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同济企业管理818高分考研经验贴.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2019-2020同济企业管理818高分考研经验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9-2020同济企业管理818高分考研经验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9-2020同济企业管理818高分考研经验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9-2020同济企业管理818高分考研经验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9-2020同济企业管理818高分考研经验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同济大学企业管理经验贴这是一篇超长经验贴,先介绍一下自己,19 报考上海同济大学企业管理成功上岸,初试成绩总分 395,英语一 78,政治 68,数学三 11,专业课 130。其实我这个分数和排名在今年普遍高分的情况下也很一般,今年分数线 380,我是考了 395,复试 21 进 16,很幸运我被录取了。接下来呢,主要从择校篇,英语,政治,专业课,数学几个方面说说我自己的经验吧,各位学弟学妹根据自己的情况参考。一、 择校篇在大三的上学期正式决定准备考研,不过那是主要用来搜集信息以及看看能增加什么对于考研有所增益的经历,但事后回想当时大部分时间都是浪费的。对于此,如果你打算考学硕的话,那么唯一对于复试有所助益的就是去帮助老师做项目,争取能够发表一些论文,不用不好意思,对于相熟的老师直接去问,要不要帮忙,当然一些国家级的比赛和奖项也是很好的,再不济考个雅思,雅思口语还是很锻炼人的,到时候复试也不至于一口死亡口语,把老师吓着。当然如果你看到这篇经验帖的话已经进入大三下学期了,那么不要分散注意力了,老老实实看书吧。跑题了跑题了,拉回来。在当时主要是犹豫是报考学硕还是专硕,后来因为陆续看了几个学校因为学费很高。(后来才知道有的专硕奖学金也是可以抵掉大部分学费的,不同的学校不一样,这还是新祥旭的老师们跟我讲的)进入寒假之后,决定报考学硕了,就开始选学校。和大家分享一下我考虑的几个学校吧,一开始考虑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这个学校的会计招收的很多,分数线也还可以,但是因为本科双非,吃够了学校的亏,一定要考一个 985,遂放弃。后来则是考虑山东大学企业管理,结果当年的录取名单出来后,只接受 370 分以上的,367 的都被调剂去了旅游管理,更加不能接受的是,统考分数线这么高,竟然这个专业还接受调剂,想也知道调剂来的都是本科知名985,这是我认真对比进复试名单和最终录取名单得出的结果,遂放弃。还考虑了南开大学,南开大学的管理学院是真的好,但是在前几年专业课没这么普遍高分的情况下还是刷掉过 390+380+,我对于自己的本科学校以及经历并没有那么大的信心,挣扎了很久,虽然喜欢但是把握太小,心理压力太大,遂放弃。最终选择了上海一所 985 大学,首先招收人数, 10 人以上不至于变数那么大,学校平台优秀,上海城市也很好,最终确定。虽然几句话讲述了一下我的择校历程,但是其实最终下定决定都要到 6 月了,当时正在忙期末考试,直接把专业课资料也买了,暑假开始看专业课就这么尘埃落定了。大家在选择报考学校时候的注意因素,第一个注意的是招生人数,这个一定要看录取名单,因为有的学校的研招网上招生人数并不准确,如果有的专业招收一两个人就要注意了,变数太大,万一当年有两个本校的呢,万一今年缩招或者干脆不招呢,如果你非常想追求自己的梦想则忽略我;第二,注意分数线,这个在录取名单上也能看得到,分数线是相对的,因为不同学校的判卷标准是不一样的,有的学校专业课压分,120 都是最高分了,有的学校则不压分,130+140+ 都有人考,那么这两个学校就算分数线都是 360 那含金量或者说难度也是不一样的;第三,以自己的实力选择学校,我身边考 985 失利连本校都调剂不会来的大有人在,选择很重要,一般来说,二本考普通一本,双非一本考 211,211 考 985,都是比较正常的选择,但是都不一定,我也是双非考 985 也成功了,今年考上我报考学校的大部分也都是双非,还是看自己的心吧。