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专业介绍:经济思想史.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2020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专业介绍:经济思想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祥旭考研官网 http:/www.xxxedu.net/2020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专业介绍:经济思想史一、学科创建、演变、发展之历史脉络20 世纪 50 年代,曾和杰等教师开设了 “经济学说史”课程。70 年代中期,受“评法批儒”政治斗争的影响,一批学者从事儒家和法家经济思想的研究,它在客观上推进了中国经济思想史学术研究与学科创建。1977 年初,学校组建经济研究室,下设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研究小组,该小组阵营庞大,人才济济,有侯厚吉、吴其敬、杨勘、张家骧、刘其发、张寄涛、吴显海、黄希源、文浩然、文广益、赵可曼等学者,由侯厚吉任组长,主要任务是编写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稿。1979 年,经济研究室改组为经济研究所后,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室成立,组成人员有侯厚吉、吴其敬、杨勘、张家骧等。1980 年,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成立,侯厚吉教授当选为理事。1982 年,该研究室开始招收中国经济思想史专业硕士研究生。1983 年,该专业被批准为硕士学位点。该学科是全国较早招收中国经济思想史专业研究生和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几个学科点之一。1984 年, 3 卷本(100 余万字)的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稿 出齐。该书1986 年获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987 年获国家教委优秀教材奖,1988 年获财政部部属院校优秀教材荣誉奖。中国大百科全书编委会也因此特邀该学科的教师撰写中国经济思想卷条目。当时学校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队伍阵营整齐,有 4 位正教授,为全国之冠,学术成就丰硕,盛极一时,被誉为全国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的三大中心之一。新祥旭考研官网 http:/www.xxxedu.net/20 世纪 90 年代初以来,随着几位老教授的退休和几位中青年学术骨干的调离,学校中国经济思想史的研究逐渐步入低谷。1993 年,该学科点由张家骧教授主持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货币理论的历史发展”的研究。1994年由学校和武汉大学联合主办的“中国经济思想史年会”在武汉召开。2001 年,“中国货币理论的历史发展”项目的最终研究成果中国货币思想史(127万字)出版。2000 年,经济思想史专业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张家骧教授连任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理事(1988 年以来一直担任理事),邹进文副教授当选为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理事。2001 年,陈银娥教授由华中师范大学调入学校并被批准为经济思想史专业博士生指导教师,2002 年,该专业开始招收首批博士生。经济思想史学科在世纪之交又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二、学科建设的基本成就该学科在以下五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一)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的研究由侯厚吉、吴其敬教授主编,张家骧、杨堪、刘其发、张寄涛等参编的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稿(3 卷本,106 万字),成书于 20 世纪 80 年代初(1982 1984 年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是国内第一部全面、系统研究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的宏篇巨著,也是中国经济思想史学术界的标志性成果之一。该书问世后,中国经济思想学界的著名学者胡寄窗、巫宝三、赵靖等学者新祥旭考研官网 http:/www.xxxedu.net/认为,此书“内容丰富,系统完整”,“观点鲜明,论述清晰,言前人所未言者颇多,”“在近代经济思想史的研究方面作了很有价值的工作”。该书的出版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其学术观点被学术界广泛征引,从而奠定了该学科在全国的中心重要地位。(二)中国货币思想史的研究中国货币思想史的研究凝聚了该学科四代学人的心血。早在 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侯厚吉教授就开始搜集中国货币思想史方面的史料。1984 年,他与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室的其他学者们制定了共同编著中国货币思想史的计划。后因特殊原因,仅侯厚吉教授一人坚持研究。1991 年,侯厚吉教授不幸病逝,留下了大约 200 万字的专题资料。1993 年,由张家骧教授负责申报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中国货币理论的历史发展获准立项,随后组成了10 余人的课题组。该课题组由三代学人组成:张家骧教授为第一代;万安培教授、邹进文博士、胡江滨副研究员为第二代;中国经济思想史专业的硕士毕业生为第三代。课题组成员经过 6 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写出了 127 万余字的中国货币思想史,于 2001 年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是国内第一部贯通古今的中国货币思想通史,引用了许多前人未曾引用的史料,填补了不少学术空白。(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在中国的传播方面的研究新祥旭考研官网 http:/www.xxxedu.net/1993 年,由张家骧教授主编、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室其他成员参编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在中国的传播、运用与发展(40 万字)一书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中国第一部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在中国传播、运用与发展的学术专著。(四)中国经济管理思想史的研究这方面的代表作有邹进文撰写的管子与商战智慧(湖北人民出版社1996 年出版)、商战智慧 管子(台湾宏文馆股份有限公司 2001 年出版)、儒商法典(湖北人民出版社 1999 年出版),万安培、徐敦楷教授主编的东方商人智典。此外,万安培、邹进文等教授还在中南财经大学学报、商业经济管理、北京商学院学报等刊物发表多篇中国经济管理思想史方面的学术论文。(五)公司理论史的研究2001 年,邹进文基于博士论文而撰著的公司理论变迁研究一书列入湖南人民出版社“中青年经济学家丛书”出版,该书是中国第一部系统论述中外公司理论史的著作。(六)外国经济学说的研究新祥旭考研官网 http:/www.xxxedu.net/1993 年,陈银娥、罗良文参与编写的西方利润理论研究一书被列入武汉大学出版社“武汉大学学术丛书”出版,该书是中国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利润理论产生和发展的著作。2000 年陈银娥教授基于博士论文和博士后研究报告而撰写的两部著作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研究和现代社会的福利制度,分别作为“金融博士论丛”和“中青年经济学家文库”由中国金融出版社与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这两部著作的问世,标志着我校经济思想史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三、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基本经验、教训我校中国经济思想史学科萌芽于 20 世纪初,产生于 20 世纪 30 年代。它是理论经济学的基础学科。该学科对于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理论基石和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管理模式,具有非常独特的价值;对于完善经济学教学内容,培养具有广博学识的经济学人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经济思想史学科在其 50 年的发展历程中,既有过辉煌,也有过低谷。历史经验表明,该学科的发展壮大需要两方面的条件:一是外部条件,如学校的倾斜政策,包括给予充裕的研究时间,成立专门的研究机构和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精干的研究队伍。20 世纪 80 年代,该学科之所以成绩斐然,重要原因之一是当时有专门的研究室,集中了一批专门的研究人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经济思想史等基础理论学科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创造并提供宽松的学术研究条件与环境,对于推进该学科的发展尤为重要。二是内部条件,研究者必须新祥旭考研官网 http:/www.xxxedu.net/具有学术献身精神,必须具备广博的学识。研究中国经济思想史的学者必须具备良好的经济学、历史学、文献学等方面的综合素养。另一方面,中国经济思想史论文、著作的发表(全国没有一家专门刊物)、出版非常困难,因而“产出”低。投入产出的不对称使许多人徘徊止步于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的殿堂前。而学校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在 20 世纪 80 年代成就辉煌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当时有一批淡泊名利、潜心治学且学识渊博的学者。他们的道德文章,堪为楷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考研文库@kaoyanwenku.com