官网 http:/www.xxxedu.net/2012 年起学院本科专业在全校率先进入第一批次招生,现有在校本科生 2000余人,在校硕士和博士研究生 252 人。近年来,学院在人才培养中勇于开拓创新,进行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设有创新型人才培养材料科学与工程创新班;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材料科学与工程卓越工程师班;国际化人才培养材料科学与工程国际班。学生多次在“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业计划竞赛、全国大学生高分子大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等赛事中获奖,在湖北省优秀学士论文和硕士论文评选中成绩优异。本科生考研率稳定在 35%左右,一次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2017 届毕业生考研率达 42.79%。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为学校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考研文库@kaoyanwen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