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考试大纲.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中南大学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考试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南大学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考试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南大学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考试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中南大学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考试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中南大学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考试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祥旭考研官网 http:/www.xxxedu.net/中南大学考研辅导班: 中南大学 2018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考试大纲本考试大纲由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委员会于 2017 年 7 月 13 日通过。I.考试性质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是中南大学材料学院招收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学生掌握大学本科阶段材料科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以及运用基础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本学科涉及的研究方向比较多,既有共同基础,又有不同的学科专业基础课,因此本课程采取公共部分加模块的考试方式。II.考查目标要求考生:(1)准确地再认或再现学科的有关知识。(2)准确、恰当地使用本学科的专业术语,正确理解和掌握学科的有关基本原理。(3)能将材料科学的基本原理应用于实践,运用有关基本原理,分析和解释材料组织与性能的变化。.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部分本试卷满分为 150 分,考试总时间为 180 分钟2、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3、试卷内容结构公共部分为 50 分,材料科学基础、X 射线衍射方法与技术、高分子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金属塑性加工原理五个模块各 100 分。公共部分每个考生必答,五个模块中考生可以选择其中任何一个模块作答。公共部分I.考试科目材料科学基础晶体结构与二元相图部分新祥旭考研官网 http:/www.xxxedu.net/II.考查目标考查不同材料研究方向的学生对材料科学最基本的晶体结构与二元相图方基本面的知识的掌握程度。III、考查内容(一)固态材料的结构1.原子间的键合方式: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等2.晶体学基本知识:晶体特征、空间点阵、晶胞、晶体结构、晶面指数、晶向指数等(二)二元相图及合金的凝固组织1.相律、三相反应式与反应性质、杠杆定律、相区接触法则等2.根据相图分析材料平衡凝固与非平衡凝固组织或固态相变组织等3.二元相图热力学模块部分模块一、材料科学基础I.考试科目材料科学基础科考试涵盖如下两门课程内容。1)材料科学基础。2)金属材料热处理。II、考查目标材料科学基础(晶体结构、晶体缺陷、凝固基本原理、二元合金相图及合金的凝固、三元合金相图及合金的凝固、固态材料中的扩散、冷变形金属的回复再结晶与热加工) 约 60 %金属材料热处理(基体无多型性转变的均匀化退火、回复再结晶退火、固溶淬火、时效以及钢铁退火、淬火、回火时组织与性能) 约 40 %III.