啰啰嗦嗦说了这么多,择校这些主观的选择还是看对于自己的人生定位,在七月暑假开始前确定就好,太晚的话专业课可能会来不及准备。二、初试篇我是从大三下学期正式开始看书的,算是正式加入了考研的大军,2 月底学校开学之后我就直接去了学校,第二天就开始泡图书馆学习。3-6月:使用书籍:数学三:张宇高数 18 讲,李永乐线代辅导讲义(强推),王世安概率论辅导讲义英语一:朱伟恋练有词,何凯文长难句,张剑阅读理解 150 篇基础篇这个阶段主要是夯实基础,我是看了数学和英语,专业课则视情况而定,我们管理学是两本参考教材,暑假再看完全来得及,但是有的学校多至四五本,那么在五月六月就要加入一些专业课的内容了。数学三:这个阶段重心肯定是在数学,我刚开始的时候,当时数学的主要内容基本都学过,因此就直接上了张宇的高数 18 讲,对照这他的基础班,做18 讲上面的题目,没有在看教材。张宇的基础班真的是强推,他的风格就是难,不过真的是一个非常有人格魅力的一位老师,简介题目幽默风趣,入木三分,非常透彻,我当时是对着视频记笔记,看完这部分内容之后在做 18 讲上相应的题目。但是这个决定导致我学习数学时非常痛苦,因为 18 讲很难,就算到了后期有一定的水平了,有些题目还是做不出来,可能李王的复习全书在难度方面会更适中一些。如果像我一样数学基础薄弱一些的同学可以用复习全书+张宇基础班这样搭配。高数部分就花去了我两个月的时间,这个速度肯定是偏慢的,你会看见和你一起准备的人早就开始看线代概率了,但是我当时稳住了,因为基础是非常非常重要的!非常重要!不要一味追求速度,宇哥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一定一定趁此阶段把基础打牢,不然暑假开始强化的时候,会花费掉你更长的时间。看完高数就到五月份了,接着开始看李永乐线代班的基础视频,配套线性代数辅导讲义。基础视频是有一个配套的教材的,是李王复习全书基础版,辅导讲义则是强化阶段视频配套的书,我直接用辅导讲义的好处就是强化阶段在听,我已经做过一遍书上的题目了,难度降低,笔记已经记好,会为后期剩下一部分精力。李永乐的基础班也是强推,内容全面,解题思路非常经典,如果说你高数还犹豫一下跟汤家风还是张宇,线代不需要犹豫,李永乐准没错。听完基础班视频就做辅导讲义相应题目,和高数一比,线代难度大大降低。概率论和数理统计也是一样的思路,先看王式安的基础班,在做概率论辅导讲义,王式安的概率觉得讲的一般般吧,不是很经典,提醒大家,他老是在视频里说什么什么多少年没考过,不用看了不用学,不要听!全部看,全部学,今年 20 年的话数学会难一些,谁知道会考什么呢,还有以后还是要刷历年真题的,把这些都遗漏了对于刷真题非常不利。基础阶段的数学就说这么多,一句话就是打牢基础,尽力快而不能一味求快,把握好暑假前把全部内容过一遍的大体计划即可。英语一:因为我的英语基础还可以,当时主要是学数学,做题做累了就看会英语,大概一天学英语的时间在 2-3 小时左右,不用过多。单词书选择的是朱伟的恋练有词,跟着视频看了一遍,认真做了笔记,每天早晨必定先去背单词一小时,这个我认为对于我后期英语水平的提高还是功不可没的。后来恋练有词看完一遍视频,就看何凯文的长难句,这个我的建议是可看可不看,对我高中时的语法基础足够扎实就已经足够用了,所以看完一遍之后我也并没有背诵。在基础阶段结束之前我又动了张剑的阅读理解 150 篇,张剑的阅读理解风格是我接触到的所有英语资料中最接近真题的,刚开始做的时候还是很难得,虽然是基础篇,每篇我最少错两个,不过因为我开始做这本书的时候快接近暑假了,我也并没有做完,暑假开始就直接做真题了。