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博士2013-2015冶金工程培养方案.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中南大学博士2013-2015冶金工程培养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南大学博士2013-2015冶金工程培养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南大学博士2013-2015冶金工程培养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南大学博士2013-2015冶金工程培养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南大学博士2013-2015冶金工程培养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祥旭考研官网 http:/www.xxxedu.net/中南大学考研辅导班:中南大学博士 2013-2015 冶金工程培养方案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位类别: 208 工学博士学位一级学科代码与名称: 0806 冶金工程二级学科代码与名称: 080601 冶金物理化学 080602 钢铁冶金 080603 有色金属冶金 080620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080621 材料冶金 080622 冶金环境工程 执行开始-终止年级: 2013-2015制订二级单位: 冶金与环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一、 学科概况冶金工程学科是研究从矿石等资源中提取金属或化合物,并制成具有一定使用性能和经济价值的材料的工程技术学科。学科研究的范围包括多相多组元复杂体系的化学反应规律,动量、能量和质量传输及其相互作用规律,金属或化合物的分离、富集、提纯、资源化、材料化、产品化及产品高性能化的基础理论与技术,以及与之相关联的分析、检测、工艺流程开发、反应器(装备)开发、过程控制与信息化、资源高效清洁利用、废弃物资源化及二次资源循环利用、节能减排及生态环境保护等。冶金工程学科包括六个二级学科:冶金物理化学、钢铁冶金、有色金属冶金、材料冶金、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冶金环境工程。 本学科点于 1981 年首批获博士学位授予权,并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 3 人(含兼职2 人)、博士生导师 37 人。拥有“有色金属冶金”国家级重点学科、“冶金物理化学”和“钢铁冶金”省级重点学科,以及“难冶有色金属资源高效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重金属污染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环境保护有色金属冶金污染控制技术工程中心”、“先进电池材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水污染控制湖南省重点实验室”、“稀有金属冶金与材料制备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和“湖南省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本学科是国家“211 工程”和“985 工程”重点建设学科。近年来,承担了国家“973 项目”、“863 项目”、国家重大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 40 多项国家级重大项目,形成了冶金过程强化与节能、冶金新工艺及基础理论、增值冶金(材料冶金)、冶金资源与环境工程、冶金过程及设备的计算机仿真与优化控制等特色鲜明、前景广阔的研究方向。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2 项、二等奖 3 项、三等奖 2 项,国家新祥旭考研官网 http:/www.xxxedu.net/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4 项、三等奖 3 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 60 多项,专利授权 80 多项,出版专著 120 余部。 二、培养目标在冶金物理化学、钢铁冶金、有色金属冶金、材料冶金、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冶金环境工程等方面,具有坚实宽广的冶金工程及相关领域的基础知识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掌握本领域先进的工艺、装备、测试及评价方法;深入了解和敏锐把握本领域的发展方向及国际学术研究前沿。具有学术研究的感悟力,理解学术研究的真谛,能快速吸取相关学科的先进知识,具有开拓新领域的精神与能力。具有独立承担、开展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的能力,并能作出具有学术或应用价值的原创性成果。注重冶金体系的化学反应规律,动量、能量和质量传输及其相互作用规律以及高效清洁冶金理论与技术的研究。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文献,并具有良好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能在高等学校、科研机构、企业胜任本学科及相近学科的教学、科研、工程设计和高层次管理工作。