考查内容(一)固态材料的结构1.纯金属的晶体结构2.合金相结构:固溶体、金属件间合物(二)空位、位错与界面新祥旭考研官网 http:/www.xxxedu.net/1.空位;2.位错:基本类型与特征、柏氏矢量、位错的运动、位错应力场与受力、位错萌生与增殖、实际晶体位错组态界面:晶界、相界、多晶与复合材料中的界面(三)材料凝固1.金属液态结构与性能特点2.结晶基本规律3.形核与长大4.结晶理论应用(四)二元相图及合金的凝固组织1.含义、杠杆定律2.匀晶相图及固溶体合金平衡凝固与非平衡凝固组织3.共晶相图及共晶系合金平衡凝固与非平衡凝固组织4包晶、偏晶相图及相应系合金平衡凝固5.形成化合物的二元相图6.Fe-C 相图及其组织转变分析(五)三元及合金的凝固组织1.表示方法、重心法则、杠杆定律2.匀晶三元相图、相应等温和变温截面以及凝固过程3.简单三元共晶相图、相应等温和变温截面以及凝固过程4包共晶三元相图、具有三元包晶反应的三元相图(六)固态材料中的扩散1.扩散方程:菲克第一定律、菲克第二定律2.扩散机制、影响扩散的因素3.扩散热力学:驱动力、上坡扩散4固溶体中扩散及反应扩散(七)材料变形1.单晶体与多晶体塑性变形2.单相固溶体及复相合金塑性变形新祥旭考研官网 http:/www.xxxedu.net/3.金属冷加工后组织与性能特点(八)金属材料的强韧化(九)基体无多型性转变的均匀化退火与再结晶退火1.铸态合金的组织与性质特点;2. 均匀化退火过程中的组织性能变化;3.冷变形金属加热退火过程中组织性能变化;4. 回复退火;5. 再结晶退火;6.二次再结晶;7.退火织构;(十)基体无多型性转变的淬火及时效1.固溶处理;2.过饱和固溶体脱溶转变;3. 脱溶序列;4.时效后的组织特征与性能变化(十一)钢的退火、淬火和回火1.钢在加热时的奥氏体相变;2. 冷却时的转变(珠光体转变);3. 退火及正火工艺;4.马氏体转变;5.淬火马氏体在回火时的转变;6. 贝氏体转变及等温淬火;7. 钢铁表面淬火与渗碳IV.复习参考教材1材料科学基础,郑子樵主编,中南大学出版社2金属热处理,李松瑞等编写,中南大学出版社模块二、X 射线衍射方法与技术I.考试科目X 射线衍射方法与技术II.考查目标X 射线衍射科考试涵盖 X 射线物理、晶体学基础、衍射方向和衍射方法、衍射强度理论、粉末衍射实验技术和物相分析。要求考生:1) 掌握 X 射线的产生方法、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及其在衍射实验中的作用与影响2) 掌握晶体学基本知识。包括晶体结构、点阵、倒易点阵、晶体对称性。 3) 掌握 X 射线衍射原理。包括衍射方向、衍射强度理论。4) 掌握衍射方法和衍射仪的结构与操作。5) 掌握物相分析的原理、方法。并能够运用各种分析方法来进行材料方面的研究工作。.试卷内容结构1) X 射线物理、晶体结构 20%2) 衍射理论与方法 40%新祥旭考研官网 http:/www.xxxedu.net/3) 物相分析及其应用 40%.试卷题型结构1)填空题或简单问答题 20 分2)理论综合 40 分3)问答或计算 40 分 40 分.考查内容(一)X 射线物理考查 X 射线产生的方法、与产生条件的关系,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及其在衍射实验中的应用与影响。(二)晶体学基本知识考查晶体学基础知识,包括与 X 射线衍射实验相关的必备知识:倒易点阵、空间群理论。(三)X 射线衍射方向理论考查劳厄方程、布拉格方程、矢量方程、厄瓦尔德图解法。并能运用这些理论建立实验方法,解释实验现象,(四)X 射线衍射强度理论考查衍射强度的产生原因和方法、解释衍射强度各因素的影响原因、方法,并运用强度理论解释实验现象,计算物相含量。(五)X 射线衍射方法根据衍射方向理论建立单晶、多晶衍射衍射方法。(六)粉末 X 射线衍射仪掌握粉末衍射仪的整体构造以及各部件的功能,根据衍射理论解释和设计实验参数。并能对实验数据进行基本处理。新祥旭考研官网 http:/www.xxxedu.net/(七)X 射线物相分析掌握物相定性分析的原理、方法和实验步骤,掌握 K 值法、绝热法以及残余奥氏体测量的定量方法,并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VI.复习参考教材晶体 X 射线衍射学基础,李树棠,冶金工业出版社模块三、高分子材料I.考查要点主要内容 考查要点聚合方法逐步聚合反应、自由基聚合反应、离子聚合、配位聚合、活性聚合、开环聚合、自由基共聚合;聚合实施方法;高分子的化学反应。