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西医综合》考试大纲.doc

返回 相关 举报
青海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西医综合》考试大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亲,该文档总共5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青海大学 2020 年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 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说明栏:各单位自命题考试科目如需带计算器、绘图工具等特殊要求的,请在 说明栏里加备注。 青海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西医综合考试大纲 命题院系(盖章):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 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621 西医综合 一、考试基本要求及适用范围概述 西医综合考试大纲适用于青海大学临床医学学术型 (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西医综合主要测试 考生的包括临床医学人文精神,基础医学中的生理学、生物 化学和病理学,以及临床医学中的内科学(包括诊断学)、外 科学。临床医学人文精神重点考查医学职业责任意识、医患 沟通能力、医学伦理及法律法规等基本职业素养;医学基础理 论部分重点考查基本医学理论知识,以及运用医学概念和原 理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临床综合能力部 院系名称 科目代码 科目名称 备注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 621 西医综合分重点考查临床思维、诊断与鉴别诊断、制定和执行诊疗计 划、临床操作、急诊处理等临床综合能力。 二、考试形式及结构 西医综合考试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 本试卷满分为 300 分。 试卷结构(题型): A 型题:A1 型题:1-90 题,每小题 1.5 分,共 135 分 A2 型题:91-120 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 B 型题:121-150 题,每小题 1.5 分,共 45 分 X 型题:151-180 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 三、考试内容 生理学 14% (一)绪论 1.体液及其组成,体液的分隔和相互沟通;机体的内环境 和稳态。2.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 节。3.体内的控制系统:负反馈、正反馈和前馈。(二)细胞的基本功能 1.跨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 和膜泡运输。 2.细胞的信号转导:离子通道型受体、G 蛋白耦联受体、 酶联型受体和核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3.细胞的电活动:静息电位,动作电位,兴奋性及其变 化,局部电位。 4.肌细胞的收缩:骨骼肌神经-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横 纹肌兴奋-收缩耦联及其收缩机制,影响横纹肌收缩效能的因 素。(三)血液 1.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 2.各类血细胞的数量、生理特性和功能,红细胞的生成与 破坏。3.生理性止血:基本过程,血液凝固和抗凝,纤维蛋白溶 解。4.红细胞血型:ABO 血型和 Rh 血型,血量和输血原则。 (四)血液循环 1.心脏的泵血功能:心动周期,心脏泵血的过程和机制, 心音,心输出量和心脏做功,心泵功能储备,影响心输出量的 因素,心功能的评价。 2.各类心肌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 3.心肌的生理特性:兴奋性、自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 4.动脉血压:形成、测量、正常值和影响因素。 5. 静脉血压:中心静脉压,静脉回心血量及其影响因 素。6.微循环:组成、血流通路、血流阻力和血流量的调节。 7.组织液:生成和回流及其影响因素。 8.心血管活动的调节: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和 血压的长期调节。 9.冠状动脉循环的特点和调节。 (五)呼吸 1.肺通气原理:动力和阻力,肺内压和胸膜腔内压,肺表 面活性物质。 2.肺通气功能的评价:肺容积和肺容量,肺通气量和肺泡 通气量。3.肺换气:基本原理、过程和影响因素。4.O2 和 CO2 在血液中的运输:存在和运输形式,氧解离 曲线及其影响因素。 5.化学感受性呼吸反射对呼吸运动的调节。 (六)消化和吸收 1.消化道平滑肌的一般生理特性和电生理特性。消化道的 神经支配和胃肠激素。 2.唾液的成分、作用和分泌调节。蠕动和食管下括约肌的 概念。3.胃液的性质、成分、作用及其分泌调节,胃和十二指肠 黏膜的保护机制,胃运动和胃排空及其调节。 4.胰液和胆汁的性质、成分、作用及其分泌调节,小肠运 动及其调节。 5.大肠液的分泌和大肠内细菌的作用,排便反射。 6.小肠内的物质吸收及其机制。 (七)能量代谢和体温 1.能量代谢:机体能量的来源和利用,能量平衡,能量代 谢的测定,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基础代谢及其测定。 2.体温及其调节:体温及其正常变动,机体的产热和散 热,体温调节。(八)尿的生成和排出 1.肾的功能解剖特点,肾血流量特点及其调节。 2.肾小球的滤过功能及其影响因素。 3.肾小管和集合管的物质转运功能及其影响因素。 4.尿液的浓缩和稀释及其影响因素。 5.尿生成的调节: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尿生成调节的生 理意义。6.肾清除率的概念及其意义。 7.排尿反射。 (九)神经系统的功能 1.神经元的一般结构和功能,神经纤维及其功能,神经的 营养性作用。 2.神经胶质细胞的特征及其功能。 3.