三、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序号 研究方向代码名称 研究方向英文名称108062101 材料冶金基础理论 Basic theory of material metallurgy208062102 高纯材料制备 Preparation of high pure material308062103 特种粉体化学制备 Preparation of special powder material by chemical method408062104 多元冶金 Metallurgy for integrated utilization of elements508062201 冶金过程的环境评价 Environmental evaluation of metallurgical process608062203 矿冶环境生物技术 Biotechnology of Mining and Metallurgy Environment708062205 环境材料 Ecomaterials808062204 工业固体废弃物的环境污染及其资源再生Controlling and recycling of industrial solid waste908060102 冶金过程与节能 Metallurgical Process and Energy Saving1008060105 湿法冶金物理 Physical chemistry of hydrometallurgy新祥旭考研官网 http:/www.xxxedu.net/化学1108060201 铁、锰矿及再生资源精细加工 Fine processing of ferrous recycling resource1208060202 钢铁二次资源的综合利用 Utilizing of iron and steel secondary resource1308060303 清洁冶金 Clean metallurgy1408060302 过程模拟与优化控制 Computer Simulation and Optimal Control in Metallurgical Processes1508060304 分离科学与工程 Separ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1608062001 先进储能材料与技术 Advanced energy storage materials and technology1708062002 太阳能电池材料与技术 Solar energy material and technology1808062003 燃料电池及其关键材料 Fuel cell and its key material1908062004 废弃电池无害化处理及其材料循环利用 The harmless disposal and recycling of waste battery2008060305 有色金属资源循环利用 Recycling of nonferrous metal resource2108060306 冶金热工艺节能 Energy conservation of metallurgical thermoprocess2208060101 冶金热力学与动力学 Thermodynamics and dynamics of metallurgical process2308060103 材料物理化学 Physical chemistry of material2408060104 高温过程物理化学 Physical chemistry of high temperature2508060203 钢铁冶金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ferrous waste2608060301 新工艺及其基础理论 New Process and A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Metallurgy新祥旭考研官网 http:/www.xxxedu.net/2708062202 有色金属工业废水污染控制及回用 Controlling and recycling of industrial waste water四、学习年限、课程学习时间与培养要求博士学位研究生的学制为 3 年,实行弹性学制,在学的最长年限 6 年,其中课程学习时间约为 20 周,要求修满的总学分在 15 学分以上。博士生课程学习应在资格考试前完成,允许博士生分三阶段完成学业。 硕博连读生是促进优秀人才培养的一种模式,在硕士生课程学习期间后,选拔学习成绩拔尖,科研潜力大的优秀硕士生,不经过硕士论文阶段,直接进入博士生阶段学习。 硕博连读博士生的学制为 5 年,实行弹性学制,在学的最长年限为 8 年,其中课程学习时间约为 60-70 周。冶金工程专业硕博连读生应修满总学分在 44 学分以上,其中博士生阶段学分 15 学分以上,硕士生阶段学分 29学分以上。 五、学分要求与课程设置学分要求课程类别 学分要求 专业学位课分组 学分要求 分组说明公共学位课 4 必修一组 4 专业基础课专业学位课 4 必修二组 选修课 0 必修三组 培养环节 7 必修四组 补修课 0 必修五组 总学分 15 学分说明 课程设置课程类别 课程号与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说明01 公共学位课 010101102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32 2 秋季 01 公共学位课 050201101 博士生综合英语 64 2 秋季 11 必选一组 080601301 物理化学原理与应用 16 1 秋季 11 必选一组 080601302 现代冶金工程选论 32 2 秋季 11 必选一组 080601303 现代环境工程学 16 1 秋季 新祥旭考研官网 http:/www.xxxedu.net/11 必选一组 080601401 冶金物理化学若干前沿问题 16 1 秋季 11 必选一组 080601402 材料冶金进展 16 1 秋季 40 选修课 050201102 日语(二外) 108 3 秋季 40 选修课 050201103 德语(二外) 108 3 秋季 40 选修课 050201104 俄语(二外) 108 3 秋季 40 选修课 050201105 英语(二外) 140 3.5 春季 45 培养环节 000001801 学术交流与学术报告 2 秋季 45 培养环节 000001802 形势与政策 2 秋季 45 培养环节 000001803 博士生资格考试 1 秋季 45 培养环节 000001804 学位论文选题报告 1 秋季 45 培养环节 000001806 社会实践 1 秋季 课程说明六、临床能力训练、社会实践、实践教学研究生须完成学校安排的研究生社会实践任务。