高分子的结构 高分子的多分散性,分子量及其分布;高分子的链结构及凝聚态结构,包括晶态、非晶态、液晶态。高分子溶液及多组分体系 高分子溶液理论,高分子共混聚合物的性能 聚合物的屈服和断裂、聚合物的高弹性与黏弹性、聚合物的电学性质、聚合物的光学性质主要聚合物材料 主要聚合物的制备方法、性能;功能高分子材料聚合物的分析与研究方法红外与拉曼光谱;核磁共振;激光散射;动态光散射;X-射线衍射;电子显微镜;聚合物的热分析。II.综合知识点(1)高分子化学逐步聚合反应,包括线型缩聚、克罗瑟斯方程、非线型聚合、凝胶化现象聚合实施方法;链式聚合反应,包括自由基聚合反应、离子聚合、配位聚合、活性聚合、开环聚合、自由基共聚合、聚合实施方法;高分子的化学反应;功能高分子材料。(2)高分子物理新祥旭考研官网 http:/www.xxxedu.net/高分子的分子量及其分布,分子量的表征;高分子的结构,包括高分子的链结构(构型和构象)、聚合物的非晶态结构,玻璃化转变、聚合物的结晶态、液晶态;聚合物的性能,包括聚合物的屈服和断裂、聚合物的高弹性与黏弹性、聚合物的电学性质、聚合物的光学性质;聚合物的分析与研究方法,包括红外与拉曼光谱、核磁共振、激光散射、动态光散射、X-射线衍射、电子显微镜、聚合物的热分析。III.复习参考资料1 卢江、梁晖,高分子化学第二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年2 何曼君,张红东,陈维孝,董西侠,高分子物理第三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年模块四、无机非金属材料I.考查要点主要内容 考查要点晶体化学基础 晶体化学基础与化学键;材料(特别是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晶体结构晶体缺陷与缺陷化学晶体缺陷的概念及分类;位错的几何模型;位错的运动及交截、平行位错间的弹性交互作用;位错的塞积群、典型晶体中的特征位错与位错反应;位错的应力场、位错的能量与张力;点缺陷的几何组态、缺陷化学反应;点缺陷的平衡浓度;点缺陷对合金性能的影响、固溶体缺陷的研究与应用;非化学计量化合物;固溶体材料固溶体的概念及分类、金属与合金中的固溶体、置换固溶体、间隙固溶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固溶体的微观不均匀性、固溶体的性能特点;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的固溶体:置换固溶体、间隙固溶体、有限固溶体、连续固溶体;固溶体溶的组分缺陷:阳离子空位、阴离子空位;固溶体的特性及应用;扩散与相变扩散的概述、扩散动力学方程、固体扩散的微观机制、扩散系数、影响扩散系数的因素;固体中的扩散、非化学计量氧化物中的扩散,扩散的应用实例;相变的含义、相变的分类及不同类型的相变介绍、相变过程的不平衡状态及亚稳区;相变过程中的成核长大的基本原理;成核-生长相变机理举例:微晶玻璃、单晶生长;固态相变的基本特征; 新相成核的基本原理(均匀成核、非均匀成核、成核率); 新相长大的基本原理(界面控制长大、扩散控制长大),相变动力学;马氏体相变;其它相新祥旭考研官网 http:/www.xxxedu.net/变:共析转变、贝氏体转变、块型相变、有序无序转变简介;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相变:BaTiO 3 的晶型转变、SiO 2 的晶型转变与应用、ZrO 2 的晶型转变与陶瓷增韧、硅酸钙的晶型转变与水泥生产工艺熔体与玻璃体熔体的含义、结构及其结构理论、熔体的性质;玻璃的通性、玻璃形成的热力学条件、动力学条件与结晶化学条件;玻璃的结构学说;常见玻璃类型;固相反应与烧结 烧结的概述、固态烧结的烧结机理、液相参与的烧结、晶粒生长与二次再结晶、影响烧结的因素II.综合知识点(1)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结构基础结合键的概念与特性、离子键与静电吸引理论、配位键与晶体场理论、传统价键理论、现代价键理论、分子轨道理论、无机化合物晶体结构、硅酸盐晶体结构、无机化合物晶体结构缺陷、非晶态结构与表征、表面吸附与润湿、多晶体的晶界构型等。(2)无机非金属材料性能的微观解析包括晶格振动与热学性能,包括比热的爱因斯坦模型、德拜模型,晶格振动与热膨胀,声子激发与热传导,吸热与热反射原理等;载流子运动与材料的电磁性能,包括离子导电、电子导电、介电性、磁性、法拉第效应等;质点间结合强度与材料的力学行为,包括弹性变形机理、弹性变形机理、材料断裂原理与特征;材料中光学现象,包括光折射、光反射、光吸收、光弹性质、热光性质、非线性光学效应、发光与受激发射、光损伤等;材料化学稳定性的表征、化学组成、结构与化学稳定性的关系等。