突触传递:化学性突触传递的过程及影响因素,兴奋性 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动作电位在突触后神经元的产生。 4.神经递质和受体:递质和调质和概念,递质共存现象; 受体的概念、亚型和调节;乙酰胆碱及其受体,去甲肾上腺素 及其受体。5. 反射的分类和中枢整合,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中 枢兴奋传播的特征,中枢抑制和中枢易化。 6.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征,感觉通路中的信息编码和处 理。7.躯体和内脏感觉:感觉传入通路和皮层代表区,痛觉。 8.视觉:眼的折光系统及其调节,眼的折光异常,房水和 眼内压;眼的感光换能功能,色觉及其产生机制;视敏度、暗适 应、明适应、视野、视觉融合现象和双眼视觉。 9.听觉:人耳的听阈和听域,外耳和中耳的功能,声波传 入内耳的途径,耳蜗的感音换能作用,人耳对声音频率的分 析。10.平衡觉:前庭器官的适宜刺激和平衡感觉功能,前庭 反应。11.脊髓、脑干、大脑皮层、基底神经节和小脑对运动和 姿势的调控。 12.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及其特征,脊髓、脑干和下丘脑 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13.本能行为和情绪的神经基础,情绪生理反应。 14.自发脑电活动和脑电图,皮层诱发电位,觉醒和睡 眠。15.脑的高级功能:学习和记忆,语言和其他认知功能。 (十)内分泌 1.内分泌的概念;激素的概念、化学分类、作用机制和分 泌调节,激素作用的一般特性。 2.下丘脑-腺垂体的功能联系,下丘脑调节肽和腺垂体激 素及其功能,生长激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下丘脑-神经垂 体的功能联系,血管升压素和缩宫素的生理作用。 3.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代谢、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 4.甲状旁腺激素和降钙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钙三醇 的生理作用和生成调节。 5.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 6.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 (十一)生殖 1.男性生殖:睾丸的生精作用和内分泌功能,睾丸功能的 调节。2.女性生殖:卵巢的生卵作用和内分泌功能,卵巢周期和 月经周期,卵巢功能的调节;妊娠和分娩。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14% (一)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 1.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化学结构和分类。 2.氨基酸的理化性质。 3.肽键和肽。 4.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及高级结构。 5.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6.蛋白质的理化性质。 7.分离、纯化蛋白质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8.核酸分子的组成,主要嘌呤、嘧啶碱的化学结构,核苷 酸。9.核酸的一级结构。核酸的空间结构与功能,其他非编码 RNA 的分类与功能。 10.核酸的理化性质及应用。 11.酶的基本概念,全酶,辅助因子,参与组成辅酶的维 生素,酶的活性中心。 12.酶的作用机制,酶反应动力学,酶抑制的类型和特 点。13.酶的调节。 14.酶在医学上的应用。(二)物质代谢及其调节 1.糖酵解过程、意义及调节。 2.糖有氧氧化过程、意义及调节,能量的产生。糖有氧氧 化与无氧酵解的关系。 3.磷酸戊糖旁路的意义。 4.糖原合成和分解过程及其调节机制。 5.糖异生过程、意义及调节。乳酸循环。 6.血糖的来源和去路,维持血糖恒定的机制及其临床意 义。7.脂肪酸分解代谢过程及能量的生成。 8.酮体的生成、利用和意义。 9.脂肪酸的合成过程,不饱和脂肪酸的生成。 10.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理作用。 11.磷脂的合成和分解。 12.胆固醇的主要合成途径及调控。胆固醇的转化。胆固 醇酯的生成。 13.血浆脂蛋白的分类、组成、生理功能及代谢。高脂血 症的类型和特点。14.生物氧化的特点。 15.呼吸链的组成,氧化磷酸化及其影响因素,底物水平 磷酸化,能量的贮存和利用。 16.胞浆中 NADH 的氧化。 17.过氧化物酶体和微粒体中的酶类。 18.蛋白质的生理功能和营养价值,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的 生理功能。 19.氨基酸的一般代谢(体内蛋白质的降解、氨基酸氧化脱 氨基,转氨基及联合脱氨基)。 20.氨基酸的脱羧基作用。 21.体内氨的来源和转运。 22.尿素的生成:鸟氨酸循环。高血氨。 23.一碳单位的定义、来源、载体和意义。 24.含硫氨基酸和芳香族氨基酸的代谢及临床意义。 25.嘌呤、嘧啶核苷酸的合成原料、主要合成过程和分解 产物,脱氧核苷酸的生成。嘌呤、嘧啶核苷酸抗代谢物的作用 及其机制。 26.物质代谢的特点和相互联系,组织器官的代谢特点和 联系。27.代谢调节(细胞水平、激素水平及整体水平调节)。 (三)基因信息的传递 1.DNA 复制的特征及复制的酶。 2.DNA 半保留复制的基本过程。 3.逆转录的概念、逆转录酶、逆转录的过程。逆转录的意 义。4.DNA 损伤(突变),修复及意义。 5.RNA 的生物合成(转录的模板,酶及基本过程)。 6.RNA 生物合成后的加工修饰。 7.核酶的概念和意义。 8.蛋白质生物合成体系,遗传密码。 9 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翻译后加工。 10.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干扰和抑制。 11.基因表达调控的概念及原理。 12.原核和真核基因表达的调控。 13.基因重组的概念、基本过程及其在医学中的应用。 14.基因组学的概念,基因组学与医学的关系。病理学 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考研文库@kaoyanwen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