7-8月:使用书籍:数学三:汤家风 1800,延续张宇 18 讲,线代辅导讲义,概率辅导讲义,英语一:张建黄皮书历年真题,延续恋练有词专业课:参考教材当时每天的安排基本是,上午 8:00-9:00,背英语,9:00-11:30,数学,下午 13:00-16:00 专业课,16 :00-17:30,数学,晚上 18:00-19:30 数学,19 :30-22:00 英语(还是数学占大头)数学三:暑假时期是数学提高的黄金时期,万万不能松懈,很多同学因为放假了或者回家了就对自己的要求降低,每天睡到很晚才起,我亲眼见证着我的研友就这么失败了,一定要吸取教训哪!忙完期末考试,因为我们学校暑假不让住人,我就自己外校外租了个房子。这阶段,要开始加大题量了,先是看张宇的强化班视频,别的老师不清楚,张宇强化一定要看,基础班讲的内容不全面切没这么深入,对照视频记笔记,因为还要做很多题目,我本意是在刷一遍 18 讲,很遗憾没来得及,看完视频后我就做 1800 对应的题目,但是 1800里面的题目实在是太多了,我只能选做了一部分,刚开始对于时间进度没有把握好,全做了一部分,耽误了很久,放弃这种全做战术。看完高数之后是线代,看李永乐强化班视频,这是就轻松多了,因为课上的例题之前在基础阶段已经刷过一遍了,看完视频后少整理一下即可,刷第二遍线代辅导讲义相应部分,在做 1800 相应部分的题目,也是选做。最后是概率,方法和线代相同,王世安强化班+概率辅导讲义第二遍+1800 相应题目。其实线代和概率的强化视频我认为和基础阶段有些重复了,根据自己时间调整,不看视频直接刷第二遍辅导讲义是绝对可行的,整个暑假我都觉得时间不够,最后果不其然留了一点概率的尾子到了开学。英语一:仍然是每个早晨起来背英语单词和下文提到真题的笔记,这个阶段恋练有词 7 月末的时候两遍已经过完了,能达到翻开书没有不认识的单词的水平,因为我经常在背诵过程中反复,这个不计入总遍数,如果算的话五六遍总是有的。8 月我就开始被张剑黄皮书附送的一本单词书,恋练有词有视频,入门会有有意思一些,但是它的词汇量太小,黄皮书的那本单词词汇量很大,很适合扩展词汇量,要知道对于英语学习词汇量就是生命线。这个阶段我已经开始做真题了,其实我做真题应该还算早,用的是张剑黄皮书,强推!解析详尽叹为观止,最重要的是每篇文章开头都会有疑难单词解析。从完型开始,阅读,新题型,翻译,也就是除了作文每个题目都做,完全按照考试按顺序做,刚开始的基础版 1997 年开始的那本,我错的反而最多,当时的题型和出题思路和现在并不是完全一样(但不要因为这个就选择不做,真题是要反复做的,不要浪费),那本我应该是两天做一套,做完之后对答案,并不是单纯对答案,要把文章整个通一遍,把不认识的词汇标记出来(我是直接在题目上标注的,第一遍做的题目没扔,后来反复看了好几篇,记在笔记本上的方法更加浪费时间),第二天早晨背诵,理解整个文章的意思,这个过程是非常耗费时间的,要比我做题的时间还要长,但是把这一步做好了,可以留一两年最后模拟,除此之外每年的真题这么透彻的做过一遍,能力绝对会有一个质的提高,我当时做到 08,09 年的时候错的就很少了,基本上四篇三四个这样。并且现在花费时间把真题注解好,第二遍第三遍的时候就可以使用第一遍做的题目来疏通,节约以后的时间。暑假快结束的时候我已经快做完一遍的真题了,明显对英语自信了。多提一句,对于任何题型要放弃的想法都是可怕的,英语想要考高分甚至不拖后腿,每个题型都要反复练习,并没有难到要放弃的地步。管理学:不同学校的专业课相差很大,我报考的管理学是两本参考教材,暑假主要是过了一遍两本参考教材,纯粹看,看完了也几乎没有留下什么印象,不过看经验贴似乎是大家都必经的一条路,这样的话还是尽力看快一些。买了一个学长的参考资料当时没怎么看,后来发现除了历年真题需要反复做反复看以外,别的资料参考价值不那么大。我学姐就买了一套历年的真题还没有答案,依然考得很好。9-12月冲刺阶段:使用书籍:数学三:李永乐 660,张宇真题大全解,李正元 400 题,李永乐决胜冲刺6+2,李林终极预测四套卷,合工大超越四台卷,张宇最后四套卷英语一:考研真相(也是一本历年真题),延续张剑黄皮书,阅读理解PART B,王江涛作文,何凯文绝对考场最后六套卷,张剑最后预测五套卷专业课:两本教材,学长资料,真题政治:肖秀荣全家桶(知识点精讲精练,1000 题,肖四肖八,命题人考点预测背诵版),徐涛小黄书(没背,最后只背了肖四),任汝芬最后四套题,腿姐四套题,蒋中挺最后五套题最后还有各科答题卡,提前买来练一练数学三:九月份开学以后,突然变得非常自信,自认为利用好了暑假的时间没有荒废,在无形中超越了很多人,虽然毫无根据的盲目自信却也帮我调整心态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可见利用好暑假的时间有多么重要。