(3)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制备科学基础包括硅酸盐熔体形成与结构、非晶态形成学、相变过程、扩散、烧结等内容。 (4)主要无机非金属材料玻璃、陶瓷及其它无机非金属材料。包括概念、组成设计方法与技术、性能调控技术、制备工艺过程与原理、结构特点、性能特点、应用、综合分析及前沿探讨等。新祥旭考研官网 http:/www.xxxedu.net/III. 复习参考资料1 宋晓岚、黄学辉,无机材料科学基础,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年2 曾人杰,无机材料化学,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3 贺藴秋 等,无机材料物理化学,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年模块五、金属塑性加工原理I.考试科目金属塑性加工原理II.考查目标金属塑性加工原理考试涵盖塑性加工力学、塑性加工材料学的内容。塑性加工力学包括变形形体应力与应变分析,塑性物性方程、塑性加工力学求解;金属及合金的塑性变形机理,金属在塑性加工中组织结构(织构)与性能变化规律,金属在塑性加工中塑性行为、摩擦与润滑、不均匀变形、断裂,以及金属强韧性控制等。要求考生:(1)理解金属塑性加工过程的热力学条件及应力应变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掌握各种基本变形力学方程,能推导典型塑性加工问题的应力与应变计算公式。(2) 掌握金属在塑性加工过程中金属的塑性、变形抗力、断裂等与加工条件的关系。能按照要求或给定公式进行变形程度、应变速度、工件尺寸与变形力能参数等计算。(3)理解塑性加工过程中金属变形的微观与宏观的基本规律,掌握金属在塑性加工过程中金属的塑性、不均匀变形、断裂等的基本规律。(4)理解金属塑性加工过程组织结构(织构)与性能变化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掌握金属在塑性加工过程中强韧性能控制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方法。(5)根据所学知识,对金属的流动、产品质量等有关因素进行相应分析,能基本制定或选择出优质、高产、低消耗的生产工艺。.试卷内容结构塑性力学基础及其力学求解 约 10%金属塑性变形机理与塑性行为 约 20%金属塑性变形组织演变与性能 约 20%金属塑性流动、不均匀变形与润滑 约 30%新祥旭考研官网 http:/www.xxxedu.net/金属塑性加工过程中的强韧性能控制与断裂 约 20%.考查内容1、塑性力学基础及其力学求解(1)塑性力学基础应力与应变状态概念与表示,应力及应变不变量,应力与应变主轴;应力张量分解及其物理意义;应力平衡微分方程、几何方程、相容性方程(连续性方程)、塑性变形体积不变条件;变形力学图及其在塑性加工中的应用。(2)塑性物性方程金属塑性变形过程四个力学特点及其对于塑性加工的意义;塑性条件方程的定义、典型塑性条件方程及其在塑性加工中的应用;加工硬化与后继屈服、塑性加载与卸载准则、加载路径;塑性加载过程的应力与应变关系:增量理论、塑性流动法则和全量理论;变形抗力与变形抗力曲线、影响变形抗力的因素,变形抗力曲线在塑性加工中的应用。(3)塑性问题求解工程法(切块法)的思想,运用典型工程法求解分析轧制、挤压、锻造加工过程的力学问题;能量法的求解思路。2、金属塑性变形机理与塑性行为(一)金属塑性变形的机理(1)滑移与塑性变形常温下塑性变形的主要方式,滑移滑移的表象学,掌握滑移系、滑移的临界分切应力和滑移时晶体的转动、多滑移与交滑移;(2) 孪生与塑性变形孪生的晶体学和孪生变形的特点(3) 多晶体塑性变形及非晶体学塑性变形机制晶界对多晶体金属的塑性变形的影响,固溶体合金的塑性变形特点,多相合金的塑性变形特点,相图在塑性加工中的应用。金属的高温塑性变形的非晶体学机制,超塑性的概念、分类及产生条件。(二)金属的塑性行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考研文库@kaoyanwen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