博士生参加社会实践的学时为 50 学时。七、学年总结与筛选考核研究生中期筛选是对具有正式学籍的全日制研究生在课程学习基本结束后,进入学位论文之初进行的一次综合考核与评定。本学科研究生在第四学期六月下旬进行中期筛选考核(根据不同学制)。考核内容包括思想政治表现、课程学习成绩、科研综合能力、身心状况四部分。 考核结果设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级。考核结果为优秀、合格的的研究生,可按培养计划进入学位论文工作,继续攻读学位。对考核结果不合格的研究生,三个月内进行一次补考核。补考核通过者,继续攻读相应学位;补考核仍不合格者,按中南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有关规定给予退学处理。考核结果将作为研究生评优、评奖的重要依据,“中期筛选考核表”将存入研究生业务档案。 在每学年放假前,学校组织研究生对一年来的政治思想表现、课程学习、科研和业务能力等方面进行一次全面总结、评定和考核。 八、进入博士学位论文工作资格考试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必须在做选题报告之前进行博士学位论文工作资格考试,以取得进入博士学位论文工作的资格。进入博士学位论文工作资格考试包括下述内容:(1)政治思想品德、行为道德和科研态度方面;新祥旭考研官网 http:/www.xxxedu.net/(2)个人培养计划的执行情况和课程学习成绩;(3)基础理论、专业知识、现代科学技术方面的知识和技能;(4)对所在学科和所从事研究领域的国内外最新动态与进展、前沿客体、主要研究方法和手段等方面的了解情况;(5)所具备的科研素质、创新精神与发展潜力。 进入博士学位论文工作资格考试按学科专业进行组织,成立较稳定的考试小组,指导教师不任负责人。采用笔试(可开卷)、口试相结合的方式,笔试部分的内容应有一定的广度、深度和难度。 九、学位论文选题报告博士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并结合本人工作的基础上作选题报告,确定学位论文选题。博士生查阅的文献资料应在 120 篇以上,其中外文文献资料应占三分之一以上。 博士生的学位论文选题应立足于学科前沿,在理论或技术上能做出创新成果,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或潜在价值。首次选题报告未通过者,应在 1 年内补作。博士生选题报告应在一级或二级学科范围内公开举行,可结合学术交流与学术报告进行组织。 选题报告一般应于入学后第三个学期提交,研究生在“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上填写网络版中南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报告,选题报告评审通过后,交所在单位研究生管理办存档,由研究生助理记载成绩。 十、学位论文工作检查与考核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工作中期检查由学院、系(所)负责,分研究所(教研室)组成检查小组对研究生的论文工作进展情况、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存在的问题、与预期目标的差距等进行检查考核。对存在的问题,要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或要求。学位论文工作中期检查安排在每年 12 月上旬进行。十一、发表学术论文博士研究生在学习期间,必须在 SCI、EI 等检索系统的刊物源上发表 3 篇或以上反映学位论文主要内容的学术论文,其中至少有 1 篇论文以外文发表(其中允许一篇论文为外文刊物录用)。经导师审定研究内容属中南大学知识产权的论文应以中南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3 篇论文应以中南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研究生为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研究生为第二作者。未达到要求者,可准予毕业,但必须等到达到要求以后才能申请授予学位。十二、学位论文答辩博士生的学位论文应按学校要求用中文撰写,在导师的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学位论文必须观点正确,条理清晰,论据可靠,论证充分,推理严谨,逻辑性强,文字通顺。应在科学上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学术成果或应用成果,已经掌握了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备了独立从事科研工作或专门工作的能力。 博士学位研究生从事学位论文的最短工作时间不少于 2.5 年,硕博士连续研究生从事学位论文最短工作时间不少于 3 年。 学位论文答辩前需提前 3 个月由学校组织匿名送审,通过专家评审后方可组织答辩。答辩委员会组成需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是课题组外的专家和有两名校外专家。 新祥旭考研官网 http:/www.xxxedu.net/十三、主要参加专家李劼 滕明珺 赵中伟 柴立元 张传福 秦毅红 王志兴 霍广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考研文库@kaoyanwen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