进入冲刺阶段,数学更加不能放松,我一直每天保持数学四个小时以上,一直坚持到考试。开学之后,先把暑假留下的概率尾子处理掉,然后开始刷 660,这本书也是强推,书上都是选择填空,其实在最后的考试中就是这几个选择填空决定你能不能考上理想的学校,140+基本上不错,最多错一个。这部分的重要性在于,错了会比别人落下,所以万万要多练习,特别是选择,是很有技巧性的,而 660 这本书不仅可以强化选择填空,而且书上的内容考察细致深入却并不偏,能够帮助巩固之前还没消化好的知识,深入这一点实在可贵。做完 660 明显觉得自己的基础更扎实了,这是我在暑假强化之后都没有的感觉。10 月,这时候无论之前进行的如何都放一放,没刷完的题目也可以停了,一定要开始做真题了,19 考研是 32 年真题,基本上一天一套加上对答案无障碍,除了个别年份特别难耽误一些时间,数学真题我没有像英语一样反复刷,做了一遍了解了真题的出题风格之后就转战模拟了。大概 11 月中旬,我开始做模拟题,李正元模拟,这套题目是不错,同时也很难,一套题要花掉我两天的时间;李永乐 6+2,这套题在模拟题中难度算小的,但是还是比真题大得多,这套题延续了李永乐书籍的风格,有难度但是考察细致深入,不考很偏的知识,算是在模拟题中比较推荐的一套。还做了李林的最后四套题,做完之后,我觉得李林算是一个被低估的老师,押题暂且不说,内幕不知情,但是出的题目还是很有水平的,难但是做过之后学到很多,建议考研的学弟学妹还是做一做,题目还是不错的,不要对押题抱有什么侥幸心理,因为做题而做题,这是最健康的心态。本来合工大的五套卷已经打好了,但是考试临近实在没有时间了,遂没做,不做评价。我之前也看到有人说模拟题作用不大,但是我自己做过之后觉得还是很有必要的,偶数年的同学数学难一些,就更有必要了,真题难度太低,考察的知识也不算偏,做是要做,但是想要把自己的水平进一步提高,模拟还是很有用的。英语一:九月份开学,早上背黄皮书单词,接着刷英语真题,延续暑假的做笔记风格,我应该在十月初做完第一遍真题,结束后我并没有急着做第二遍,因为新题型中有一种题目,是排序题,历年考的不算多,我自觉练习太少,于是用了阅读理解 PART B,加强了一下新题型的练习,一共大概练了 20 篇左右吧,也是做完认真疏通文章的练习,当然是有回报的,今年我的新题型并没有出错。进入 10 月中下旬了,开始做第二遍真题,这时候两天一套没问题,并且不占用很长时间,因为对答案最耗时间的工作在暑假就已经完成了,做完之后对对答案对错,在暑假那本真题上简单修改即可,第二天和单词一起背。这一阶段的英语就很轻松了,一开始每天大概两个半小时,后期两个小时,快考试的时候两个小时都不到。同时,从十月份开始,看王江涛的作文强化班,打印了讲义,背诵讲义上的 10 篇大作文,十篇小作文,考试之前我一共背诵了两遍,并总结了一些自己的句型,文章的逻辑架构这一类,我对于作文的练习实在不多,大小作文一共写了七八篇吧。11 月下旬到 12 月,两遍真题完成,疯狂背诵作文,同时坚持记单词,单词是要一直坚持到考试前夕的。对于题目的练习,在 11 月下旬到 12 月 10 日之前练习了几套模拟,真题做太多,想试试新题手感,说实话很不适应,并不是因为难,而是因为模拟题的出题风格和真题相差太远,英语和数学不一样,出题太主观,所以 12 月 10 日以后我又继续做真题,这时主要是为了保持手感,当时暑假留了两套模拟派上用场,做完之后感觉不错,毕竟真题风格这么熟悉,所以上了考场我都对英语很有信心。政治:个人自觉准备的不咋样就不说出来误人子弟了专业课:我考的 818 管理学概论,专业课相对于统考总是信息比较难找,我当时也是咨询的新祥旭的老师的,这里分享给大家。九月份开学,这时已经看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考研文库@kaoyanwen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